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餘對這一款超音速客機非常滿意,飛機起飛降落時產生的噪音完全達到了國際標準之上。


    這就說明,這款飛機在所有國家的機場都可以準許起降,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而協和客機和圖一144由於噪音過大,隻允許在三個飛機場起降。


    薑餘又看了一下最小的那架隱身飛行器。


    看完之後,頓時大失所望。


    這是一款可無人駕駛的,可人工駕駛的飛行器。


    速度雖然很快,也可以對所有的雷達隱身,但它隻能飛行5000公裏,而且隻能載3個人。


    裏麵有內置彈倉,可裝載六枚空空導彈,空地導彈。


    最關鍵的就是,這款飛機速度夠快,速度可以達到5~6馬赫。


    敵人的武器很難攔截。


    但是,這有個毛用?


    不是說好的航空客機嗎?


    “菲菲啊!這款飛行器幹嘛的,咱現在又不打仗,搞這麽科幻幹嘛?”


    “尊敬的指揮官閣下,這架飛機是屬於維修機器人阿飛專用。”


    “我是考慮到您以後,到外麵出差,萬一遇到危險,又沒有強力的後備支援,所以特別設計了這一款小型專用機。”


    薑餘聽完後,起初還非常感動,想不到這個人工智能還蠻貼心的。


    但後來又細細一迴味,感覺到哪裏有點不對勁?


    ……


    這個人工智能特麽的是在保護它自己啊!


    “我掛了,不就是它掛了嗎?”


    這人工智能不蠢啊!


    為了它自己的安全,還慫恿主人做這一款飛行器。


    算了,不計較了。


    他倆也算是“共生”關係了,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能夠明白的。


    至於那兩款客機和那兩款巨型運輸機,應該是從安—124,安—225改裝設計而來。


    從表麵上已經看不出前蘇聯飛機的風格,因為這四款飛機有三款是肥豬型的,一款麻杆型的。


    看到這三款肥豬型的飛機,薑餘有點擔心它們飛不起來。


    這設計實在是太水了!


    看起來就像是巨型飛艇。


    兩款運輸機的體型都算是超大型的,甚至大過安—225。


    隻不過,翅膀沒那安—225長而已。


    運輸機的發動機不多,隻有三個,機尾一個,兩邊機翼下麵各懸掛一個。


    全部都采用了“風神”航空渦扇發動機。


    因為“超胖”的體型,這兩款運輸機的輪子比一般的飛機多一倍還不止。


    這兩個大胖子飛機,其實還是挺耐看的,並沒有薑餘想象中的那麽醜。


    越看就覺得越有科幻感,


    其中最吸引人的,也是最具創新的設計是尾部的內置式矢量渦扇發動機,以及旁邊兩側隱藏式進風口。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這個巨無霸飛機更美觀,更科幻,而且對飛機短距離加速,縮短助跑距離有相當大的幫助。


    另外一個比較胖的客機也是差不多如此設計。


    換湯不換藥吧?


    這兩款胖飛機,比起安225高出近十米,寬了近三米,但重量反而比前者更輕。


    任何人看到這種飛機,都會有一種錯覺。


    “樺夏人不吹牛了?”


    “難道是阿三的抗議生效了?”


    “嗯!肯定是的,要不怎麽現在改吹豬了呢。”


    ……


    為了方便區分,薑餘把這款超重型運輸機稱唿為“鴕”。


    把那款超大型的民航客機稱唿為“鯤”。


    至於那稍微小一點的重型運輸機,薑餘實在沒名字可想,就暫時放在那裏。


    還有一款比較“瘦長”的客機,相對於以上幾款超胖、超重的飛機來說,還算是比較正常。


    但僅僅也是正常而已,它最大載客量居然可以達到600人。


    更過分的是,它在機翼後下方隻裝了兩個內置式渦扇發動機。


    扁平矩型的進風口與機翼完美結合。


    整架飛機的機身,采用的是扁平流線型設計。


    飛機的機翼采用後三角翼+前鴨翼式布局。


    飛機尾部是兩個巨大的v型垂尾。


    整體布局有點類似於圖—160,但又有些不同。


    它吸收了部分戰鬥機的空氣學原理。


    從遠處看,這就是一款超級放大版的殲—20。


    它符合空氣動力學完美布局。


    這種飛機一旦麵試,它將會給人一種極其震撼的視覺衝擊力。


    絕對的超科幻!


    這恐怕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造型如此奇特的民航客機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油箱稍微小了一些,僅僅4000公裏的飛行航程。


    這款飛機最大的優勢就是裏程性價比超高,每人百公裏不到0.3升。


    意思就是說,在滿乘客的前提下,飛行100公裏,一個人的成本最多也就0.3l航空燃油。


    4000公裏也就是每人12升航空燃油的消耗。


    按照當時的油價計算,一個人也就60塊錢不到。


    這款飛機是犧牲了航程、舒適等性能才有那麽高的燃油比。


    這才是真正最佳性價比的客運飛機。


    這款飛機的名字就叫“鵬”吧,好聽且易記。


    在此之前,薑餘還以為是之前的那幾款胖飛機才是真正的最高性價比。


    至於那些平麵圖紙,都是菲菲通過之前的資料,綜合起來弄出的改良版發動機。


    這個太專業了,薑餘隻是隨便看一下,就不再研究了。


    樺夏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自主大型飛機的五常國家。


    這是樺夏人建國以來最憋屈的,最脆弱的敏感神經。


    早在70年代末,西方和蘇聯技術聯合封鎖的情況下,聰明而又勤奮的樺夏科研學者曆盡千辛萬苦,終於造出了自己的國產大飛機。


    卻又被國內的公知、漢奸和盎格魯撒克遜人裏應外合之下,扼殺在搖籃當中。


    唉,可惜啊!!!


    可恨啊!


    那些公知、叛徒、漢奸尤其可恨。


    不殺不剮,不足以平民憤。


    也幸好,在此之前,我們出了一個偉人。


    偉人之所以被稱之為偉人,是他高瞻遠矚,是他力排眾議,大力發展戰略性武器,才有如今撐起腰杆子的樺夏人。


    沒有這些戰略性威懾,烏克蘭和南非就是前車之鑒。


    ……


    暮然迴首!


    薑餘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已經為樺夏的國防和經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相對國內龐大的體量,雖然顯得微不足道,但好歹也算是往前進的方向推了一把。


    淘汰賽已經進行到最後時刻。


    現在隻留下了樺夏人參與的這一桌。


    看著身邊的阿三仗著自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忠實奴仆,“扯高氣揚”的進入了半決賽,心中很不是滋味。


    樺夏人握著手中的撲克牌,搖搖頭,輕笑一聲,表示很不屑。


    同人不同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