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國自從去年大搞基建以來,對鋼鐵、水泥、工程器械等需求達到了最高。


    也正因為如此良機,挽救了一大批瀕臨破產的企業,間接的帶動了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


    由於國內的鐵礦品質較差,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鐵礦石。


    必和必拓和力拓因為樺國需求量大增而欣喜若狂。


    為了更好與樺國各鋼鐵公司溝通和梳理業務,他們派出了一些營銷團隊常駐樺國。


    京大畢業的胡死太看到了這個機遇,利用自己華裔的身份得到公司魔都負責人的職位。


    十分有野心的胡死太一開始就找到了樺國當家頂級鋼鐵製造公司展開合作。


    因為大把的金錢和出國名額為其開道,胡死太在樺國的業務也是順風順水,無往不利。


    華城金屬冶煉集團,也因為短短時間內成為樺國最大的特種金屬生產企業,受到胡死太強烈關注。


    這家夥找到任時副總經理的羅紹軍,小小試探一番後,又準備故技重施。


    羅紹軍假意應承,暫時穩住這家夥,然後上報陳鬆。


    因他的外籍身份,陳鬆隻好打電話給薑餘,讓他來處理。


    如果是一般的商業行賄,羅紹軍倒還不至於如此興師動眾。


    胡死太有意無意的探查公司的商業機密,讓羅紹軍感覺這家夥不簡單。


    薑餘打電話給隔壁的唐振國,告訴他有間諜欲圖謀不軌。


    這件事本來應該交給當地執法機關,但他不想便宜這些吃裏爬外的畜牲。


    有軍方處理,就算是不死,牢底也要坐穿。


    這件事對薑餘來說就是芝麻大的事,根本就無足輕重。


    讓他真正重視的就是羅紹軍本人。


    羅紹軍絕對是一個根正苗紅的樺國人。


    他太爺爺參加了戊戌變法,羊城起義,最後因傷病去世。


    他爺爺在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列入第88師262旅524團。


    團附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魔都四行倉庫。


    他爺爺在過橋衝鋒時,為掩護戰友犧牲了。


    他老爸參加了抗美援朝之戰,身負重傷迴國療養。


    羅紹軍本人繼承家族傳統,16歲參軍,18歲參與了對越反擊戰。


    32歲少校銜退役,轉業華城金屬冶煉廠廠長。


    因為體製和大環境的原因,他領導的冶煉廠一直半死不活的撐著,直到五年後被薑餘收購。


    也就是從那時起,羅紹軍帶著冶煉廠開始了狂飆突進的傳奇之旅。


    被收購後,拖欠一年的工資一到他手上,就被立刻發了下去。


    他要的是穩定,要的是人心。


    如果人心散了、亂了,錢再多、技術再好,崩潰不過是一瞬之間的事情。


    薑餘的大手筆投資和開放式管理讓羅紹軍意識到機會來了。


    終於可以解開束縛,大展拳腳了。


    薑餘當時給他們的工作,就是配合五星罐頭廠和騰輝精工,生產專用304不鏽鋼材。


    這可不是長久之計,局限性太大了。


    羅紹軍找到陳鬆,要求自降一級擔任副總,專門拓展對外業務和擴大生產規模。


    陳鬆倒無所謂,但表示沒有太多資金支持。


    羅紹軍說,隻要不反對就行,錢的問題倒不大。


    隨後幾個月,他就孤身一人在粵東地區找那些瀕臨破產或者已經破產的冶煉廠領導們。


    他需要大量的生鐵,或者是生產不鏽鋼所需要的材料,如鉻,鎳,錳,碳,鈷等。


    那時候,生產資料是供大於求的,許多廠家的倉庫裏堆積了許多原材料。


    此時收購,價錢便宜的要死。


    比自家煉鐵,提純來的更實在些。


    有些工廠的出價甚至低於市場價的一半。


    華城冶煉廠專注於冶煉不鏽鋼就可以了,不用廢寢忘食的挖礦、熔煉鋼鐵等辛苦又繁瑣的步驟。


    除了滿足兄弟單位的需求,羅紹軍把多餘的產品向市場出售。


    不鏽鋼的附加值可不是一般的鋼鐵可以比擬的。


    一來一迴,華城冶煉廠的內部資金漸漸的豐盈起來。


    羅紹軍開始把目光投向那些資金已經匱乏,或已經倒閉了的中小型鋼鐵國企。


    他以外資名義和當地政府談判,達成了分期付款收購協議。


    (薑餘的收購確實是用外資)


    價錢很便宜,甚至不到原資產的十分之一。


    三個月的時間,他在全國收購了大概20多家這樣的企業。


    沒有了國企條條框框的束縛,羅紹軍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他開始大量裁減不必要的文職和行政人員,以及好吃懶做的關係戶等。


    鋼鐵單位生產成本明顯下降許多,相比其他鋼企實在便宜很多。


    效果也是非常好,每個月產生的銷售利潤,完全抵得上每月所需償還的收購款。


    而此時的華城冶煉廠,已經從一個不入流鄉鎮企業,成長為樺國大型冶煉企業之一。


    除了不鏽鋼外,它還生產鋁合金、鋅合金、黃銅等等。


    也就在此時,國內大規模基建開始了。


    華城冶煉集團在陳鬆的幫扶下,迅速占領了大部分的高端建材市場,資金進一步充實。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羅紹軍又開始從國內外購置或者引進全新的冶煉設備。


    薑餘改革軍工企時,羅紹軍又趁機把所有相關類的企業和研究所吞並了。


    至此,華城冶煉集團有了新的生產配方和科研隊伍。


    薑餘旗下的玄武研究院成立後,華城冶煉集團的各種高端特種合金鋼出現了。


    當東方礦業崛起後,華城冶煉集團開始向更高端稀土合金材料領域進軍……


    經過將近大半年的飛速發展,華城冶煉集團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特種鋼材供應方。


    樺國第一機械集團、東風汽車、寶馬汽車、鳳凰航空,以及坦克、導彈等軍工企業都是他的客戶。


    截止到上個禮拜,華城冶煉集團表麵上的全球專利已經達到8532個,月營銷額達到了40億人民幣。


    這家集團的客戶,已經不再局限於國內,他們已經開始麵向全球布局。


    而這一切,羅紹軍功不可沒。


    他敏銳的市場嗅覺,配合他的雄心壯誌成就了華城冶煉集團。


    這還僅僅是一個成立不到一年時間的公司。


    薑餘確實沒有想到,自己旗下居然還有一家如此牛逼的冶煉集團。


    這是一家真正有技術含量的高科技基礎工業集團。


    陳鬆把原本就屬於羅紹軍職位還迴去了。


    而薑餘又應該拿出什麽樣的獎勵才合適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