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京都,薑餘重重的鬆了一口氣,差點就迴不來了。


    那些“飛十”的員工們實在是太熱情,硬拖著他不讓走。


    開完宣誓大會,那些人壓抑許久的情感終於爆發出來了。


    整整十年了,沒有人關心他們,沒有人理解他們。


    他們也曾一度懷疑,是不是被遺忘了?


    薑餘站出來,重新給了他們希望,點燃了他們再度創業的熊熊烈火。


    薑餘許諾,人均月工資不低於600元,到達瓊省後人均一套100平米房(沒有公攤麵積),滿十年後自動過戶,歸其所有。


    本來他還想給分紅,但那些人堅決不要,就這些已經讓他們非常滿意了。


    多麽可愛的人啊!


    多麽樸素的員工啊!


    現在瓊省鳳凰航空基地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估計半年就可以正式完工。


    薑餘可沒想等半年才開工。


    他要求先做好廠房和員工宿舍,其他基礎設施慢慢搞。


    下了航班,薑餘就帶著陳老和十多個工程師來到了麒麟苑。


    這個麒麟苑就是薑餘買的四合院。


    因為在房簷、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等到處都刻有麒麟圖案。


    大門的兩側也裝飾有石雕麒麟,薑餘便簡稱這個四合院簡稱為麒麟苑。


    名字簡單易記,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幾位主要負責人和工程師,包括馬達西奇的幾位高工,也被薑餘邀請在此。


    薑餘給他們做了相互介紹後,便給他們開始布置工作任務。


    這段時間,他可是惡補了俄語,要不真心溝通困難。


    在議會大廳,薑餘把“鯤”和“鵬”兩種客運飛機,以及“風神”發動機等設計圖紙拿了出來。


    當這幫人看到這兩幅設計方案後都忍不住大唿小叫。


    這兩份圖紙簡直太變態了!


    尤其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這幫高工,他們本來就是世界上最頂尖的航空飛機設計強人。


    看到“鯤”、“鵬”這兩個迥然不同風格的設計理念,感到極其不可思議。


    他們粗略看了一下的各個部位的設計細節,基本符合空氣和機械動力學,又感覺可行性還是有的。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轉過頭對著薑餘問道。


    “老板,你是從哪裏得到這些圖紙的?這些設計的可行性很高,按道理應該很出名的,為什麽我們沒聽說過?”


    全世界航空製造企業,就那麽幾家,相互之間都門清的很。


    薑餘拿出的這些圖紙,太先進了些,而且還都是大型的航空客機,不得不令人匪思所疑。


    薑餘知道他們會這麽一問,早就準備好了台詞。


    “前段時間,我在昆侖山發現了一艘殘破的宇宙飛船,裏麵的智能機器人幫我設計的。”


    “這事隻有你們才知道,記得保住秘密哦。”


    薑餘一本正經的樣子,說話語氣也顯得很嚴肅。


    在場所有人,聽到他這話,就直唿騙鬼呢,壓根就不信。


    陳老也是半信半疑,因為確實有很多昆侖山的傳說存在。


    那裏的磁場也確實不正常,很多直升機經過那裏,都是繞道走。


    薑餘看他們還是一副懷疑的樣子,攤開雙手,很無奈的解釋道。


    “具體情況,我還真不能說,反正這是秘密,待會兒你們還要簽署保密協議,出去可別亂講。”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軍工出身的,都知道這裏麵可能有大隱情,就沒有再打破沙鍋問到底了。


    薑餘既然能夠以一己之力組建航空公司,應該跟國家上層有不可告人的關係,還是少知道的好。


    ……


    半個小時後。


    大家都粗略的把所有設計圖紙看了一遍,感覺設計方案問題並不大,但那個關鍵的材料卻毫無頭緒。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再一次問道。


    “老板,你這裏所說的金碳到底存不存在?”


    “如果沒有這種材料,這所有設計方案都是不能成立的。”


    薑餘把實驗室的檢測數據和報告,拿出一份給他們觀看。


    “哦,上帝啊!”


    “世上居然還有這樣高強度材料,比鈦合金都還要強上三倍。”


    “這實在太可怕了!”


    “這東西用來製造潛艇,簡直就是噩夢般存在。”


    ……


    眾人現在都不懷疑這兩款飛機的設計方案了,開始準備製定飛機的製造方案。


    “鵬”和“鯤”兩種飛機都是采用同樣的發動機——風神渦扇式發動機。


    兩者隻要能夠誕生一種,其他的飛機就會源源不斷的被製造出來。


    “鯤”設計載客人數,1400~2000人。


    最大起飛重量760噸,滿乘客的情況下,貨艙最大載重50噸,空重140.2噸。


    它主要是由安—225改進而來,但它的尺寸和載重量,卻遠遠超過安—225。


    安—225是目前最大的一款重型運輸機。


    因為它誕生的背景比較特殊,所以在載客量,或者載貨量都不是按照最完美比例設計的。


    “鯤”作為純民用航空客機,無論是外部尺寸和內部空間都大大超越了安—225。


    由於裝備了三具最高功率的風神一號渦扇發動機,功率比起之前的安—225的六具zmdbprogressd-18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高出了55%的推力,這就使它的最大載重多了整整100多噸。


    由於“鯤”號引入的多項革新技術,使得飛機盡管空間巨大,但仍可節省了可觀的飛機重量。


    與安—225相比,“鯤”號的機身體積增加了整整50%,但空重卻輕了15噸。


    它的機身長度91米,翼展80.4米,機身高度26.5米,最大寬度10.2米。


    因為機身尾部嵌入了矢量渦扇發動機,它的長度比之前安—225多出了七八米。


    翼展卻比安—225短了8米,但由於采用的是大三角翼,使整個飛機的翼展麵積,達到了驚人的1350平米。


    尾部機翼采用了大十字設計。


    整架飛機,雖然看起來肥胖,但是依靠超強悍的發動機還是可以支撐飛起來的。


    更優異的空氣動力性能和更輕的機身重量降低了對放置發動機的要求,並轉化為更低的油耗,更少的廢氣排放和更低的運營成本。


    “鯤”號機身高度高出了安—225整整八米,機體寬度也增加了3米。


    這就使它內部空間更大,能夠容納的物資種類更齊全,加載的航空燃油量也更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