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餘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因為燃油汽車的技術確實已經很普及了,尤其是家用汽車。


    樺國汽車製造業發展不起來,最主要的還是專利壁壘。


    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從簡單到複雜,這些技術專利基本上都被國外的各個車企瓜分了。


    既然已經加入了wto,那就必須規範行業準則,遵守市場商業規則,不能明目張膽的侵權。


    這就意味著,薑餘如果要發展汽車產業,就必須得到國外某些汽車公司的專利授權。


    這可不是他想要的,太傷自尊了。


    生產出來的汽車的總利潤可能大部分都被授權廠商拿去了。


    裏子、麵子都沒了,到時候還不被楊校長他們經常嘲笑、譏諷。


    就是想一想,都不寒而栗。


    ……


    阿卡耶夫建議暫停終止談判,這個條件已經超出他們權責範圍,必須要向上通報。


    第二天,還是同一個會議室。


    雙方又坐在了一起。


    阿卡耶夫微笑的說道。


    “尊敬的薑餘先生,我們原則上可以同意您的要求,但我們也有一個條件。”


    “您必須入股這些造車企業,這樣我們才可以給民眾一個交代。”


    ……


    阿卡耶夫的言外意思就是,你必須把那些工人們包養起來……


    薑餘肯定不幹啊!


    這不就是當他是凱子嗎?


    嗯,俄羅斯美女倒是可以例外!


    最後經過雙方激烈的討論,最後才達成了一致。


    老毛子們把他們國內的汽車製造技術和核動力技術打包給薑餘。


    卡瑪斯,嘎滋(gaz),伏爾加三款汽車的全套設計圖紙,包括發動機設計圖紙。


    至於這三大廠家的工人或者工程師,如果願意來樺國發展,薑餘倒是可以接受一部分。


    至於薑餘為什麽要這些看似落後的汽車製造技術,不僅僅是楊校長不解,就是老毛子也很納悶。


    薑餘隻好解釋道,他不認同魔都汽車製造廠“市場換技術”的做法。


    他不希望“飛十”的悲劇再次重演。


    老毛子的汽車的設計圖紙,也隻是他進入汽車製造領域的一個敲門磚。


    玄武研究院雖然隻建好了一部分,卻也可以入駐了。


    原軍工研究所的那些工程師們,早己迫不及待開始了新的研究工作。


    薑餘把那些地球未來一些不太複雜的化學理論和化學技術,拿出來給他們充電學習和應用研究。


    為此,陳鬆讓女兒在其附近組建了一個專利事務所,專門負責專利申請書的修改和申報。


    玄武研究院成立之初,就足以吊打全世界的化工企業和金屬冶煉研究企業。


    迄今為止,在化學高分子材料,高模量纖維複合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陶瓷基複合材料及碳碳基複合材料等領域的專利成果總共就有8500多項,其中核心基礎專利就占了70%。


    隨著應用研究的深入,各種專利的數量肯定會越來越多。


    化學研究不比其他的專業那樣複雜。


    隻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隻要能夠花費心思埋頭苦幹研究,一個基礎專利完全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專利出來。


    薑餘在玄武研究院的實驗設備投入計劃預算是10億美元,未來還有可能增加。


    研究基礎材料學雖然是一個無比枯燥的工作,但這就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最重要基石。


    有了這些專利,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全新設計改良。


    他有信心,把一個五六十年代的報廢拖拉機,打造成不遜色於t—80坦克那樣的主戰武器裝備。


    更何況這些本就不是太落後的俄羅斯汽車。


    前蘇聯長期注重軍工業、重工業的發展,導致其製造技術、生產工藝、設計以及管理營銷都比較落後,造飛機大炮很在行,但是汽車就真有些勉為其難了。


    80年代同期前蘇聯汽車質量昰超過島國的,島國質量一流也是在90年代初才完成的事情。


    島國車在這之前,僅僅是外觀可以,這也是80年代,島國采用大量樺國廉價商品半成品的原因。


    你能想象一輛60馬力的汽車能夠在行駛過彎中不斷做漂移嗎?


    伏爾加旗下的的經濟型轎車“拉達牌”小車做到了!


    能夠想象駕駛著40年車齡的大卡車,在冰天雪地的沼澤地中來去自如嗎?


    卡瑪斯做到了!


    能夠想象在非洲撒哈拉沙漠……


    前蘇聯的產品隻是比歐美一流發達國家的產品有些差距,民用類,豐富性不夠。


    但在世界汽車製造領域,仍然可以屬於二流以上的高級水準。


    稍微不足於島國,也主要也是在外觀親和性,美觀精致上不足。


    所謂東芝高精度機床出口事件,也隻是改善了前蘇聯的潛艇靜音等一些功能而己,並非絕對影響了蘇聯產品的品質。


    在外蒙,5、60年代生產的嘎斯牌吉普車,一直到現在還是運輸,載人的主要工具。


    在阿三國,前蘇聯生產的汽車一直都是出租車的主力車型之一。


    要知道這些車大多已經行駛了三、四十年之久。


    這些汽車質量可想而知。


    至於老毛子的車現在越來越少出現在樺國。


    除了兩國的曆史和地理的因素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外。


    他們造的車很醜陋也是一個很直接的原因。


    傻大黑粗基本上就是俄國汽車品牌代名詞。


    傻大黑粗確實存在,但是隻是外觀,內部包裝不足,並非指質量有問題。


    在如今這樣一個年代,眼球經濟越來越被放大,俄國汽車的銷量自然可想而知……


    俄國汽車的發動機的耐用程度舉世聞名。


    他們的汽車發動機設計簡單,結實耐用、價格低廉,更適合俄羅斯國內惡劣的道路和嚴酷的氣候條件。


    這就是薑餘把這些汽車的圖紙拿下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整一個亞洲和非洲地區,絕大部分國家的道路和氣候條件都不好,甚至是很嚴酷。


    而且他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限,很難買得起歐美日的品牌汽車。


    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隻要薑餘造出的汽車足夠便宜,足夠耐操,足夠美觀就絕對會有市場。


    而這前兩者剛好符合老毛子的汽車設計理念。


    俄羅斯的發動機和底盤技術,非常適合打造這樣的低端汽車。


    工業美學這方麵,薑餘完全不擔心。


    如今,高精度數控機床已經不再是製約樺國工業發展的阻礙。


    逐步改進汽車製造的工藝水平,改善汽車的工業設計水平,完全是指日可待。


    相信在這樣的中低端市場競爭中,薑餘的汽車工業必定會占據一席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