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大半年過去了,軍工廠的人事整頓和各個企業之間的整合也基本快結束了。


    陳鬆以及他帶領的律師和會計精英團隊功不可沒。


    300多萬人啊!


    相當於半個港島了。


    這是一個巨大工程,沒有超凡的智慧,沒有常人所不及的耐心,是很難完成這種整合調配的。


    他的團隊也真的非常不錯,聽說還有幾個國外的精英律師。


    像棒子國的文在演,新加坡的阿龍哥,泰國的美女華人女律師英拉等。


    據說,阿龍哥和英拉跟薑餘還是老鄉呢!


    國內現在不就是流行國際化嗎?


    上頭不也希望國內的企業能夠更加開放,更加與時俱進嗎?


    所以,陳鬆整出來的顧問團隊深深符合上頭的意思。


    經過半年多的整合,這300多萬人(100萬退伍兵),有將近一半的人去了振遠護衛公司。


    剩下的一小部分要麽被薑餘旗下的分公司整合,要麽就成立了以特種服裝、體育器械、防護器材等等為主的特種器械經營公司。


    最後剩下的老弱病殘全部丟進了家樂福超市集團。


    誰叫這個行業技術含量不高呢?


    現在的家樂福在全國範圍內大大小小的超市和便利店,已經超過了3000多家。


    這真沒辦法,誰讓軍工囗的人這麽多。


    陳鬆,這個人對傳統行業的認知還是比較豐富的。


    他即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豐富的法律知識基礎,又有超前的識人眼光和駕馭人才之道。


    薑餘準備把他放在新建的董事會中任執行董事,年薪1000萬,外加年底分紅。


    國內所有的傳統實體企業均由他負責領導,包括家樂福超市集團,東方礦業集團,樺國第一機械集團,以及其他的一些零零散散的企業。


    另外,專門成立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和部分經濟學教授組成的顧問團,專門負責協調居中。


    薑餘自己成立了一家大型的會計事務所,管理旗下所有的財務和資產。


    像是寶馬汽車,騰輝精工,鳳凰航空等之類的生產企業,因為專業性強,薑餘幹脆自己來領導。


    ……


    楊校長再次把薑餘喊到了學校。


    這一次來主要還是學校招生方麵的問題。


    劉副校長已經去xf上任了,招生辦主任又因為病情突發,住進了醫院。


    楊校長有意讓他做個招生辦副主任,在學校的下半年招生上出點主意。


    京都理工現在的負擔實在太大。


    既要完成國家布置的任務,又需要研究航母,最後還需要培養自己的教師隊伍,確實有點難。


    薑餘對這個副主任的職位倒不是很在意。


    不過他對全國大學招生還是有點看法,希望京都理工能夠帶頭改變。


    “老楊,我個人覺得咱們學校還是應該大力推行自主招生,不能什麽樣的學生都要,更不能錯過一些天才學生。”


    “就比如像我這樣的天才,放棄了,豈不是很可惜?”


    楊校長聽了前半句,還感覺薑餘越來越穩重了,有前途。


    結果,那後麵半句就讓他隻能哀歎一聲,感覺世風日下。


    “別臭屁了,有話就說,有屁就放,老子還要去開會呢!”


    薑餘沒聽到誇獎,也是很無奈,隻好繼續說道。


    “咱們學校現在在國內,應該算是最頂尖的那幾個吧?”


    楊校長很不耐煩的點頭,示意他趕緊。


    上次京大、華清他們幾個學校過來聯合要求加入《巨匠》,被楊校長毫不客氣拒絕了。


    開玩笑!


    花了這麽多錢,這麽多精力,怎麽可能讓他們搭順風車?


    “老楊,我覺得咱們這一次可以搞大一點。”


    “咱們七所學校,聯合起來搞一次大型宣傳片,您看怎麽樣?”


    楊校長不知道他壺裏賣什麽藥,也沒有拒絕他的提議。


    “我就想啊,咱們既然開始搞航空母艦,那肯定就瞞不住那些有心人。”


    “而且外麵那些人,不一定就對咱們有信心。”


    “所以呢,咱們倒不如公開好了,大大方方的展示出來。”


    “咱們就是要搞航母,搞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航母,把這個事情在國內大肆宣揚。”


    楊校長心中盤算了一下,覺得這個噱頭還是有點搞頭。


    反正上麵的人自始至終都當他們是有錢閑的慌,瞎胡鬧。


    “不管了,破罐子破摔了。”


    “老子還真不信那個邪。”


    “臭小子,要是搞不出航母,老子的馬甲丟了是小事,臉要是丟了可就大發了……”


    楊校長對這個宣傳提案也很是心動。


    按照這個方子來算,至少可以招多一倍的學生。


    而且還是那種尖子生。


    “其實您大可放心,航母肯定是沒多大問題的,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向外界公布一段剪輯過的資料,隻要不泄露重要機密就行。”


    “還有啊,咱們招學生可以分兩部分,一部分招生按照國家的高考標準來進行,一部分實行自主招生……”


    楊校長問道。


    “自主招生?你有什麽具體的想法,說來聽聽。”


    薑餘拿起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才慢悠悠的說道。


    “我想設定一個的分數線,就隻算數理化三科加起來的總分,隻要達到一定標準,通通可以錄取。”


    楊校長有一些疑惑。


    “這樣會不會……太激進了些?”


    薑餘搖搖頭說道。


    “其實這更公平!”


    “您想一想,語文和英語,城裏的孩子條件好,接觸的更早,也更容易掌握。”


    “他們從小就比農村人見過的世麵更廣,語音表達能力更豐富。”


    “農村的孩子見到生人,都不敢吭兩聲,這差距就大了啊。”


    “數理化就不一樣了,那完全就是靠1%的天賦,99%的勤奮努力。”


    “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公平的很。”


    楊校長不是個死腦筋,被這麽一點,就立刻恍然大悟。


    真正的頂尖科學,那是真正需要那1%的天才能夠支撐起來。


    一個真正的頂尖大學,不是靠所謂的國際化,不是靠所謂的狀元支撐起來的。


    隻有那1%的天才有希望攀登人類科學的巔峰。


    縱觀全世界的頂級教育機構,無一例外。


    就算是華清再怎麽國際化,再多的狀元,也比不上京都理工的一個諾獎級的天才。


    這就是現實,盡管它很殘酷。


    薑餘看到楊校長悟了,就繼續說道。


    “而且,咱們以後的招生也要一視同仁,不能京都的就分數線低點,其他省份就要那麽高。”


    “這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