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兩人離了管束,寢臥一處,他們寵著對方,也寵著自個兒,倒是折騰出來些孩子脾氣。
收了心,二人誰也沒再提那些個舊事,捧著書冊細細研讀,又是半日過去。
用過清淡晚膳,眾人捧茶漱口。
已告了長假的邢德全坐在主位上,清咳一聲,道:“我已將這幾日遞來的那些拜邀帖子都推了,你們三個要應試的,就好好的在家裏溫書,那不速之客有梵音應付,薔哥兒這兩日若無事,同我去外頭瞧一瞧此處生計,晚上迴來說給你們。”
俞凡捧茶不語,對上四小兒看過來的眼神,略一頷首表示他對邢德全之言的讚同。金陵繁華,此前他隨義父俞大家在此盤桓數年,結識甚廣,然需得他親往拜見的人並不多,且在他住進這宅子之前也都見過了,之後那些尋來的,衝的可都是北靜王世子。
胤禔這一迴出來,除了考試,就隻打算了遊玩,至於那些個親朋故舊,等他父親從北疆迴來之後,再論不遲。但他雖打定了主意,卻也無法不管不顧人情世故,先前借著病也算有由頭,現下病好了,正愁著,得了邢德全給的理由,心中歡喜,私下裏少不得同胤礽說一迴好意善報的因果輪迴。
胤礽歎了口氣,正襟危坐捧了書,略有走神,也不知他做下的那些因的果將落在了何處。
暮色暖絨,薛家二房父子從大房道辭還家,父子二人同乘而坐,卻是相顧無言。
瞧著靜默的孩童,薛二老爺想著昨兒晚上他與妻子的閑話,輕咳一聲,道:“蝌兒,今日見的賈家那三位小公子,你看著如何?”
他看?那周公子怕是王公之後,榮國府賈璉倒是氣度不凡,寧國府賈薔與賈蓉不過中平之資。薛家二老爺獨子薛蝌,正是清康熙朝十四阿哥胤禎,沒喝著孟婆湯就轉世而生在此已有三年,他記得他愛恨難舍的阿瑪額娘,故此,對今生父母總是親近不起來,更裝不出小孩子模樣,索性擇了寡言一道。
“賈家三位公子談吐有禮,不愧是世家子弟。”胤禎隨口湊了詞句應對,並未抬眼。
“京中有一鬆瑤書院,收學生從不拘泥門第,蝌兒若是有意,待過兩年,為父送你上京去可好?”薛二老爺想著他這兒子素來穩重,隻對京中消息極感興趣,雖舍不得獨子遠走他鄉,但是他妻子所言亦有道理,到底他大哥並非有愛兄弟之人,他那大嫂更是麵甜心狠的主兒,商道,他們一房永遠被大房壓著,不若咬咬牙,從他這一輩兒就該換了門庭。
看來他近日行事著實有些心急了,胤禎垂下眼,不去看薛二老爺的神情,輕聲道:“讀書的事兒還早,自當從長計議。”
聞言,薛二老爺卻有些高興,他隻當自個兒兒子還是舍不得他的,那些個長遠子孫計立時拋在腦後,壓了壓唇角的笑意,道:“聽蝌兒的。”
胤禎聽音辨意,知薛二老爺誤解了他的意思,也不辯解,閉眼假寐。
自胤礽居所出了窺探的事兒,賈氏族人五日內便將被占祭田過往出息折算的銀子集齊了,兩位族老親自帶人拉了一車銀子登門。
俞凡聽了侍從稟報,放下書冊,冷笑一聲,問道:“來人現在何處?”不投帖子便不管不顧的登門,果然是地頭蛇的做派。
“迴俞公子的話,兩位族老現在門房處歇著,馬車還停在門口。”侍從迴話極是恭敬,亦將忐忑之情展示明白。
俞凡自打開了竅,便對這紅塵世故看得極是明白,知人心中所憂,笑道:“遣甄家送來的侍衛出去迎客。喚了璉兒與蓉哥兒、薔哥兒去前廳吧。”來人是賈家族老,便不能由著他這外人應對了。
一想到這來人又要耽誤胤礽幾個半日時光,俞凡對賈氏族人極是不喜,起身換了套藍色棉袍往前廳去。
兩位族老不常出門應酬,更兼老眼昏花,自是沒將些個佩刀的侍衛看在眼裏,兀自氣哼哼的等著人來請他們入廳。
跟著他們的侍從卻是耳聰目明的,瞧見那幾個侍衛的衣飾就白了臉,忙悄聲將那些人的來曆同兩位族老說了。
兩位族老白了臉,甄應嘉來見京城裏來的三個煞星,他們是知道的,隻當甄應嘉是族長風範,有容乃大,不想那甄應嘉竟送了人來給人差使!這可是——
“累兩位族老久候,請隨我來。”賈薔含笑而來,輕飄飄一句話將前請略過,隻當這是在大門相迎。
就像胤礽私下同賈蓉賈薔兩人評說的,賈氏族人都能屈能伸得很,裝樣子的本事一流,這兩位族老終是隨了賈薔去了正院堂屋。
賈氏族老來此不光是交銀子的,先前傷了的情分還得修複一番,年輕些的賈六爺便道:“族裏正經有幾位舉人,璉哥兒、蓉哥兒若是有什麽題目不同之處,可遞帖子求教,都是自家子孫,必會傾囊相授。”
這話說得可笑,胤礽見賈蓉與賈薔麵上並無怒色,極是欣慰,當下隻哂笑一聲,道:“有勞惦記,賈璉若有不通之處,必往拜會。”
這時候被派去收銀箱的侍從進了來,行過禮,聞得胤礽相問,便道:“迴璉二公子的話,銀子與冊子上的數目對得上,可要現在送去錢莊兌了銀票來?”
“時辰尚早,去吧。”胤礽答得隨意,轉頭對兩位族老道,“兩位族老今日辛苦,早些迴去歇著吧。”
這明晃晃的逐客,兩位族老可是頭迴遇上,哆哆嗦嗦的指了人片刻,甩袖而去。
賈蓉正琢磨著胤礽如此應對的緣故,就聽俞凡輕聲道:“何苦?”
胤礽提壺為俞凡續茶,道:“瑾安想著既然以勢壓人更方便些,便不必費心去琢磨了兩全,畢竟有些個人啊,最是蹬鼻子上臉,若是不早早壓住,時不時的蹦躂一迴,可是叫人鬧心的慌。”
胤礽知道俞凡跟隨俞大家漂泊多處,見識過許多被小人與那好主持公道之人糟踐的好人,唯恐他招了小人嫉恨,可是,那些個小人,不是想避就能避開的,尤其有那宗族連著,所以,他得叫人怕他,避他如蛇蠍。
見胤礽心中自有章程,俞凡便也不再說,待晚膳過後,往邢德全處與人說了今日之事。
邢德全眉頭豎起,磨了磨牙,道:“那些個老東西果然歪歪道多得很,白花花的銀子明晃晃送了來,莫不是打算叫賊人更惦記此處!”
俞凡亦是如此想的,故此來尋邢德全商議:“雖說送去錢莊換了銀票,但日後幾個孩子出門,卻是得多帶些人了。”
邢德全歎了一聲,他外甥先頭還從拐子手裏搶下個小丫頭,做的是好事,可也叫那些個拐子恨上了,他那幾位朋友都告誡他緊著些門戶,除了他外甥一行帶來的侍從,餘者皆不可信,更有一位悄悄的同他說莫要多問那位周公子的事兒。
他不過是不太聰明而已,又不是傻的,想一想京中他聽過的與他外甥相關的那些個傳言,幾乎都離不開那位北靜王世子,而他在青山書院裏頭交下的如今這幾位同在金陵當差的朋友,暗地裏做的差事他隱隱約約也猜著幾分,先前他隻是沒想到那麽小的孩子就開始為天家辦差,現在知道了,就忍不住去想他外甥到底涉事多深。
不過,瞧著他外甥這惹事生非的本事,邢德全感到詭異的安心:如此張揚,哪裏是做暗差的料!
胤礽自個兒睡得踏實,並不知他一番排遣心中鬱氣的做法,讓東西兩院住著的兩位親長輾轉反側半宿。
旬月匆匆而過,胤礽這邊正快應對過前七場考試,京中榮國府裏,二房太太賈王氏掙紮一日,誕下個白淨可愛的男孩兒,更叫人稱奇的是那孩子口裏叼著一塊玉石。
捧著孩子的穩婆已經呆了,她見過長得好的孩子,也見過先天不足的嬰孩,可這生來待這物什的,卻是頭迴見,不知是妖孽還是祥瑞,一時也不敢伸手去拍手中嬰孩。
外頭等著孫子的賈史氏聽著屋裏先頭賈王氏一聲痛叫之後便沒了生息,急聲道:“如何了?孩子可好?”
穩婆迴過神,將孩子放在邊上婆子捧著的繈褓中裹了,匆匆出了來,麵上帶笑道:“恭喜老太君,是個哥兒。”說著,將孩子往賈史氏懷裏一遞,是好是壞,全憑這孩子的親長決定了。
賈史氏並未覺出不對,低頭一瞅,瞧見孩子口中的玉,隻愣了一瞬,便伸手將那玉拿了出來,聽得孩子哭聲,笑道:“這孩子是有大福氣的,就是辛苦了他太太。老二媳婦如何了?”
待得聽嬤嬤說賈王氏不過力竭昏睡過去,賈史氏笑著賞了人,命賴大去請賈政迴來。
東大院中,胤祉聽了竹風的話,難得驚愕,筆端墨汁墜在畫上,正壓了一叢蘭草,叫一旁伺候他作畫的桐葉暗道可惜,正欲上前撤了棉宣去,就見胤祉換了隻細筆,幾筆勾出大石,蘭草影綽可見,顯出蘭草的頑強品性,別有意境。
撂下筆,胤祉對竹風笑道:“無事,不過些後宅女子爭寵手段罷了。”
竹風見人並不擔憂,便也放下心來,上前為人挽了袖子,道:“老太太十分開懷,現在已經
收了心,二人誰也沒再提那些個舊事,捧著書冊細細研讀,又是半日過去。
用過清淡晚膳,眾人捧茶漱口。
已告了長假的邢德全坐在主位上,清咳一聲,道:“我已將這幾日遞來的那些拜邀帖子都推了,你們三個要應試的,就好好的在家裏溫書,那不速之客有梵音應付,薔哥兒這兩日若無事,同我去外頭瞧一瞧此處生計,晚上迴來說給你們。”
俞凡捧茶不語,對上四小兒看過來的眼神,略一頷首表示他對邢德全之言的讚同。金陵繁華,此前他隨義父俞大家在此盤桓數年,結識甚廣,然需得他親往拜見的人並不多,且在他住進這宅子之前也都見過了,之後那些尋來的,衝的可都是北靜王世子。
胤禔這一迴出來,除了考試,就隻打算了遊玩,至於那些個親朋故舊,等他父親從北疆迴來之後,再論不遲。但他雖打定了主意,卻也無法不管不顧人情世故,先前借著病也算有由頭,現下病好了,正愁著,得了邢德全給的理由,心中歡喜,私下裏少不得同胤礽說一迴好意善報的因果輪迴。
胤礽歎了口氣,正襟危坐捧了書,略有走神,也不知他做下的那些因的果將落在了何處。
暮色暖絨,薛家二房父子從大房道辭還家,父子二人同乘而坐,卻是相顧無言。
瞧著靜默的孩童,薛二老爺想著昨兒晚上他與妻子的閑話,輕咳一聲,道:“蝌兒,今日見的賈家那三位小公子,你看著如何?”
他看?那周公子怕是王公之後,榮國府賈璉倒是氣度不凡,寧國府賈薔與賈蓉不過中平之資。薛家二老爺獨子薛蝌,正是清康熙朝十四阿哥胤禎,沒喝著孟婆湯就轉世而生在此已有三年,他記得他愛恨難舍的阿瑪額娘,故此,對今生父母總是親近不起來,更裝不出小孩子模樣,索性擇了寡言一道。
“賈家三位公子談吐有禮,不愧是世家子弟。”胤禎隨口湊了詞句應對,並未抬眼。
“京中有一鬆瑤書院,收學生從不拘泥門第,蝌兒若是有意,待過兩年,為父送你上京去可好?”薛二老爺想著他這兒子素來穩重,隻對京中消息極感興趣,雖舍不得獨子遠走他鄉,但是他妻子所言亦有道理,到底他大哥並非有愛兄弟之人,他那大嫂更是麵甜心狠的主兒,商道,他們一房永遠被大房壓著,不若咬咬牙,從他這一輩兒就該換了門庭。
看來他近日行事著實有些心急了,胤禎垂下眼,不去看薛二老爺的神情,輕聲道:“讀書的事兒還早,自當從長計議。”
聞言,薛二老爺卻有些高興,他隻當自個兒兒子還是舍不得他的,那些個長遠子孫計立時拋在腦後,壓了壓唇角的笑意,道:“聽蝌兒的。”
胤禎聽音辨意,知薛二老爺誤解了他的意思,也不辯解,閉眼假寐。
自胤礽居所出了窺探的事兒,賈氏族人五日內便將被占祭田過往出息折算的銀子集齊了,兩位族老親自帶人拉了一車銀子登門。
俞凡聽了侍從稟報,放下書冊,冷笑一聲,問道:“來人現在何處?”不投帖子便不管不顧的登門,果然是地頭蛇的做派。
“迴俞公子的話,兩位族老現在門房處歇著,馬車還停在門口。”侍從迴話極是恭敬,亦將忐忑之情展示明白。
俞凡自打開了竅,便對這紅塵世故看得極是明白,知人心中所憂,笑道:“遣甄家送來的侍衛出去迎客。喚了璉兒與蓉哥兒、薔哥兒去前廳吧。”來人是賈家族老,便不能由著他這外人應對了。
一想到這來人又要耽誤胤礽幾個半日時光,俞凡對賈氏族人極是不喜,起身換了套藍色棉袍往前廳去。
兩位族老不常出門應酬,更兼老眼昏花,自是沒將些個佩刀的侍衛看在眼裏,兀自氣哼哼的等著人來請他們入廳。
跟著他們的侍從卻是耳聰目明的,瞧見那幾個侍衛的衣飾就白了臉,忙悄聲將那些人的來曆同兩位族老說了。
兩位族老白了臉,甄應嘉來見京城裏來的三個煞星,他們是知道的,隻當甄應嘉是族長風範,有容乃大,不想那甄應嘉竟送了人來給人差使!這可是——
“累兩位族老久候,請隨我來。”賈薔含笑而來,輕飄飄一句話將前請略過,隻當這是在大門相迎。
就像胤礽私下同賈蓉賈薔兩人評說的,賈氏族人都能屈能伸得很,裝樣子的本事一流,這兩位族老終是隨了賈薔去了正院堂屋。
賈氏族老來此不光是交銀子的,先前傷了的情分還得修複一番,年輕些的賈六爺便道:“族裏正經有幾位舉人,璉哥兒、蓉哥兒若是有什麽題目不同之處,可遞帖子求教,都是自家子孫,必會傾囊相授。”
這話說得可笑,胤礽見賈蓉與賈薔麵上並無怒色,極是欣慰,當下隻哂笑一聲,道:“有勞惦記,賈璉若有不通之處,必往拜會。”
這時候被派去收銀箱的侍從進了來,行過禮,聞得胤礽相問,便道:“迴璉二公子的話,銀子與冊子上的數目對得上,可要現在送去錢莊兌了銀票來?”
“時辰尚早,去吧。”胤礽答得隨意,轉頭對兩位族老道,“兩位族老今日辛苦,早些迴去歇著吧。”
這明晃晃的逐客,兩位族老可是頭迴遇上,哆哆嗦嗦的指了人片刻,甩袖而去。
賈蓉正琢磨著胤礽如此應對的緣故,就聽俞凡輕聲道:“何苦?”
胤礽提壺為俞凡續茶,道:“瑾安想著既然以勢壓人更方便些,便不必費心去琢磨了兩全,畢竟有些個人啊,最是蹬鼻子上臉,若是不早早壓住,時不時的蹦躂一迴,可是叫人鬧心的慌。”
胤礽知道俞凡跟隨俞大家漂泊多處,見識過許多被小人與那好主持公道之人糟踐的好人,唯恐他招了小人嫉恨,可是,那些個小人,不是想避就能避開的,尤其有那宗族連著,所以,他得叫人怕他,避他如蛇蠍。
見胤礽心中自有章程,俞凡便也不再說,待晚膳過後,往邢德全處與人說了今日之事。
邢德全眉頭豎起,磨了磨牙,道:“那些個老東西果然歪歪道多得很,白花花的銀子明晃晃送了來,莫不是打算叫賊人更惦記此處!”
俞凡亦是如此想的,故此來尋邢德全商議:“雖說送去錢莊換了銀票,但日後幾個孩子出門,卻是得多帶些人了。”
邢德全歎了一聲,他外甥先頭還從拐子手裏搶下個小丫頭,做的是好事,可也叫那些個拐子恨上了,他那幾位朋友都告誡他緊著些門戶,除了他外甥一行帶來的侍從,餘者皆不可信,更有一位悄悄的同他說莫要多問那位周公子的事兒。
他不過是不太聰明而已,又不是傻的,想一想京中他聽過的與他外甥相關的那些個傳言,幾乎都離不開那位北靜王世子,而他在青山書院裏頭交下的如今這幾位同在金陵當差的朋友,暗地裏做的差事他隱隱約約也猜著幾分,先前他隻是沒想到那麽小的孩子就開始為天家辦差,現在知道了,就忍不住去想他外甥到底涉事多深。
不過,瞧著他外甥這惹事生非的本事,邢德全感到詭異的安心:如此張揚,哪裏是做暗差的料!
胤礽自個兒睡得踏實,並不知他一番排遣心中鬱氣的做法,讓東西兩院住著的兩位親長輾轉反側半宿。
旬月匆匆而過,胤礽這邊正快應對過前七場考試,京中榮國府裏,二房太太賈王氏掙紮一日,誕下個白淨可愛的男孩兒,更叫人稱奇的是那孩子口裏叼著一塊玉石。
捧著孩子的穩婆已經呆了,她見過長得好的孩子,也見過先天不足的嬰孩,可這生來待這物什的,卻是頭迴見,不知是妖孽還是祥瑞,一時也不敢伸手去拍手中嬰孩。
外頭等著孫子的賈史氏聽著屋裏先頭賈王氏一聲痛叫之後便沒了生息,急聲道:“如何了?孩子可好?”
穩婆迴過神,將孩子放在邊上婆子捧著的繈褓中裹了,匆匆出了來,麵上帶笑道:“恭喜老太君,是個哥兒。”說著,將孩子往賈史氏懷裏一遞,是好是壞,全憑這孩子的親長決定了。
賈史氏並未覺出不對,低頭一瞅,瞧見孩子口中的玉,隻愣了一瞬,便伸手將那玉拿了出來,聽得孩子哭聲,笑道:“這孩子是有大福氣的,就是辛苦了他太太。老二媳婦如何了?”
待得聽嬤嬤說賈王氏不過力竭昏睡過去,賈史氏笑著賞了人,命賴大去請賈政迴來。
東大院中,胤祉聽了竹風的話,難得驚愕,筆端墨汁墜在畫上,正壓了一叢蘭草,叫一旁伺候他作畫的桐葉暗道可惜,正欲上前撤了棉宣去,就見胤祉換了隻細筆,幾筆勾出大石,蘭草影綽可見,顯出蘭草的頑強品性,別有意境。
撂下筆,胤祉對竹風笑道:“無事,不過些後宅女子爭寵手段罷了。”
竹風見人並不擔憂,便也放下心來,上前為人挽了袖子,道:“老太太十分開懷,現在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