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一聲冷喝,不僅吸引了眾人的視線,也讓信心滿滿的唐明,嚇出一身冷汗來。難道是自己太理所當然,把朱棣想得太過高尚?還是李興這廝口舌太過厲害,竟然能鼓動皇上降罪於自己。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唐明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此刻他腦子裏隨亂糟糟,可動作卻一點都不慢,聞聲之後立即便離開桌子,跪於地上高聲稟道:“微臣在!”
唐明借著下跪的時候,眼睛快速的偷瞄了鄭和與姚廣孝兩人,見其表情並沒有震驚或擔心的表現,其心才稍微安定一些。
朱棣在一聲冷喝過後,其表情卻突然轉陰為晴,語氣放緩了許多:“朕見你送來了十八壇酒做為賀禮,上書‘蒸餾酒’,此酒有何特殊之處,為何朕從來都未曾聽說過?”
“迴稟皇上,此酒名曰蒸餾酒,顧名思義就是蒸出來的。原料乃是上等的好酒,再加以精工煮蒸,十斤上等好酒蒸出來最多隻得其一兩精華,微臣所贈的十八壇酒,每一壇價值不少於千兩白銀!”
“嘩……!”
唐明此話一出,驚得滿座文武大臣嘩然,一壇酒要價千兩白銀,這在滿座賓客的心中無異於天方夜譚。要知道他們這些當朝大臣,每月的實際俸祿也就一百兩到五百兩之間。
以姚廣孝這樣的一品大員來算,唐明這一壇酒就抵得過其兩個月的俸祿,再者說,全天下以知的美酒中,要價最高的也就一壇一百兩。這還是因為近幾年戰亂的關係,糧食緊缺的情況下,才能漲到如此高的價位。
在場之人,除了鄭和經常喝到唐明孝敬的蒸餾酒之外,就連姚廣孝這個和尚都沒喝過。不是唐明沒孝敬他,而是姚廣孝自認自己乃是和尚,平時並不喝酒。一時間在座的眾大臣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他們臉上明顯寫著不信兩字,就在此時,二皇子朱高煦更是高聲喝訴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威海候,你竟敢在父皇麵前誇下如此海口,當著眾大臣的麵,今天若是你無法證明,那些酒一壇價值千兩白銀的話,欺君之罪一落實,小心你人頭不保。”
“啟稟皇上,這威海候其話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如讓其設法證明一下。不然當著皇上與眾大臣的麵,誇出如此海口,此舉實屬不妥!”李興見縫插針,借機進言,似有把唐明整出事來才肯罷休之態。
姚廣孝一雙濃眉微皺,他也猜不透唐明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要說天下真有一壇價值千兩白銀的酒,他也是不信的。可他更清楚唐明絕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此事可大可小,若是能真正證明其酒的價值那是再好不過,可要是一個弄不好,或者理由太過牽強,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坐實了欺君之罪,那到時就連自己出麵的話也難保他能平安。
相比姚廣孝的擔心,當事人唐明卻表現得要淡定許多,他剛才誤以為李興和朱高煦兩人合謀著,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痛腳來陷害他。現在看來事情並沒有他想的那麽複雜。
朱棣此刻也很好奇唐明所言的真假,一壇酒值一千兩白銀,這也是他有生以來頭一迴聽到。看剛才唐明迴答自己問題的時候,那自信滿滿的樣子,似乎並不是他在誇開口。
而剛才自己也明明給了他機會,讓其稍微解釋一番便好,可不曾想唐明自己卻挖了個大坑,還毫不猶豫的往下跳。其實從一開始他便沒有想過要拿唐明怎麽樣?
畢竟唐明才做官多久,憑借著送上改良後的農作物,解了朱棣的燃眉之急。讓他無需再為百姓無糧度日而煩惱,為此封其為威海候。其封地又是在海外,明裏是侯爺,可暗裏其實就好比被流放的官員一般。
而他這個流放可就比較厲害了,別人常說流放千裏之外的邊疆,可唐明的封地力南京何止千裏。但這些唐明並沒有任何的怨言,可朱棣卻還要他為其豢養牛馬。
這在大家眼裏其實就是明升暗降,說好聽點他就是一個侯爺,說句難聽的他其實就是一個養馬的‘弼馬溫’。更加可惡的是朱棣要唐明去開荒養馬,卻隻給了他一萬兩白銀做為經費。
此事之後,朱棣有時想起也覺得虧欠了唐明一點什麽?想要給他補償卻不知要從何補起。畢竟唐明的年齡還是太小了,給他個真正有實權的官,眾大臣定然會詬病。
可除了給他升官之外,那就隻有封地和金錢可做為補償,但摳門的朱棣現在國庫空虛不說。戰後的恢複和越那些大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投入,可以說他現在這個皇帝什麽都不缺,就隻缺錢。
今晚當朱棣看到唐明送來十八壇酒做賀禮,他也隻是愣神了一下,很快便釋然。他今晚會突然起念頭要宴請這些在戰亂中,大發橫財的大臣,其意也隻是要他們掏一一點出來,填充一下國庫。
至於像唐明這樣新進的官員,禮物便可有可無了。今晚他是有意要放過唐明,可是唐明卻似乎不領他的情,三番四次的往自己挖的坑裏跳,還表現得自信滿滿的樣子,朱棣此刻心裏也有些不爽起來。
朱棣嘴角微微翹起,冷笑著掃了李興和朱高煦一眼,而後才吩咐人把唐明那十八壇酒抬來。
“威海候,你這酒就在這裏,到底有何新奇之處,今晚你就當著大家的麵,給大家演示一番。”
李興和朱高煦被朱棣那冷不丁,而又充滿警告意味的眼神,盯得心都涼了半截,好在朱棣也答應讓唐明證明他那些酒,一壇能值千金。要是證明不了,那麽等下也由不得其脫罪。
“是!”
唐明迴應一聲,便起身來到放酒的地方,隨便抱起一壇立刻打開封口。高度酒特有的純香立刻飄滿整個後花園,在場眾人正在飲用的酒香,頃刻間便被其掩蓋。
在場之人大多都喝了不少酒,此刻正是興起的時候,剛一聞到蒸餾酒的酒香,他們都有一種按耐不住,想要嚐上一口的衝動。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唐明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此刻他腦子裏隨亂糟糟,可動作卻一點都不慢,聞聲之後立即便離開桌子,跪於地上高聲稟道:“微臣在!”
唐明借著下跪的時候,眼睛快速的偷瞄了鄭和與姚廣孝兩人,見其表情並沒有震驚或擔心的表現,其心才稍微安定一些。
朱棣在一聲冷喝過後,其表情卻突然轉陰為晴,語氣放緩了許多:“朕見你送來了十八壇酒做為賀禮,上書‘蒸餾酒’,此酒有何特殊之處,為何朕從來都未曾聽說過?”
“迴稟皇上,此酒名曰蒸餾酒,顧名思義就是蒸出來的。原料乃是上等的好酒,再加以精工煮蒸,十斤上等好酒蒸出來最多隻得其一兩精華,微臣所贈的十八壇酒,每一壇價值不少於千兩白銀!”
“嘩……!”
唐明此話一出,驚得滿座文武大臣嘩然,一壇酒要價千兩白銀,這在滿座賓客的心中無異於天方夜譚。要知道他們這些當朝大臣,每月的實際俸祿也就一百兩到五百兩之間。
以姚廣孝這樣的一品大員來算,唐明這一壇酒就抵得過其兩個月的俸祿,再者說,全天下以知的美酒中,要價最高的也就一壇一百兩。這還是因為近幾年戰亂的關係,糧食緊缺的情況下,才能漲到如此高的價位。
在場之人,除了鄭和經常喝到唐明孝敬的蒸餾酒之外,就連姚廣孝這個和尚都沒喝過。不是唐明沒孝敬他,而是姚廣孝自認自己乃是和尚,平時並不喝酒。一時間在座的眾大臣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他們臉上明顯寫著不信兩字,就在此時,二皇子朱高煦更是高聲喝訴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威海候,你竟敢在父皇麵前誇下如此海口,當著眾大臣的麵,今天若是你無法證明,那些酒一壇價值千兩白銀的話,欺君之罪一落實,小心你人頭不保。”
“啟稟皇上,這威海候其話確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如讓其設法證明一下。不然當著皇上與眾大臣的麵,誇出如此海口,此舉實屬不妥!”李興見縫插針,借機進言,似有把唐明整出事來才肯罷休之態。
姚廣孝一雙濃眉微皺,他也猜不透唐明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麽藥。要說天下真有一壇價值千兩白銀的酒,他也是不信的。可他更清楚唐明絕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此事可大可小,若是能真正證明其酒的價值那是再好不過,可要是一個弄不好,或者理由太過牽強,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坐實了欺君之罪,那到時就連自己出麵的話也難保他能平安。
相比姚廣孝的擔心,當事人唐明卻表現得要淡定許多,他剛才誤以為李興和朱高煦兩人合謀著,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痛腳來陷害他。現在看來事情並沒有他想的那麽複雜。
朱棣此刻也很好奇唐明所言的真假,一壇酒值一千兩白銀,這也是他有生以來頭一迴聽到。看剛才唐明迴答自己問題的時候,那自信滿滿的樣子,似乎並不是他在誇開口。
而剛才自己也明明給了他機會,讓其稍微解釋一番便好,可不曾想唐明自己卻挖了個大坑,還毫不猶豫的往下跳。其實從一開始他便沒有想過要拿唐明怎麽樣?
畢竟唐明才做官多久,憑借著送上改良後的農作物,解了朱棣的燃眉之急。讓他無需再為百姓無糧度日而煩惱,為此封其為威海候。其封地又是在海外,明裏是侯爺,可暗裏其實就好比被流放的官員一般。
而他這個流放可就比較厲害了,別人常說流放千裏之外的邊疆,可唐明的封地力南京何止千裏。但這些唐明並沒有任何的怨言,可朱棣卻還要他為其豢養牛馬。
這在大家眼裏其實就是明升暗降,說好聽點他就是一個侯爺,說句難聽的他其實就是一個養馬的‘弼馬溫’。更加可惡的是朱棣要唐明去開荒養馬,卻隻給了他一萬兩白銀做為經費。
此事之後,朱棣有時想起也覺得虧欠了唐明一點什麽?想要給他補償卻不知要從何補起。畢竟唐明的年齡還是太小了,給他個真正有實權的官,眾大臣定然會詬病。
可除了給他升官之外,那就隻有封地和金錢可做為補償,但摳門的朱棣現在國庫空虛不說。戰後的恢複和越那些大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投入,可以說他現在這個皇帝什麽都不缺,就隻缺錢。
今晚當朱棣看到唐明送來十八壇酒做賀禮,他也隻是愣神了一下,很快便釋然。他今晚會突然起念頭要宴請這些在戰亂中,大發橫財的大臣,其意也隻是要他們掏一一點出來,填充一下國庫。
至於像唐明這樣新進的官員,禮物便可有可無了。今晚他是有意要放過唐明,可是唐明卻似乎不領他的情,三番四次的往自己挖的坑裏跳,還表現得自信滿滿的樣子,朱棣此刻心裏也有些不爽起來。
朱棣嘴角微微翹起,冷笑著掃了李興和朱高煦一眼,而後才吩咐人把唐明那十八壇酒抬來。
“威海候,你這酒就在這裏,到底有何新奇之處,今晚你就當著大家的麵,給大家演示一番。”
李興和朱高煦被朱棣那冷不丁,而又充滿警告意味的眼神,盯得心都涼了半截,好在朱棣也答應讓唐明證明他那些酒,一壇能值千金。要是證明不了,那麽等下也由不得其脫罪。
“是!”
唐明迴應一聲,便起身來到放酒的地方,隨便抱起一壇立刻打開封口。高度酒特有的純香立刻飄滿整個後花園,在場眾人正在飲用的酒香,頃刻間便被其掩蓋。
在場之人大多都喝了不少酒,此刻正是興起的時候,剛一聞到蒸餾酒的酒香,他們都有一種按耐不住,想要嚐上一口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