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看重的是利益和保障,這些唐明都很容易便可滿足他們,皇家的金字招牌,還有海上霸主鄭和的船隊,隨便拿一樣出來都能讓人無話可說。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他們什麽都可以很和氣的跟你談,唯有一樣除外,那就是錢。一說到錢上麵來,他們立刻便換上另一副嘴臉,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同理,不想賺錢的商人也不是一個好商人。
唐明接見這些商人的時候,一開始便獅子大開口,要他們自己把造船的錢全部拿出來。說白了就是他們得把造商船的錢湊齊了,而唐明的寶船廠負責來建造。
這些商船三年之後全部會奉還給這些出錢的商人,以後就算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東西了。而在造好後的前三年,每次出海他們都得向唐明繳納船稅。
這條件表麵上來看無可厚非,還算勉強可以答應。可精明的商人卻很快就發現了裏麵的貓膩,海船可不比內江內河裏的船,同樣一艘木船放到外海去航行,其壽命最多在5年左右。
而放到內江或者河裏,卻能達到10年左右,還不需要怎麽大修大補的。按照這樣來計算的話,在座的所有商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而且是吃了一個大虧。
雖說寶船廠的技術過硬,造海船更是頂尖拔萃沒人可與之相比。但這是在海上航行,其使用的年限會大大減少,三年後他們這些出錢造船的商人才能拿迴這些船,估計到時就隻剩一堆爛木板而已。
商人代表何福被推舉出來與唐明講價,瘦弱的老何顯得很精明,其一雙小眼睛裏散發出來的是賊亮的目光。躬身抱拳輕聲言道:“侯爺讓我們這些商家自個出錢造船,我們沒什麽意見,可我們自己出錢造的船為何還要交三年的稅錢,這似乎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唐明望了眼瘦弱的老何笑了笑說:“其實這稅本侯爺收得一點都不過份,你想想,這船要在我寶船廠造,這人工費總得要把,還有以後三年內的維修和保養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侯爺我總不能為大家倒貼吧!”
照這樣來看也確實是這個理,老何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懂得進退懂得分寸這才是為商之道。尤其是跟皇家做買賣的時候平常的手段自然是不能使出來,適當的退步才能保平安。
再說侯爺說的也在理,他沒有理由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下去,很幹脆就承認了事實。他的最終目標也不在這裏,而是那些船的使用年期。
“侯爺所言極是,老何有欠考慮了收點稅應該的應該的,隻不過這船的使用年限似乎有點長了,希望侯爺能縮短一些。這海上航行不比內江河,船的使用壽命會大大的縮短,三年以後的船給我們用,我們也不敢用啊!”
老何臉現苦惱的神色,跟官家做生意就這點最不好,什麽事都得以別人為中心,這與商人的第一大準則有些相違背。像這樣明明自己吃虧了,想要討價還價的時候也得小心再小心,不然的話,一旦惹惱了官家,他們很可能會血本無歸。
“哦,那依你所言,這船應該用多久才合適?”唐明皮笑肉不笑,一股官家的無形壓力猛撞老何那小心了再小心的心思。
被這麽倒打一耙確實令老何難堪,值到此時此刻他也才認清自己這些商人本就應該存著來談判的心思。因為從他們答應唐明來這裏的時候,他們注定了就是輸家。
其官家的身份是他們這些最沒社會地位的商人無法逾越的一道壕溝。皇權至上的製度下,他們所謂的掙紮顯得是那麽的可笑。老何想至此處,心裏暗歎一聲認命了。
“全憑侯爺安排,老何沒有任何異議!”放下了就要放得徹底放得幹脆,老何也算是一個看得開的人。
唐明沒有緊逼而上,此刻用官家的身份壓人他心裏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既然人家都明言服軟那就一切都好談。
船用三年這是他預備著給老何他們砍價的,其實他心裏的底線是兩年。老何沒再糾纏這事,唐明也幹脆直接就減掉一年,這是一個好兆頭也給了老何台階下,皆大歡喜的局麵接下來的事就很容易做了。
三天後,老何直接把錢拉到了寶船廠,親自交給唐明,閑置了近半個月的寶船廠又開始忙碌起來。這算是寶船廠接的第一單非官方的單子,也是寶船廠從建立之初到現在唯一有錢入賬的單子。
所造的船不是官家的,唐明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扒削匠戶,工錢得給福利也得提升。大把的銀兩撒下去,整個寶船廠沒有一個不高興的,唐明在寶船廠的威望一時間蓋過了鄭和。
寶船廠的變化很快便傳到了皇後的耳裏,財迷的皇後娘娘正在尋思著怎麽從唐明的身上再掏些銀兩出來。鄭和從開始建造寶船廠的時候,一直都是皇上在為其籌款,從未聽說過有盈利。
可唐明才接手幾天,立刻就扭轉了局勢,把一個隻有投入從不會盈利的寶船廠給變成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命人把太子叫來問清楚了唐明是如何經營寶船廠後,皇後的心思也活躍起來。
她尋思著是不是要把寶船廠每月的撥款35萬兩白銀截留起來,皇後娘娘越想越覺得可行。但她卻沒注意到站在一邊默不吭聲的朱高熾,其臉色已經變得慘白無比。
寶船廠現在才剛開始,還沒有真正的盈利,母後此刻就打著寶船廠的主意,看來他傾家蕩產的投入50兩白銀進去,不知道會不會血本無歸,這事得盡快告知唐明,他可不想自己最後的一點家底都被母後給掏空。
當晚,太子殿下借口視察農學院,坐著馬車直奔鄭府找唐明,事關太子殿下的家底,由不得他不緊張。馬車被馬夫趕得飛快,太子的焦慮情緒似乎也感染到了馬夫,讓其紅著眼睛悶聲不響的狂抽馬屁股。(未完待續。)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他們什麽都可以很和氣的跟你談,唯有一樣除外,那就是錢。一說到錢上麵來,他們立刻便換上另一副嘴臉,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同理,不想賺錢的商人也不是一個好商人。
唐明接見這些商人的時候,一開始便獅子大開口,要他們自己把造船的錢全部拿出來。說白了就是他們得把造商船的錢湊齊了,而唐明的寶船廠負責來建造。
這些商船三年之後全部會奉還給這些出錢的商人,以後就算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東西了。而在造好後的前三年,每次出海他們都得向唐明繳納船稅。
這條件表麵上來看無可厚非,還算勉強可以答應。可精明的商人卻很快就發現了裏麵的貓膩,海船可不比內江內河裏的船,同樣一艘木船放到外海去航行,其壽命最多在5年左右。
而放到內江或者河裏,卻能達到10年左右,還不需要怎麽大修大補的。按照這樣來計算的話,在座的所有商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而且是吃了一個大虧。
雖說寶船廠的技術過硬,造海船更是頂尖拔萃沒人可與之相比。但這是在海上航行,其使用的年限會大大減少,三年後他們這些出錢造船的商人才能拿迴這些船,估計到時就隻剩一堆爛木板而已。
商人代表何福被推舉出來與唐明講價,瘦弱的老何顯得很精明,其一雙小眼睛裏散發出來的是賊亮的目光。躬身抱拳輕聲言道:“侯爺讓我們這些商家自個出錢造船,我們沒什麽意見,可我們自己出錢造的船為何還要交三年的稅錢,這似乎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唐明望了眼瘦弱的老何笑了笑說:“其實這稅本侯爺收得一點都不過份,你想想,這船要在我寶船廠造,這人工費總得要把,還有以後三年內的維修和保養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侯爺我總不能為大家倒貼吧!”
照這樣來看也確實是這個理,老何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懂得進退懂得分寸這才是為商之道。尤其是跟皇家做買賣的時候平常的手段自然是不能使出來,適當的退步才能保平安。
再說侯爺說的也在理,他沒有理由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下去,很幹脆就承認了事實。他的最終目標也不在這裏,而是那些船的使用年期。
“侯爺所言極是,老何有欠考慮了收點稅應該的應該的,隻不過這船的使用年限似乎有點長了,希望侯爺能縮短一些。這海上航行不比內江河,船的使用壽命會大大的縮短,三年以後的船給我們用,我們也不敢用啊!”
老何臉現苦惱的神色,跟官家做生意就這點最不好,什麽事都得以別人為中心,這與商人的第一大準則有些相違背。像這樣明明自己吃虧了,想要討價還價的時候也得小心再小心,不然的話,一旦惹惱了官家,他們很可能會血本無歸。
“哦,那依你所言,這船應該用多久才合適?”唐明皮笑肉不笑,一股官家的無形壓力猛撞老何那小心了再小心的心思。
被這麽倒打一耙確實令老何難堪,值到此時此刻他也才認清自己這些商人本就應該存著來談判的心思。因為從他們答應唐明來這裏的時候,他們注定了就是輸家。
其官家的身份是他們這些最沒社會地位的商人無法逾越的一道壕溝。皇權至上的製度下,他們所謂的掙紮顯得是那麽的可笑。老何想至此處,心裏暗歎一聲認命了。
“全憑侯爺安排,老何沒有任何異議!”放下了就要放得徹底放得幹脆,老何也算是一個看得開的人。
唐明沒有緊逼而上,此刻用官家的身份壓人他心裏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既然人家都明言服軟那就一切都好談。
船用三年這是他預備著給老何他們砍價的,其實他心裏的底線是兩年。老何沒再糾纏這事,唐明也幹脆直接就減掉一年,這是一個好兆頭也給了老何台階下,皆大歡喜的局麵接下來的事就很容易做了。
三天後,老何直接把錢拉到了寶船廠,親自交給唐明,閑置了近半個月的寶船廠又開始忙碌起來。這算是寶船廠接的第一單非官方的單子,也是寶船廠從建立之初到現在唯一有錢入賬的單子。
所造的船不是官家的,唐明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扒削匠戶,工錢得給福利也得提升。大把的銀兩撒下去,整個寶船廠沒有一個不高興的,唐明在寶船廠的威望一時間蓋過了鄭和。
寶船廠的變化很快便傳到了皇後的耳裏,財迷的皇後娘娘正在尋思著怎麽從唐明的身上再掏些銀兩出來。鄭和從開始建造寶船廠的時候,一直都是皇上在為其籌款,從未聽說過有盈利。
可唐明才接手幾天,立刻就扭轉了局勢,把一個隻有投入從不會盈利的寶船廠給變成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命人把太子叫來問清楚了唐明是如何經營寶船廠後,皇後的心思也活躍起來。
她尋思著是不是要把寶船廠每月的撥款35萬兩白銀截留起來,皇後娘娘越想越覺得可行。但她卻沒注意到站在一邊默不吭聲的朱高熾,其臉色已經變得慘白無比。
寶船廠現在才剛開始,還沒有真正的盈利,母後此刻就打著寶船廠的主意,看來他傾家蕩產的投入50兩白銀進去,不知道會不會血本無歸,這事得盡快告知唐明,他可不想自己最後的一點家底都被母後給掏空。
當晚,太子殿下借口視察農學院,坐著馬車直奔鄭府找唐明,事關太子殿下的家底,由不得他不緊張。馬車被馬夫趕得飛快,太子的焦慮情緒似乎也感染到了馬夫,讓其紅著眼睛悶聲不響的狂抽馬屁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