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島上此刻是一片繁忙的跡象,許久未見的方孝孺麵色紅潤,比起那會剛出事的時候,其精神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隻可惜唐明這會有要務在身無法在濟州島多做停留,他也答應隻要事情一完立刻迴來濟州島好好的與方孝孺聚一聚。
古朝國王武胖子也聽說唐明來了濟州島,他現在活得也是很滋潤,古朝國的海上貿易也是做得有聲有色。畢竟有唐明這支無敵的艦隊在此為他擔任海防,從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海盜敢在此騷擾,這地方一安全下來,生意也就越來越紅火。
當他聽說唐明要出兵越國的時候,這家夥很是爽快的把自己僅有的兩百艘戰艦,包括所有的配套人員全部一股腦的塞到唐明的艦隊當中。還美其言曰,這是幫好兄弟的忙,武胖子是什麽心思唐明自然清楚。
無非就是想借機讓他這些從建立至今還未真正打過實戰的艦隊,趁這個機會練兵。這點小小的要求唐明自然不會拒絕,多一些人就多一份力量,再者說,此次越國之行還真沒有打海戰的可能,所以讓他們跟著也沒有任何的關係。
為了避免建文得到消息率先潛逃,唐明隻在濟州島停留了一天,組織好艦隊之後便立刻起航。李霸一直都在為朱勇擔的安危擔心著,雖然現在大軍已經挺進越國,可他也清楚,建文很有可能會在得到自己的行蹤泄露後,第一時間便幹掉朱勇他們。
“侯爺,你說朱勇這家夥能挺過這一次危機嗎?那家夥也真是的,我都死勸著他別親自犯險,他死活不聽,現在好了直接被建文拿捏在手裏,連生死都不知!”李霸陪著唐明在船首的甲板上,遠望著遠處的越國地平線,嘴裏雖在埋怨著,可話裏行間無不透露著一股子深深的擔憂之情。
不是冤家不聚頭,李霸與朱勇兩人平時說不上三句話,必定就要爭吵起來。可這是他們已經習慣的相處方式,越吵感情才越深,這種微妙的相處方式,平常的外人自是無法了解。
幸虧唐明並不是那個平常的外人,他深知李霸與朱勇兩人的兄弟情誼很深,這也是他為何會讓這兩個家夥去海上做海盜的原因。
這會見李霸擔憂朱勇的安危,唐明也無法給予確切的答案,隻得搖搖頭勸解說:“看他的造化了,現在我們也是鞭長莫及。不過隻要他夠機靈能活到我們趕到的時候,我可以保證一定會救下他。”
李霸握緊了拳頭,眼中露出一絲冷芒,惡狠狠的點了點頭不再言語。唐明雖然先出發張玉帶領的大明艦隊一天的時間,可他畢竟是繞道濟州島。這會幾乎是同時與張玉抵達的越國海域,兩隻龐大的艦隊在海上匯合後,一同衝向越國的海岸。
在絕對兵力的壓製下,越國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讓唐明和張玉的艦隊順利登岸。與此同時正帶著三十萬大軍的朱能,已經穿行在雲南與古越國的崇山峻嶺之中。除了路難行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阻撓了大軍的行進速度,一天行進不到五裏山地,這讓朱能很是惱火。
照此來看,他們想要進入越國境內,很有可能是在十天以後的事情。但他也別無它法可想,隻能不停的催促將士們加快行軍的速度。
大明的大批海軍到達越國的時候,陳朝的遺臣立刻得到了消息,朱勇在問明旗號之後,高興得跳起來。二話不說便讓他們把自己送到唐明他們登陸的海岸,朱勇的意外出現確實令大家意想不到。
可他卻還為唐明帶來了一個更好的消息,在他的引見下,陳朝的遺臣,幾個老頭很快便見到了唐明與張玉。在得知他們的來意後,唐明哈哈笑著滿口便應承了其請求。本來唐明跟張玉海在為上岸後要如何與越國國王解釋大明此次大軍臨境的事情,現在看來根本就無需解釋,隻需打著恢複陳朝的統治旗號即可。
對此張玉也沒有任何的意見,不過他還是立即派人迴去向朱棣稟明情況,而接下來的事情就全部交給唐明去辦。因為在出發的時候,朱棣就已經跟他明言,此次出兵越國,一切聽從唐明的安排。
張玉對此毫無異言,唐明算是自己人,再者老家夥也借機帶來一些閑賦在家的武官,讓這些人可以撈一點功勞。
對於張玉的這點小心思,唐明卻完全無暇去顧及,張玉喜歡怎麽搞都沒有問題,前提是他不要耽誤抓建文的事情就好。有了陳朝這些遺臣的加入,唐明立刻下令開始進兵內陸,由張玉帶領大軍挺進。
唐明則帶著李大錘等人,離開了大軍直奔誌明城的高台教老巢。朱勇,李霸兩人帶著四百騎兵充當了先鋒,唐明帶著四千裝備了燧發槍的親兵為他們壓陣,李大錘的三百精兵做為突擊隊,護衛在唐明的周圍保持著高度的警戒。
此時的誌明城還有官兵把守著,高台教的教眾也被動員起來一起守城,匆匆而來的唐明前進的腳步頓時被阻擋在此。沒有大型的裝備和攻城器具,唐明也隻能望城興歎,叫陣幾次對方根本就不敢出來迎戰,而讓李大錘他們用燧發槍狙擊收效又甚微。
想要大舉進攻卻又怕自己的將士傷亡太大,無奈之下,唐明隻能命人前去告知張玉,讓其派大軍前來破城。
紮營之後,朱勇匆匆找到了唐明,不太確定的說:“侯爺,建文此賊狡猾無比,定然不會在城內坐以待斃。會不會他這會已經逃往別處藏身,我們是不是應該讓李大錘他們出去尋找建文的蹤跡,畢竟在這一顆樹上吊死的做法很不穩當!”
唐明本來也是這樣想的,因此很讚同朱勇的提議,在查看了越國的地圖之後,唐明感覺建文很有可能會逃往一些偏僻的地方。比如一些小村落或者深山老林中,而方向很有可能便是與泰國的邊界。(未完待續。)
古朝國王武胖子也聽說唐明來了濟州島,他現在活得也是很滋潤,古朝國的海上貿易也是做得有聲有色。畢竟有唐明這支無敵的艦隊在此為他擔任海防,從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海盜敢在此騷擾,這地方一安全下來,生意也就越來越紅火。
當他聽說唐明要出兵越國的時候,這家夥很是爽快的把自己僅有的兩百艘戰艦,包括所有的配套人員全部一股腦的塞到唐明的艦隊當中。還美其言曰,這是幫好兄弟的忙,武胖子是什麽心思唐明自然清楚。
無非就是想借機讓他這些從建立至今還未真正打過實戰的艦隊,趁這個機會練兵。這點小小的要求唐明自然不會拒絕,多一些人就多一份力量,再者說,此次越國之行還真沒有打海戰的可能,所以讓他們跟著也沒有任何的關係。
為了避免建文得到消息率先潛逃,唐明隻在濟州島停留了一天,組織好艦隊之後便立刻起航。李霸一直都在為朱勇擔的安危擔心著,雖然現在大軍已經挺進越國,可他也清楚,建文很有可能會在得到自己的行蹤泄露後,第一時間便幹掉朱勇他們。
“侯爺,你說朱勇這家夥能挺過這一次危機嗎?那家夥也真是的,我都死勸著他別親自犯險,他死活不聽,現在好了直接被建文拿捏在手裏,連生死都不知!”李霸陪著唐明在船首的甲板上,遠望著遠處的越國地平線,嘴裏雖在埋怨著,可話裏行間無不透露著一股子深深的擔憂之情。
不是冤家不聚頭,李霸與朱勇兩人平時說不上三句話,必定就要爭吵起來。可這是他們已經習慣的相處方式,越吵感情才越深,這種微妙的相處方式,平常的外人自是無法了解。
幸虧唐明並不是那個平常的外人,他深知李霸與朱勇兩人的兄弟情誼很深,這也是他為何會讓這兩個家夥去海上做海盜的原因。
這會見李霸擔憂朱勇的安危,唐明也無法給予確切的答案,隻得搖搖頭勸解說:“看他的造化了,現在我們也是鞭長莫及。不過隻要他夠機靈能活到我們趕到的時候,我可以保證一定會救下他。”
李霸握緊了拳頭,眼中露出一絲冷芒,惡狠狠的點了點頭不再言語。唐明雖然先出發張玉帶領的大明艦隊一天的時間,可他畢竟是繞道濟州島。這會幾乎是同時與張玉抵達的越國海域,兩隻龐大的艦隊在海上匯合後,一同衝向越國的海岸。
在絕對兵力的壓製下,越國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讓唐明和張玉的艦隊順利登岸。與此同時正帶著三十萬大軍的朱能,已經穿行在雲南與古越國的崇山峻嶺之中。除了路難行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阻撓了大軍的行進速度,一天行進不到五裏山地,這讓朱能很是惱火。
照此來看,他們想要進入越國境內,很有可能是在十天以後的事情。但他也別無它法可想,隻能不停的催促將士們加快行軍的速度。
大明的大批海軍到達越國的時候,陳朝的遺臣立刻得到了消息,朱勇在問明旗號之後,高興得跳起來。二話不說便讓他們把自己送到唐明他們登陸的海岸,朱勇的意外出現確實令大家意想不到。
可他卻還為唐明帶來了一個更好的消息,在他的引見下,陳朝的遺臣,幾個老頭很快便見到了唐明與張玉。在得知他們的來意後,唐明哈哈笑著滿口便應承了其請求。本來唐明跟張玉海在為上岸後要如何與越國國王解釋大明此次大軍臨境的事情,現在看來根本就無需解釋,隻需打著恢複陳朝的統治旗號即可。
對此張玉也沒有任何的意見,不過他還是立即派人迴去向朱棣稟明情況,而接下來的事情就全部交給唐明去辦。因為在出發的時候,朱棣就已經跟他明言,此次出兵越國,一切聽從唐明的安排。
張玉對此毫無異言,唐明算是自己人,再者老家夥也借機帶來一些閑賦在家的武官,讓這些人可以撈一點功勞。
對於張玉的這點小心思,唐明卻完全無暇去顧及,張玉喜歡怎麽搞都沒有問題,前提是他不要耽誤抓建文的事情就好。有了陳朝這些遺臣的加入,唐明立刻下令開始進兵內陸,由張玉帶領大軍挺進。
唐明則帶著李大錘等人,離開了大軍直奔誌明城的高台教老巢。朱勇,李霸兩人帶著四百騎兵充當了先鋒,唐明帶著四千裝備了燧發槍的親兵為他們壓陣,李大錘的三百精兵做為突擊隊,護衛在唐明的周圍保持著高度的警戒。
此時的誌明城還有官兵把守著,高台教的教眾也被動員起來一起守城,匆匆而來的唐明前進的腳步頓時被阻擋在此。沒有大型的裝備和攻城器具,唐明也隻能望城興歎,叫陣幾次對方根本就不敢出來迎戰,而讓李大錘他們用燧發槍狙擊收效又甚微。
想要大舉進攻卻又怕自己的將士傷亡太大,無奈之下,唐明隻能命人前去告知張玉,讓其派大軍前來破城。
紮營之後,朱勇匆匆找到了唐明,不太確定的說:“侯爺,建文此賊狡猾無比,定然不會在城內坐以待斃。會不會他這會已經逃往別處藏身,我們是不是應該讓李大錘他們出去尋找建文的蹤跡,畢竟在這一顆樹上吊死的做法很不穩當!”
唐明本來也是這樣想的,因此很讚同朱勇的提議,在查看了越國的地圖之後,唐明感覺建文很有可能會逃往一些偏僻的地方。比如一些小村落或者深山老林中,而方向很有可能便是與泰國的邊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