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鳳凰中文台,在去年底就已經被薑餘全資收購。


    默多克有心拋盤,薑餘有意接手,雙方你情我願,很是默契。


    薑餘又注入了大筆資金,把鳳凰中文台打造成國際衛視頻道。


    鳳凰衛視總部設立在港島,在京都、台島、洛杉磯都有其分部。


    其主要目標對象是全世界華人觀眾。


    通過薑餘的努力,鳳凰衛視已經成為大陸地區最先獲得采訪和播放落地權的海外電視媒體……


    ……


    今天是每一周的《海外華人生活點滴》欄目。


    節目中的主人公是加籍華人蔣國慶妻子。


    畫麵中的30多歲蔣妻有些顯老,看上去有些鬱鬱不得誌。


    她身旁還帶著一個不足4歲的小女孩,似乎準備去買菜。


    這是一個紀錄片,全程沒有與記者的對白。


    同國內的大多數家庭主婦一樣,蔣妻在生活中也算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


    土豆、最便宜的碎牛肉、葉片有些發黃的花菜……


    從她挑選的食物種類可以看出,在生活方麵顯得很苛刻。


    甚至是有些寒酸。


    她曾經就讀於中央財經學院會計係。


    這是一個很好的大學,出來後隨便哪家國企都會搶著要。


    而現在卻是一個製衣廠的一名小會計。


    工資雖不多,卻可以勉強維持個人的生活。


    迴到家中,映入畫麵中的是不足30平米的小居室。


    按照國外的叫法是公寓。


    家庭擺設很簡陋,家具也不多。


    牆上掛著一幅畫像。


    那是她愛人的畫像——蔣國慶。


    在一個月前,跳河自殺了。


    蔣妻為什麽主動找到鳳凰衛視做這個紀錄片?


    那是因為她想迴大陸,卻沒錢了。


    在這裏,她活不下去了。


    就算是能勉強活下去,女兒怎麽辦?


    鳳凰衛視答應做完這紀錄片後,便給她迴國的錢。


    盡管有些丟人,蔣妻還是答應下來了。


    愛人都死了,再想其他的,還有什麽用呢?


    1978年,18歲的蔣國慶不負眾望,以當時的省高考狀元被清大錄取。


    本科畢業後,他繼續留在清大攻讀研究生。


    26歲獲聘為副教授,是清大最年輕的核物理係副教授。


    28歲結婚後沒多久,蔣國兵就被派到北美普渡大學公費留學。


    31歲成為博士,並且取得了留美綠卡,蔣國慶誌得意滿。


    他決定把妻子也接過來,然後在北美大展拳腳,一展抱負。


    按照一般的劇本,蔣國慶肯定在短時間內輝煌騰達。


    大家總把出國留學看成一件很厲害的事。


    誰要是能定居國外,全家都跟著沾光,蔣國慶也不例外。


    他拿到綠卡的消息在迅速傳迴家鄉。


    父母特意打來電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村裏人都說,祖墳上冒青煙,才出了個這麽有出息的孩子。


    事實上也如此,蔣國慶剛工作了兩個月就拿了一筆錢。


    相當於現在的5萬人民幣。


    兩人商量好,按揭貸款買房。


    事情很順利,兩人選擇了150平米的的大套房。


    天有不測風雲,前蘇聯解體了。


    核研究院理所當然的裁員了。


    蔣國慶不幸成為其中之一。


    然後,他又開始到處撒網找工作,但都沒人要。


    核專業博士,要來幹啥?


    核電研究也行啊!


    對不起,這裏已經排了長隊。


    就連前蘇聯的核物理學專家,都可能會被拒之門外。


    你一個剛出來的博士生算老幾?


    房貸到期,需要按時繳款。


    蔣國慶沒錢,隻能灰溜溜搬出來了。


    沒工作,沒錢,個人征信也被降了一級。


    蔣妻說,要不去加麻大吧。


    拿著最後一筆錢,兩人去了多倫多。


    本以為這邊華人多,可以找到適合的工作。


    結果,投出去的簡曆基本沒用。


    甚至,有些連迴複都沒有。


    這時,他才想到,加麻大是個無核國家。


    空有滿腔學識,卻毫無用武之地。


    核物理學,這個在國內特別緊缺的專業,到了加麻大卻一點用沒有。


    正苦惱之際,妻子懷孕了,並且還患上甲亢。


    為了維持生計,他隻有去打零工。


    蔣妻一邊養胎一邊治療。


    這裏沒有所謂的公費治療。


    就算是買了醫療保險,也是按等級區分的,不可能百分之百報。


    以他們的收入水平,買醫療保險是不可能的了。


    為了照顧家裏,蔣妻也在一家服裝廠做兼職會計,收入微薄。


    蔣國慶做過油漆工,做過木工,這些都還好,工資還可以勉強維持開支。


    因為有很多從國內剛到的學弟和學妹,隻能去中餐館刷盤子,或者去快餐店端盤子。


    收入不高且不說,還得起早貪黑,活的跟狗一樣。


    還有些,甚至連狗都不如……


    兩人心中一頓自我安慰後,又開始了麻木生活。


    為了早日擺脫困境,蔣國慶在工作之餘,堅持學習。


    女兒出生那一年,他考入了加麻大頂級大學多倫多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果然還是妥妥的學霸級天才。


    本以為有了這個學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沒想到,投出去的簡曆,依然收不到迴複。


    蔣國慶心裏失望透頂,卻又不知怎麽辦。


    其實,他不是沒考慮過迴國。


    但想想出走前,父母喜悅之情,家鄉人和同學羨慕的目光……


    他又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念頭。


    實在是沒臉迴去……


    要麽,出人頭地,榮歸故裏。


    要麽,死也要死在加麻大。


    想想自己的妻子和即將要上學的女兒,他痛苦不堪……


    生活一地雞毛,灰暗一片。


    怎麽辦?


    蔣妻等了一夜,才接到電話。


    是警局的電話。


    當她匆匆趕過來時,蔣慶國此刻卻躺在立交橋路邊,渾身濕透,臉色鐵青,雙眼緊閉...…


    這是一個悲劇!


    節目的最後,蔣妻留下一句老生常談的話。


    “國外的月亮,未必是圓的。”


    像這樣的故事,其實有很多。


    《海外華人生活點滴》會在每一周更新一個內容。


    有海外華人創業的故事,也有海外華人的悲慘境遇。


    其中報道最多的,是那些在港島打工的大陸人。


    他們惡劣的生存環境,讓許多有準備去那邊工作的人心生膽怯。


    生存環境惡劣,大家挺一挺就過來了。


    樺國人吃苦耐勞的品質聞名於世。


    工作和生活中延綿不斷受到的歧視,卻不是每個人可以承受得住的。


    所以,不管是去港島,還是去國外,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心髒,還是量力而行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