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餘把這幾款改良的汽車發動機稱之為“猛獁係列”。


    那一款強大的燃氣輪機稱之為“大力神係列”。


    薑餘沒有準備再繼續猥瑣發育。


    他已經擁有了高質量的尖端材料,也擺脫了專利的桎梏。


    沒必要再看其他人的臉色。


    他要人工智能把這些圖紙優化到全球行業最頂級,最前端。


    他要自己生產的汽車一炮而紅,爭取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他要自己生產的輪船,讓它們在這四大洋中遨遊馳騁。


    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上的民族,不會因為他的低調,他的務實,就放過他。


    有阿飛在旁,薑餘隻要自己不作死,就沒人能夠拿他怎樣。


    薑餘深切的知道。


    真正能夠自主研發民用客機的國家隻有美蘇兩國。


    就連現在的俄羅斯也不行。


    這意味著什麽?


    大家都能夠明白。


    也正因為明白,才會知道有多麽可怕。


    一味的逃避,一味的裝孫子,隻能夠讓別人看不起。


    是該到了迎難而上的時候。


    在騰輝精工,薑餘與李世林溝通了許久。


    他要李世林放手大膽的幹。


    薑餘會給他安排專業的司機,專業的持槍保鏢。


    他要讓所有人知道,跟著他薑餘創業不要慫,就是幹。


    ……


    他看過許多文人在報紙上撰寫的文章。


    自從市場開放後,國外的高端產品開始慢慢流入國內,某些人已經被那些精良的產品嚇住了。


    某一些人也開始見風使舵,吹噓國外的月亮比太陽還亮。


    某些頂尖大學的教授們,對學生們也開始灌輸所謂的“世界工廠”理念。


    在已經加入wto的情況下,世界產業分工和布局已經定型。


    猶太人和安格魯撒克遜人一起手挽著手,吃著火鍋唱著歌。


    控製著世界石油、金融、半導體、航天航空、以及頂尖軍事科技和世界秩序的話語權。


    德意誌人在在精工機械方麵是一把好手,他們比較偏理科,崇尚腳踏實地。


    他們有一流的頂級汽車品牌及一些零配件公司。


    在世界頂級的機床,化工、重型機械等領域舉世聞名。


    大和矮人,因為是二戰戰敗國,他們擅長的主要集中在民間科技領域。


    在汽車、造船、醫療器械、光學器械、石油化學精煉等領域遙遙領先。


    他們和德意誌人一起為全世界提供一流產品。


    維京人那邊地廣人稀,他們專注於高端產業鏈。


    隻做高端軍工、家具、製藥、特種鋼材等等。


    高盧人有西非的傳統殖民地,世界前三的軍火出口貿易。


    除了較先進的高鐵、航空航天、通信領域,他們還很擅長感性生意。


    化妝品和紅酒營銷世界一流。


    他們攜手已經衰弱的羅馬人,壟斷了世界最高端的紡織精加工領域和奢侈品。


    亞洲四小龍………


    這些大學教授們認為落後了西方多年,各方麵都很難追趕。


    環伺四周,幾乎所有高端領域都被人占領。


    想要從中突圍,奪取一杯羹,簡直是難上加難。


    為了保證國內產業不受衝擊,沒必要過早的加入wto。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錯誤和短視的行為。


    不過既然已經加入了,就沒必要發展高精尖的產業,可以利用人口優勢集中精力發展紡織、玩具、初加工等低端產業。


    這些教授們引經據典,逐一點評,顯得有理有據。


    這些奇葩的言論,在國內已經掀起了巨大波瀾,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


    尤其是某些知名學者也跳出來肆無忌憚的發聲。


    他們認為,積貧已久,不能再像老毛子那樣“窮兵黷武”。


    他們建議放棄核武研究,銷毀核武器,停止建造高精尖的工程項目。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消除發達國家的警惕,又可以省出大筆外匯,承接發達國家淘汰掉的產業。


    亞洲的四小龍和四小虎,就是最典型的、最積極的模範和榜樣。


    他們就是靠著那些發達國家灑下的殘羹剩飯好好的瀟灑了起來。


    而這些都令這些“教授”和“專家”羨慕嫉妒,恨。


    總而言之。


    集中精力,舉全國之力發展低端第二產業”已經刻不容緩……


    ……


    薑餘把這些人的名字一一記錄了下來,然後簡單的整理一番。


    他有了一個意外發現。


    難怪號召力這麽強。


    他很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從烏克蘭那邊過來的。


    這與他在烏克蘭的所見所聞,如出一轍。


    薑餘又去了一趟風神動力研究所。


    這裏的毛子,似乎又增加了許多。


    有些是親朋好友介紹而來,有些則是被之前的這些老毛子忽悠了過來。


    忽悠一個工程師過來,至少有1000美元的獎金,有誰不心動?


    盧卡·伊萬科維奇匯報研發近況。


    風神渦扇發動機已經到了最後的組裝階段,下個月初就可以全部完成,並且準備試車。


    盧卡·伊萬科維奇非常羨慕薑餘,有如此完備的工業體係和人才儲備,航空產業必將騰飛。


    薑餘其實也是有苦難言。


    一顆尖端的螺絲釘,就可以讓整個國家束手無策。


    沒有紮實的基礎材料,沒有尖端的數控機床,一切都是海市蜃樓。


    可望不可及。


    李世林建議燃氣輪機和汽車發動機的研究基地也放在這一大片區域中。


    這裏有現成的航空機場,有一個團的士兵駐紮在此。


    四麵環山,易守難攻。


    薑餘環視四周,感覺這個山穀之地確實不錯,就答應了下來。


    “這裏的基礎設施還是有點差,我再拿出10億元重新整理一下。”


    “你最好和當地商談一下,看看怎麽建設更有利於防備,如果錢還不夠,再跟我聯係。”


    這裏將會成長為機械動力工業的一個搖籃。


    它將和玄武研究院那樣,形成一個強大的動力研發基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