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來得既突然,又迅猛。。。


    雖然戰爭仍然以轟炸開始,但是比起上一場大規模地區戰爭,美軍的作戰方式與戰術思想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各大電視台做相關報道時,都用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做對比。


    嚴格的說,伊拉克戰爭屬於“局部衝突”,不是“地區戰爭”。遭受0多年的禁運與製裁,薩達姆執政時期伊拉克軍隊的戰鬥力連20紀9年代初海灣戰爭爆發之前都比不上,對付國內的庫爾德工人武裝都顯乏力,根本不可能與美軍對抗。伊拉克戰爭打響後,美軍地麵部隊長驅直入,不但摧枯拉朽的推翻了薩達姆政權,還活捉了薩達姆,以非常輕微的代價贏得了勝利。


    實際上,不管是伊拉克之前的科索沃戰爭,還是之後的阿富汗戰爭,都是“衝突”。


    三場戰爭中,美軍要麽沒在地麵戰場上與對手交戰,要麽對付的是一群烏合之眾,交戰雙方實力對比過於懸殊,相當於拿石頭砸雞蛋,不但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對美軍也沒有任何挑戰。


    20177年爆發的美伊戰爭截然不同。


    伊朗是海灣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國土麵積1645000平方千米(是伊拉克的3倍),人口6500萬(是伊拉克的2倍),海陸空三軍與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兵力127萬(是海灣戰爭前伊拉克的177倍)。這三項數據說明,伊朗不但是地區強國,還具有與美軍抗衡的實力。


    真要對比,就應該拿20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來比。


    海灣戰爭爆發前,國際社會一致譴責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就連蘇聯(當時蘇聯還未宣布解體)與中國都不支持伊拉克。美國利用國際輿論,迅速糾集數十個西方國家,出動數十萬軍隊幫助科威特“複國”。可以說,美國首先獲得了“道義”上的勝利,然後才出兵攻打伊拉克。


    此次。美國並不“占理”。


    雖然事後美國總統弗雷德裏克宣布伊朗暗中支持“伊斯蘭聖戰者解放組織”襲擊美**隊。試圖推翻伊拉克合法政府。美國才“被迫”出兵清剿設在伊朗境內地“伊斯蘭聖戰者解放組織”訓練營地。但是美國是先開打再聲明。發生在巴士拉地襲擊事件是否與“伊斯蘭聖戰者解放組織”有關還需查證。


    在沒有充分理由與充足證據地情況下。美軍悍然轟炸伊朗是**裸地“侵略”行徑。


    戰爭打響。美國首先輸了“道義”。


    從戰術上講。美軍地作戰行動不但“花樣百出”。還“無可挑剔”。


    可以說。美軍不但投入大批第一次參加實戰地武器裝備。還廣泛檢驗了伊拉克戰爭之後誕生地新戰術。


    首先“登場亮相”的就是美軍的“空天遠征部隊”。


    “空天遠征部隊”的構想在小布什擔任總統期間誕生,核心力量是b身轟炸機與f-22a隱身戰鬥機。按照當時美國國防部長提出的構想,“空天遠征部隊”地主要打擊力量由b-2與12f-22構成,由加油機、預警機、偵察機、軍事偵察衛星網絡、軍事通信衛星網絡與全球定位衛星係統提供輔助與支持;主要任務是在戰爭開始階段,以最快的速度摧毀敵方的軍事指揮中心與防空陣地,癱瘓敵人的軍事指揮能力,打垮敵人的國土防空能力,為後繼的大規模空襲打下基礎。


    實際使用中,“空天遠征部隊”由實際情況決定具體配製。


    此次,美軍就出動了12b-2與20f-22。主要是第一批打擊目標均為地下指揮中心,jdam與“小直徑炸彈”無法達到摧毀的目的,必須使用mdb等重型鑽地武器。在此情況下,1架b能攜帶2枚炸彈,攻擊能力受到限製。


    第一輪打擊的效果毋庸置疑。


    僅僅用了2枚被稱為“炸彈之母”的mbdd,伊朗國土防空司令部就被徹底摧毀了。另外1c個遭到打擊地重要軍事目標全部被炸毀,無一幸免。


    執行轟炸任務的12b-2與執行護航任務的20f-22全部安全返迴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直到這個時候,伊朗軍隊還沒有反應過來。


    不是不知道戰爭已經爆發,而是指揮樞紐被摧毀之後,伊朗軍隊無法做出反應。


    雖然大批伊朗空軍的戰鬥機緊急起飛,規避即將到來的第二輪轟炸,但是在美軍第二輪轟炸到來時,伊朗根本來不及組織抵抗。


    4點17分,第一批美軍戰術攻擊機進入伊朗上空。


    第二輪轟炸的先頭部隊是以f-35為主力的美國空軍攻擊機部隊與以f-35c充當主力的美國海軍航空兵攻擊部隊。戰術轟炸重點是伊朗的地區防空指揮部、防空導彈陣地與前線機場。


    按照美軍隨後公布的消息,此輪轟炸收到了顯著成果。


    空軍地f--35分成8個機群,分別轟炸了胡齊斯坦:空指揮中心、遠程防空導彈陣地與2軍用機場,總共隻投擲了96枚炸彈,命中率超過95%,8目標均被摧毀。


    美國海軍的3支航空聯隊總共出動36架f-36c,轟炸了波斯灣北岸的處防空指揮中心、6處遠程防空導彈陣地、軍用機場與遠程岸艦導彈發射陣地,投擲1枚“小直徑炸彈”,命中率92%,18個目標全部被摧毀。


    實際情況沒有這麽理想。


    按照軍情局搜集到的消息,美國空軍地轟炸成功率隻有80%、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成功率不到75%,隨後美國空軍還出動12f-35、海軍航空兵出動16架f-35c,對沒有摧毀地目標進行了補充轟炸。


    在此期間,伊朗海軍岸防部隊還向波斯灣內地“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發射了9枚反艦導彈,隻是沒對美軍戰艦構成任何威脅。


    第二輪轟炸拉開了戰術轟炸地序幕。


    4點30,從美國本土起飛的8b-52h型轟炸機在地中海上空發射了96枚agm--86g型空射巡航導彈。


    這場戰爭是b-52係列轟炸機與agm-86係列空射巡航導彈最後一次“登台表演”,按照美軍地計劃,b-52h型轟炸機將在20211年之前全部退役,agm-86係列空射巡航導彈也將在此時撤裝。大概美軍想在b-52h退役之前,將庫存地agm--86g全部用光吧。


    參加作戰行動的6支航母戰鬥群內的護航戰艦也在此時投入戰鬥。


    “尼米茲”號與“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內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與隸屬於“布什”號航母戰鬥群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分別向伊朗境內的軍事目標發射了數枚agmm-11c9d型巡航導彈。“朱姆沃爾特”號首次用口徑為155毫米的艦炮打擊了位於阿巴斯港東麵地岸防導彈發射陣地。


    這場僅僅持續了3鍾,消耗了27枚遠程炮彈的炮擊為海軍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到此時,美軍航空兵的第三輪轟炸已經拉開了序幕。


    隸屬於空軍的f-15e機群、f-166機群,隸屬於海軍的f/a-18e/f機群先後投入戰鬥,使用“防區外彈藥”轟炸伊朗的軍事目標。


    表麵上看,美軍的轟炸行動與以往沒有多大區別。


    出動最先進的戰機打掉敵人的指揮中心,第一輪戰術轟炸摧毀敵人地遠程防空力量,用巡航導彈進行補充轟炸,再出動性能相對較差的戰術飛機用“防區外彈藥”轟炸敵人的軍事目標。


    實際上,美軍在短短半個小時內體現出來的作戰能力遠遠超過了外界預料。


    首先是網絡化作戰能力得到全麵體現。在20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用了天的時間才摧毀了伊拉克的防空能力,為地麵進攻打下基礎。這次,美軍僅僅用半個小時就完成了80%以上的作戰任務,使伊朗的防空力量形同虛設。在作戰行動中,美軍一直堅持“誰方便誰打,誰重要打誰”的原則,使空中打擊地效能達到最大化。


    其次是大量使用無人作戰飛機,讓美軍擁有了更多的選擇。雖然美國沒有公布無人作戰飛機在轟炸中發揮的作用,但是根據軍情局與俄羅斯情報部門搜集到的情報,戰爭開始前數小時,美軍無人偵察機就深入伊朗領空,鎖定了大量軍事目標。戰爭打響後,無人機還擔負起了指引攻擊與轟炸效果判斷的任務,替代了地麵特種部隊。


    最後是大量使用地新式武器裝備。“朱姆沃爾特”號的巨炮首次讓世人相信,艦炮不但沒有過時,反而是最有效地打擊手段之一。“小直徑炸彈”的廣泛應用,讓眾人看到了精確製導時代彈藥小型化地前景。“防區外彈藥”讓美軍戰機不用進入中近程防空係統的打擊範圍,就能準確轟炸地麵目標。f-22a與f-35現出地作戰效率,更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了第四代戰鬥機的實力。


    前麵半個小時的戰鬥,沒有任何懸念。


    除了盲目發射大量防空導彈、消耗了不少高射炮炮彈之外,伊朗做出的唯一反擊就是向“尼米茲”號航母發射了9枚反艦導彈。


    當隨軍記者發迴第一條報道,宣稱美軍取得了“史無前例”的重大勝利時,戰場上的情況悄然發生變化。


    在150之前,美軍僅僅損失了1架f/a-18e型戰鬥機。


    到15點c5分,美軍已經損失了包括1架f-35在內的7架戰鬥機,而且7架戰鬥機均被伊朗的防空導彈擊落。


    戰局陡變,美軍再也笑不出來了。(未完待續,)


    首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國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