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最後的勝者永遠是最具智慧的那一個,偏偏徐明珠是個徒有心狠的莽人。


    大西山的土匪如今歸在山中者二十有餘,新加入了一個方正書生,名叫金玉生,外號“金狐狸”。


    這金狐狸可比狐狸還精明,每頓飯的洗米水他都會拿銀針去試,試完還要給老鼠先吃,果不其然,兩個月後送來的糧食讓銀針變成了黑色,老鼠也被毒死。


    金玉生一介文人,卻也膽大如鬥,在阻止了眾土匪過激舉動後,他獨自背著半袋毒糧下山,去到了徐明珠的大院,叫門之時隻說是遠房親戚拜訪。


    徐明珠出門一見,麵對那身材高大、氣宇不凡之人竟不由得生出一絲畏懼,未曾多問抬手便將其迎進院中,隨在一旁想破了頭也沒想出這是哪一門子的親戚。


    進了屋,金玉生自報家門,並扔下了那半袋毒糧,說是山中大哥怕了徐明珠手段派來求和。


    言語之時已到了飯點,土匪示弱讓徐明珠高興的不得了,備下酒菜欲要款待這求和使者。


    金玉生不勝酒力,兩杯下肚便起了抽泣,拿出一張紙,自稱是本地縣令,被叛軍斷了官路,直言命苦哭的是聲淚俱現,再續兩杯整個人都醉倒在了桌下。


    徐明珠不識文字,尋了賬房來看紙張,那時的賬房便是劉知善,劉知善一見驚心,那竟是大清宣統三年頒發的一張縣令委任狀,委任之人正是金玉生。


    聽了劉知善講解,徐明珠犯了嘀咕,既然是官他怎麽會和土匪在一起?大清不是亡了嗎?


    比起徐明珠劉知善總算是個文化人,他了解這朝代更替,便說那委任已是前朝之事,金玉生現在隻不過是落魄書生,但若有朝大清複國,這委任狀便是他官複原職的憑證。


    劉知善多跟隨進城販糧,因此對外界之事小有耳聞,那時正值宣統複辟,他對徐明珠說,大清正逐漸複國,這金玉生用不了多久便會重做縣令。


    徐明珠一聽便生了驚喜,金玉生是縣太爺,土匪們不就是府衙官軍,這可都是大靠山,若自己依附於他們,那豈不是攀了高枝兒?此時他竟後悔起來,悔不該向糧裏投毒,險些斷了自己的騰達。


    待到金玉生醒酒已是隔日,徐明珠捧著委任狀交還給他,並尊稱一聲縣老爺,金玉生也高興,當即許諾,用不得三年五載大清必定複國,到時定當協助徐明珠圈了這百裏方圓的土地。


    一聽這話,徐明珠更是大喜,他最大的欲望便是將這百裏之內的田地納為己有,可偏偏他沒有那個能力,金玉生的承諾讓他心中燃起了巨大希望。


    金玉生與徐明珠閑嘮滿嘴的大清複國、宣統萬歲、袁世凱人神共誅,徐明珠哪懂這些,還以為袁世凱是哪個村的地主,他也不敢相問,硬著頭皮與之相談,最終金玉生得出結論,徐明珠毫無見識,論處事智慧尚不及黃口小兒。


    看清了徐明珠鄙陋的見識,金玉生更加厥詞,將清軍說成天兵天將,將反清的賊子比作妖邪鬼魅,徐明珠徹底的被他洗了腦,隻覺那大清複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金玉生要迴了大西山,徐明珠生怕怠慢,動之以情的又強留了兩日,他是真真的以為自己迎了一尊“真佛”。


    那委任狀當然是偽造的,大清的官員任命根本沒有那般的吏狀,宣統三年之時皇帝都下了台哪還有被任命的官員,但這山野草莽地界不知官場程序,更不明世態變遷,什麽亡國複國聽著都覺得新鮮,甚至到了最後徐明珠還以為皇帝是個姓宣的、以為紫禁城是個縣……


    金玉生迴了大西山,帶迴了五石米三隻羊,打那以後徐明珠按時“上供”並多次去到山中相聚,每次金玉生都會告知宣統皇帝的“最新動態”,兩人甚至開始謀劃著吞並劉福林及其他地主……


    欲望迷惑了心智、無知決定認知,徐明珠在金玉生麵前就如一隻猴子,慘被無情戲耍。


    一晃五年過去了,大清沒能複國,金玉生也沒有當上縣太爺,徐明珠失了耐性,他認為自己送到大西山的糧食太多了,多到可以直接拉攏當今的縣長。


    時值第一次直奉戰爭,潰逃的奉係殘兵路經此地,搶劫了大地主徐明珠,還收繳了他全部的洋槍,徐明珠損失慘重,本不欲再向大西山運糧的他也已拿不出斷供的勇氣。


    再過五年,徐明珠再欲停供大西山糧食,時值奉係入豫作戰,路經此地徐明珠半數家產被強征入餉,十幾條槍被收繳一空。


    再過五年,在徐明珠終於停止向大西山運糧後的兩個月,金玉生拿著報紙尋到徐明珠,報紙上載著新聞《宣統皇帝於長春建立滿洲國》,金玉生說皇帝很快便會讓大清複國。


    徐明珠欲哭無淚,仿佛這世道因他而變,為了一張委任狀,他供了前清縣令十五年糧,好不容易停了下來,宣統皇帝又起了勢,若斷糧就將前功盡棄,無奈隻得裝糧上車再次運往大西山。


    這些年朝夕變更的政權讓土匪們有恃無恐,在金玉生的協助下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除了收納徐明珠的糧食也經常打家劫舍、向小地主勒索敲詐、搶劫過路客商,山寨人數也不止傳言的二三十,已達七八十人之多,山寨強大,徐明珠所給的糧食可有可無,但土匪就是土匪,永遠的貪得無厭。


    亂世的土匪難做,並不是所有山寨都如大西山這般富卓,吃不上飯餓絕戶的比比皆是;亂世的土匪也好做,有槍有人那遲早是正規軍的編製,大西山的土匪便也已收到了軍閥詔安的信箋。


    山中的幾大頭目本來就是兵,隻不過是前清的兵,早就有重返戰場的豪情,但在詔安之前他們想搶了徐明珠,一來報當年投毒之仇,二來也想賺個安身立命的本錢。


    老溝村北山大墓是土匪搶糧途中發現,由劉福林協助挖掘,雖然墓中寶貝甚少,但金玉生卻由此想到一條搶劫徐明珠的妙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方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r丶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r丶G並收藏一世方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