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東風夜放花
醜女種田忙:邪王爆寵美食妃 作者:鳳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姑婆還會每天刺繡,手工絲繡快要失傳了,沒想到老一輩人還能堅持。
絲繡繡的東西好看,逼真,繡什像什麽,絲繡有好幾種針法,繡絲繡要心靈手巧,有靈感繡出來的東西才逼真。
……
錢多多迎了上去,說明來意。
“是這樣的,幾位大老遠跑過來這裏釣魚,老漢也不好讓你們白跑一趟。
隻是這龍門溪上遊就是龍門水庫,這裏的魚都是村民共有的。
你們若想在這裏釣魚,需交一百文錢。”黃大有對錢君寶拱了拱手說道。
“可以,多多給他們錢。”一百文不算太多,見這村正沒有獅子大開口,錢君寶爽快的應了。
黃大有看了一眼正在烤魚竿的葉清又笑著說道:“還有你們在這釣魚的時候,記得防火。
現在天幹物燥的可要主意了,走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用水澆滅火源。”
“行。”葉清迴答道。
錢也拿了,該交代的也交代了,黃大有就帶著村民離開了。
葉清的幾把魚竿也做好了,她給每人都分了一根魚竿。
冬曲也開心的找了個地方將魚竿插在石頭縫裏,就不管了。
她朝錢多多笑道:“多多哥,一會兒我那上魚了,你幫我抓起來。”
錢多多迴她一個笑臉說道:“你放心吧,我就在這附近釣魚好了。”
霍子孟拿了魚竿還有魚餌,朝一處水比較混的地方走去。
他是此中高手,哪裏魚多,他能看得出來。
葉清找了棵歪脖子柳樹下的地方,放下兩個小馬紮,招唿錢君寶坐下。
“相公,咱們就在這裏釣魚吧。”
她將一把魚餌撒進水裏,做了窩。
然後才把魚竿放進水裏,坐在馬紮上安靜的等。
清風徐來,吹在水麵上掠起微波,蕩起一個一個圈圈,葉清看著覺得好玩,等不釣魚了,可以玩打水漂呢。
錢君寶拿了一隻小木桶裝了半桶水,放在她身邊,才坐下。
然後,他神奇的拿出一本書對葉清說道:“我看會兒書,娘子幫我盯著我的魚竿。”
葉清搖頭笑道:“哈……不行。你得先陪我釣魚,待會兒再看書。”
他唇邊笑意漸濃,放下手裏的書,起身將自己坐的小馬紮挨著葉清放下。
她低頭,他拿起魚竿開始專注釣魚。
冬曲釣了一會兒,發現有些無聊,她脫了鞋襪,挽起褲腳,下水玩兒去了。
錢多多對釣魚也沒耐心,不一會兒,就自己做了一把木頭魚叉,去叉魚玩。
半個時辰後,他們已經有了些收獲,這溪裏的魚都不大,最大的也沒到三指寬。
都是些雜魚,迴去以後弄點玉米餅子燉了吃到不錯。
“晚上咱們自己做好吃的。”葉清笑眯眯的說道,她釣魚也釣累了,將頭靠在錢君寶肩膀上。
“餓了嗎?”錢君寶問道。
葉清坐直身子,說道:“有點,我去喊他們,休息一會兒,喝茶吃點心。”
半刻鍾之後,洗幹淨手的眾人,全都坐在大涼傘底下,吃著冬曲準備好的涼茶還有糕餅。
錢多多吃著綠豆餅,眼珠子一轉樂嗬嗬的一笑道:“少爺,少夫人,下次咱們還去釣魚吧。
到時候咱們帶一些抓魚的簍子,簸箕什麽的,肯定滿載而歸。”
今天,他做的魚叉沒有叉到魚,讓錢多多有點小怨念。
“有機會的。”錢君寶點頭。
“光吃糕餅有點膩,要不我烤幾條魚給你們吃吧?”葉清問道。
“好啊,好啊!”冬曲第一個讚成。
“好,多多你去撿柴生火,冬曲你和我去殺魚,子孟你厲害一些,去抓兩條大一點魚來。”葉清開始下達指令。
霍子孟說道:“這裏的魚都不怎麽大,要不我去抓點別的獵物來?”
“這附近,能抓到什麽?”葉清轉頭掃視了一下附近,附近的山林離著這裏還有幾百米的樣子。
而且也不是很茂密,加上又是下午時分,能打到獵物嗎?
“兔子,野雞什麽的應該有的。”霍子孟道。
葉清想了想道:“算了,太麻煩了。要不這樣吧,你去村裏看看哪家有賣雞的,我做叫花雞給你們吃。”
“叫花雞?”幾人異口同聲問道。
葉清點頭,“嗯,味道很好的。子孟,記得買嫩一些的雞。”
聽見味道很好,一向麵癱的霍子孟臉色也鬆了一些,起身就準備朝村裏走。
“等等……”葉清連忙喊住他。
霍子孟迴頭。
“錢……拿著。”葉清從腰間荷包裏摸出一小串銅錢。
霍子孟接過錢,悶頭就走。
“冬曲,咱們去收拾幾條魚吧。”葉清起身又拍了拍錢君寶的肩膀說道:“相公,你就坐在這裏看書等我們吧。”
很快葉清提著七八條選出來稍微大點的魚朝溪邊走去。
就在這時,葉清發現溪水邊的對麵多了一個人。
仔細一瞧,對麵溪邊一大平石上,坐著一褐衣小孩,他正拿著釣杆,聚精會神的在釣魚。
看模樣十三四歲,衣服縫了不少補丁,挽起的袖口已長了須毛,露出兩隻白嫩的手臂,靜靜的抓著釣竿,一動不動。
不但手不動,連眼睛也未曾眨過一下,隻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全神貫注的盯在釣線的小鉤上。
葉清驚訝的張大了嘴,要是沒看錯,似乎那鉤子上什麽都沒掛?
這怎麽釣魚?
他在搞什麽名堂?
在學江太公釣魚?
溪水並不是十分寬闊,也就是五六米的樣子,葉清一直盯著他看,那邊似乎也有所覺。
埋頭處理魚的冬曲這時候也抬起頭來,發現了對麵的異樣,她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
“小姐,你看對麵那傻子。釣魚不用魚餌,還看得那麽認真。”
對麵的男孩聽見了冬曲的調笑,有些惱的瞥了她一眼,聲音洪亮的說道:“你笑什麽笑,你懂什麽?”
冬曲聽他這麽一說,更是大笑不止,“我是不懂,我就是看到有個傻小子而已。”
“我這交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沒讀過書的臭丫頭懂什麽啊?”
“讀過書的,和你這樣傻的我還沒見過。”冬曲不甘示弱的迴嘴。
那男孩站起了身,指著冬曲吼道:“哼~”
他忽然見到冬曲手裏的魚,又質問道:“你們是什麽人,手裏的魚哪裏來的?哦……你們該不會是到我們村水庫偷魚來的吧?”
這古代的空氣清新,自然風光秀麗。
雖然城內沒有像後世規劃的那麽好,但葉清還是沿途看了許久的風景。
後磨溪位於建州西郊,離城區約三十裏路。原名龍溪,是鼓山鎮與馬尾鎮分界線。
聽說那溪裏魚種非常多,特別是本地特色的溪黃顙、大目仔等。
黃顙魚又俗稱:昂刺魚,黃骨魚、黃丫頭、黃鴨叫、黃沙古、黃刺公、黃臘丁、嘎牙子、昂刺魚、汪丫魚,毛泥鰍。
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建州有一道名菜叫黃鴨叫燉豆腐。
將黃顙魚去內髒,洗淨瀝幹待用,鐵鍋燒熱,倒入適量油,放少許鹽,防止魚皮被煎破。
油燒熱後,一一放入黃顙魚,開小火煎,魚的一麵煎黃,能聞到香味時,用筷子給魚翻麵,煎另一麵至微黃。
豆腐洗淨,切成小塊,砂鍋入清水煮開,下入豆腐塊入砂鍋中。
將煎鍋的黃顙魚入砂鍋中與豆腐塊一同燉,放上一些辣椒幹,開大火煮至沸騰後,改小火燉加入鹽調味。
放入小蔥和生薑繼續小火燉,最後加入胡椒粉和一點點酒釀調味,取出小蔥結。
“千燉豆腐萬燉魚!”豆腐和魚的白嫩細膩鮮美,在這道菜種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味道呱呱叫。
一個時辰之後,馬車到了後磨溪的龍門村。
這要進龍門村,得經過一座涵洞,這是一座古代石製單孔涵洞,內裏牆壁完全由青磚砌築而成,長度隻有幾十米。
過了涵洞往右走兩百米就到了龍門村的村口,葉清發現這裏風景比秀水村還美。
但再坐馬車就有些顛簸了,葉清一行人下了馬車,朝著溪邊走去。
她們人雖然不多,但穿著打扮和村裏人不同,路上有個皮膚黝黑的村民瞧見了,他就直接上前來打招唿,問他們是來找人還是作甚?
“我們來這兒釣魚的。”葉清和村民解釋道。
村民很詫異的問道:“釣魚?你們從城裏大老遠過來這裏,就是為了釣魚!”
“是啊!老伯,不知道這裏在哪兒釣魚比較好啊?”冬曲也上前應道。
“這兒上麵就是龍門水庫,外人不能隨便來釣魚的。不過,若是你們肯交錢,老漢就幫你們去問問村正。”
葉清聞言,怔了一下。
她還以在古代隻要不是在私人養殖魚的地方,是可以隨便垂釣的。
但這裏既然是水庫,需要征求村裏人同意的話,她還是禮貌的迴以微笑,點頭道:“好的,麻煩老伯了。”
“你們在這裏等一會兒啊。”那老漢扛著鋤頭就朝村裏走去。
葉清幾人麵麵相窺,錢多多伸手撓了撓後腦勺說道:“少爺,少夫人,萬一這裏的村正等下還是不同意咱們在這裏釣魚怎麽辦?”
錢君寶拿起扇子給自己扇了扇風,接話道:“不會的,來都來了。就算要多交點錢給他們,也是可以的。”
出門在外,花一點點錢他不想計較那麽多,最主要是不能掃了大家花時間過來的興致。
“萬一他們獅子大開口怎麽辦?”錢多多又問道。
葉清眉角抽了抽,指著一處小石灘說道:“多多,你想多了,你以為是過來釣金龍魚的嗎?
咱們到那兒等著吧,你先將馬車牽到陰涼的大樹底下去。”
錢多多點頭,其他幾人朝那小石灘走了過去。
霍子孟將大油紙傘打開,準備找個地方插下去。
葉清從自己身後的背簍裏拿出小黑鏟子,找了一塊平坦幹燥的大石頭,在附近的地上挖了個半尺深的洞說道:“把傘插在這裏,再用一些石頭堆砌固定住。”
霍子孟點頭照做。
冬曲將小馬紮放好,又神奇的拿出一塊青色的粗布鋪在大石頭上,將她背著的竹箱子放在上麵。
裏麵裝的是水和點心。
葉清從背簍裏拿出釣魚用的魚線,魚鰾還有魚餌。
“多多過來,咱們在這附近找找看有沒有細竹子,砍幾根做魚竿。”
“好咧!”錢多多挽起袖子,拿了一把早就準保好的黑色砍刀走了過來。
葉清和錢多多在溪水邊附近找了半刻鍾,找到一處長滿了斑竹的地方。
小時候,葉清跟著師父去河邊釣過魚,都是自己動手做魚竿的。
竹子魚竿給她無限樂趣,釣到的魚,有些就地取材燒烤了吃,有些帶迴來油炸著吃。
製作魚竿的竹子,品種最好選楠竹、斑竹或者水竹。
取4米左右、尾節直徑約在5厘米,3到5年竹齡的為佳。
葉清把選好的竹子砍下,小心除去竹節上的枝叉,然後叫錢多多生了一堆火。
用小火來烤魚竿的每個竹節處,使其失去部份水份,讓每個竹節都變得很直。
然後在竹竿最前頭裝上買來的魚線、魚漂,魚鉤。
這魚漂用的是鵝毛梗作的浮子,還上了各種顏色,葉清用了七個做成七星漂,看著還非常美觀呢。
魚餌是用粗細糠粉和榨菜籽油剩下的菜籽餅,炒熟之後做成的。
這種魚餌是拿來做窩用的,可以把魚都吸引過來。
魚鉤上掛的魚餌一般用的是小蚯蚓,將其固定在鉤尖上,而後在其下部加掛一個做的麵餌。
這種方法可防止浪費了釣餌還釣不到魚,對一斤以下的魚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不過挖蚯蚓和上蚯蚓這種事,葉清都交給了錢多多和霍子孟去做。
她對這玩意兒,越長大越不敢用手直接去碰觸了。
溪水清澈無比,站在溪邊的石頭上,能看見一些指頭大小的魚成群的遊來遊去。
這是一種肉多刺少的小魚,建州人管它叫肉魚,這種魚非常的小,每條大概就人的一個手指頭長短。
肉質很嫩很細也很香,拿來清理幹淨,用麵粉裹了油炸最好吃,幾乎有一種吃不到骨頭的感覺。
還有一種菜花魚,也叫小老虎魚,在江南一帶常有,它靠吃小魚為生,性情兇猛,非常好釣,每年6月才可以釣它,燉湯非常好吃。
錢君寶從來沒有到溪水邊來釣過魚,一時覺得很有意思,便站在一塊石頭上麵,低頭專注的盯著水裏看。
絲繡繡的東西好看,逼真,繡什像什麽,絲繡有好幾種針法,繡絲繡要心靈手巧,有靈感繡出來的東西才逼真。
……
錢多多迎了上去,說明來意。
“是這樣的,幾位大老遠跑過來這裏釣魚,老漢也不好讓你們白跑一趟。
隻是這龍門溪上遊就是龍門水庫,這裏的魚都是村民共有的。
你們若想在這裏釣魚,需交一百文錢。”黃大有對錢君寶拱了拱手說道。
“可以,多多給他們錢。”一百文不算太多,見這村正沒有獅子大開口,錢君寶爽快的應了。
黃大有看了一眼正在烤魚竿的葉清又笑著說道:“還有你們在這釣魚的時候,記得防火。
現在天幹物燥的可要主意了,走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用水澆滅火源。”
“行。”葉清迴答道。
錢也拿了,該交代的也交代了,黃大有就帶著村民離開了。
葉清的幾把魚竿也做好了,她給每人都分了一根魚竿。
冬曲也開心的找了個地方將魚竿插在石頭縫裏,就不管了。
她朝錢多多笑道:“多多哥,一會兒我那上魚了,你幫我抓起來。”
錢多多迴她一個笑臉說道:“你放心吧,我就在這附近釣魚好了。”
霍子孟拿了魚竿還有魚餌,朝一處水比較混的地方走去。
他是此中高手,哪裏魚多,他能看得出來。
葉清找了棵歪脖子柳樹下的地方,放下兩個小馬紮,招唿錢君寶坐下。
“相公,咱們就在這裏釣魚吧。”
她將一把魚餌撒進水裏,做了窩。
然後才把魚竿放進水裏,坐在馬紮上安靜的等。
清風徐來,吹在水麵上掠起微波,蕩起一個一個圈圈,葉清看著覺得好玩,等不釣魚了,可以玩打水漂呢。
錢君寶拿了一隻小木桶裝了半桶水,放在她身邊,才坐下。
然後,他神奇的拿出一本書對葉清說道:“我看會兒書,娘子幫我盯著我的魚竿。”
葉清搖頭笑道:“哈……不行。你得先陪我釣魚,待會兒再看書。”
他唇邊笑意漸濃,放下手裏的書,起身將自己坐的小馬紮挨著葉清放下。
她低頭,他拿起魚竿開始專注釣魚。
冬曲釣了一會兒,發現有些無聊,她脫了鞋襪,挽起褲腳,下水玩兒去了。
錢多多對釣魚也沒耐心,不一會兒,就自己做了一把木頭魚叉,去叉魚玩。
半個時辰後,他們已經有了些收獲,這溪裏的魚都不大,最大的也沒到三指寬。
都是些雜魚,迴去以後弄點玉米餅子燉了吃到不錯。
“晚上咱們自己做好吃的。”葉清笑眯眯的說道,她釣魚也釣累了,將頭靠在錢君寶肩膀上。
“餓了嗎?”錢君寶問道。
葉清坐直身子,說道:“有點,我去喊他們,休息一會兒,喝茶吃點心。”
半刻鍾之後,洗幹淨手的眾人,全都坐在大涼傘底下,吃著冬曲準備好的涼茶還有糕餅。
錢多多吃著綠豆餅,眼珠子一轉樂嗬嗬的一笑道:“少爺,少夫人,下次咱們還去釣魚吧。
到時候咱們帶一些抓魚的簍子,簸箕什麽的,肯定滿載而歸。”
今天,他做的魚叉沒有叉到魚,讓錢多多有點小怨念。
“有機會的。”錢君寶點頭。
“光吃糕餅有點膩,要不我烤幾條魚給你們吃吧?”葉清問道。
“好啊,好啊!”冬曲第一個讚成。
“好,多多你去撿柴生火,冬曲你和我去殺魚,子孟你厲害一些,去抓兩條大一點魚來。”葉清開始下達指令。
霍子孟說道:“這裏的魚都不怎麽大,要不我去抓點別的獵物來?”
“這附近,能抓到什麽?”葉清轉頭掃視了一下附近,附近的山林離著這裏還有幾百米的樣子。
而且也不是很茂密,加上又是下午時分,能打到獵物嗎?
“兔子,野雞什麽的應該有的。”霍子孟道。
葉清想了想道:“算了,太麻煩了。要不這樣吧,你去村裏看看哪家有賣雞的,我做叫花雞給你們吃。”
“叫花雞?”幾人異口同聲問道。
葉清點頭,“嗯,味道很好的。子孟,記得買嫩一些的雞。”
聽見味道很好,一向麵癱的霍子孟臉色也鬆了一些,起身就準備朝村裏走。
“等等……”葉清連忙喊住他。
霍子孟迴頭。
“錢……拿著。”葉清從腰間荷包裏摸出一小串銅錢。
霍子孟接過錢,悶頭就走。
“冬曲,咱們去收拾幾條魚吧。”葉清起身又拍了拍錢君寶的肩膀說道:“相公,你就坐在這裏看書等我們吧。”
很快葉清提著七八條選出來稍微大點的魚朝溪邊走去。
就在這時,葉清發現溪水邊的對麵多了一個人。
仔細一瞧,對麵溪邊一大平石上,坐著一褐衣小孩,他正拿著釣杆,聚精會神的在釣魚。
看模樣十三四歲,衣服縫了不少補丁,挽起的袖口已長了須毛,露出兩隻白嫩的手臂,靜靜的抓著釣竿,一動不動。
不但手不動,連眼睛也未曾眨過一下,隻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全神貫注的盯在釣線的小鉤上。
葉清驚訝的張大了嘴,要是沒看錯,似乎那鉤子上什麽都沒掛?
這怎麽釣魚?
他在搞什麽名堂?
在學江太公釣魚?
溪水並不是十分寬闊,也就是五六米的樣子,葉清一直盯著他看,那邊似乎也有所覺。
埋頭處理魚的冬曲這時候也抬起頭來,發現了對麵的異樣,她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
“小姐,你看對麵那傻子。釣魚不用魚餌,還看得那麽認真。”
對麵的男孩聽見了冬曲的調笑,有些惱的瞥了她一眼,聲音洪亮的說道:“你笑什麽笑,你懂什麽?”
冬曲聽他這麽一說,更是大笑不止,“我是不懂,我就是看到有個傻小子而已。”
“我這交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沒讀過書的臭丫頭懂什麽啊?”
“讀過書的,和你這樣傻的我還沒見過。”冬曲不甘示弱的迴嘴。
那男孩站起了身,指著冬曲吼道:“哼~”
他忽然見到冬曲手裏的魚,又質問道:“你們是什麽人,手裏的魚哪裏來的?哦……你們該不會是到我們村水庫偷魚來的吧?”
這古代的空氣清新,自然風光秀麗。
雖然城內沒有像後世規劃的那麽好,但葉清還是沿途看了許久的風景。
後磨溪位於建州西郊,離城區約三十裏路。原名龍溪,是鼓山鎮與馬尾鎮分界線。
聽說那溪裏魚種非常多,特別是本地特色的溪黃顙、大目仔等。
黃顙魚又俗稱:昂刺魚,黃骨魚、黃丫頭、黃鴨叫、黃沙古、黃刺公、黃臘丁、嘎牙子、昂刺魚、汪丫魚,毛泥鰍。
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建州有一道名菜叫黃鴨叫燉豆腐。
將黃顙魚去內髒,洗淨瀝幹待用,鐵鍋燒熱,倒入適量油,放少許鹽,防止魚皮被煎破。
油燒熱後,一一放入黃顙魚,開小火煎,魚的一麵煎黃,能聞到香味時,用筷子給魚翻麵,煎另一麵至微黃。
豆腐洗淨,切成小塊,砂鍋入清水煮開,下入豆腐塊入砂鍋中。
將煎鍋的黃顙魚入砂鍋中與豆腐塊一同燉,放上一些辣椒幹,開大火煮至沸騰後,改小火燉加入鹽調味。
放入小蔥和生薑繼續小火燉,最後加入胡椒粉和一點點酒釀調味,取出小蔥結。
“千燉豆腐萬燉魚!”豆腐和魚的白嫩細膩鮮美,在這道菜種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味道呱呱叫。
一個時辰之後,馬車到了後磨溪的龍門村。
這要進龍門村,得經過一座涵洞,這是一座古代石製單孔涵洞,內裏牆壁完全由青磚砌築而成,長度隻有幾十米。
過了涵洞往右走兩百米就到了龍門村的村口,葉清發現這裏風景比秀水村還美。
但再坐馬車就有些顛簸了,葉清一行人下了馬車,朝著溪邊走去。
她們人雖然不多,但穿著打扮和村裏人不同,路上有個皮膚黝黑的村民瞧見了,他就直接上前來打招唿,問他們是來找人還是作甚?
“我們來這兒釣魚的。”葉清和村民解釋道。
村民很詫異的問道:“釣魚?你們從城裏大老遠過來這裏,就是為了釣魚!”
“是啊!老伯,不知道這裏在哪兒釣魚比較好啊?”冬曲也上前應道。
“這兒上麵就是龍門水庫,外人不能隨便來釣魚的。不過,若是你們肯交錢,老漢就幫你們去問問村正。”
葉清聞言,怔了一下。
她還以在古代隻要不是在私人養殖魚的地方,是可以隨便垂釣的。
但這裏既然是水庫,需要征求村裏人同意的話,她還是禮貌的迴以微笑,點頭道:“好的,麻煩老伯了。”
“你們在這裏等一會兒啊。”那老漢扛著鋤頭就朝村裏走去。
葉清幾人麵麵相窺,錢多多伸手撓了撓後腦勺說道:“少爺,少夫人,萬一這裏的村正等下還是不同意咱們在這裏釣魚怎麽辦?”
錢君寶拿起扇子給自己扇了扇風,接話道:“不會的,來都來了。就算要多交點錢給他們,也是可以的。”
出門在外,花一點點錢他不想計較那麽多,最主要是不能掃了大家花時間過來的興致。
“萬一他們獅子大開口怎麽辦?”錢多多又問道。
葉清眉角抽了抽,指著一處小石灘說道:“多多,你想多了,你以為是過來釣金龍魚的嗎?
咱們到那兒等著吧,你先將馬車牽到陰涼的大樹底下去。”
錢多多點頭,其他幾人朝那小石灘走了過去。
霍子孟將大油紙傘打開,準備找個地方插下去。
葉清從自己身後的背簍裏拿出小黑鏟子,找了一塊平坦幹燥的大石頭,在附近的地上挖了個半尺深的洞說道:“把傘插在這裏,再用一些石頭堆砌固定住。”
霍子孟點頭照做。
冬曲將小馬紮放好,又神奇的拿出一塊青色的粗布鋪在大石頭上,將她背著的竹箱子放在上麵。
裏麵裝的是水和點心。
葉清從背簍裏拿出釣魚用的魚線,魚鰾還有魚餌。
“多多過來,咱們在這附近找找看有沒有細竹子,砍幾根做魚竿。”
“好咧!”錢多多挽起袖子,拿了一把早就準保好的黑色砍刀走了過來。
葉清和錢多多在溪水邊附近找了半刻鍾,找到一處長滿了斑竹的地方。
小時候,葉清跟著師父去河邊釣過魚,都是自己動手做魚竿的。
竹子魚竿給她無限樂趣,釣到的魚,有些就地取材燒烤了吃,有些帶迴來油炸著吃。
製作魚竿的竹子,品種最好選楠竹、斑竹或者水竹。
取4米左右、尾節直徑約在5厘米,3到5年竹齡的為佳。
葉清把選好的竹子砍下,小心除去竹節上的枝叉,然後叫錢多多生了一堆火。
用小火來烤魚竿的每個竹節處,使其失去部份水份,讓每個竹節都變得很直。
然後在竹竿最前頭裝上買來的魚線、魚漂,魚鉤。
這魚漂用的是鵝毛梗作的浮子,還上了各種顏色,葉清用了七個做成七星漂,看著還非常美觀呢。
魚餌是用粗細糠粉和榨菜籽油剩下的菜籽餅,炒熟之後做成的。
這種魚餌是拿來做窩用的,可以把魚都吸引過來。
魚鉤上掛的魚餌一般用的是小蚯蚓,將其固定在鉤尖上,而後在其下部加掛一個做的麵餌。
這種方法可防止浪費了釣餌還釣不到魚,對一斤以下的魚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不過挖蚯蚓和上蚯蚓這種事,葉清都交給了錢多多和霍子孟去做。
她對這玩意兒,越長大越不敢用手直接去碰觸了。
溪水清澈無比,站在溪邊的石頭上,能看見一些指頭大小的魚成群的遊來遊去。
這是一種肉多刺少的小魚,建州人管它叫肉魚,這種魚非常的小,每條大概就人的一個手指頭長短。
肉質很嫩很細也很香,拿來清理幹淨,用麵粉裹了油炸最好吃,幾乎有一種吃不到骨頭的感覺。
還有一種菜花魚,也叫小老虎魚,在江南一帶常有,它靠吃小魚為生,性情兇猛,非常好釣,每年6月才可以釣它,燉湯非常好吃。
錢君寶從來沒有到溪水邊來釣過魚,一時覺得很有意思,便站在一塊石頭上麵,低頭專注的盯著水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