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國二代目,已經被確認失蹤,據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二代目和陸軍參謀長等一眾高官攜帶家屬已於前日搭乘航班前往……”


    “y國某中將軍官,在今日淩晨6點被發現,當時的他倒在了浴室,已經沒有生命體征……”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我現在是在y國的塔木斯島為大家……”


    ……


    “y國的瓜哇族重新召集了5萬民兵,他們配合2萬正規軍,在昨晚淩晨五點從塔木斯島登錄,偷襲了巴塔爾族……”


    “巴塔爾族在這次戰役中損失慘重,據初步估算,已經有大概8000多平民和士兵被殺害,另外還有接近2萬人被俘虜……”


    “巴塔爾族人為了報複,揚言宣稱要……”


    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的薑爸很是感慨的說道。


    “還是咱們國家好啊!”


    薑爸一邊悠閑喝著茶,一邊搖頭晃腦,杞人憂天。


    “他們這樣打打殺殺,受苦受害的終究是老百姓,你瞧瞧,一個多月就死了將近百萬人了,還不願意停歇,真是……唉……”


    坐在一旁的薑餘倒是很淡定,雖然不認同父親的話,但嘴上也沒說什麽。


    大國的崛起,有哪一個不是在腥風血雨中成長起來的?


    當然,隻要不是自己民族,管他洪水滔天……


    一棵樹,若要快速長成參天大樹,就必然就會從周邊吸收更多的養料充實自己。


    當然,說是掠奪也不為過。


    薑餘的所作所為其實也是如此,有些殘忍,有些霸道。


    但,那又如何呢?


    比起西方列強的野蠻粗暴,薑餘現在的手段可謂是溫柔至極。


    他現在有這麽多產業,這麽多財富,就算是十輩子也花不完。


    再多的財富已經很難激起他心中的波瀾,唯有劃時代的宇宙戰艦和星辰大海才是他最終極的目標。


    所以,他這些年的第一目標就是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快速成長起來。


    直到重現漢唐盛世,屹立於世界最巔峰。


    還有什麽比創造這個偉大的目標更讓人念念不忘的呢?


    ……


    東南亞國家各民族之間,其實並非都是一片祥和。


    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大家一起為了賺錢這個共同的目標把民族矛盾藏掩在心裏。


    以往占據天時地利的民族如今已從高台掉下來,一樣成為了苦哈哈,誰也不比誰強。


    既然大家都平等了,那憑啥還要高高在上,占據著主導地位?


    以前是為了爭奪地盤,現在更多的則是為了爭奪話語權。


    “饑寒起盜心,飽暖思**”


    說的就是這麽迴事。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


    金三角毒梟被拔除之後,周邊的局勢一下子就明朗了起來。


    又加上y國的前車之鑒,讓大家都清醒的意識到,隻有大力發展經濟才能把民族矛盾掩蓋下去。


    湄公河周邊的幾個國家領導層痛定思痛,開始了經濟和政治上的改革。


    他們大規模削減軍費,裁減軍隊,把國家的重心全部用在經濟建設上。


    尤其是柬埔寨、緬甸看到老撾引入樺國資本沒多久,經濟便一飛衝天後,更是迫不及待了。


    老撾的國內生產總值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翻了一倍還多,達到了20億美元。


    這還是政府僅僅計算了貿易順差的數值,那些農民的工資和其他額外收入都沒有記錄進去。


    實在是因為這樣的增長速度太驚人了。


    老撾政府擔心周邊幾個“親戚”眼紅,不惜一切代價過來挖牆腳。


    這些“窮親戚”肯定會給出更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畢竟大夥的條件都差不多。


    樺國人若是移情別戀,轉移資本,那他們又要迴到從前那種刀耕火種的日子。


    他們生產出來的無公害果蔬深受國際市場歡迎,但那都是樺國農學院通過科學方法精心培育出來的。


    這些人走了怎麽辦?


    另外,農業最講究的就是果蔬保鮮和快速物流,這些他們通通都沒有。


    最關鍵的是,他們可是背靠著樺國這個人口龐大的市場。


    就算是國際市場環境再差,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還是可以被消化的,少賺點而已啦!


    就這一次的金融危機來說,四小虎和四小龍的大部分普通民眾生活的跟狗一樣。


    跟老撾民眾相比起來,就真的是天差地別了。


    老撾的老百姓雖然錢不多,但基本上衣食無憂,不需要像那些工人們朝五九晚,還要為吃葷菜而發愁。


    當然,薑餘和農學院賺的錢比老撾政府更多,基本比例差不多在10:1左右。


    也就是說,老撾政府賺一美元,薑餘他們賺十美元。


    沒辦法,銷售和運輸渠道都被這些樺國資本拿捏的死死的。


    也正是有了如此光明的前景,樺國的大部分農學院開始自主朝更高端的蔬果品種改良上下功夫。


    薑餘曾對他們說過,市場的競爭無處不在,蔬果產品的迭代更新不比其它產品慢。


    若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他們終究會被市場所淘汰。


    道理很簡單,大家也都懂。


    誰家的蔬果更好吃,更實惠,更營養,消費者自然就會毫不猶豫選擇他們。


    以前是人多糧少吃不飽,科研人員就往增加產量方向研究,往往忽視了口感和營養價值。


    現在的遠東,黃土高原,東南亞的糧食產量暴增,人們反倒更關注糧食的口感和營養成分。


    同理,果蔬方麵也是一樣,人民的生活條件上去了,自然對高品質產品會更加向往。


    薑餘要弄的是現代化全能農業,而非那種低效的傳統農業。


    自然就會對蔬果抗病蟲、營養、口感等方麵提出了更多、更嚴格的要求。[space]


    現在的農學院有資金、有人才,這時候不發力,更待何時?


    薑餘創造了這麽好的條件,可不是給這些人用來做吃山空的。


    植物方麵的基因改良,或者種子培育,並不是太困難,主要還是需要有人沉下心去做。


    比起改良動物品種,植物方麵的改良技術實在是太成熟了。


    這麽多研究學者堆在這裏,要是還不能拿出幾項世界級的研究成果出來,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袁老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民間派科研學者,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稱得上曠古爍今。


    以往那些所謂的農家學院派,薑餘也不想去再多說什麽,他現在隻看結果,不問過程。


    這些學院派若沒有整出些像樣的成果,他也不想再浪費這些寶貴的土地資源……


    …


    東南亞的八大國際糧食集團已全部被薑餘全部拿下。


    這些公司若全部整合起來不下於現在的四大國際糧食abcd。


    但薑餘不打算這麽做,以後視情況而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