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與李霸聞聽費信之言後,互視一眼,各自都從對方的眼裏看到了深深的無奈。
最後還是李霸先開口言道:“費將軍有所不知,侯爺乃是在昨晚的點燈儀式上所昏迷,島上唯一的郎中已經看過,證實了侯爺真是輕微中毒而導致昏迷不醒。”
方孝孺連連點頭,接口道:“不錯,當時老夫也有在場觀望,依照侯爺這一晚上的表現來看,這郎中確實沒有胡言亂語。侯爺的表象也符合中毒的跡象,隻是我們不了解的是侯爺搗鼓出來的沼氣,這沼氣有毒我們已經證實過,可死士試毒的時候卻沒有人像侯爺這般表現的?”
“那侯爺這般摸樣要到幾時才能醒來?”費信劍眉深鎖,話到一半遲疑了片刻才繼續言道。
“兩位大人可能還不知道,昨日的時候,末將已經稟報過侯爺,近期可能會有海盜來襲。經過這一天的偵查,末將又發現了幾處可疑的痕跡,說明海盜的探子已經快偵查到這裏。一旦被他們得知侯爺昏迷不醒一事,相信大戰是避免不了了。”
“還有這等事,唐小子糊塗啊!”方孝孺瞪大了雙眼,早先他就在生唐明親身試險,如今再聞知費信所言的海盜一事,他頓時氣得直接罵娘。
身為兩代元老的他,在朝近半輩子從沒見過那個君主會犯如此糊塗之事。古代的君主製度最大的弊端就是身為君主卻總是親身犯險,這絕對是大忌。
可唐明似乎並不懂得這些,屢次犯險不說好像還樂此不疲,一點身為威海島最高的領導人覺悟都沒有。
李霸此刻卻和方孝孺的反應截然相反,他並不讚同方孝孺的觀點。想他和唐明可算是知心之交,論對其了解自然要比方孝孺深得多。
唐明會親身犯險其實大部分的原因也是迫不得已,想想他搗鼓出來的這些新奇玩意,那一樣是別人有做過的,既然沒有人做過那麽定然就沒有人懂得。
照此思路來推斷,唐明在搞出新奇的東西時,自然每一樣都需要自己先行嚐試。借他人之手,他也會不放心,比較都是第一次。
“方大人莫生氣,侯爺會屢次親身犯險應該也是有他的苦處!再說侯爺現在又昏迷不醒,海盜一事更不能馬虎,為此我們是不是要先想一個妥當的方法,來應對目前的危機。”
為自己的兄弟辯解兩句,李霸自是當仁不讓,再怎麽說現在唐明也是一個皇上親封的侯爺。你方孝孺一個囚犯的身份,幾時輪到他來對唐明指三道四的。
虧他還是一個當代的大儒家,一點對主子最基本的的尊重都沒有。怪不得他在輔助建文的時候,建文會倒台倒得那麽快,有這樣的謀士,建文是不敗才怪。
李霸的話本來就說得比較隱晦,再加上他後麵又、特意轉開了話題。方孝孺這個大儒家也沒有往深處去想,還讚同的點點頭同意了李霸剛才那一番提議。
費信並不知兩人思想上的差異,他唯一擔心的還是在海盜有可能會在近期來襲的事上,聽了李霸的話之後,他苦笑著言道:“李兄確勿輕視這些海盜,他們的船隻雖沒有我們的厲害,火炮和各種進攻手段也不及我們,但他們卻勝在人多,機動性又強,想要對付他們會很艱難。”
“難在何處?還請費兄告知。”李霸以前就在威海衛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海盜可謂是深惡痛絕。
尤其是海盜的長期騷擾,令他防不勝防,好幾次因為一時的疏忽而被他們偷襲得手,為此他還被皇上點名訓話。其實這些海盜無論是倭寇還是大明本土的,他們與大明衛所裏的官兵比起來根本就不夠瞧。
一個士兵對付兩個海盜綽綽有餘,可難就難在他們神出鬼沒,一旦見到縫隙便鑽,你防得了一時總防不了一世。他們也不會跟你當麵硬拚,打的就是遊擊戰,像蒼蠅一樣趕都趕不走。
費信笑了笑:“相信李兄應該跟海盜接觸過,其狡猾,機動性和化整為零的特點無不讓人頭疼。像上次遭遇海盜伏擊那樣的戰鬥肯定不會再發生。島上的防衛力量李兄應該也了解,連最基本的防守建築都沒有,人手又極度緊缺。”
“在這種情況下,侯爺又昏迷不醒,海島不同於海船,現在我們這小島就是一個固定的靶子,隻要海盜三天兩頭的來騷擾一下,我敢肯定不出半年的時間,我們就都得完蛋。”
方孝孺聞言感同身受,費信的話句句在理,他雖不曾與海盜打過交道,可多少還是聽聞過一些事情,這海盜的確漸漸成為寄生在大明王朝的一群蒼蠅。
費信說的這些情況李霸自然能夠理解,像威海衛以前也是為這個問題令他頭疼不已。好在唐明的到來,給威海衛帶來了不少的財政收入,這才有能力建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讓海盜難以再來偷襲。
海島上李霸還沒來得及去巡查,在他的想法裏,唐明一旦登島應該會第一時間建設防線。畢竟有威海衛的前車之鑒,唐明應該會第一時間就想到。
可不曾想,唐明這家夥似乎並沒有這麽做,單從費信的口中便可得知,他是連最基礎的防衛設施都沒有,怎麽可能會這樣子?李霸感到不可思議。
“李兄是否在疑惑侯爺為何不先建設防線?”費信一見李霸的神情,苦笑著問道。
點點頭,李霸承認了費信的猜想。
“其實侯爺在未上島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要建設防線,可這海島剛上來的時候,一切幾乎為零,任何東西都必須從零開始。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一切變化,就是大家沒日沒夜辛苦創造出來。短短的時日裏便有如此變化,已經算是不易,哪裏還有時間去造什麽防線?”
費信起初的時候也沒想到這小島竟是這般荒涼,畢竟在唐明到來之前,這裏已經有人在這島上看管野牛野馬。一些基本的設施應該還是有的,但事實卻是殘酷的,皇上也沒有準備把這個小島納入大明的版圖,他要的隻是島上的牛馬,其它的一切對他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
最後還是李霸先開口言道:“費將軍有所不知,侯爺乃是在昨晚的點燈儀式上所昏迷,島上唯一的郎中已經看過,證實了侯爺真是輕微中毒而導致昏迷不醒。”
方孝孺連連點頭,接口道:“不錯,當時老夫也有在場觀望,依照侯爺這一晚上的表現來看,這郎中確實沒有胡言亂語。侯爺的表象也符合中毒的跡象,隻是我們不了解的是侯爺搗鼓出來的沼氣,這沼氣有毒我們已經證實過,可死士試毒的時候卻沒有人像侯爺這般表現的?”
“那侯爺這般摸樣要到幾時才能醒來?”費信劍眉深鎖,話到一半遲疑了片刻才繼續言道。
“兩位大人可能還不知道,昨日的時候,末將已經稟報過侯爺,近期可能會有海盜來襲。經過這一天的偵查,末將又發現了幾處可疑的痕跡,說明海盜的探子已經快偵查到這裏。一旦被他們得知侯爺昏迷不醒一事,相信大戰是避免不了了。”
“還有這等事,唐小子糊塗啊!”方孝孺瞪大了雙眼,早先他就在生唐明親身試險,如今再聞知費信所言的海盜一事,他頓時氣得直接罵娘。
身為兩代元老的他,在朝近半輩子從沒見過那個君主會犯如此糊塗之事。古代的君主製度最大的弊端就是身為君主卻總是親身犯險,這絕對是大忌。
可唐明似乎並不懂得這些,屢次犯險不說好像還樂此不疲,一點身為威海島最高的領導人覺悟都沒有。
李霸此刻卻和方孝孺的反應截然相反,他並不讚同方孝孺的觀點。想他和唐明可算是知心之交,論對其了解自然要比方孝孺深得多。
唐明會親身犯險其實大部分的原因也是迫不得已,想想他搗鼓出來的這些新奇玩意,那一樣是別人有做過的,既然沒有人做過那麽定然就沒有人懂得。
照此思路來推斷,唐明在搞出新奇的東西時,自然每一樣都需要自己先行嚐試。借他人之手,他也會不放心,比較都是第一次。
“方大人莫生氣,侯爺會屢次親身犯險應該也是有他的苦處!再說侯爺現在又昏迷不醒,海盜一事更不能馬虎,為此我們是不是要先想一個妥當的方法,來應對目前的危機。”
為自己的兄弟辯解兩句,李霸自是當仁不讓,再怎麽說現在唐明也是一個皇上親封的侯爺。你方孝孺一個囚犯的身份,幾時輪到他來對唐明指三道四的。
虧他還是一個當代的大儒家,一點對主子最基本的的尊重都沒有。怪不得他在輔助建文的時候,建文會倒台倒得那麽快,有這樣的謀士,建文是不敗才怪。
李霸的話本來就說得比較隱晦,再加上他後麵又、特意轉開了話題。方孝孺這個大儒家也沒有往深處去想,還讚同的點點頭同意了李霸剛才那一番提議。
費信並不知兩人思想上的差異,他唯一擔心的還是在海盜有可能會在近期來襲的事上,聽了李霸的話之後,他苦笑著言道:“李兄確勿輕視這些海盜,他們的船隻雖沒有我們的厲害,火炮和各種進攻手段也不及我們,但他們卻勝在人多,機動性又強,想要對付他們會很艱難。”
“難在何處?還請費兄告知。”李霸以前就在威海衛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海盜可謂是深惡痛絕。
尤其是海盜的長期騷擾,令他防不勝防,好幾次因為一時的疏忽而被他們偷襲得手,為此他還被皇上點名訓話。其實這些海盜無論是倭寇還是大明本土的,他們與大明衛所裏的官兵比起來根本就不夠瞧。
一個士兵對付兩個海盜綽綽有餘,可難就難在他們神出鬼沒,一旦見到縫隙便鑽,你防得了一時總防不了一世。他們也不會跟你當麵硬拚,打的就是遊擊戰,像蒼蠅一樣趕都趕不走。
費信笑了笑:“相信李兄應該跟海盜接觸過,其狡猾,機動性和化整為零的特點無不讓人頭疼。像上次遭遇海盜伏擊那樣的戰鬥肯定不會再發生。島上的防衛力量李兄應該也了解,連最基本的防守建築都沒有,人手又極度緊缺。”
“在這種情況下,侯爺又昏迷不醒,海島不同於海船,現在我們這小島就是一個固定的靶子,隻要海盜三天兩頭的來騷擾一下,我敢肯定不出半年的時間,我們就都得完蛋。”
方孝孺聞言感同身受,費信的話句句在理,他雖不曾與海盜打過交道,可多少還是聽聞過一些事情,這海盜的確漸漸成為寄生在大明王朝的一群蒼蠅。
費信說的這些情況李霸自然能夠理解,像威海衛以前也是為這個問題令他頭疼不已。好在唐明的到來,給威海衛帶來了不少的財政收入,這才有能力建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讓海盜難以再來偷襲。
海島上李霸還沒來得及去巡查,在他的想法裏,唐明一旦登島應該會第一時間建設防線。畢竟有威海衛的前車之鑒,唐明應該會第一時間就想到。
可不曾想,唐明這家夥似乎並沒有這麽做,單從費信的口中便可得知,他是連最基礎的防衛設施都沒有,怎麽可能會這樣子?李霸感到不可思議。
“李兄是否在疑惑侯爺為何不先建設防線?”費信一見李霸的神情,苦笑著問道。
點點頭,李霸承認了費信的猜想。
“其實侯爺在未上島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要建設防線,可這海島剛上來的時候,一切幾乎為零,任何東西都必須從零開始。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一切變化,就是大家沒日沒夜辛苦創造出來。短短的時日裏便有如此變化,已經算是不易,哪裏還有時間去造什麽防線?”
費信起初的時候也沒想到這小島竟是這般荒涼,畢竟在唐明到來之前,這裏已經有人在這島上看管野牛野馬。一些基本的設施應該還是有的,但事實卻是殘酷的,皇上也沒有準備把這個小島納入大明的版圖,他要的隻是島上的牛馬,其它的一切對他而言根本就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