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她想在眾人麵前長籲短嘆一番,表現一下她有國難歸的悲痛之情時,她收到了薛元德送來的信。
薛元德給她寫信?還早不寫晚不寫,偏偏等到她即將一統天下的時候寫,殊塵沒辦法不往陰暗的方麵想。打開信一看,果然是。
信的大致意思是,公主拋下我們無故失蹤,國不可一日無主,我薛元德固辭不能,勉為其難做了文王,雖然公主不守婦道,整天在軍隊裏和一群大老爺們待在一起,但你畢竟與我有婚約,我是不會嫌棄你的,將四國印璽跪獻給我,我就勉強原諒你,讓你做文國王後,愛你喲麽麽噠。
殊塵看著信,忍不住笑出了聲,她隨手將信遞給薑星漢:「你來看看。」
薑星漢有點不好意思。薛元德畢竟是主公的未婚夫,人家小兩口寫封信,輪得到他來看嗎?但是殊塵開口了,他隻能扭扭捏捏地接過信,紅著臉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他的臉更紅了,不過不是羞得,而是氣得。
「無恥匹夫,安敢如此!」薑星漢拍案而起。他現在對殊塵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薛元德這樣羞辱殊塵,他恨不得馬上砍了薛元德替殊塵報仇。
「莫氣莫氣,」殊塵安慰他,「咱們馬上打迴去,到時候我把他交給你出氣,你愛怎麽打就怎麽打,怎麽樣?」
薑星漢連連點頭。點著點著突然覺得哪裏不對:他好像是想給殊塵出氣啊,怎麽現在說的好像是他自己想找薛元德報仇似的?
不過他還是挺高興的——殊塵將他當成自己人了嘛,不然怎麽會把這種信也給他看。
於是他美滋滋地出去調集軍隊了。
在越國與文國的邊境,殊塵的軍隊便被攔下了。
守邊的將軍告訴殊塵,文國的兵符已經更換,殊塵手上的已經作廢,他需要上書給薛元德,請示是否能放她入境。
殊塵冷笑:「叛臣賊子,統統拿下!」
守將被捆起來時還在叫嚷:「公主何故殺我?」
殊塵用馬鞭指著他:「孤乃文國之主,薛元德不過是一介臣子,現在孤沒有禪位,爾等卻以他為國主,孤說你是叛臣賊子,你不服嗎?」
守將梗著脖子叫道:「薛君已經封公主為王後,公主有什麽不滿意的?」
殊塵都懶得對這種人動氣:「孤封你為我朝陰間的將領,你有什麽不滿意的?都是死人嗎?給孤拉下去砍了!」
守將的血染紅了一大片土地,殊塵跳下馬,從背後抽出長刀,隨手將邊疆處的一塊界石劈成兩半:「文國乃我姬氏基業,薛元德以臣子之位作亂犯上,奪我姬氏百年江山,今日我姬殊塵誓與薛元德恩斷義絕,從此不共戴天!如違此誓,有如此石!」
邊將是薛元德的親信,其他人卻未必是。軍中許多小吏還記得當年先王在世時,他們邊關的守軍糧草從來不缺,逢年過節還能吃到一點肉湯改善夥食,年景好的時候,甚至還能吃到肉。如今薛元德在位,他們不忍飢挨餓都是好的,現在先王之女歸來,從另外幾個國家傳來的消息,公主現在是聞名天下的女戰神啦!他們還聽說,公主是天上的神女,為了拯救天下的百姓才會下凡。
——這個原始宗教尚未完全匿跡的年代,人們很吃這一套。許多年後,在文國這片土地上還流傳著殊塵的傳說,他們說當年薛氏作亂,百姓受苦,邊關將士即將餓死的時候,公主身披火紅色的盔甲從天而降,以一己之力誅殺亂黨,文國的百姓從此才過上了能吃飽飯的生活。
殊塵當然不知道百十年後她會被傳成什麽樣子。她現在忙著帶兵搞死薛元德。
不是每個人都像前麵那個邊關守將一樣對薛元德忠心無二,文國之中還是有很多人顧念舊主的,即便不念舊主,他們多多少少也總聽說過殊塵的威名,想向薛元德表忠心,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殊塵一刀砍的。
殊塵幾乎毫無阻礙便到了文王城。
薛元德似乎是急了,一天之內派了三四個使臣來責問殊塵。
殊塵看都沒看,直接命人將使臣捆起來排成一排,跪在帥帳外麵,她自己拿著所謂的詔書,一邊敲使臣的頭一邊問道:「這是什麽玩意兒?你們把這玩意兒給孤是什麽意思?」
一個大膽的使臣答道:「此薛君給公主的問罪書。」
殊塵額外賞了他幾下:「如今文國,國君何人?」
使臣低頭不語。
他當然不敢說話。當年先王死後,王氏之中,姬姓之人隻剩下了姬殊塵一個。這個年代並沒有女子不能繼承王位的規矩,隻是有個潛規則,有兒子的話,王位不會傳給女兒。不過既然是潛規則,便不能拿到明麵上來說,朝中群臣擁立姬殊塵為國主,而薛元德不過是因為與姬殊塵定過親事,所以提前以王夫的身份輔佐她罷了。
這年頭可不流行臣子推翻無德之人取而代之的事情——就像殊塵,她早就想接下寧天子的禪位書了,隻是她一旦接受禪位,再討伐諸侯國便沒有合理的名義了——這時候流行的是文死諫武死戰,君王無德,臣子應當爭先恐後地向君主諫言,即便君主不聽他們的話,他們也要前仆後繼。
使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沒辦法說,公主你已經不是文國之主,現在文國之主是薛元德。
殊塵繼續敲他們:「竊鉤者誅,薛元德代孤理朝政,卻行竊國之舉,此應何罪?」
</br>
薛元德給她寫信?還早不寫晚不寫,偏偏等到她即將一統天下的時候寫,殊塵沒辦法不往陰暗的方麵想。打開信一看,果然是。
信的大致意思是,公主拋下我們無故失蹤,國不可一日無主,我薛元德固辭不能,勉為其難做了文王,雖然公主不守婦道,整天在軍隊裏和一群大老爺們待在一起,但你畢竟與我有婚約,我是不會嫌棄你的,將四國印璽跪獻給我,我就勉強原諒你,讓你做文國王後,愛你喲麽麽噠。
殊塵看著信,忍不住笑出了聲,她隨手將信遞給薑星漢:「你來看看。」
薑星漢有點不好意思。薛元德畢竟是主公的未婚夫,人家小兩口寫封信,輪得到他來看嗎?但是殊塵開口了,他隻能扭扭捏捏地接過信,紅著臉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他的臉更紅了,不過不是羞得,而是氣得。
「無恥匹夫,安敢如此!」薑星漢拍案而起。他現在對殊塵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薛元德這樣羞辱殊塵,他恨不得馬上砍了薛元德替殊塵報仇。
「莫氣莫氣,」殊塵安慰他,「咱們馬上打迴去,到時候我把他交給你出氣,你愛怎麽打就怎麽打,怎麽樣?」
薑星漢連連點頭。點著點著突然覺得哪裏不對:他好像是想給殊塵出氣啊,怎麽現在說的好像是他自己想找薛元德報仇似的?
不過他還是挺高興的——殊塵將他當成自己人了嘛,不然怎麽會把這種信也給他看。
於是他美滋滋地出去調集軍隊了。
在越國與文國的邊境,殊塵的軍隊便被攔下了。
守邊的將軍告訴殊塵,文國的兵符已經更換,殊塵手上的已經作廢,他需要上書給薛元德,請示是否能放她入境。
殊塵冷笑:「叛臣賊子,統統拿下!」
守將被捆起來時還在叫嚷:「公主何故殺我?」
殊塵用馬鞭指著他:「孤乃文國之主,薛元德不過是一介臣子,現在孤沒有禪位,爾等卻以他為國主,孤說你是叛臣賊子,你不服嗎?」
守將梗著脖子叫道:「薛君已經封公主為王後,公主有什麽不滿意的?」
殊塵都懶得對這種人動氣:「孤封你為我朝陰間的將領,你有什麽不滿意的?都是死人嗎?給孤拉下去砍了!」
守將的血染紅了一大片土地,殊塵跳下馬,從背後抽出長刀,隨手將邊疆處的一塊界石劈成兩半:「文國乃我姬氏基業,薛元德以臣子之位作亂犯上,奪我姬氏百年江山,今日我姬殊塵誓與薛元德恩斷義絕,從此不共戴天!如違此誓,有如此石!」
邊將是薛元德的親信,其他人卻未必是。軍中許多小吏還記得當年先王在世時,他們邊關的守軍糧草從來不缺,逢年過節還能吃到一點肉湯改善夥食,年景好的時候,甚至還能吃到肉。如今薛元德在位,他們不忍飢挨餓都是好的,現在先王之女歸來,從另外幾個國家傳來的消息,公主現在是聞名天下的女戰神啦!他們還聽說,公主是天上的神女,為了拯救天下的百姓才會下凡。
——這個原始宗教尚未完全匿跡的年代,人們很吃這一套。許多年後,在文國這片土地上還流傳著殊塵的傳說,他們說當年薛氏作亂,百姓受苦,邊關將士即將餓死的時候,公主身披火紅色的盔甲從天而降,以一己之力誅殺亂黨,文國的百姓從此才過上了能吃飽飯的生活。
殊塵當然不知道百十年後她會被傳成什麽樣子。她現在忙著帶兵搞死薛元德。
不是每個人都像前麵那個邊關守將一樣對薛元德忠心無二,文國之中還是有很多人顧念舊主的,即便不念舊主,他們多多少少也總聽說過殊塵的威名,想向薛元德表忠心,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殊塵一刀砍的。
殊塵幾乎毫無阻礙便到了文王城。
薛元德似乎是急了,一天之內派了三四個使臣來責問殊塵。
殊塵看都沒看,直接命人將使臣捆起來排成一排,跪在帥帳外麵,她自己拿著所謂的詔書,一邊敲使臣的頭一邊問道:「這是什麽玩意兒?你們把這玩意兒給孤是什麽意思?」
一個大膽的使臣答道:「此薛君給公主的問罪書。」
殊塵額外賞了他幾下:「如今文國,國君何人?」
使臣低頭不語。
他當然不敢說話。當年先王死後,王氏之中,姬姓之人隻剩下了姬殊塵一個。這個年代並沒有女子不能繼承王位的規矩,隻是有個潛規則,有兒子的話,王位不會傳給女兒。不過既然是潛規則,便不能拿到明麵上來說,朝中群臣擁立姬殊塵為國主,而薛元德不過是因為與姬殊塵定過親事,所以提前以王夫的身份輔佐她罷了。
這年頭可不流行臣子推翻無德之人取而代之的事情——就像殊塵,她早就想接下寧天子的禪位書了,隻是她一旦接受禪位,再討伐諸侯國便沒有合理的名義了——這時候流行的是文死諫武死戰,君王無德,臣子應當爭先恐後地向君主諫言,即便君主不聽他們的話,他們也要前仆後繼。
使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沒辦法說,公主你已經不是文國之主,現在文國之主是薛元德。
殊塵繼續敲他們:「竊鉤者誅,薛元德代孤理朝政,卻行竊國之舉,此應何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