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係統你很奇怪誒,幾次爆表都是力士,力士,力士,難道你特別喜歡猛男嗎?”得知大力士烏獲的身份,鮑鴻也不知道怎麽表達對係統亂入規律的無奈了。


    “這不是本係統控製的好吧!”係統無奈道,“這個事情主要是世界意誌亂入武將,我還在和他爭奪控製權的過程當中。”


    “好吧!係統大爺您多努力努力,盡快把這個控製權給奪取過來!”鮑鴻聞言,也想起來了,前朝亂入本來就是世界意誌學係統爆表亂入的結果,係統從沒說過自己能夠亂入前朝的人物。


    這幾次爆表,係統也隻是在嚐試獲取爆表人物降臨的控製權而已,還沒開始爭奪名額選取的問題。


    “前朝亂入第二名武將,齊東郭趙陽,齊西郭吳中——統率46,武力78,智力12,政治11。”


    “什麽鬼?”鮑鴻一下子就蒙逼了,這兩個什麽鬼啊,名字也沒聽說過,屬性也不咋樣,完全不知道什麽玩意。


    “我等資料庫也沒這兩個人,我查了一下,大致也指導是怎麽迴事了!”係統笑道,“這也隻能說是屬於小說人物。”


    “哦?什麽小說裏麵的龍套?”鮑鴻一聽是小說,倒是來勁了,連忙開口追問。


    “就像‘二桃殺三士’的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這兩個人的典故叫做‘齊之好勇者’,出自出自秦相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係統笑道。


    “我去!搞了半天是這個小說啊!”鮑鴻苦笑道,“古典的書籍我基本上沒看過幾本,你直接說那個故事是怎麽迴事吧!”


    齊國有兩個自吹為勇敢的人,一個住在城東,一個住在城西,有一天兩人在路上不期而遇。住在城西的說:“難得見麵,我們姑且去喝酒吧。”“行”。於是兩人踏進酒鋪喝起酒來。酒過數巡後,住在城東的說:“弄一點肉來吃吃怎麽樣?”住在城西的說:“你我都是好漢。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還要另外買肉幹什麽?”“好!好!”另一個說。於是叫夥計拿出豆豉醬作為調料,兩人便拔出刀來,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縱然血流滿地,他們還是邊割邊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


    呂不韋本身書寫這個預言,為的是告誡人們做人要做一個有思想、有作為的人,不要把“魯莽”和“愚蠢”當成“勇敢”。否則會鬧出笑話,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受到傷害,後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世界意誌直接將之實質化,把他們亂入出來了,也是夠奇葩的。


    “那也不用叫什麽齊東郭趙陽,齊西郭吳中這種奇怪的名字吧!”鮑鴻無奈道。


    “這兩個名字我就不知道是哪裏冒出來的了!”對此係統也不明所以。


    “話說要是《呂氏春秋》的人物也能出現,會不會有什麽不對啊?”鮑鴻笑道,“會不會冒出來《莊子》裏麵的大鵬,渾沌。《楚辭》裏麵的太一啊!”


    “扯犢子!”係統笑罵道,“虧你想得出來,還大鵬,太一呢,腦子燒壞了吧!”


    “嘿嘿……”鮑鴻也是隨口那麽一說,自然不會去繼續爭辯。


    “前朝亂入第三名武將,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劉邦的重要謀士,漢朝丞相陳平——統率80,武力62。智力100,政治95。”


    “哎呦我去!要不要這麽猛?一下子亂入出來一個這麽牛叉的謀士,係統您老有辦法控製他的出現方位麽?”鮑鴻一下子就震驚了。


    陳平是什麽人?雖然所謂‘漢初三傑’不包括他,但其能力、價值、功勞卻絲毫不下於三傑致中國任何一人。


    當機立斷提出離間計。離間項羽、範增,楚勢由此頹衰。


    而離間計雖然是說離間項羽和範增廣為流傳,其實根本的計劃是徹底離間項羽和那部分忠於他的人。


    當初陳平向劉邦獻計說:“項王的忠臣,隻有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幾個人,如果你能用萬金買通說客,去離間他們的君臣關係。再出兵攻打,項王必敗。”劉邦遂用此計。項羽果然對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紛紛離去,範增、鍾離昧等都是因此失去項羽的信任。


    此外,韓信就是被陳平給玩死的,從最初的封王穩住韓信,再到誘捕韓信都是他的功勞,使劉邦翦滅異姓王而固其劉家天下。


    陳平最得意的計策估計還是用一張美人圖解了白登之圍,把劉邦從匈奴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冒頓單於手中救了出來。


    “你考慮陳平的能力如何其實並不是關鍵!”係統沉聲道,“最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陳平這個人的忠誠度到底如何?”


    陳勝在大澤鄉起義,並立魏咎為魏王。於是,陳平辭別兄長,前往臨濟投奔魏王。後來又轉入項羽手下做謀土。過了多時,項羽攻占土地到黃河邊上,陳平前往投奔項羽,跟隨項羽入關攻破秦國,項羽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他在鴻門宴上見到了劉邦,認為劉邦將來必成大器。


    後劉邦出兵三秦,司馬欣背楚降漢,項羽遷怒於陳平。陳平不僅遭到了項羽的責備,而且他出的計謀項羽也不再采納。陳平覺得自己成了受氣包,說不定哪一天項羽還會殺他,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項羽是個魯莽武夫,最終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於是他掛印封金、偷偷地走了。去向自然不言而喻。


    用陳平自己的話來說: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裏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離開他去幫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來歸附大王(劉邦)。我雖然還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樣了。我久慕大王善於用人,所以才不遠千裏來投奔大王。


    從這裏,其實不難看出陳平需要的或許是一個能夠展現能力的平台而已,若是當初魏咎能任用他,那就沒去找下家項羽的事情了。同樣若是項羽能夠任用的,也就沒有再去下一家劉邦的事情了。


    正所謂君擇臣,臣也擇君。


    或許看在劉邦的麵子上,陳平有扶漢的可能。


    可是迴頭看看靈帝的作為,陳平走向漢朝對立麵的可能也不是沒有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雄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城狼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城狼騎並收藏三國之群雄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