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餘點點頭,對楊校長的這種覺悟很欣賞。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對這種“爭寵”兒戲,似乎看不上眼,任由棒子們去鬧。


    本質上來說,這其實就是曆史文化之爭,連我們自己都不珍惜,那還拿什麽留給後代們去“炫耀”。


    楊校長感慨了一會兒後,又繼續說道。


    “有幾次跟朋友一起吃西餐,我就很頭疼,因為那一套繁瑣的餐桌禮儀,我實在是記不住……”


    “吃份牛排還要講究幾分熟,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不吃的時候,刀叉要怎麽擺放,都有規矩,如果搞混淆了,就會被嘲笑,吃個飯比考試還他媽緊張。”


    “最近,看了一些書,才知道這些刀叉和規矩不是西方人發明的,反而是我們老祖宗傳過去的。”


    “這他媽都什麽時代了,我們早用筷子了,西方白人還拿著我們早淘汰的刀叉裝模作樣。”


    說到這裏,楊校長咬牙切齒。


    “最可氣的是,許多的樺國人還被蒙在骨子裏,覺得用那土不拉幾的玩意兒就是高貴、紳士。”


    “每想起自己學刀叉的那個時刻,老子就羞憤的想跳樓……”


    薑餘坐在一旁聽完後,也是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哈哈哈……老楊啊!想不到,您居然開始返璞歸真了?”


    “這就是文化輸出的可怕之處,落後的,那些白人會想方設法包裝成先進的;先進的,他就百般詆毀,讓你都不由自主的懷疑人生。”


    “我們用筷子,他們說我們不環保,破壞森林,難道他們就不知道隻有傻子才會用整條木材去做筷子嗎?”


    “明明是我們節約,用做家具的邊角料製造筷子,硬是被他們扯上環保大旗。”


    薑餘說到這裏,又想起一個事,就繼續說道。


    “還有啊,我們不是在搞三峽大壩嗎?您知道那些人說什麽嗎?”


    楊校長點頭說道。


    “還不是在扯生態環境保護,老一套了,聽著老子耳朵都起繭了。”


    薑餘附和說道。


    “沒錯,他們還說,你們看看,我們就是認識到了錯誤,每年都在拆除大壩,就是為了恢複生態環境。”


    “您知道嗎?還真有人信了。”


    楊校長,這迴就很好奇了。


    “咦,還真有?是哪個二傻子?”


    薑餘迴道。


    “還不是巴西和阿三哥……”


    “他們兩個也是很奇葩的民族,要拆之前,怎麽就不去查一查那歐美的實際狀況呢?”


    “西方白人的嘴巴就像屁股放屁一樣的,他們早已經把自己家的江河建滿了水壩,現在肯定不需要再建了啊!”


    “而那些拆除的水壩,早就不知道是建了多少年的,有安全隱患才去拆除的……”


    ……


    兩人一路坐車,來到一個山穀中,這裏離城區也就十多公裏。


    兩人下了車,走到一處高處,然後向四周眺望。


    山穀很大,旁邊還有幾條小溪流,風景絕對首屈一指。


    薑餘指著這片山穀,小聲的問道。


    “老楊,這塊區域,您看怎麽樣?”


    楊校長沒說話,隻是點點頭。


    薑餘說道。


    “我打算在這裏建造一個純普通話的京都理工國際大學。”


    “照這塊區域的規模,至少可以容納10萬人以上,您看怎樣?”


    楊校長看了一眼薑餘,久久沒說話,心中卻有些小感動。


    早段時間,他還在薑餘麵前旁敲側擊,想征求下招收國際生的意見。


    不是他想招收,而是因為許多外國學生想報考京都理工,但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學校的性質的注定了他們不可能招收這些學生。


    楊校長雖然不是好大喜功的人,但眼睜睜的看到這麽多外匯流向其他學校,心中也是痛啊!


    這幾年的招生報考人數和質量,京都理工都遙遙領先其他學校,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


    很多外國學生剛到樺國時,還以為清北兩所大學是最頂尖的,後來發現被騙了。


    是被外國的中介機構騙了。


    現在的清北沒有能夠鎮得住腳的教授撐場麵,也沒有頂級的資源搞研究,更沒有活躍的學術氛圍。


    樺國的《巨匠》現如今已是和英格蘭的《自然》、北美的《科學》並列,成為世界最權威學術雜誌之一。


    這是全球唯一有影響力的純中文學術雜誌,而它的首席主編就是京都理工。


    這幾年《巨匠》發展極快,影響力大增。


    尤其是在數理化基礎科學領域,很多諾獎級論文層出不窮,已經和那兩家純英文雜誌不分上下。


    從去年開始,有些棒子、島國的學者也開始向《巨匠》投稿。


    雖然過審的概率比較少,但還是說明一個問題,中文論文還是有市場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奔著那高額的獎金過來的。


    畢竟,另外的兩家雜誌除了給點稿費外,毛都沒幾根。


    《巨匠》設置的獎項有非常多,除了數理化外,醫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十多個獎項。


    最高獎有100萬美元,跟諾貝爾獎平級了,關鍵還免稅。


    京都理工大學作為主編,作為主辦方,自然而然就享譽世界。


    清北,簡直可笑,他們就連一般普通的會員都不是。


    所以那些外國留學生非要吵著退學,他們覺得是被坑了……


    楊校長,那時候也很為難啊!


    他可不會學著清北,免試入學,還給免學費,還慣著這些洋垃圾。


    按照他的想法,免試是不可能的了,至少還要過得去吧!


    學費肯定不能少,比國際一流大學少那麽一半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對優異的學生,獎學金還是有的。


    10萬人啊!就算是一半的國際生,那也是5萬,就算每年學費1萬美元,那也有5億美元了。


    然後在學校搞多幾家超市,幾家美食城,那還不財源滾滾。


    楊校長一邊想著,一邊忍不住伸手擦了下嘴巴。


    簡直太誘人!


    必須幹了!


    在這裏教學,完全對國內的學生沒影響。


    想舒服是吧?


    空調,冰箱,洗衣機,通通都有。


    想畢業是吧?


    咱們跟國際接軌,寬進嚴出。


    想考研是吧?


    中文必須六級,……


    薑餘其實也是考慮了很久,他覺得很有必要這麽做。


    首先,學校裏必須設置一個傳媒學院。


    港島的泛亞傳媒集團要有新鮮血液輸入。


    另外,必須還必須有個政治教育學院,負責給某些東南亞豪門貴族子弟洗腦。


    薑餘既然掌握了絕對的經濟權,那台上的人就必須有自己人培育出來的買辦。


    這所大學必須成為港島教育界的一個標誌,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大學。


    至少要在東南亞人盡皆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