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的趕路去高淳,鄭和起先還不讚同,怕路上把孩子給顛到。他哪裏知道唐明早已把水泥路鋪到了南京,這段距離雖不斷,也讓唐明花費了不少。但對他而言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要把菜苗運出來的時候,方便了許多。
唐明一提到水泥路鄭和才想起這東西來,自從昨天迴來之後,他便發現從碼頭到南京的道路都鋪上一層灰泥摸樣的東西,這東西看著像灰泥卻很硬,馬車在上麵行走不僅平坦而且速度也要快上許多,還不用像以往那樣吃灰塵。
問了手下才知道這是唐明搞出來的東西叫‘水泥’,若不是這兩天忙忙得焦頭爛額,他早找上唐明問個清楚了。
幾人分乘兩輛馬車,很快便出了城門,沿著姣白月光下清晰可見的水泥路,馬車平穩的前行著向高淳的方向而去。
鄭和從車窗打量了水泥路許久,突然轉過頭來,向唐明問道:“你這水泥可不可以用在碼頭的水裏,這東西會不會被水一泡便變軟或者壞掉?”
開什麽玩笑,這可是水泥,要是如鄭和這樣說,那後世還敢用它來建造碼頭,水壩還有橋梁。這樣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唐明撇撇嘴,一臉得意的吹噓道:“這水泥不僅耐高溫還不怕水,義父是想用這東西去擴建碼頭的吧,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就是用來砌石頭也完全沒問題,隻是這東西現在的產量很有限,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所以義父想要的話可得排隊,小子可沒有辦法給你行方便之門!”
“為什麽?”
朱棣愣是想不通唐明為何會這樣說,唐明苦笑著搖頭迴道:“義父有所不知,這水泥現在幾乎被皇上給包圓了,我這裏生產多少他就拿多少。就眼下這條路的水泥,都是我把部分產量給扣留下來,才有機會把南京到高淳的路給鋪上水泥。”
鄭和恍然的點點頭,這東西用來鋪路的效果如此好,皇上自然會惦記上。此刻的鄭和根本就顧不上去搞碼頭的事情,因此他倒也不急著去弄這些水泥。馬車裏兩人頓時陷入沉默中,鄭和微微閉上眼睛,他在整理這兩天來腦子裏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一年的時間大明的變化不可謂不大,這水泥路聽說都鋪到了蘇州城,現在皇上更是把這水泥運到北平去,在那新建的皇城裏大肆的用上。這水泥與石頭和木材相比成本要低上很多,因此也為皇上省下了不少銀兩。
而最直觀的還要屬寶船廠,鄭和已經親自視察過,流水線作業鄭和以前也在用,但沒有唐明安排得那樣細致。可這分工更細致化的好處是顯然易見的,以前的流水線作業是分批次來完成一艘船。
而唐明卻把一整艘船,拆解成無數的零件,然後再按不同的零件分工下去,等所有的零件都造好了,再讓專業的人來負責組裝便可。這樣不僅可以省下大批的工匠,也把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
像這樣平時比較不忙的時候,可以多造一些船隻比較容易損壞的零件,或者那些較難打造的零件都可以事先造好,等到要用的時候,拉出來便可以用上。就像現在這樣,他如果要造100艘戰艦,以前得花近一個月的時間,還得兩萬工匠日夜趕工才能勉強完成。
而現在這樣的模式下,一百艘戰艦可以在一個月內很輕鬆的完成,而且是現在寶船廠裏的近萬個工匠即能勝任。
唐明不知鄭和此刻腦海裏到底在想什麽,但從其嘴角不時浮現的笑意來看,定然是想到什麽開心的事情。如此一來唐明更是不能去打擾他,此時離高淳還有半個時辰的路程,唐明幹脆靠在車板上,雙眼一閉便睡起來。
姣白的月光照射在灰白色的水泥路上,令馬車夫很好的看到路上的情況,如此一來跟在白天趕路並沒有什麽區別。在如此平坦的道路上趕馬車,車夫的心情別提有多舒暢,就連兩頭一直在奔跑的壯馬似乎也感覺不到任何的疲憊,一路上都保持著穩定快速的奔跑著。
唐明隻感覺自己剛剛打了個盹,馬車便停下來,接著車夫的聲音便在外麵響起:“老爺,少爺我們到了!”
此刻的車夫臉上明顯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摸樣,像這樣暢快淋漓的趕馬車,這還是他平生第一次。
唐明與鄭和下了馬車,絲毫感覺不到半點累意,若是以前坐一個時辰的馬車別說休息,不被馬車把骨頭給顛散架就要偷笑了。唐明剛才可是直接睡了過去,雖沒有睡太久,但這會已經覺得神清氣爽。
聽到門外的動靜,唐明的小師兄很快便打開門來查看,見是唐明與鄭和一同到來,嗬嗬笑著把兩人給帶進去。而小叮和陳佳瀾並沒有在此逗留,直接便迴了高淳莊,兩家相隔不到一裏路,唐明也很放心讓他們先行迴去。
整座佛堂此刻黑燈瞎火的,這麽大的一座房子,姚廣孝愣是連燈都不多點幾盞,瞧這烏漆嘛黑的樹木又多。大半夜的唐明感覺到陰森森的氣息,若不是知道這裏是佛堂,他定然不會選擇在這樣的時間來這裏。
小師兄在前頭提著一把燈籠帶路,一直來到後堂的時候,唐明才看到小佛堂裏有亮光照出,多少有了些亮光感覺也有點人氣不再陰森森的了。
姚廣孝並未睡下,而是在打坐,老和尚似乎很入神,唐明與鄭和在門口等了小一會,姚廣孝卻沒有任何反應。小師兄卻隻給兩人帶路並未做任何的逗留,把兩人扔在門口他自個轉身便走。
鄭和似乎對姚廣孝這番摸樣見怪不怪,安心的等在門口。而唐明可就沒這耐心了,聽姚廣孝嘴裏碎碎念叨著不知什麽佛經,看樣子一時半會是念不完。他可不想大半夜的來聽老和尚念什麽經,正想瞧敲門提醒一下姚廣孝。
不料,姚廣孝在此時卻突然停下不念經了,背對著門口便低聲喊道:“進來吧!”(未完待續。)
唐明一提到水泥路鄭和才想起這東西來,自從昨天迴來之後,他便發現從碼頭到南京的道路都鋪上一層灰泥摸樣的東西,這東西看著像灰泥卻很硬,馬車在上麵行走不僅平坦而且速度也要快上許多,還不用像以往那樣吃灰塵。
問了手下才知道這是唐明搞出來的東西叫‘水泥’,若不是這兩天忙忙得焦頭爛額,他早找上唐明問個清楚了。
幾人分乘兩輛馬車,很快便出了城門,沿著姣白月光下清晰可見的水泥路,馬車平穩的前行著向高淳的方向而去。
鄭和從車窗打量了水泥路許久,突然轉過頭來,向唐明問道:“你這水泥可不可以用在碼頭的水裏,這東西會不會被水一泡便變軟或者壞掉?”
開什麽玩笑,這可是水泥,要是如鄭和這樣說,那後世還敢用它來建造碼頭,水壩還有橋梁。這樣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唐明撇撇嘴,一臉得意的吹噓道:“這水泥不僅耐高溫還不怕水,義父是想用這東西去擴建碼頭的吧,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就是用來砌石頭也完全沒問題,隻是這東西現在的產量很有限,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所以義父想要的話可得排隊,小子可沒有辦法給你行方便之門!”
“為什麽?”
朱棣愣是想不通唐明為何會這樣說,唐明苦笑著搖頭迴道:“義父有所不知,這水泥現在幾乎被皇上給包圓了,我這裏生產多少他就拿多少。就眼下這條路的水泥,都是我把部分產量給扣留下來,才有機會把南京到高淳的路給鋪上水泥。”
鄭和恍然的點點頭,這東西用來鋪路的效果如此好,皇上自然會惦記上。此刻的鄭和根本就顧不上去搞碼頭的事情,因此他倒也不急著去弄這些水泥。馬車裏兩人頓時陷入沉默中,鄭和微微閉上眼睛,他在整理這兩天來腦子裏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一年的時間大明的變化不可謂不大,這水泥路聽說都鋪到了蘇州城,現在皇上更是把這水泥運到北平去,在那新建的皇城裏大肆的用上。這水泥與石頭和木材相比成本要低上很多,因此也為皇上省下了不少銀兩。
而最直觀的還要屬寶船廠,鄭和已經親自視察過,流水線作業鄭和以前也在用,但沒有唐明安排得那樣細致。可這分工更細致化的好處是顯然易見的,以前的流水線作業是分批次來完成一艘船。
而唐明卻把一整艘船,拆解成無數的零件,然後再按不同的零件分工下去,等所有的零件都造好了,再讓專業的人來負責組裝便可。這樣不僅可以省下大批的工匠,也把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
像這樣平時比較不忙的時候,可以多造一些船隻比較容易損壞的零件,或者那些較難打造的零件都可以事先造好,等到要用的時候,拉出來便可以用上。就像現在這樣,他如果要造100艘戰艦,以前得花近一個月的時間,還得兩萬工匠日夜趕工才能勉強完成。
而現在這樣的模式下,一百艘戰艦可以在一個月內很輕鬆的完成,而且是現在寶船廠裏的近萬個工匠即能勝任。
唐明不知鄭和此刻腦海裏到底在想什麽,但從其嘴角不時浮現的笑意來看,定然是想到什麽開心的事情。如此一來唐明更是不能去打擾他,此時離高淳還有半個時辰的路程,唐明幹脆靠在車板上,雙眼一閉便睡起來。
姣白的月光照射在灰白色的水泥路上,令馬車夫很好的看到路上的情況,如此一來跟在白天趕路並沒有什麽區別。在如此平坦的道路上趕馬車,車夫的心情別提有多舒暢,就連兩頭一直在奔跑的壯馬似乎也感覺不到任何的疲憊,一路上都保持著穩定快速的奔跑著。
唐明隻感覺自己剛剛打了個盹,馬車便停下來,接著車夫的聲音便在外麵響起:“老爺,少爺我們到了!”
此刻的車夫臉上明顯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摸樣,像這樣暢快淋漓的趕馬車,這還是他平生第一次。
唐明與鄭和下了馬車,絲毫感覺不到半點累意,若是以前坐一個時辰的馬車別說休息,不被馬車把骨頭給顛散架就要偷笑了。唐明剛才可是直接睡了過去,雖沒有睡太久,但這會已經覺得神清氣爽。
聽到門外的動靜,唐明的小師兄很快便打開門來查看,見是唐明與鄭和一同到來,嗬嗬笑著把兩人給帶進去。而小叮和陳佳瀾並沒有在此逗留,直接便迴了高淳莊,兩家相隔不到一裏路,唐明也很放心讓他們先行迴去。
整座佛堂此刻黑燈瞎火的,這麽大的一座房子,姚廣孝愣是連燈都不多點幾盞,瞧這烏漆嘛黑的樹木又多。大半夜的唐明感覺到陰森森的氣息,若不是知道這裏是佛堂,他定然不會選擇在這樣的時間來這裏。
小師兄在前頭提著一把燈籠帶路,一直來到後堂的時候,唐明才看到小佛堂裏有亮光照出,多少有了些亮光感覺也有點人氣不再陰森森的了。
姚廣孝並未睡下,而是在打坐,老和尚似乎很入神,唐明與鄭和在門口等了小一會,姚廣孝卻沒有任何反應。小師兄卻隻給兩人帶路並未做任何的逗留,把兩人扔在門口他自個轉身便走。
鄭和似乎對姚廣孝這番摸樣見怪不怪,安心的等在門口。而唐明可就沒這耐心了,聽姚廣孝嘴裏碎碎念叨著不知什麽佛經,看樣子一時半會是念不完。他可不想大半夜的來聽老和尚念什麽經,正想瞧敲門提醒一下姚廣孝。
不料,姚廣孝在此時卻突然停下不念經了,背對著門口便低聲喊道:“進來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