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這錢可是皇上給他去重建船隊的,唐明把錢挪用到這樣的荒唐的事情上。到時要是沒錢可重造船隊,還不知皇上要如何處罰唐明。
大家都知道皇上雖現在還沒有過問此事,也許隻是因為皇上此刻還沒有這個心情而已,皇後的病情似乎沒有好轉,遠在北平的二皇子朱高熙也在近日迴到了南京。
皇宮裏表麵上看起來,現在一切正常,但有點常識的大臣都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安寧,大家都開始在暗中醞釀著,皇後一旦病逝,南京城便會再次掀起混亂的源頭。
朱高熾也得知唐明的所作所為,好在他對唐明幹的任何事,向來是無條件相信。也是因為他與唐明的關係,唐明並沒有對他隱瞞,這水泥廠最終還是有他的股份。
今天,是水泥廠投產的日子,朱高熾這個股東自然不會缺席。可隨他同來的還有姚廣孝,他也聽說了水泥的事情,這東西若真有他說的那樣,姚廣孝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好東西。
想象一下,以後的那些沙土路按照唐明所說的那樣,全都鋪上這水泥。不再崎嶇不平也不再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此後,無論是行軍或者運輸都可大大減少這個過程的辛苦和縮短所用的時間。
這是於國於明都有莫大好處的一項發明,姚廣孝為此也親臨現場,想要眼見為實的見證水泥的出產。
人都到齊了,唐明立刻命人拉來兩袋預先燒製好的水泥,用一些碎石塊攪拌好,放在木板裝訂好的四方形模具內。
等著風幹的時候,唐明又命人把先兩天製作好的水泥板搬過來,這是幾塊一米剩一米的水泥板,幹固的水泥板呈灰色,炸一看之下和灰泥並沒有什麽區別。
朱高熾疑惑的上前摸了一下,發現很是堅硬。唐明笑了笑從工匠的手中接過一把小鐵錘遞給朱高熾示意他敲敲看。朱高熾可不會客氣,使出全身的力氣便敲下去。
“嘭!”
一聲悶響,水泥板居然閃現火星,一錘子下去雖表麵稍微有破損,但並沒有破碎或者裂痕。這東西的硬度已經達到普通石頭的強度。
朱高熾愣神的片刻,抓錘子的手臂已經開始微微發麻,此刻他的內心是震撼的,一臉不可置信的他向唐明問道:“這東西就是水泥幹之後的摸樣。”
姚廣孝雙眼閃過一道異光,這水泥板的強度已經遠超他的想象,對此他很是滿意。臉帶微笑的他卻向唐明問出關鍵的問題:“你這水泥燒製有多難,花費高不高?”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唐明鄙視了一眼還處在震驚中的朱高熾,嗬嗬笑著向姚廣孝解釋道:“這水泥燒製的時候雖然並不難,但其火料和開采就比較麻煩了,目前的話成本還算不低,大規模使用的話也燒不出來,所以想要把南京城周邊的沙土路,澆築成水泥路這還需要一些時間。”
“不需要全部,隻要能把南京到蘇州的官道澆築起來便好,其它的自可以後慢慢再澆築。”姚廣孝眼望前方的水泥廠,神色間隱隱有些小激動。
唐明雖不明白姚廣孝為何隻點從南京到蘇州的官道,但這些並不是他所關心的,他現在關心的是應該要把這水泥賣給皇上。麵對這個摳門的皇上,唐明心裏始終沒有多少底氣。
如果可以的話他並不想把水泥賣給朝廷,現在這個水泥廠每天的產量並不是很大。扣除一些他留著自用的以外,其餘的那些賣給百姓去建造房子其實更實惠。
但這個頭疼的問題,唐明還是決定不參與了,看了眼還在興致勃勃的研究水泥板的朱高熾,他決定把這事交給其去處理。自己悶聲發大財即可。
拋頭露麵的事還是少幹為妙,而且又是恰逢在這種渾濁未明的情況下,他更得小心一點才是。
歸途中,姚廣孝特意把唐明叫到身邊,要他把那佛堂前的山路也給鋪上水泥。畢竟他這裏以後便是學者們修書的地方,來來往往的人少不了,能夠鋪上水泥路也是為了方便大家進出。
這高淳多是山丘,壞境雖好但路確實不好走,有時連續下個幾天雨,整條路便會變得泥濘不堪,馬車被陷的事常有發生。這常在這樣的泥路上走也未免不安全,所以姚廣孝還是很心急從高淳修一條到南京的水泥路。
唐明自是滿口答應下來,他也是深受其苦才下定決心搞水泥,現在這路姚廣孝不說他也會先給鋪上。
一個月後,南京城開始聚集大量的工匠,皇上對唐明的水泥也是頗感興趣。朱高熾也很順利的跟其談妥了價錢,其實這裏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唐明給朱高熾出了個主意。
說是這官道以後要是修上水泥路,皇上可以弄些收費站,但隻收取商人和運輸的馬車隊,如此一來便可很快迴本。
這是一個後世用爛了的方法,起初朱棣還不太肯接受。因為這樣一來豈不是跟那些盤踞山林中的強盜無異。但在唐明的解釋下,再獻上不收取平民的路費,朱棣才勉強答應下來、
唐明那裏不知道朱棣一早就心動了,隻不過表麵上得裝裝樣子,負麵上會影響其帝王聲譽的事情,自然得找個能夠解釋得開的理由,或者找一個出來預備著背黑鍋的。
而很顯然,這主意是唐明出的,將來若是出了問題,朱棣自然會把黑鍋扣在唐明的頭上。這就是典型的做表子還要立牌坊的心思,唐明對朱棣這種心思,相當不恥。
修水泥路,還要屬路基重要,古代馬車的運輸能力並不大,不像後世的大卡車滿路跑,容易把路磨損不說還經常出事故。為了保持水泥路的堅固,唐明隻好讓工匠盡最大的努力把路基給墊到最夯實。
多出點工力便可省下更多的水泥,隻要路基足夠夯實,路麵上的水泥層其實隻要薄薄的一層便可。唐明早已把帳算好,這南京到蘇州的官道,全程足可給他省下很可觀的水泥下來。(未完待續。)
大家都知道皇上雖現在還沒有過問此事,也許隻是因為皇上此刻還沒有這個心情而已,皇後的病情似乎沒有好轉,遠在北平的二皇子朱高熙也在近日迴到了南京。
皇宮裏表麵上看起來,現在一切正常,但有點常識的大臣都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安寧,大家都開始在暗中醞釀著,皇後一旦病逝,南京城便會再次掀起混亂的源頭。
朱高熾也得知唐明的所作所為,好在他對唐明幹的任何事,向來是無條件相信。也是因為他與唐明的關係,唐明並沒有對他隱瞞,這水泥廠最終還是有他的股份。
今天,是水泥廠投產的日子,朱高熾這個股東自然不會缺席。可隨他同來的還有姚廣孝,他也聽說了水泥的事情,這東西若真有他說的那樣,姚廣孝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好東西。
想象一下,以後的那些沙土路按照唐明所說的那樣,全都鋪上這水泥。不再崎嶇不平也不再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此後,無論是行軍或者運輸都可大大減少這個過程的辛苦和縮短所用的時間。
這是於國於明都有莫大好處的一項發明,姚廣孝為此也親臨現場,想要眼見為實的見證水泥的出產。
人都到齊了,唐明立刻命人拉來兩袋預先燒製好的水泥,用一些碎石塊攪拌好,放在木板裝訂好的四方形模具內。
等著風幹的時候,唐明又命人把先兩天製作好的水泥板搬過來,這是幾塊一米剩一米的水泥板,幹固的水泥板呈灰色,炸一看之下和灰泥並沒有什麽區別。
朱高熾疑惑的上前摸了一下,發現很是堅硬。唐明笑了笑從工匠的手中接過一把小鐵錘遞給朱高熾示意他敲敲看。朱高熾可不會客氣,使出全身的力氣便敲下去。
“嘭!”
一聲悶響,水泥板居然閃現火星,一錘子下去雖表麵稍微有破損,但並沒有破碎或者裂痕。這東西的硬度已經達到普通石頭的強度。
朱高熾愣神的片刻,抓錘子的手臂已經開始微微發麻,此刻他的內心是震撼的,一臉不可置信的他向唐明問道:“這東西就是水泥幹之後的摸樣。”
姚廣孝雙眼閃過一道異光,這水泥板的強度已經遠超他的想象,對此他很是滿意。臉帶微笑的他卻向唐明問出關鍵的問題:“你這水泥燒製有多難,花費高不高?”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唐明鄙視了一眼還處在震驚中的朱高熾,嗬嗬笑著向姚廣孝解釋道:“這水泥燒製的時候雖然並不難,但其火料和開采就比較麻煩了,目前的話成本還算不低,大規模使用的話也燒不出來,所以想要把南京城周邊的沙土路,澆築成水泥路這還需要一些時間。”
“不需要全部,隻要能把南京到蘇州的官道澆築起來便好,其它的自可以後慢慢再澆築。”姚廣孝眼望前方的水泥廠,神色間隱隱有些小激動。
唐明雖不明白姚廣孝為何隻點從南京到蘇州的官道,但這些並不是他所關心的,他現在關心的是應該要把這水泥賣給皇上。麵對這個摳門的皇上,唐明心裏始終沒有多少底氣。
如果可以的話他並不想把水泥賣給朝廷,現在這個水泥廠每天的產量並不是很大。扣除一些他留著自用的以外,其餘的那些賣給百姓去建造房子其實更實惠。
但這個頭疼的問題,唐明還是決定不參與了,看了眼還在興致勃勃的研究水泥板的朱高熾,他決定把這事交給其去處理。自己悶聲發大財即可。
拋頭露麵的事還是少幹為妙,而且又是恰逢在這種渾濁未明的情況下,他更得小心一點才是。
歸途中,姚廣孝特意把唐明叫到身邊,要他把那佛堂前的山路也給鋪上水泥。畢竟他這裏以後便是學者們修書的地方,來來往往的人少不了,能夠鋪上水泥路也是為了方便大家進出。
這高淳多是山丘,壞境雖好但路確實不好走,有時連續下個幾天雨,整條路便會變得泥濘不堪,馬車被陷的事常有發生。這常在這樣的泥路上走也未免不安全,所以姚廣孝還是很心急從高淳修一條到南京的水泥路。
唐明自是滿口答應下來,他也是深受其苦才下定決心搞水泥,現在這路姚廣孝不說他也會先給鋪上。
一個月後,南京城開始聚集大量的工匠,皇上對唐明的水泥也是頗感興趣。朱高熾也很順利的跟其談妥了價錢,其實這裏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唐明給朱高熾出了個主意。
說是這官道以後要是修上水泥路,皇上可以弄些收費站,但隻收取商人和運輸的馬車隊,如此一來便可很快迴本。
這是一個後世用爛了的方法,起初朱棣還不太肯接受。因為這樣一來豈不是跟那些盤踞山林中的強盜無異。但在唐明的解釋下,再獻上不收取平民的路費,朱棣才勉強答應下來、
唐明那裏不知道朱棣一早就心動了,隻不過表麵上得裝裝樣子,負麵上會影響其帝王聲譽的事情,自然得找個能夠解釋得開的理由,或者找一個出來預備著背黑鍋的。
而很顯然,這主意是唐明出的,將來若是出了問題,朱棣自然會把黑鍋扣在唐明的頭上。這就是典型的做表子還要立牌坊的心思,唐明對朱棣這種心思,相當不恥。
修水泥路,還要屬路基重要,古代馬車的運輸能力並不大,不像後世的大卡車滿路跑,容易把路磨損不說還經常出事故。為了保持水泥路的堅固,唐明隻好讓工匠盡最大的努力把路基給墊到最夯實。
多出點工力便可省下更多的水泥,隻要路基足夠夯實,路麵上的水泥層其實隻要薄薄的一層便可。唐明早已把帳算好,這南京到蘇州的官道,全程足可給他省下很可觀的水泥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