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在大船之上,不過鮑鴻現在的樣子卻甚至尷尬。隻見他抱著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嬰兒逗弄,身旁還跟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童。


    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卻要從上一站在南郡停船的時候說起了。


    南郡太守郭永前來通報,才知道荊南地區也是亂成一團。義軍蜂擁而起,長沙區星叛亂,周朝、觀鵠等人在荊南各郡相應。


    而陳勝軍雖然是往東方撤退,前去和項梁軍匯合,還有一部分人馬往南方撤退,也跑到荊南去作亂了。


    至於前麵提及的五溪蠻就更不用多說了,這個時候也都跑出來湊熱鬧了。


    可以說,荊州雖然解決了黃巾的主力部隊,但是各個地方的星星之火卻一直還在繼續。


    不過,這些都是要劉表去做安排,鮑鴻自己也不會參與這些。


    倒是鮑鴻抱著的這個剛剛出生沒幾個月的小丫頭,卻不是一般人。


    這丫頭是南郡太守郭永的女兒,出身倒不是什麽顯赫家庭。但他的夫家卻是非常著名的家族。


    郭氏少年時父母雙亡,喪亂流離,29歲時被比她小3歲的曹丕納為妾,深得寵遇,然而始終沒有生下子女。後來曹丕即位魏王,冊封郭氏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為貴嬪,位次皇後。


    黃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許昌立她為後。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後,後曹丕病篤駕崩,由太子曹睿繼位,郭女王成為皇太後。八年後逝世,諡曰“文德皇後“,葬於魏文帝首陽陵西側。


    當然在係統給鮑鴻科普的時候,鮑鴻關注的卻是另一個時期,那就是著名美女甄宓之死。


    郭女王這個人非常有心計,在曹丕爭奪魏王世子中出謀劃策,讓曹丕刮目相看。曹操死後,曹丕即位為魏王,就封郭女王為夫人。郭女王要更上一層樓的話,就必須搬掉前麵的絆腳石、當時的魏王王妃甄宓。郭女王耍了不少手段,讓曹丕更加厭惡甄宓,而甄宓也經常發牢騷,埋怨曹丕。然後,在得到曹丕的首肯下,郭女王出麵執行甄宓的死刑,逼迫甄宓自盡。


    應該說,甄宓之死,郭女王確實脫不了幹係,甄宓一死她就是最大的受益人。當然,真正的兇手還是曹丕,若非曹丕要整死甄宓,就算是甄宓再怎麽失寵,郭女王也不敢以下犯上,向王妃下手。


    其實,曹丕和甄宓之間究竟有多少感情,非常值得懷疑。在當初,曹丕一見鍾情的時候,看重的局勢甄宓傾國傾城的容貌,可是,當時間一久,甄宓年歲漸長,容顏老去,曹丕心中的留戀也漸漸淡去。在曹丕的心目中,甄宓更像一個戰利品,像一個花瓶,時常會拿出來炫耀一番,欣賞一番,但也僅此而已。


    據說甄宓從小就被認為麵相貴不可言,甄家也通過甄宓的婚姻來投資諸侯,卻押錯了寶,買了袁紹贏,結果甄家遭遇到一次巨大的打擊。隨後又經曆了上述之事,甄家基本上已經敗光了。終於守得雲開見日出,甄宓的兒子曹睿終於坐上皇帝之位,可惜甄家基本已經不存在了。


    相較而言,反而是鮑鴻手裏抱著的這個丫頭更加富貴才是。


    不過,隨著鮑鴻的出現,整個世界已經大變樣了,以後她成長將會如何,恐怕沒人知道了。


    劉表去針對荊南的情況做出一些安排,鮑鴻自然要留下來等他,也就隨便逛逛,這才見到了剛出生沒多久的郭女王。


    同樣,鮑鴻也通過南郡的情報網知道了更東線的江夏的情況。


    江夏太守名叫韓說,博通五經,尤善圖緯之學。舉孝廉。與議郎蔡邕友善。


    江夏郡丞劉祥,蜀漢尚書令劉巴之父。


    秦頡,江夏都尉。前麵提到過,曆史上黃巾起義,荊州南陽郡黃巾軍首領張曼成攻殺太守褚貢。江夏都尉秦頡臨危受命,繼任南陽郡太守的職位,負責討伐黃巾軍。


    不過,這次黃巾起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秦頡繼續他江夏都尉的職務卻是沒了表現的機會。當然,要能在對戰項梁軍的戰場上立功,那就不一樣了。


    而項梁軍卻是已經攻占揚州九江郡之下諸多郡縣,開始攻打江夏郡治下了。雖然目前還沒攻到郡城所在,但是若不能有效反擊,攻下江夏郡都隻是時間問題。


    沒過停留小半天的時候,劉表就對荊南的戰局做出安排,荊南四郡太守以穩為主,一個要等劉表去探查項梁軍的實力,一個是等南陽等地整頓之後,派遣援軍南下再作打算。


    接著又是行船。隨著越來越接近長江主流,江流越來越湍急,行船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不一日,船隊終於到達了江夏郡夏口岸,江夏太守韓說等人早就在此恭候了。


    在江夏眾多地方官僚的帶領下,眾人進入江夏城中休息。當然也因為水路較快的關係,還要等陸路人馬過來再說。


    這個時候,自然是從他們這些最前線的官員這裏了解情況了。


    江夏太守韓說畢竟公務繁忙,而且和劉表之間也要有很多事情要說吧,接待眾人的乃是江夏郡丞劉祥。


    劉祥除了他兒子劉巴有些名氣之外,自己的記載並不多,當時董卓亂政,孫堅舉兵討伐董卓,南陽太守張諮不給軍糧,劉祥就攻殺之。劉祥與孫堅同心,導致了南陽士民因此怨恨劉祥,舉兵攻打他,劉祥與他們交戰,戰敗身亡。


    從劉祥生平看,他因為南陽太守張諮懷有私心,不資助討伐危害東漢大權臣董卓的孫堅,而與孫堅同心,看來是心懷漢室,一切不利於漢室的做法他都反對。


    但另一方麵,劉祥與代表漢室的劉表、張諮都不友善,而且張諮死後南陽士民都非常怨恨他,似乎說明劉祥其人懷有私心,擁兵自重,所以無論是上司同僚還是大漢百姓都很敵視他,而且從他的兒子劉巴的政治態度看,似乎劉家一門都並不忠於漢室。


    鮑鴻對此也不做看法,畢竟都是假設而已。就連漢末那些真正自立的家夥,現在都在為大漢抗擊黃巾,劉祥這點小事算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群雄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城狼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城狼騎並收藏三國之群雄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