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主帥、軍師、猛將等湊在一起組成軍團的高層,才能夠應付這樣的局麵,保證沒有明顯的短板被對方擊破。?


    隨著人才的大量湧現,人口基數和軍隊數量終究隻有這樣的規模。


    雖然說鮑鴻這種已經開始略顯臃腫的情況不會太多,但是也不太可能是單純的帥才、軍師、猛將就能獨自帶兵的。因為遇上能夠克製他們的類型,很容易就被吊打。


    “話雖如此,更多的也隻能依靠大家相互配合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指望有多少全才那是不可能的。至少我們這種,完全就沒什麽指揮的天賦,還是跟著額統帥出謀劃策的好!”陳平笑道。


    “不過話說迴來,咱們也要針對他的特長選定他適合的發展方向。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浪費太多時間在他次要天賦方麵反而限製了他本身的發展!”倒是李左車在這個時候又提出另外的意見。


    當然,李左車說的這個又是另一迴事情了。


    這裏麵的事情本來就是一些辯證的論題,可以說從哪個角度看都有道理。


    一方麵來說,全能當然是最好的了。可是全能也要看你怎麽發揮。說誇張點,就算是有再多方麵的特長,一個時間也隻能做一件事情不是?


    另一方麵,也不必去為了全能而去耗費太多的精力在其他方麵,導致自己最擅長的方麵反而荒廢。


    所以說,李左車他們現在做的也是預防而不是培養。是發展薛禮他們麵對陰謀詭計的應對能力,而不是培養他們施展陰謀詭計的能力,這裏麵的差距就是非常大的。


    從根本上來說,讓大家背誦《百戰奇略》就是防止他們同兵作戰的時候不會出現策略性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如果能夠把《三十六計》記下來,那麽麵對一般的陰謀詭計基本上就不容易出現問題了。


    但是,在這一個層次隻能算是有防備能力而已,至於說什麽融會貫通,加以實踐,成為主動方,設置陷阱或是設置詭計那就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至少需要去把那些個晦澀艱難的兵書研究完了再說了。


    正說著,親衛已經帶著薛仁貴等人過來了。


    “拜見將軍!”


    “拜見諸位先生!”


    薛仁貴、秦瓊、楊再興、關勝等人上前招唿道。


    “無妨,過來坐吧!”鮑鴻笑著招唿道。


    “將軍,是有什麽行動嗎?”


    眾將也不見外,很自然的就依次坐了下來。


    畢竟這裏是城池之中的廳房,又不是大帳或者下令的大廳,自然擺上了桌椅,相對來說比較隨意一點。


    “事情是這樣!”鮑鴻笑著把眾人商量的事情說了一下。


    “誒,本來準備是嚴陣以待,打一場防守戰的,沒想到居然有主動出擊的機會?”薛仁貴聞言,卻是笑著說道,顯然是對於這個事情有些意外。


    “是剛剛斥候傳迴來的消息,說明了彭寵大軍的情報,經過我們的研究,決定主動出擊。”鮑鴻笑著說道,“你們怎麽看?”


    “將軍一聲令下,我等定當竭力效命!”


    眾將並沒有直接發表他們的意見,隻是表達效忠之意。


    “好了!”鮑鴻擺擺手,笑道,“你們效命這個我自然不會懷疑,隻是具體說這一戰的可行性來說,以你們實際作戰的角度來看,有沒有什麽問題?”


    “啟稟將軍,末將以為,中軍主力不適合接著騎兵大隊之後就掩殺過去。”薛仁貴開口提議道,“僅僅是騎兵,跟著前隊出發,那還不容易引發太多的混亂,可是如果是咱們中軍跟著乘夜殺入陣中,被黃巾的亂軍一衝,自己恐怕不一定能夠保持陣型,甚至可能會引發自身騷動,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亂作一團!”


    鮑鴻聞言也是一愣,薛仁貴所說的他倒是沒關注過,畢竟以他的閱曆還說,《三國演義》之類的各種戰爭描述之中,夜戰這種事情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就現實來說,通常情況下,黑夜對於軍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傳統的軍隊在夜間是不打仗的,需要休息,周圍拉上警戒線,設置口令和崗哨,步兵連要設值班的陣地,防止敵人偷襲。


    古代不同現在,缺乏可控光源。除非皓月當空能見度稍好,否則滿天繁星必然伸手不見五指,即便舉火炬,如距離稍遠也起不到作用。


    在此條件下,古代軍隊沒有夜視裝備、指揮手段落後、缺乏職業素質,完全不支持大規模夜戰。白天行軍作戰都有跑散的,夜間作戰更難指望,基本將軍出了營門就無法有效掌握部隊,與敵混戰中自己人互砍的概率並不比敵人低,加上互相踐踏、跌落溝穀的傷亡,戰損比並不劃算。


    所以總的來說,古代軍隊組織夜戰的難度極大,夜盲症很多,部隊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自己造成混亂,哪怕是到了近代,各**隊都力圖避免進行夜戰。


    比較可行的是集結少數精銳部隊,在有效指揮和嚴明軍紀的保證下,實施夜間騷擾、奇襲,給敵方造成巨大混亂。


    也就是薛仁貴所說的,派遣鐵騎去衝殺是最靠譜的,至於讓主力大軍一起跟上去,那就有點坑了。


    事實上,鐵騎衝入黃巾營帳之中的作用是什麽,大家都很清楚,不外乎就是引發對方的內亂而已。


    至於說鐵騎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點根本是毋庸置疑的,眾人都知道鐵騎殺入陣中之後的結果。


    古代軍隊不僅缺少夜戰能力,就是在夜間駐紮期間,也有可能無故騷亂。為此還有一個專有名詞:營嘯。


    蓋因軍隊環境高度封閉、人員密度極高、軍紀十分嚴苛,麵對著冷酷的上級和兇殘的敵軍,軍營尤其是戰時軍營裏,從將軍到士兵的神經都高度緊張。


    這種超乎尋常的緊張和壓抑,可能會因某個士卒在睡夢中的一聲驚叫,或者某件兵器的失手落地瞬間引爆,造成災難性的連鎖反應,將領完全失去對軍隊的掌控,緊張情緒加上暗夜的恐懼,士卒胡亂奔走、踐踏、砍殺,造成大量的損失。所以古代軍隊在夜間駐紮期間,對於喧嘩、跑動、唱歌都是立刻處決。


    所以說,就算是沒有大軍主力出動,有鐵騎殺入陣中,基本上就能造成對方強烈的騷亂。營嘯也可以說所謂的炸營是必然的事情。


    大凡夜間對敵作戰,必須多多利用火光和鼓聲,以便擾亂敵人的視聽,使它不知采取什麽計策防備我軍。這樣,就能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夜間作戰要多用火光和鼓聲(來迷惑敵人)。”


    春秋時期,越國進攻吳國,吳軍憑據笠澤進行防禦,與越軍隔水對峙。越王勾踐把越軍部分兵力編成左右兩軍,乘著夜暗擊鼓呐喊而交錯前進,吳王夫差則分兵防禦。於是,越王親率中軍主力,悄悄渡過笠澤,直趨吳軍主力而擊鼓進攻,吳軍大亂,越軍一舉而打敗吳軍。


    這些東西雖然說明了炸營的危害性,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騷動的傳染性。


    很明顯的道理,營盤構建的時候,肯定不是沒做準備。一方麵相互聯係,一方麵也是一紮歸一紮,如果不是營嘯騷動的傳染性太大,或許分分鍾就能夠鎮壓下來了。


    所以說,如果薛禮率領的大軍主力過早的投入戰場,那麽很可能就是不但沒有能夠達到與預期的效果,反而會把自己也給牽扯進去。被那種騷亂的氣氛所感染,無法保持鎮靜,把自己也陷進去了。


    當然,話說迴來。如果在比較恰當的時機殺進去,那就是另一迴事情了,說誇張點,那就是兵不血刃就能夠開始招降俘虜了。


    可以說,越是訓練嚴格的軍隊才能在夜戰中占據上風。這也是眾多軍師們提出這個的原因。


    另一方麵,也不能說李左車他們就忽略了這個問題,畢竟隨著軍事的發展,夜戰這個事情也應該是慢慢的發展起來了。雖然說幾千年下來,整個的發展不咋滴。


    那麽可以說,李左車他們針對這個事情的態度隻會是更加嚴謹,而不是輕忽。所以說,李左車他們並沒有特意提出來,僅僅是這個細節操作上麵的問題,到時候自然會提出來。


    不過話說迴來,他們考慮的這個就不是夜襲方麵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前麵夜襲炸營已經生效之後,追擊擴大戰果的問題了。


    所謂追擊作戰也就是在戰鬥勝利之後,如果勝方尚有餘力,就會進行追擊戰。大體上這種追擊隻會進行一小段距離,除非敵人確實已經徹底潰敗而且沒有援軍。但英明大膽的統帥,往往可以窮追敵人而不遭到失敗。


    在兵家聖典《孫子·軍爭》所言:“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士氣不好的部隊,其士兵往往把保命視為第一要務,因此打起仗來很容易就會一觸即潰,結果被勝利方尾追堵截,形成“窮寇”局麵。但若被四麵圍死,那麽其最初的“保命”意願便無法達成,在絕望之下,他們必然會轉而拚個魚死網破,“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反正怎麽都是死,臨死前不拚死幾個敵人就虧了!在這種心態下,即使是最窩囊的人也會被這種豪氣所感染,變成悍不畏死的熱血漢子!


    相比之下,勝方在開戰之初士氣高漲,人人效死,才會最終獲得勝利。但是其後士氣卻會有一段低潮期,因為士兵們清楚,最艱苦的戰爭都已經挺過來了,活下來很不容易,誰也不願意在追擊窮寇這種小規模收尾性戰鬥裏掛掉。因此,若敵軍的殘兵突然拚命一般地掉頭殺來,驚恐之下,常會付出較大的傷亡,甚至比在開戰之初時傷亡還大!


    另一個角度,自然是擔心對方會有什麽埋伏設計之類的問題,相對來說,隻要能夠把握住這個度,自然就能夠戰無不勝,不會因為過度的窮追猛打而出現問題。


    當然,還有另一句截然不用的話是當代著名軍事家所說的——宜將剩勇追窮寇。


    這並不是單純的需要辯證聖人的理論更厲害還是偉人的理論更厲害,而是同樣可以說目前鮑鴻軍隊兵法的理論或者是前麵說過的術和道的理論。


    很明顯,如果把理論學習到了足夠高深的位置,那麽就無所謂是你的想法正確還是我的想法正確。


    因為對他們來說,融會貫通,加以運用,乃至是正向,反向,正反交錯之類的運用角度都能運用自如。


    但是從基礎教育的角度來說,對於大眾將校的兵法教授,前麵說《百戰奇略》的時候就說了,《百戰奇略》並不是《孫子兵法》,不是為了難得教授出什麽軍事奇才,而是教導出一批不會犯太大錯誤的,理論知識足夠紮實的將領而已。


    那麽,把問題放到普通將校身上,遇到這種情況,究竟是讓他們選擇窮寇莫追呢還是考慮乘勝追擊呢?


    武藝就是那句話了,對於普通將校來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的不是多門驚才絕豔,多麽奇謀百出之類的,最主要的是要穩。


    從另一方麵來說,乘勝追擊固然是擴大戰果,但是撤退的技術也是有講究的,不明就裏貿然追擊,本來就是容易吃虧。


    一般成功的撤退發生在戰鬥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一旦戰鬥開始,要想全身而退就很難了。最有效的撤退是交替撤退法。即在離敵人最近的軍隊撤退的時候,他們身後的軍隊保持作戰狀態。待撤退軍隊撤過作戰軍隊後方,變換為作戰隊形之後,作戰軍隊向後撤退。如此反複。


    當然,總的來說,撤退方大多數時候會承受更大的損失。但是若完全不管不顧乘勝追擊,也不是什麽好事。


    從整體角度考慮,可以說是考慮到將校們沒有足夠的本事判斷出追擊之後會造成什麽後果,那還不如窮寇莫追。等候主帥的安排。


    所以從普適性的角度來說,無疑低端的比較適合大眾。高端的那就留著給那群超人玩了。


    當然,在這裏軍師們是已經判斷好了形勢,知道對方不可能會有援軍,再加上對方的兵員素質,真的要炸營那就絕對是跪了。不可能出現假裝炸營設置陰謀的情況。人家的兵員素質在那裏,就那點軍事素質,想要假裝,分分鍾也會變成假戲真做,徹底混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雄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城狼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城狼騎並收藏三國之群雄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