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總是伴隨著風險,收益越大風險也就越大,所以老何不敢獨吞利益,而是選擇均沾,有錢大家賺和氣生財。可要真想做到利益均沾很難,這不,今天就有找麻煩的人上門來了。


    位於城中心的臨街大酒樓‘第一樓’,其高四層,裝修極為富麗堂皇。這便是南京城裏數一數二的大酒樓,從此刻裏麵的人流量來看,生意一點都不比皇後開的那酒樓差。


    由此看來這酒樓的主人定然也不是普通人,店小二在門口勤快的招唿著客人,老練的跟他們打著招唿,顯得得心應手。門前的食客突然小小的騷動起來,店小二習慣性的張望過去。


    隻見三輛豪華的馬車緩緩而來,店小二臉上一喜立刻殷勤的迎上去。馬車剛一停穩店小二撲通一聲直接趴在車架下,車廂門無聲的打開,一隻布靴很自然的踩在店小二的背上,一個年輕的臉孔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無論是街上行走的路人還是要進酒樓的食客,見到這張年輕的臉孔時,紛紛轉開目光不敢直視。身為本地人的他們都知道這是一個他們惹不起的人,為了不讓麻煩纏身,他們都選擇了避讓。


    年輕人帶著一臉的高傲,踩著店小二的背下了馬車,陰冷的眼神隨意的掃了眼四周,便抬步進了酒樓。店小二彎腰駝背的緊跟其後。


    而另外兩輛馬車此時也下來幾個年輕人,個個衣著華貴粉頭粉臉的一副二世祖的摸樣。幾人湊到一塊嘻嘻哈哈的也進入酒樓的大門。


    一樓是一個大客廳,此時還不到飯點,可卻已經坐滿了九成人,空桌所剩已經無幾。為首的年輕人掃視一眼後,對此情景似乎很滿意,陰冷的表情終於不再令人心寒。


    店小二在其身邊察言觀色,見到主人臉上輕微的轉變,他立刻嘿嘿笑道:“少爺,最近酒樓裏的生意天天都爆滿,夥計們都快忙不過來。自從街頭的兩家酒樓關門之後,我們更是賓朋滿座,掌櫃的已經連抬了兩次價錢,生意一點都沒減弱。”


    店小二很得意,街頭另外兩家酒樓就是不聽少爺的勸,結果才導致關門。其中是何原因人人都清楚是少爺在暗中搞的鬼,現在這城中心三條街就少爺這唯一一間酒樓,這生意自然是火爆得不行。


    年輕人臉帶微笑,點點頭不言語率先向二樓走去,在他看來讓兩家外地人經營的酒樓關門,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這些隻是不足掛齒的小事,其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店小二沒有跟著上二樓,而是轉身恭迎後麵另外幾個青年,待他們都上了樓後,他才匆匆向廚房跑去,這少爺也就是這酒樓的東家,每天這個時候少爺都會準時在這裏與朋友相見,所吃的酒菜店小二都早已了然於胸,自是不用其再吩咐。


    二樓臨街的一間寬敞的雅間內,所有人隨意的各找地方坐下,這些少年個個都是朝中大臣之後,他們都是家族裏的老二老三。無緣走上仕途之路,卻又整天無所事事的二世祖。


    在座的六位少年是他們這個利益集團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以為首的少年,其身份更為特殊。乃是皇後娘家之後人,近兩個月才來到這京城。


    其名叫徐景昌,乃是皇後的親弟弟徐增壽之子,徐增壽在靖難時期經常為朱棣送去情報,立下不小的功勞。可惜最後卻被朱允文所殺,朱棣念其功,在登基之後便追封其為定國公,由其子也就是徐景昌繼承爵位。


    這定國公的名號聽著雖然響亮,可卻沒有一點的實權,再加上徐景昌根本無心於仕途,倒是對做生意很有一手。這不,他剛一到京城便憑借著自己的身份加上和皇後這層關係。


    短短十來天的時間,就開起這間‘第一樓’,又糾結了朝中大臣之次子,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綁上自己的戰船。這關係一走通,做起生意來更是得心應手。


    昨天徐景昌在皇後那裏聽到隻言片語,說是這海上貿易似乎挺能賺錢。於是他離開皇宮之後立刻便命人去查這事,待他得知這是十幾大商家聯合經營的海上貿易,他便動起心思來。


    這不一大早的把幾個主要成員叫來開會,就是想在這海上貿易一事上分一杯羹。


    史部尚書賽義次子,賽雲翹著二郎腿,進屋許久之後也不見徐景昌說話,這明顯有別於平常的表現,讓其很是疑惑,隨率先開口言道:“景昌兄,今日一早便著令各位兄弟前來議事,到底所為何事?為何景昌兄一副悶悶不樂的表情,難道有何難為啟齒之事?”


    賽雲這一開口立刻引來大家的注意,戶部尚書夏原吉次子夏南也附和言道:“是啊!景昌兄有何為難之事自可說出來,兄弟們雖幹不了大事,幫點小忙還是可以勝任的。”


    徐景昌聞言笑了笑,拱手言道:“幾位兄弟都是豪氣雲天,盛情難卻之下,景昌就不推遲了。今日把兄弟幾人叫來確實是有事相求,還望大家伸手拉一把,當然,我景昌也絕對不會讓大家吃虧,這事如果做成好處絕對少不了。”


    賽雲是個急性子,他剛一聽完話,立刻便催促道:“到底是何事景昌兄倒是先說說看啊!力所能及的事我賽雲定然不會推遲。”


    “是啊!景昌兄直言便可,我們都對景昌兄做事放心。”其它幾人也異口同聲的附和。


    徐景昌再次抱拳謝過幾人,然後才言道:“相信大家最近多少應該有聽說過海上貿易這事吧?”


    除了夏南點頭之外,其它人都搖頭表示沒聽說過,這讓徐景昌皺起了眉頭。話說這幾位也太孤陋寡聞了,最近南京城傳得最多的就是海上貿易的事情,沒想到這幾位卻連聽都沒聽過。


    夏南卻點頭言道:“這事我曾家父與人閑聊之時提及,說是十幾家大商號聯合其來成立了這麽一個海上貿易的新鮮玩意。還說以後的農業稅要減少,再把減少的稅收加到這商業稅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明遠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芒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芒果並收藏盛明遠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