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狄青那邊派人過去通傳信息,他們自己則留下來整頓古城防務。> ≧≯


    這邊的局麵可以說是大大的出了預料,而另一邊的借糧隊伍現在又如何了呢?


    秦瓊率隊在事先打探好的押糧路線上,找了一處險峻的適合埋伏的地勢進行埋伏。


    “叔寶,對方的押糧隊伍很龐大啊,不怎麽好對付!”一旁程咬金拎著他那寒光閃閃的宣花大斧,甕聲甕氣的說道。


    “不用擔心,咱們現在帶的這些人不是先前的鄉勇組成的義軍了,這些羌胡附庸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精銳騎兵,帶領他們衝鋒陷陣,隻要我們帶得起隊伍,他們就敢跟著我們衝入大軍之中!”


    說起這個,秦瓊也是忍不住讚歎道。


    騎兵這個東西,想到達到足夠精銳的程度,幾個必要條件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個自然是馬匹。


    馬匹就要延伸到馬場、草原、馴馬、養馬乃至是培育、馴養等一係列的問題。


    有了馬,你才能打造騎兵,馬在古代戰爭中不可或缺,也是中原曆代王朝所極重視的一項戰略資源,當今漢朝為了抵禦匈奴騎兵,除了在皇家苑林大規模飼養戰馬外,還曾頒布“馬政”,允許百姓以養馬來抵消賦稅,漢武帝為了改良戰馬品種,打造一支無敵的騎兵甚至不惜以戰爭的方式向大宛宣戰!漢軍在漠北之戰中曾投入3o萬軍馬,而在其後的一次戰役中漢一次性動員騎兵3o萬,其騎兵的規模令人咋舌!


    最典型的例子,想必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被各種罵聲淹沒的大宋。


    在宋以前的朝代,中原王朝牢牢的控製著馬匹的產地,騎兵來源不成問題,而到宋一代可就不行了。前朝的“兒皇帝”竟將盛產馬匹的幽雲十六州作為幫自己稱帝的酬勞!這一鼠目寸光,為一朝一姓之私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造成的損失卻是不可估量的,直接導致了中原王朝從此失去了建立強大騎兵的物質基礎。


    這就是為什麽自宋以來,中原王朝再無曆史上那引以為傲的錚錚鐵騎的重要原因!石敬塘作了不過七年“皇帝”,卻給整個中國帶來了整整七百餘年的苦痛。


    當然,黑宋咱們也要有理有據的去黑。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本身就是武將出身,豈能不知軍馬對中原王朝的巨大作用?幽雲十六州不僅是遼人南下攻擊宋朝心髒地帶的基地,更是決定今後宋能否占據軍事主動的物質基礎!故此宋在立國後不久即對遼用兵,試圖重現衛青奪迴河朔的軍事奇跡,應該說,此時的宋朝是較有進取心的,在當時國家剛剛統一,尚未完全複原時就敢於出兵挑戰北方強敵。


    當然,結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北方燕雲之地非但沒能拿迴來。隨著遼、金等少數民族的相繼崛起,甚至連北方更多的土地也都失去,靖康之恥成了大宋最大的笑柄。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宋朝騎兵很少,所以有限的戰馬配備給武藝最高的士兵。


    北宋初期,禁軍的膂力遠非漢唐士兵可以相比,在北宋禁軍當中,騎兵的武藝要勝過步兵,步兵上等兵的武藝又強過中等兵,中等則強過下等(比射箭來衡量,一石二鬥弓,六十步射,六箭三中為本等)


    北宋騎兵雖然少,但是戰鬥力卻為曆代王朝最強,當然這話說出來其實沒太大意義。你丫的把三千鐵騎練得再厲害,終究還是會被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軍給圍死。


    個體固然是一個標準,但也是建立在足夠的基數基礎上才能進行對比的。


    在馬匹這方麵,鮑鴻麾下的這些人配置的馬匹可謂是漢朝頂尖的那一批了。


    除了馬匹之外,自然就是騎馬的人本身了。


    要說這個兵源的影響體現在哪呢,其實就是漢末三國這段時間的西涼鐵騎的輪替最為突出。


    除掉更早以前,還沒到漢末時期的那些。一般演義或者史書所說的第一代西涼鐵騎自然是董卓麾下的那批。


    那是各種狂炫酷拽叼炸天,什麽大漢軍隊、何進或是什麽十常侍之類的各種京城駐軍就不用說了,那什麽十八路諸侯也不過是勉強能夠稍稍占據上風而已,要不是董卓自己腐化了,被打怕了,自己不敢繼續固守下去,而火燒洛陽,跑去長安,那憑著西涼鐵騎,和西涼一係諸如李催、郭汜、徐榮、牛輔,張繡等幹將,再加上還有呂布率領的並州狼騎,以及並州一係的張遼高順等,十八路諸侯想要獲勝,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這一代西涼鐵騎甚至一直延續到了後期接下來的階段,董卓、呂布反目,董卓被殺,王允、呂布上位,占據長安。


    李催、郭汜分分鍾領著西涼鐵騎殺了迴去,趕走呂布,宰了王允,這樣的戰鬥力簡直就是碉堡了。


    另外一支張繡那就更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各種欺負曹老板,弄死他大將,弄死他兒子,迴頭曹老板還得給他封官,為的什麽?沒有西涼鐵騎的原因,曹老板能那麽大度?


    至於第二代,那就不用多說了,自然是馬騰、韓遂加上馬那一批了。最輝煌的戰績還是在曹老板身上刷出來的。曹老板被刷的棄袍割須,西涼鐵騎的戰鬥力,可謂是依舊保持。


    馬之所以還能夠拉出這麽一支隊伍,主要還是馬騰他們身上有羌人的血脈,在羌族之中聲望很高。另一方麵也是他們和當初的董卓那些算是並列的存在,相互之間並沒有幹涉,你拉一批人,我拉一批人。都是差不多時期的。


    而到了第三代,就是馬後期被曹操打敗之後,繼續組建的西涼騎兵了。到了那個時候,一方麵馬匹也混不到多少,另一方麵兵員前麵被收割了一茬,這一茬根本沒招募到多少人,沒有足夠的兵源,那自然檔次就差多了,相對應的,後期的表現也就不怎麽樣了。


    而眼下這裏,秦瓊麾下這批人在這幾個方麵可謂是都處於最好的狀態。馬匹是最精良的,羌胡附庸也是被段熲收割過一茬之後新成長出來的一茬,正值‘風華正茂’的時候,可謂是同樣精良的兵員。


    這個戰鬥力,正如秦瓊所說,比先前他們統領的鄉勇義軍要強大多了。(未完待續。)8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雄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城狼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城狼騎並收藏三國之群雄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