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這一走,太子便暫時掌權皇後為輔,唐明的富國強民計劃也開始實施。
整天一班人早早的便在朝堂上扯淡,這是唐明絕不會幹的事,與其浪費那麽多的時間在朝堂上爭得麵紅耳赤,還不如大家都到實地裏考察論證。
至於有沒有效果唐明不知道,但有一點他卻敢保證,如果這樣堅持下去至少朝中的大臣會多一些實幹型的人才,少一些隻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廢物。
唐明這個提議一出來,便遭到群臣的炮轟,沒有一個會支持他這個提議。可唐明需要去鳥他們嗎?自然是不需要的,他隻要搞定了皇後和太子,這些在朝堂上跳得歡的大臣最後還不是得乖乖的聽話。
皇後是徹底鑽進錢眼子裏,一聽唐明說辦個皇家弄場有錢賺,她二話不說就批準了。朱棣這次出兵又把剛剛寬鬆點的國庫給掏空,皇後為此還埋怨了朱棣幾句,卻被其告知要錢就找唐明。
坐著馬車帶著小叮,唐明顯得很悠閑,打著皇家的旗子想要撈點錢這有什麽難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隻要你夠聰明又有那麽一點實力,賺錢是分分鍾的事。
當然了,唐明這會能夠這麽悠閑還得靠朱棣不在南京,若是朱棣這個精明又摳門的皇帝在,他辦起事來自然就不能像現在這麽輕鬆。消息一早就傳播開來,皇後娘娘要在城外的郊區,把那一大片荒廢的土地用來做農莊。
這是皇家的事情本來不會有人去太過關注,可滿城張貼的皇榜上最後都寫著,招有意合作的商人來投資。這話對那些小商小販來說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卻對那些狗鼻子一樣靈敏的大商人來說,他們都嗅到這裏麵巨大的商機。
更有甚者是看到他們可以借此攀上皇家的關係,這關係對他們這些巨商來說事關重要,自己以後在商路上能不能更上一層樓就看此次機會自己能不能緊緊的抓住。
大明向來不缺有眼光的商人,他們缺的隻是政策與官家的支持,可在這樣的封建製度下,商人都成了最低賤的賤民,他們被冠上不勞而獲這頂高帽子,不僅是賤民更沒有地位。
這些商人都是腰纏萬貫之人,他們多的是錢,可沒地位便沒保障,錢再多也隻是官家一句話就能讓他一輩子的努力化為飛灰。就像大名鼎鼎的沈萬三便是他們最好的榜樣。
西城外一大片足有一百多畝地荒田,被唐明借用太子殿下的大筆一揮,立刻就變成了皇家的田地。而此刻皇家的田地就是他唐明說了算。
滿朝文武大臣都在這裏,太子與唐明也在這裏,望著這一大片長滿荒草的旱地,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這就是唐明口中那所謂滿地金子的農業基地,還說將在這附近建造一所專門從事農業研究的學校。
此刻眾大臣都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他們感覺到自己被當猴子給耍了,憤怒的情緒再一次被點燃,炮口又對準了唐明開始狂轟濫炸。
這下連朱高熾這個力挺唐明的忠實粉絲也攔不住這眾人的悠悠之口,開始著急的望著唐明要其站出來平息眾怒。
唐明則笑了笑給了朱高熾一個安心的眼神,在朝堂上的這些官老爺他們哪裏有接觸過真正的商人,就算他們之中有人接觸過,但經營之道又有誰懂得。
他們自己不行並不代表自己就不行,滿城的廣告已經貼了出去,這個時候也該是那些商人上場。想要讓這些炮轟自己的朝中大臣閉上嘴巴,那就隻有用真金白銀來晃瞎他們那一雙雙狗眼。
果然,唐明剛讓太子稍安勿燥,便有侍衛來報,說是外麵來了大隊的商人,還都拉著滿車的真金白銀說是受唐明之邀請而來。
唐明哈哈大笑著讓侍衛放行,很快便見十幾個員外打扮的人彎著腰馱著背匆匆而來,他們的身後是長長的二十幾輛馬車。
在這裏的都是朝中大臣,他們有的認識有的人並不認識,可從這些官老爺的架勢和身上穿著的官服,商人獨到而敏感眼光立刻讓他們做出反應。
這些人恭恭敬敬小心的陪著笑臉繞過眾大臣所站之地,來到唐明眼前大禮參拜。唐明笑笑嘻嘻讓他們免禮,而後開口問道:“各位能賞臉來次加入皇家農業學院,唐某感激不盡。向各位介紹一下,我身邊這位便是當今太子,這學院未來的院長,而你們就是股東了。”
一聽說侯爺身邊的年輕人便是當今太子,這些商人老爺立刻又大禮參拜下去。朱高熾可不會像唐明一樣客氣,怎麽說他也是太子未來大明的君主,該拿捏的還是得拿捏。
再說這什麽黃金農業學院,隻不過是唐明弄出來收錢的一個噱頭而已。估計今天收夠了錢完成了皇後所要的數目後,這裏他就不會再去管,跟這些人以後更是不會扯上任何的關係。
朱高熾微微一點頭,嗯了一聲讓他們平身之後便站在一邊,高傲的不再言語。
人都介紹完了,自然得辦正事,先讓他們把錢亮出來,從馬車上搬下來的錢財足足裝了幾十箱,全都是白銀。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眾大臣有好些都看傻了眼。
記載著這次所有銀兩數目的冊子送到了唐明的眼前,隨意的掃了眼上麵的數字,唐明合上本子轉交給朱高熾,一百萬兩步多不少剛剛好,五十萬兩等下朱高熾便會親自押迴宮裏去向皇後娘娘交差,剩下的就是唐明這次建學院和開荒的本錢了。
眼前這麽多的銀兩,隻是因為唐明貼出去的一張皇家告示,得來全不費工夫唐明與太子根本就沒出什麽力,隻是打著皇家的旗號而已,平白無故的便有這些大商人屁顛屁顛的給送錢來。
所有大臣到了此刻通通都閉上了嘴巴,沒有人敢再唧唧歪歪的說唐明的不是。事實就擺在眼前,一張白紙便可換來百萬兩銀子沒人敢不服。(未完待續。)
整天一班人早早的便在朝堂上扯淡,這是唐明絕不會幹的事,與其浪費那麽多的時間在朝堂上爭得麵紅耳赤,還不如大家都到實地裏考察論證。
至於有沒有效果唐明不知道,但有一點他卻敢保證,如果這樣堅持下去至少朝中的大臣會多一些實幹型的人才,少一些隻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廢物。
唐明這個提議一出來,便遭到群臣的炮轟,沒有一個會支持他這個提議。可唐明需要去鳥他們嗎?自然是不需要的,他隻要搞定了皇後和太子,這些在朝堂上跳得歡的大臣最後還不是得乖乖的聽話。
皇後是徹底鑽進錢眼子裏,一聽唐明說辦個皇家弄場有錢賺,她二話不說就批準了。朱棣這次出兵又把剛剛寬鬆點的國庫給掏空,皇後為此還埋怨了朱棣幾句,卻被其告知要錢就找唐明。
坐著馬車帶著小叮,唐明顯得很悠閑,打著皇家的旗子想要撈點錢這有什麽難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隻要你夠聰明又有那麽一點實力,賺錢是分分鍾的事。
當然了,唐明這會能夠這麽悠閑還得靠朱棣不在南京,若是朱棣這個精明又摳門的皇帝在,他辦起事來自然就不能像現在這麽輕鬆。消息一早就傳播開來,皇後娘娘要在城外的郊區,把那一大片荒廢的土地用來做農莊。
這是皇家的事情本來不會有人去太過關注,可滿城張貼的皇榜上最後都寫著,招有意合作的商人來投資。這話對那些小商小販來說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卻對那些狗鼻子一樣靈敏的大商人來說,他們都嗅到這裏麵巨大的商機。
更有甚者是看到他們可以借此攀上皇家的關係,這關係對他們這些巨商來說事關重要,自己以後在商路上能不能更上一層樓就看此次機會自己能不能緊緊的抓住。
大明向來不缺有眼光的商人,他們缺的隻是政策與官家的支持,可在這樣的封建製度下,商人都成了最低賤的賤民,他們被冠上不勞而獲這頂高帽子,不僅是賤民更沒有地位。
這些商人都是腰纏萬貫之人,他們多的是錢,可沒地位便沒保障,錢再多也隻是官家一句話就能讓他一輩子的努力化為飛灰。就像大名鼎鼎的沈萬三便是他們最好的榜樣。
西城外一大片足有一百多畝地荒田,被唐明借用太子殿下的大筆一揮,立刻就變成了皇家的田地。而此刻皇家的田地就是他唐明說了算。
滿朝文武大臣都在這裏,太子與唐明也在這裏,望著這一大片長滿荒草的旱地,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這就是唐明口中那所謂滿地金子的農業基地,還說將在這附近建造一所專門從事農業研究的學校。
此刻眾大臣都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他們感覺到自己被當猴子給耍了,憤怒的情緒再一次被點燃,炮口又對準了唐明開始狂轟濫炸。
這下連朱高熾這個力挺唐明的忠實粉絲也攔不住這眾人的悠悠之口,開始著急的望著唐明要其站出來平息眾怒。
唐明則笑了笑給了朱高熾一個安心的眼神,在朝堂上的這些官老爺他們哪裏有接觸過真正的商人,就算他們之中有人接觸過,但經營之道又有誰懂得。
他們自己不行並不代表自己就不行,滿城的廣告已經貼了出去,這個時候也該是那些商人上場。想要讓這些炮轟自己的朝中大臣閉上嘴巴,那就隻有用真金白銀來晃瞎他們那一雙雙狗眼。
果然,唐明剛讓太子稍安勿燥,便有侍衛來報,說是外麵來了大隊的商人,還都拉著滿車的真金白銀說是受唐明之邀請而來。
唐明哈哈大笑著讓侍衛放行,很快便見十幾個員外打扮的人彎著腰馱著背匆匆而來,他們的身後是長長的二十幾輛馬車。
在這裏的都是朝中大臣,他們有的認識有的人並不認識,可從這些官老爺的架勢和身上穿著的官服,商人獨到而敏感眼光立刻讓他們做出反應。
這些人恭恭敬敬小心的陪著笑臉繞過眾大臣所站之地,來到唐明眼前大禮參拜。唐明笑笑嘻嘻讓他們免禮,而後開口問道:“各位能賞臉來次加入皇家農業學院,唐某感激不盡。向各位介紹一下,我身邊這位便是當今太子,這學院未來的院長,而你們就是股東了。”
一聽說侯爺身邊的年輕人便是當今太子,這些商人老爺立刻又大禮參拜下去。朱高熾可不會像唐明一樣客氣,怎麽說他也是太子未來大明的君主,該拿捏的還是得拿捏。
再說這什麽黃金農業學院,隻不過是唐明弄出來收錢的一個噱頭而已。估計今天收夠了錢完成了皇後所要的數目後,這裏他就不會再去管,跟這些人以後更是不會扯上任何的關係。
朱高熾微微一點頭,嗯了一聲讓他們平身之後便站在一邊,高傲的不再言語。
人都介紹完了,自然得辦正事,先讓他們把錢亮出來,從馬車上搬下來的錢財足足裝了幾十箱,全都是白銀。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眾大臣有好些都看傻了眼。
記載著這次所有銀兩數目的冊子送到了唐明的眼前,隨意的掃了眼上麵的數字,唐明合上本子轉交給朱高熾,一百萬兩步多不少剛剛好,五十萬兩等下朱高熾便會親自押迴宮裏去向皇後娘娘交差,剩下的就是唐明這次建學院和開荒的本錢了。
眼前這麽多的銀兩,隻是因為唐明貼出去的一張皇家告示,得來全不費工夫唐明與太子根本就沒出什麽力,隻是打著皇家的旗號而已,平白無故的便有這些大商人屁顛屁顛的給送錢來。
所有大臣到了此刻通通都閉上了嘴巴,沒有人敢再唧唧歪歪的說唐明的不是。事實就擺在眼前,一張白紙便可換來百萬兩銀子沒人敢不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