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沒有任何的停頓,唐明匆匆來到宮中,太監直接把他帶到皇後的寢宮中。太監在門外通報得到迴應,為唐明打開門讓其進去之後,又把門給關上。
屋裏有些昏暗,唐明進來之後使勁眨了幾下眼才慢慢適應過來,在前廳並沒有見到皇後的身影,反倒是兩個宮女為其指路,要他到內廳去。
唐明沒有任何的遲疑,大步進了內廳,隻見皇後正躺在一隻自己打造的搖椅上,雙眼微閉似乎睡著了。唐明生怕打擾到皇後,故腳步不由盡量放輕,待到了皇後眼前時,一直閉眼不開口的皇後突然說道:“威海候來了!”
“微臣來了,皇後何故突然發病,可曾有太醫醫治過了。”唐明盡量放輕自己的聲音,此刻的皇後麵色蒼白,說話之時聲音有些飄,似乎很是虛弱。
皇後停止微微搖晃的搖椅,睜開雙眼望著唐明,輕笑道:“哀家這是固疾,這病以前也常常發作,但每次隻需休養幾日便無大礙,隻是想不到這次來得很嚴重,現在哀家都感覺到自己撐不了多久。”
皇後的話裏話外透露著一絲淡然,似乎此刻說的是別人的生死,並不是在說她自己。
唐明心中頓時一驚,他從皇後的話裏聽出其對生死的淡薄,能對生死看得這麽坦然的人,必定是那些了無生念,對生活失去信心,充滿負麵情緒的人。
而皇後顯然不是這樣的人,她現在還年輕,也正是她一生中最為風光的時候。可就是在這樣的時刻,她卻表現出對生死的淡然,這的確令唐明很是費思不解。
“娘娘言重了,這人生病乃是常事,娘娘隻需安心靜養定會好轉。”唐明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麽才好,隻能勸其寬心。
皇後笑了笑,並不想就這話題繼續下去的她,轉而向唐明說道:“此次急著把你召來,哀家有事想托付於你,希望你別推托才是!”
最害怕的事情始終還是發生,對於唐明來說,他隻不過是這曆史洪流中的一個匆匆的過客。他向來的理想生活就是自由自在,毫無任何的束綁。
起初為了生存他被這股洪流裹挾著加入權力的爭鬥中,那時的他身不由己。更沒有任何可與之反抗的能力,但現在他已經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抵觸著不加入官場的爭鬥中。
能免則免,但現在他麵對著的是皇後,唐明想要直接拒絕心裏總有些於心不忍。
皇後等了許久不見唐明有迴應,反而是一副猶豫的神情,與唐明接觸的時間也不短,皇後多少對他還是有些了解。這家夥向來都不想上進,每次都是拿刀架在其脖子上逼著才肯幹活,腦子靈活但性格懶散,因此老是躲著官場上的事情,不願融入其中。
但這一次皇後不會輕易放棄,她會扶持唐明也是因為朱高熾,如今姚廣孝已經不參與朝政,而鄭和也出海遠航,眼前就隻剩唐明還可以相信托付的人選。
“哀家已經跟姚少師談過,他的意思也支持哀家,你若不信的話大可等下迴去之後問一問便知。但現在哀家要你答應,無論以後發生何種變故,絕對要幫助大皇兒。現在他雖已坐上太子之位,但世事變遷誰也說不準以後的結局會如何?你是哀家見過最為出色的年輕人,隻可惜你心不在官場,懶散的性格讓你心裏對官場上的爭鬥產生了抵觸的情緒。”
皇後視線轉向窗外,悠悠的繼續言道:“可也因為你這樣的性格,才會讓哀家對你信任有加。也隻有不爭權力的人才會毫無異心的幫助大皇兒。”
唐明有些發愣,也不知皇後這是在誇自己還是在損自己,但話說到這份上,唐明似乎已經沒有任何的選擇餘地。看來大明王朝的另一場暴風雨已經顯示出明顯的征兆。
而皇後這一番話無疑她也是有所預感,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皇後此次真的有個好歹,那很有可能朱棣的命也不會長久。如此一來留給自己的時間也就很短了。
唐明最終還是答應了皇後的托付,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皇後的寢宮,他正想去找朱高熾聊聊,不曾想沒走幾步便被守在外麵的兩個太監給攔住,說是皇上要他去禦書房見駕。
唐明隻能跟隨兩個傳話的太監去了禦書房,朱棣此刻的臉很臭,胸口還在明顯的起伏著,似乎剛剛發完火。他確實因為發怒才剛剛平息下來,就在剛才他又連續砍掉兩個太醫的腦袋。
“威海候,皇後的病情可曾有好轉?”朱棣的聲音很沉悶,臉上的怒氣未消,言語間的口氣還顯得很衝。
唐明從一進來就很小心的觀察著朱棣的神情,此刻被問起皇上發怒的根源,他苦笑著迴道:“迴皇上,皇後娘娘的病情應該是穩定了下來,隻不過其情緒似乎很低落。”
悶聲不響的朱棣,此刻臉色微微發紅,起初唐明還沒有太在意,以為是他剛才發火導致的。但此時他靠近了看,才發覺不對勁。
其臉上的紅色居然是其血管直接暴露出來所致,唐明不由擔心他這會不會是高血壓。他這念頭剛起,朱棣整個人突然微微一晃,一屁股便坐到身後的龍椅上。
嚇了一跳的唐明正想上前去攙扶,卻被緩過氣來的朱棣擺手製止:“自從親征韃靼迴來之後,朕就發覺自己的情緒很難受控製,一旦發起怒來往往便要見血,而這病的根源便來自於一直潛逃在外逍遙著的建文。此遼不死朕一日不得安寧,你那什麽神槍營朕已經了解過,雖隻有區區一百人,但的確個個槍法絕佳。”
說著,朱棣突然從龍案上抽出一本黃皮的小本子,手一甩便扔向唐明:“這是任命的文書,李大錘與那一百神槍營的將士朕要調用他們,你迴去之後立刻讓他們到宮裏來複命。這事要保密不得宣揚,他們以後的去處你也不許打聽,退下吧!”(未完待續。)
屋裏有些昏暗,唐明進來之後使勁眨了幾下眼才慢慢適應過來,在前廳並沒有見到皇後的身影,反倒是兩個宮女為其指路,要他到內廳去。
唐明沒有任何的遲疑,大步進了內廳,隻見皇後正躺在一隻自己打造的搖椅上,雙眼微閉似乎睡著了。唐明生怕打擾到皇後,故腳步不由盡量放輕,待到了皇後眼前時,一直閉眼不開口的皇後突然說道:“威海候來了!”
“微臣來了,皇後何故突然發病,可曾有太醫醫治過了。”唐明盡量放輕自己的聲音,此刻的皇後麵色蒼白,說話之時聲音有些飄,似乎很是虛弱。
皇後停止微微搖晃的搖椅,睜開雙眼望著唐明,輕笑道:“哀家這是固疾,這病以前也常常發作,但每次隻需休養幾日便無大礙,隻是想不到這次來得很嚴重,現在哀家都感覺到自己撐不了多久。”
皇後的話裏話外透露著一絲淡然,似乎此刻說的是別人的生死,並不是在說她自己。
唐明心中頓時一驚,他從皇後的話裏聽出其對生死的淡薄,能對生死看得這麽坦然的人,必定是那些了無生念,對生活失去信心,充滿負麵情緒的人。
而皇後顯然不是這樣的人,她現在還年輕,也正是她一生中最為風光的時候。可就是在這樣的時刻,她卻表現出對生死的淡然,這的確令唐明很是費思不解。
“娘娘言重了,這人生病乃是常事,娘娘隻需安心靜養定會好轉。”唐明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麽才好,隻能勸其寬心。
皇後笑了笑,並不想就這話題繼續下去的她,轉而向唐明說道:“此次急著把你召來,哀家有事想托付於你,希望你別推托才是!”
最害怕的事情始終還是發生,對於唐明來說,他隻不過是這曆史洪流中的一個匆匆的過客。他向來的理想生活就是自由自在,毫無任何的束綁。
起初為了生存他被這股洪流裹挾著加入權力的爭鬥中,那時的他身不由己。更沒有任何可與之反抗的能力,但現在他已經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抵觸著不加入官場的爭鬥中。
能免則免,但現在他麵對著的是皇後,唐明想要直接拒絕心裏總有些於心不忍。
皇後等了許久不見唐明有迴應,反而是一副猶豫的神情,與唐明接觸的時間也不短,皇後多少對他還是有些了解。這家夥向來都不想上進,每次都是拿刀架在其脖子上逼著才肯幹活,腦子靈活但性格懶散,因此老是躲著官場上的事情,不願融入其中。
但這一次皇後不會輕易放棄,她會扶持唐明也是因為朱高熾,如今姚廣孝已經不參與朝政,而鄭和也出海遠航,眼前就隻剩唐明還可以相信托付的人選。
“哀家已經跟姚少師談過,他的意思也支持哀家,你若不信的話大可等下迴去之後問一問便知。但現在哀家要你答應,無論以後發生何種變故,絕對要幫助大皇兒。現在他雖已坐上太子之位,但世事變遷誰也說不準以後的結局會如何?你是哀家見過最為出色的年輕人,隻可惜你心不在官場,懶散的性格讓你心裏對官場上的爭鬥產生了抵觸的情緒。”
皇後視線轉向窗外,悠悠的繼續言道:“可也因為你這樣的性格,才會讓哀家對你信任有加。也隻有不爭權力的人才會毫無異心的幫助大皇兒。”
唐明有些發愣,也不知皇後這是在誇自己還是在損自己,但話說到這份上,唐明似乎已經沒有任何的選擇餘地。看來大明王朝的另一場暴風雨已經顯示出明顯的征兆。
而皇後這一番話無疑她也是有所預感,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皇後此次真的有個好歹,那很有可能朱棣的命也不會長久。如此一來留給自己的時間也就很短了。
唐明最終還是答應了皇後的托付,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皇後的寢宮,他正想去找朱高熾聊聊,不曾想沒走幾步便被守在外麵的兩個太監給攔住,說是皇上要他去禦書房見駕。
唐明隻能跟隨兩個傳話的太監去了禦書房,朱棣此刻的臉很臭,胸口還在明顯的起伏著,似乎剛剛發完火。他確實因為發怒才剛剛平息下來,就在剛才他又連續砍掉兩個太醫的腦袋。
“威海候,皇後的病情可曾有好轉?”朱棣的聲音很沉悶,臉上的怒氣未消,言語間的口氣還顯得很衝。
唐明從一進來就很小心的觀察著朱棣的神情,此刻被問起皇上發怒的根源,他苦笑著迴道:“迴皇上,皇後娘娘的病情應該是穩定了下來,隻不過其情緒似乎很低落。”
悶聲不響的朱棣,此刻臉色微微發紅,起初唐明還沒有太在意,以為是他剛才發火導致的。但此時他靠近了看,才發覺不對勁。
其臉上的紅色居然是其血管直接暴露出來所致,唐明不由擔心他這會不會是高血壓。他這念頭剛起,朱棣整個人突然微微一晃,一屁股便坐到身後的龍椅上。
嚇了一跳的唐明正想上前去攙扶,卻被緩過氣來的朱棣擺手製止:“自從親征韃靼迴來之後,朕就發覺自己的情緒很難受控製,一旦發起怒來往往便要見血,而這病的根源便來自於一直潛逃在外逍遙著的建文。此遼不死朕一日不得安寧,你那什麽神槍營朕已經了解過,雖隻有區區一百人,但的確個個槍法絕佳。”
說著,朱棣突然從龍案上抽出一本黃皮的小本子,手一甩便扔向唐明:“這是任命的文書,李大錘與那一百神槍營的將士朕要調用他們,你迴去之後立刻讓他們到宮裏來複命。這事要保密不得宣揚,他們以後的去處你也不許打聽,退下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