“第五名候選美女,南北朝時期傳奇巾幗英雄花木蘭。”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單純從表現上來看,十數年的軍旅生涯,從一個無名小卒做到功勳卓著到足以上殿麵聖的程度,武藝、統兵也是不容忽視的了。
再加上各種演義、野史、傳說的加成,不去看花木蘭的相貌魅力,單純的能力就足以讓鮑鴻做出選擇了。
“第六名候選美女,遼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後,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的蕭觀音。”
遼道宗的皇後叫蕭觀音,是遼國蕭後係列中的一個例外。契丹人都保持著尚武的習俗,喜歡打獵,遼道宗時常騎著號稱“飛電”的寶馬,瞬息萬裏,出入深山幽穀,這天蕭觀音陪著丈夫出獵,豪氣勃發,漫聲吟道:威風萬裏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借打獵為題,表現出雄心萬裏,威震四方,遼道宗大為高興,當即把那個地方命名為伏虎林。
但總的來講蕭觀音還是屬於那種穎慧透逸,嬌豔動人的女性,她的才華主要表現在詩詞,書法,音律方麵。她彈得一手好琵琶,稱為當時第一。這種才華與遼國的風俗習慣便格格不入,再加上她個性內向纖柔,對於馳馬射箭,動輒鮮血淋漓的場麵無法適應,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劇。
蕭觀音對遼道宗不顧死活的狩獵活動十分擔擾,常常諫勸遼道宗停止田獵活動,遼道宗正是樂此不疲,那裏聽得進婦道人家的嘮嘮叨叨,為了眼不見心不煩,漸漸疏遠了蕭觀音,蕭觀音從此深宮孤寂。在百無聊賴中,她希望以一曲《迴心院詞》打動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歡樂。
“我說,你能不能靠譜一點?給我整個蕭太後是幾個意思?”鮑鴻笑罵道。
“第一名前朝候選美女,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
鄭國國君鄭穆公與少妃姚子生下了女兒夏姬,她生得蛾眉鳳眼,杏眼桃腮。夏姬未出嫁時,便與自己的庶兄公子蠻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蠻就死了。後來,夏姬遠嫁給了食采邑於株林的陳國大夫夏禦叔為妻,夏姬之名也由此而來。
傳說夏姬會采補術和永保處女之身的內視法。這些方法可以使人童顏不改,青春常在,不論歲月怎麽增加,她都照樣美麗窈窕,嫵媚動人。凡與她發生關係的男人都當她是處女,隻是,凡與她發生過關係的男人都不長壽,原因是她的采陽補陰青春不老術損傷了男人,使他們體衰而亡。可盡管如此,一些男人仍貪戀她的美色和不同一般的妙處,紛紛與她往來,因而發生多起爭風吃醋殺人的事件。夏姬一生,與陳靈公等三個國君有不正當關係,故稱“三代王後”;她先後嫁了七次,又稱“七為夫人”;有九個丈夫死於她的采補之術,又稱“九為寡婦”。
鄭國公主夏姬絕色誘人,一直是各國君臣追逐的對象。在群雄林立爭霸的春秋亂世,身處於列強夾縫中的小國女子,夏姬的一生注定要輾轉各國,飽經滄桑。也許正是她顛沛流離的傳奇,才被人們念叨了數千年,也許她並不會什麽采補之術,隻不過恰好與幾位“名人”產生了曖昧關係罷了。
“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你這是要嚇死我啊!”鮑鴻忍不住吐槽道,“還有,你這是召喚還是爆表啊,怎麽還有前朝名單,你這讓我怎麽選?”
“克死你就不怪我嘍!前朝曆史留名的美女,可是很少因為什麽文采出眾的類型,大多數都是屬於豔名之類。”係統笑道,“至於說怎麽選擇的問題,係統決定采取買一送一的方式,前朝和後代各選擇一個。不過,某一個你做出選擇,那麽另一個就是隨機的了!”
“哦哦!買一送一,這買賣倒是劃算!”鮑鴻點點頭,表示滿意,“這麽說的話,我指定是隨便前朝還是後代,然後另一個就隨機是吧!那這次前朝的名單有幾個?總不應該是三個吧?再怎麽樣也要基礎的五個才是啊!”
“就是這個意思!”係統應道,“至於名單有幾個,其實也沒必要爭論。按照基礎的說法,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呢,我就不和你計較了,看情況再說,估計是三個到五個的樣子吧,看我心情……”
“你……”鮑鴻瞬間把粗口咽了下去,這種時候,天大地大,係統最大。
“第二名前朝候選美女,漢成帝劉驁寵妃,趙合德。”
她的姐姐趙飛燕依附陽阿公主府中,學習歌舞,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漢成帝一次微服外出遊樂,來到陽阿公主府,陽阿公主把養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來,取悅漢成帝,漢成帝見到趙飛燕被其美豔和舞姿所迷,十分的高興,便把她招入宮中,大為寵幸。
後來聽說她還有一個妹妹趙合德,長得非常漂亮,又溫柔多情,連趙飛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宮中,姐妹“俱為婕妤,貴傾後宮”。成帝固寵趙氏姐妹,對其它妃嬪不屑一顧,對她們的寵愛逾越了禮製,許皇後、班婕妤等人皆失寵,並深得皇帝寵愛。
趙氏姐妹聯手迫使班婕妤退出後宮,又聯手使漢成帝廢許皇後,讓姐姐趙飛燕成為皇後。後與趙飛燕爭寵,因而姐妹之間產生嫌隙。但兩人為獲帝寵仍經常聯手鬥爭後宮諸妃與朝臣。後來姐姐趙飛燕因無法產下皇子,也是趙合德為趙飛燕解圍,使其免遭被廢。傳說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後因漢成帝暴斃,趙合德被迫自盡。
“哎喲我去!又一個坑死老公的,大哥,咱們現在是過年誒,又不是過什麽鬼節之類的,用得著弄得這麽驚悚嘛?”鮑鴻已經懵逼了,係統這是不弄死他不甘心的節奏啊!
“第三名前朝候選美女,光武帝劉秀原配,東漢第二任皇後陰麗華。”
陰麗華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陰氏家族是曾經輔佐了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後。到了第七代子孫管修的時候,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後便以“陰”氏為姓。秦末漢初,陰家舉族遷到了新野。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的結發妻子。陰麗華在曆史上以美貌著稱。史載,劉秀還是一個沒落皇族之時,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不禁歎曰:“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稱帝之後,陰麗華成為了他的寵妃,備受光武帝的寵愛。建武十七年,即劉秀掃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的第5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後。永平七年,陰麗華駕崩,在位二十四年,與劉秀合葬於原陵。
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後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後。
有評價說,中國這麽多皇後,算是好皇後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馬皇後,第二是劉秀的太太陰麗華,當然唐太宗的長孫皇後也不錯。所以齊家之道是最重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齊家是非常難的。
“得,總算來了一個賢內助了,特麽還是光武帝的老婆,估計雲台名將那群人都認識,不小心暴露了,哥不是直接死翹翹了?”鮑鴻現在也是無語了。
趙合德畢竟是小事,雖然說很有名,一方麵他們那個時候的人還沒出現幾個,到時候收入水晶宮中,就不用出來拋頭露麵了,也就沒人會見到了。
而這個陰麗華,恐怕不行,現在鮑鴻這裏就有王梁他們在,暴露的幾率非常大,選擇陰麗華絕對是在玩火。
“第四名前朝候選美女,齊僖公之女,齊襄公、齊桓公異母妹,魯桓公的夫人,文薑。”
夏商周時期,有貴族身份的男子隻稱氏與名,而不稱姓。隻有婦人稱姓,周朝諸侯國齊國為薑姓。文是指有才華,所謂文薑是指有才華的薑姓女子。
文薑出嫁前,便與其兄齊襄公私通。魯桓公十八年春天,文薑和魯桓公來到齊國,再度與齊襄公私通。魯桓公得知此事後,怒責文薑,文薑將魯桓公的責罵告訴齊襄公。同年四月初十日,齊襄公宴請魯桓公飲酒,將魯桓公灌醉後,讓公子彭生將魯桓公抱上車,並命公子彭生折斷魯桓公的肋骨。魯國人告訴齊國說:“寡君畏懼齊君的威嚴,不敢安居,前來修友好之禮。禮儀完成而未能迴國,沒有地方追究罪責,請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諸侯中清除醜聞。”,齊襄公於是殺死公子彭生來向魯國賠罪。
魯桓公死後,魯國人擁立太子同繼位,是為魯莊公。文薑於是留在齊國,不敢返迴魯國。文薑長期居住在齊國,後來迴到魯國,但仍然常常與齊襄公相會。齊襄公後來被公孫無知派連稱殺死,文薑也沒有離開禚地,就在那裏遙遙地指揮魯莊公管理政事,文薑在處理政務上展現了本領。
“…………”鮑鴻已經不知道說什麽了。如果說前麵幾個是各自有各自的糾結所在,那這一個可謂是各種糾結的集合了。
第一個在安全性方麵,這家夥有謀殺親夫的前科,安全性難以保障。
第二點,在能力方麵,她卻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垂簾聽政’處理魯國事務,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執政能力倒也稱得上賢內助。
第三點,就是身份問題,什麽魯國之類的暫時到不是很擔心,問題是這家夥還是齊桓公薑小白的姊妹來著,齊桓公可是大名鼎鼎的春秋稱霸第一人,手下更有管仲那個大變態輔佐,這個事情要是暴露了,引發的後果絕對不會比前麵的漢朝皇後帶來的影響差多少,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第五名前朝候選美女,孟母三遷,孟軻母親仉氏。”
孟子的母親仉氏。戰國時人,以教子有方著稱。孟子3歲喪父,靠母親教養長大成人,並成為後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亞聖,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教子佳話。
仉氏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誌節,撫育兒子,從慎始、勵誌、敦品、勉學以至於約禮、成金,數十年如一日,絲絲入扣,毫不放鬆,既成就了孟子,更為後世的母親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為名垂千秋萬世的模範母親,在中國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傳頌著她的故事,文人學士為其立傳作讚,達官顯貴、孟氏後裔為其樹碑修祠。後人把她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南宋名將嶽飛的母親姚氏、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氏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四大賢母”,並且位居“賢母”之首。
“係統,你特麽是在逗我嗎?”鮑鴻聞言,忍不住勃然大怒,你特麽是幾個意思?
謀殺親夫的美女,我忍!
能看不能吃的大漢皇後,我忍!
問題很多的齊文薑,我也忍!
你特麽出來一個孟母三遷是幾個意思?
別的不說,敢對孟母下手?問題是孟母會屈服?
別的人哪怕是陰麗華,說不定用強也有幾分可能性的。你來個孟母,簡直是道德潔癖好不好,你敢用強,人家分分鍾敢自殺。
因為還有一種說法,把她與“精忠報國”嶽飛的母親嶽母、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徐母,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賢良三母”,而且位居“賢良三母”之首。(未完待續。)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單純從表現上來看,十數年的軍旅生涯,從一個無名小卒做到功勳卓著到足以上殿麵聖的程度,武藝、統兵也是不容忽視的了。
再加上各種演義、野史、傳說的加成,不去看花木蘭的相貌魅力,單純的能力就足以讓鮑鴻做出選擇了。
“第六名候選美女,遼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後,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的蕭觀音。”
遼道宗的皇後叫蕭觀音,是遼國蕭後係列中的一個例外。契丹人都保持著尚武的習俗,喜歡打獵,遼道宗時常騎著號稱“飛電”的寶馬,瞬息萬裏,出入深山幽穀,這天蕭觀音陪著丈夫出獵,豪氣勃發,漫聲吟道:威風萬裏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借打獵為題,表現出雄心萬裏,威震四方,遼道宗大為高興,當即把那個地方命名為伏虎林。
但總的來講蕭觀音還是屬於那種穎慧透逸,嬌豔動人的女性,她的才華主要表現在詩詞,書法,音律方麵。她彈得一手好琵琶,稱為當時第一。這種才華與遼國的風俗習慣便格格不入,再加上她個性內向纖柔,對於馳馬射箭,動輒鮮血淋漓的場麵無法適應,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劇。
蕭觀音對遼道宗不顧死活的狩獵活動十分擔擾,常常諫勸遼道宗停止田獵活動,遼道宗正是樂此不疲,那裏聽得進婦道人家的嘮嘮叨叨,為了眼不見心不煩,漸漸疏遠了蕭觀音,蕭觀音從此深宮孤寂。在百無聊賴中,她希望以一曲《迴心院詞》打動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歡樂。
“我說,你能不能靠譜一點?給我整個蕭太後是幾個意思?”鮑鴻笑罵道。
“第一名前朝候選美女,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
鄭國國君鄭穆公與少妃姚子生下了女兒夏姬,她生得蛾眉鳳眼,杏眼桃腮。夏姬未出嫁時,便與自己的庶兄公子蠻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蠻就死了。後來,夏姬遠嫁給了食采邑於株林的陳國大夫夏禦叔為妻,夏姬之名也由此而來。
傳說夏姬會采補術和永保處女之身的內視法。這些方法可以使人童顏不改,青春常在,不論歲月怎麽增加,她都照樣美麗窈窕,嫵媚動人。凡與她發生關係的男人都當她是處女,隻是,凡與她發生過關係的男人都不長壽,原因是她的采陽補陰青春不老術損傷了男人,使他們體衰而亡。可盡管如此,一些男人仍貪戀她的美色和不同一般的妙處,紛紛與她往來,因而發生多起爭風吃醋殺人的事件。夏姬一生,與陳靈公等三個國君有不正當關係,故稱“三代王後”;她先後嫁了七次,又稱“七為夫人”;有九個丈夫死於她的采補之術,又稱“九為寡婦”。
鄭國公主夏姬絕色誘人,一直是各國君臣追逐的對象。在群雄林立爭霸的春秋亂世,身處於列強夾縫中的小國女子,夏姬的一生注定要輾轉各國,飽經滄桑。也許正是她顛沛流離的傳奇,才被人們念叨了數千年,也許她並不會什麽采補之術,隻不過恰好與幾位“名人”產生了曖昧關係罷了。
“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你這是要嚇死我啊!”鮑鴻忍不住吐槽道,“還有,你這是召喚還是爆表啊,怎麽還有前朝名單,你這讓我怎麽選?”
“克死你就不怪我嘍!前朝曆史留名的美女,可是很少因為什麽文采出眾的類型,大多數都是屬於豔名之類。”係統笑道,“至於說怎麽選擇的問題,係統決定采取買一送一的方式,前朝和後代各選擇一個。不過,某一個你做出選擇,那麽另一個就是隨機的了!”
“哦哦!買一送一,這買賣倒是劃算!”鮑鴻點點頭,表示滿意,“這麽說的話,我指定是隨便前朝還是後代,然後另一個就隨機是吧!那這次前朝的名單有幾個?總不應該是三個吧?再怎麽樣也要基礎的五個才是啊!”
“就是這個意思!”係統應道,“至於名單有幾個,其實也沒必要爭論。按照基礎的說法,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呢,我就不和你計較了,看情況再說,估計是三個到五個的樣子吧,看我心情……”
“你……”鮑鴻瞬間把粗口咽了下去,這種時候,天大地大,係統最大。
“第二名前朝候選美女,漢成帝劉驁寵妃,趙合德。”
她的姐姐趙飛燕依附陽阿公主府中,學習歌舞,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漢成帝一次微服外出遊樂,來到陽阿公主府,陽阿公主把養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來,取悅漢成帝,漢成帝見到趙飛燕被其美豔和舞姿所迷,十分的高興,便把她招入宮中,大為寵幸。
後來聽說她還有一個妹妹趙合德,長得非常漂亮,又溫柔多情,連趙飛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宮中,姐妹“俱為婕妤,貴傾後宮”。成帝固寵趙氏姐妹,對其它妃嬪不屑一顧,對她們的寵愛逾越了禮製,許皇後、班婕妤等人皆失寵,並深得皇帝寵愛。
趙氏姐妹聯手迫使班婕妤退出後宮,又聯手使漢成帝廢許皇後,讓姐姐趙飛燕成為皇後。後與趙飛燕爭寵,因而姐妹之間產生嫌隙。但兩人為獲帝寵仍經常聯手鬥爭後宮諸妃與朝臣。後來姐姐趙飛燕因無法產下皇子,也是趙合德為趙飛燕解圍,使其免遭被廢。傳說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後因漢成帝暴斃,趙合德被迫自盡。
“哎喲我去!又一個坑死老公的,大哥,咱們現在是過年誒,又不是過什麽鬼節之類的,用得著弄得這麽驚悚嘛?”鮑鴻已經懵逼了,係統這是不弄死他不甘心的節奏啊!
“第三名前朝候選美女,光武帝劉秀原配,東漢第二任皇後陰麗華。”
陰麗華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陰氏家族是曾經輔佐了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後。到了第七代子孫管修的時候,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後便以“陰”氏為姓。秦末漢初,陰家舉族遷到了新野。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的結發妻子。陰麗華在曆史上以美貌著稱。史載,劉秀還是一個沒落皇族之時,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不禁歎曰:“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稱帝之後,陰麗華成為了他的寵妃,備受光武帝的寵愛。建武十七年,即劉秀掃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的第5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後。永平七年,陰麗華駕崩,在位二十四年,與劉秀合葬於原陵。
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後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後。
有評價說,中國這麽多皇後,算是好皇後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馬皇後,第二是劉秀的太太陰麗華,當然唐太宗的長孫皇後也不錯。所以齊家之道是最重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齊家是非常難的。
“得,總算來了一個賢內助了,特麽還是光武帝的老婆,估計雲台名將那群人都認識,不小心暴露了,哥不是直接死翹翹了?”鮑鴻現在也是無語了。
趙合德畢竟是小事,雖然說很有名,一方麵他們那個時候的人還沒出現幾個,到時候收入水晶宮中,就不用出來拋頭露麵了,也就沒人會見到了。
而這個陰麗華,恐怕不行,現在鮑鴻這裏就有王梁他們在,暴露的幾率非常大,選擇陰麗華絕對是在玩火。
“第四名前朝候選美女,齊僖公之女,齊襄公、齊桓公異母妹,魯桓公的夫人,文薑。”
夏商周時期,有貴族身份的男子隻稱氏與名,而不稱姓。隻有婦人稱姓,周朝諸侯國齊國為薑姓。文是指有才華,所謂文薑是指有才華的薑姓女子。
文薑出嫁前,便與其兄齊襄公私通。魯桓公十八年春天,文薑和魯桓公來到齊國,再度與齊襄公私通。魯桓公得知此事後,怒責文薑,文薑將魯桓公的責罵告訴齊襄公。同年四月初十日,齊襄公宴請魯桓公飲酒,將魯桓公灌醉後,讓公子彭生將魯桓公抱上車,並命公子彭生折斷魯桓公的肋骨。魯國人告訴齊國說:“寡君畏懼齊君的威嚴,不敢安居,前來修友好之禮。禮儀完成而未能迴國,沒有地方追究罪責,請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諸侯中清除醜聞。”,齊襄公於是殺死公子彭生來向魯國賠罪。
魯桓公死後,魯國人擁立太子同繼位,是為魯莊公。文薑於是留在齊國,不敢返迴魯國。文薑長期居住在齊國,後來迴到魯國,但仍然常常與齊襄公相會。齊襄公後來被公孫無知派連稱殺死,文薑也沒有離開禚地,就在那裏遙遙地指揮魯莊公管理政事,文薑在處理政務上展現了本領。
“…………”鮑鴻已經不知道說什麽了。如果說前麵幾個是各自有各自的糾結所在,那這一個可謂是各種糾結的集合了。
第一個在安全性方麵,這家夥有謀殺親夫的前科,安全性難以保障。
第二點,在能力方麵,她卻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垂簾聽政’處理魯國事務,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執政能力倒也稱得上賢內助。
第三點,就是身份問題,什麽魯國之類的暫時到不是很擔心,問題是這家夥還是齊桓公薑小白的姊妹來著,齊桓公可是大名鼎鼎的春秋稱霸第一人,手下更有管仲那個大變態輔佐,這個事情要是暴露了,引發的後果絕對不會比前麵的漢朝皇後帶來的影響差多少,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第五名前朝候選美女,孟母三遷,孟軻母親仉氏。”
孟子的母親仉氏。戰國時人,以教子有方著稱。孟子3歲喪父,靠母親教養長大成人,並成為後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亞聖,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教子佳話。
仉氏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誌節,撫育兒子,從慎始、勵誌、敦品、勉學以至於約禮、成金,數十年如一日,絲絲入扣,毫不放鬆,既成就了孟子,更為後世的母親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為名垂千秋萬世的模範母親,在中國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傳頌著她的故事,文人學士為其立傳作讚,達官顯貴、孟氏後裔為其樹碑修祠。後人把她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南宋名將嶽飛的母親姚氏、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氏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四大賢母”,並且位居“賢母”之首。
“係統,你特麽是在逗我嗎?”鮑鴻聞言,忍不住勃然大怒,你特麽是幾個意思?
謀殺親夫的美女,我忍!
能看不能吃的大漢皇後,我忍!
問題很多的齊文薑,我也忍!
你特麽出來一個孟母三遷是幾個意思?
別的不說,敢對孟母下手?問題是孟母會屈服?
別的人哪怕是陰麗華,說不定用強也有幾分可能性的。你來個孟母,簡直是道德潔癖好不好,你敢用強,人家分分鍾敢自殺。
因為還有一種說法,把她與“精忠報國”嶽飛的母親嶽母、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徐母,列為母親的典範,號稱中國“賢良三母”,而且位居“賢良三母”之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