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鄭府裏的唐明,和衣趟下的時候天已經亮了起來,心裏就算有再大的煩惱此刻也敵不住席卷而來的困意,感歎自己這勞碌命何時才能安定下來,唐明緩緩的閉上眼睛準備好好的睡上一覺。
卻突聞一陣敲門聲響起,老管家那有些漏風的聲音緊接而來:“少爺,少爺快起床,皇上派了天使來接你進宮去麵聖。”
“他嗎的,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唐明在心裏不滿的發著牢騷,拖著疲憊的身體,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坐了起來。
“嗯,知道了,我這就起床,鄭伯替我好好招待天使,我換身衣服後便過去。”
“老奴曉得了,少爺莫讓天使等久了啊!”老管家轉身去招待客人。
唐明則慢吞吞的開始換衣服,他這會的確是困得不行,從下船到這城裏他就沒好好的休息一下,一直到淩晨才想睡下,卻不料皇上又讓人來接自己進宮,除了昨晚說的事情,唐明想不出朱棣叫他進宮還會為了別的事。
冰冷的水輕撫臉頰,多少驅走一些困意,唐明強打起精神來到了前堂,隻見一老公公和鄭伯聊得開心,兩人似乎還是老相識。與之見禮後很快便上了等在府外的馬車,一路疾奔著進了皇宮。
太和殿上,群臣與朱棣都在,似乎早朝還沒散,來這朝堂上與眾大臣一同上早朝唐明可算是第一次。領路的老公公與朱棣通傳後他便得到允許進入太和殿。
早先不知眾大臣正與朱棣在討論什麽,此刻還有許多人在竊竊私語,當唐明邁入太和殿的時候立刻引起殿內人的注意。威海候唐明,大家自然都認得,可這個侯爺從來就沒上過早朝,這會卻突然出現,大家紛紛在私底下討論起他的來意。
在場所有人的表現都盡收唐明的眼裏,第一次來的他並不知道應該站於何處,姚廣孝又不在,不然倒是可以坐到其身邊。所有人都用猜測的目光盯著他,讓他渾身不舒服。
進了大殿他幹脆也懶得走了,直接在其殿門口處便跪下向朱棣行禮,再三唿萬歲。
朱棣雙眉一擰,冷聲喝道:“你這禮數誰教的,堂堂一個侯爺跪於殿門口是何道理,還不快上前來迴話。”
這話一出即刻引來眾大臣的一陣小小的騷動,更有甚者一時間憋不住而笑出聲來。如此一來倒是緩和了大殿上的氣氛,至少現在沒有他剛進來時那般沉悶。
唐明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貨,自己雖在不經意間出了醜,可這貨根本就不當一迴事,無所謂的起身淡定的來到朱棣的麵前才再次跪下行禮。
到了前方來,唐明還在為自己應該站於何處而苦惱著,卻不料武官隊列中的張玉在向其眨眼睛。起初唐明還一頭霧水,待迴想了一下這才恍然過來。
自己真正的官階是操守,也是武官隊列裏的一員,這會張玉向自己示意,應該是要自己站到他的身邊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唐明也不再迷茫,起身後立刻便站到張玉的身後。
小小的一場鬧劇到這裏也就結束了,朱棣剛才似乎就一直在等著唐明,這會見他來了立刻言道:“唐愛卿昨晚跟朕提了個建議,立太子一事可以用一場比試來讓二位皇子公平競爭,誰贏了誰便當太子,不知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剛安靜下來的眾大臣此刻又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不過朱棣並未說比試什麽和如何比試,無論是支持二皇子的還是支持大皇子的人都還算淡定,並未表現出過激的情緒來。
這時張玉突然出列高聲言道:“迴稟皇上,老臣覺得此法很好,隻是不知要如何比試還有比試什麽?”
“唐愛卿的意思是比試文采,可朕覺得這有不妥之處,如果隻比文的話,善武的二皇子定然是輸定了。同理,如果隻武鬥的話大皇子也必然是輸,都各有所長,比試任何一種對誰都不公平,因此朕想聽聽眾愛卿可有妥善的辦法來解決此事。”
朱棣昨晚與皇後商量此事也沒有任何的結果,二位皇子的本事與喜歡可謂是界限分明,這要是比試任何一個科目對誰都不公平,因此這比試一說似乎也無法解決問題,但目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來,太子必須得在他出征前確定下來,時間已經不多,朱棣為此也算是傷透了腦筋。
沒有人站出來迴話,就連張玉也是悄悄的退迴到隊列當中,老家夥開始裝起糊塗,閉目養神好似剛才站出去問話的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一般。
誰都不想當這個出頭鳥,大殿之上瞬間又陷入沉寂之中,高坐於皇位之上的朱棣,臉色開始漸漸難看起來。他最討厭的便是這些朝堂上的老狐狸,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絕對不會有人站出來頂風。
有時這些老狐狸心裏都有答案,可他們也絕不會輕易表露出來,這樣的朝堂並不是朱棣想要的,他也曾多次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可就是他這個九五之尊,對此也隻能在心裏感歎而已。
他已經不知努力過多少次,可情況並沒有明顯的好轉,一切還是和以前沒什麽兩樣。大臣們都不坑聲,朱棣隻好又把目光轉動罪魁禍首的唐明身上。
唐明本來還在忙著觀看和偷聽大家的表情與討論,可這會被朱棣盯著立刻感覺到背後一涼。想裝傻充愣已經來不及,唯有出列稟道:“啟奏皇上,這比試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對二位皇子的全麵考察。”
“哦,如何考察你倒是說說?”朱棣臉上浮現一絲笑意,他就知道唐明絕對是心裏有數的,剛才向眾大臣問話也隻不過是走一下形式而已。
唐明自然是心裏有底,隨不慌不忙迴道:“太子是儲君,如果我們要考核的話就應該從國家的發展方向來考慮,考核其綜合能力是否符合國家以後要走的方向,我們隻需出一張試卷讓二位皇子做答,得分多的便勝出。”
後世的應試教育方法而已,唐明照搬了過來。這也符合大家的觀念,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就連李興這個死對頭都沒有任何意見,別人更不會沒事找不痛快。(未完待續。)
卻突聞一陣敲門聲響起,老管家那有些漏風的聲音緊接而來:“少爺,少爺快起床,皇上派了天使來接你進宮去麵聖。”
“他嗎的,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唐明在心裏不滿的發著牢騷,拖著疲憊的身體,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坐了起來。
“嗯,知道了,我這就起床,鄭伯替我好好招待天使,我換身衣服後便過去。”
“老奴曉得了,少爺莫讓天使等久了啊!”老管家轉身去招待客人。
唐明則慢吞吞的開始換衣服,他這會的確是困得不行,從下船到這城裏他就沒好好的休息一下,一直到淩晨才想睡下,卻不料皇上又讓人來接自己進宮,除了昨晚說的事情,唐明想不出朱棣叫他進宮還會為了別的事。
冰冷的水輕撫臉頰,多少驅走一些困意,唐明強打起精神來到了前堂,隻見一老公公和鄭伯聊得開心,兩人似乎還是老相識。與之見禮後很快便上了等在府外的馬車,一路疾奔著進了皇宮。
太和殿上,群臣與朱棣都在,似乎早朝還沒散,來這朝堂上與眾大臣一同上早朝唐明可算是第一次。領路的老公公與朱棣通傳後他便得到允許進入太和殿。
早先不知眾大臣正與朱棣在討論什麽,此刻還有許多人在竊竊私語,當唐明邁入太和殿的時候立刻引起殿內人的注意。威海候唐明,大家自然都認得,可這個侯爺從來就沒上過早朝,這會卻突然出現,大家紛紛在私底下討論起他的來意。
在場所有人的表現都盡收唐明的眼裏,第一次來的他並不知道應該站於何處,姚廣孝又不在,不然倒是可以坐到其身邊。所有人都用猜測的目光盯著他,讓他渾身不舒服。
進了大殿他幹脆也懶得走了,直接在其殿門口處便跪下向朱棣行禮,再三唿萬歲。
朱棣雙眉一擰,冷聲喝道:“你這禮數誰教的,堂堂一個侯爺跪於殿門口是何道理,還不快上前來迴話。”
這話一出即刻引來眾大臣的一陣小小的騷動,更有甚者一時間憋不住而笑出聲來。如此一來倒是緩和了大殿上的氣氛,至少現在沒有他剛進來時那般沉悶。
唐明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貨,自己雖在不經意間出了醜,可這貨根本就不當一迴事,無所謂的起身淡定的來到朱棣的麵前才再次跪下行禮。
到了前方來,唐明還在為自己應該站於何處而苦惱著,卻不料武官隊列中的張玉在向其眨眼睛。起初唐明還一頭霧水,待迴想了一下這才恍然過來。
自己真正的官階是操守,也是武官隊列裏的一員,這會張玉向自己示意,應該是要自己站到他的身邊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唐明也不再迷茫,起身後立刻便站到張玉的身後。
小小的一場鬧劇到這裏也就結束了,朱棣剛才似乎就一直在等著唐明,這會見他來了立刻言道:“唐愛卿昨晚跟朕提了個建議,立太子一事可以用一場比試來讓二位皇子公平競爭,誰贏了誰便當太子,不知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剛安靜下來的眾大臣此刻又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不過朱棣並未說比試什麽和如何比試,無論是支持二皇子的還是支持大皇子的人都還算淡定,並未表現出過激的情緒來。
這時張玉突然出列高聲言道:“迴稟皇上,老臣覺得此法很好,隻是不知要如何比試還有比試什麽?”
“唐愛卿的意思是比試文采,可朕覺得這有不妥之處,如果隻比文的話,善武的二皇子定然是輸定了。同理,如果隻武鬥的話大皇子也必然是輸,都各有所長,比試任何一種對誰都不公平,因此朕想聽聽眾愛卿可有妥善的辦法來解決此事。”
朱棣昨晚與皇後商量此事也沒有任何的結果,二位皇子的本事與喜歡可謂是界限分明,這要是比試任何一個科目對誰都不公平,因此這比試一說似乎也無法解決問題,但目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來,太子必須得在他出征前確定下來,時間已經不多,朱棣為此也算是傷透了腦筋。
沒有人站出來迴話,就連張玉也是悄悄的退迴到隊列當中,老家夥開始裝起糊塗,閉目養神好似剛才站出去問話的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一般。
誰都不想當這個出頭鳥,大殿之上瞬間又陷入沉寂之中,高坐於皇位之上的朱棣,臉色開始漸漸難看起來。他最討厭的便是這些朝堂上的老狐狸,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絕對不會有人站出來頂風。
有時這些老狐狸心裏都有答案,可他們也絕不會輕易表露出來,這樣的朝堂並不是朱棣想要的,他也曾多次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可就是他這個九五之尊,對此也隻能在心裏感歎而已。
他已經不知努力過多少次,可情況並沒有明顯的好轉,一切還是和以前沒什麽兩樣。大臣們都不坑聲,朱棣隻好又把目光轉動罪魁禍首的唐明身上。
唐明本來還在忙著觀看和偷聽大家的表情與討論,可這會被朱棣盯著立刻感覺到背後一涼。想裝傻充愣已經來不及,唯有出列稟道:“啟奏皇上,這比試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對二位皇子的全麵考察。”
“哦,如何考察你倒是說說?”朱棣臉上浮現一絲笑意,他就知道唐明絕對是心裏有數的,剛才向眾大臣問話也隻不過是走一下形式而已。
唐明自然是心裏有底,隨不慌不忙迴道:“太子是儲君,如果我們要考核的話就應該從國家的發展方向來考慮,考核其綜合能力是否符合國家以後要走的方向,我們隻需出一張試卷讓二位皇子做答,得分多的便勝出。”
後世的應試教育方法而已,唐明照搬了過來。這也符合大家的觀念,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就連李興這個死對頭都沒有任何意見,別人更不會沒事找不痛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