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過了沒到一年,王氏再次找上了張氏。
她見到張氏,第一句話便是:「陳大郎不是舉人女婿的兒子。」
說起王氏,由於她隻是到自己女婿家裏吵鬧,雖然莫娘子因為她的吵鬧去世,但畢竟不是她親自動的手,府衙關了她一陣子,見她罪過不大身上又榨不出什麽油水,便放她出來了。她出來之後打聽陳舉人,卻聽說陳舉人死了,這才知道,自己兒子也被捉了,還是因為殺人的罪名。王氏自然不敢找官府鬧的,思前想後,認定她和兒子走黴運便是從殊塵不肯讓他們賣女兒開始的,因為沒賣成沒有拿到錢,他們才會來府城尋人,來府城尋人,才會與陳舉人生了口角,她兒子這才會殺人。
於是她到處打聽莫娘子的事情。聽說莫娘子還在花樓的時候,便看上了陳玉山,見他有才華,便資助了他幾兩銀子,後來又在小姐妹的幫助下自贖其身跟了陳玉山。那個陳大郎,便是莫娘子贖身八個月後出生的。
王氏打聽到這個時,欣喜若狂。她當即趕迴陳家村,找到張氏如此一說。
「她一個不幹不淨的女人,脫了賤籍八個月就生了陳大郎,誰知道那是誰的種?親家母,你可不能替別人養著野種!」
張氏深以為然。不過她的想法和王氏有一點區別。她覺得陳維風和陳玉山小時候長得有幾分相似,大概真的是陳玉山的種。不過那小子隻與殊塵親近,見了她這個奶奶連聲招唿都不打,實在可恨,她說什麽也要想辦法把他趕出陳家,然後把陳玉明的兒子過繼給陳玉山,然後讓殊塵養著。
兩人合計好了,便去了族長家。
族長現在見了張氏便頭痛得厲害。明明有那麽孝順能幹的兒媳,那麽刻苦有出息的孫子,她還鬧騰什麽?但聽了二人的來意,也有些半信半疑。若陳維風真的不是陳舉人的兒子……殊塵知道這事嗎?
「她肯定知道!」王氏一口咬定,「你想想,她連親娘婆婆都不孝順,怎麽可能幫著我女婿養外室生的兒子?說不定連舉人老爺都是她害死的!」她這邊信口開河,族長卻根本沒聽進去。殊塵不孝順親娘婆婆?陳家村誰不知道為什麽?這兩個老太婆還有臉說?害死陳舉人?陳舉人都多少年不迴家也不送信兒迴來了?費那麽多事跑去府城,就為了弄死陳舉人然後再迴來?她圖個什麽啊?
想到這裏,族長突然想起來:「李王氏,休要胡言!陳舉人是你兒子殺的,你竟然還敢來我們村!」
張氏連忙說:「族長伯伯,咱們先說陳維風是不是我兒親生兒子的事情吧……」
族長有些遲疑。他一方麵覺得陳家血脈不容混淆,若陳維風真不是陳舉人的兒子,就該將他和一直力保他的殊塵趕走,但另一方麵,他想起了村裏那個先生對陳維風的稱讚,那先生說了,陳維風過目不忘是個天才,再過幾個月他便教不了了,讓殊塵去縣裏給陳維風求個好先生……
是個好苗子啊,族長為難。「讓我再想想,」他皺著眉說,「此事事關重大,你們兩個不要亂說,等我查清楚。」
讓張氏和王氏不要亂說?如果殊塵知道了,她一定會笑老族長太天真了。出了族長家的門,她們二人便去了殊塵住的破屋。也不敲門,也不進去,站在外麵就開罵:
「你個不孝的東西,給我滾出來!你隨便撿了個野種便說是我孫子,你是什麽意思?」
「閨女,你快出來給你婆婆認個錯吧,娘知道你隻是一時想岔了,你可不要一錯再錯……」
……殊塵的院外很快便圍起了一群人。他們本來是來嘲笑張氏和王氏這兩個死不悔改的老東西的,現在一聽陳維風可能不是陳舉人的兒子,各個震驚非常。如果她們說的是真的,陳家不是在給別人養兒子嗎——在他們看來,殊塵守寡未改嫁,那麽她的一切都還屬於陳家,即便現在是她一個人在供著陳維風念書,那花的也是陳家的錢。
陳維風也從先生家跑迴來了。他是心虛的。莫娘子曾經確信無比地告訴過他,他不是陳舉人的兒子,他不知道他娘是怎麽知道的,不過他娘也是女人,女人怎麽可能往自己身上潑髒水,他娘說他不是陳舉人的兒子,他就肯定不是陳舉人的兒子。現在怎麽辦?
他跑迴家,殊塵正靠在籬笆上冷冷地看著張氏和王氏指著自己大罵。她見陳維風迴來,沖他招招手:「維風迴來啦?你外婆和你祖母說你不是你爹的親兒子,來,我們去找族長,和你爹滴骨驗親。」
陳維風聞言腿差點軟了——母親這是瘋了嗎?本來張氏和王氏也就是罵一罵,她們又沒讀過書,能知道滴血認親就不錯了,陳舉人死了這麽久,血早都不能用了,她們除了趕他們娘兩個走,還能做別的嗎?可是現在,他母親說要滴!骨!驗!親!這不是找死嗎?
殊塵看著他的樣子,笑道:「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一抬頭,看到張翠姑扶著族長來了,急忙跑過去扶著族長另一隻手親切地說:「族長爺爺,您可要為郎君做主呀,郎君已經去了,我可不許別人再往他身上潑髒水,事已至此,隻求族長爺爺許我開館,給維風和郎君滴骨驗親了!」
族長沒想到還有這事,找了村裏先生過來問,先生皺著眉想了許久說道:「我確實在書上見過此法,是要將血滴入親人骨骸,隻有血親之血才能滲入……隻是,此法對亡者實在不敬,我……」他看看張氏和王氏不依不饒的樣子,嘆氣道:「族長您做主吧!」
</br>
她見到張氏,第一句話便是:「陳大郎不是舉人女婿的兒子。」
說起王氏,由於她隻是到自己女婿家裏吵鬧,雖然莫娘子因為她的吵鬧去世,但畢竟不是她親自動的手,府衙關了她一陣子,見她罪過不大身上又榨不出什麽油水,便放她出來了。她出來之後打聽陳舉人,卻聽說陳舉人死了,這才知道,自己兒子也被捉了,還是因為殺人的罪名。王氏自然不敢找官府鬧的,思前想後,認定她和兒子走黴運便是從殊塵不肯讓他們賣女兒開始的,因為沒賣成沒有拿到錢,他們才會來府城尋人,來府城尋人,才會與陳舉人生了口角,她兒子這才會殺人。
於是她到處打聽莫娘子的事情。聽說莫娘子還在花樓的時候,便看上了陳玉山,見他有才華,便資助了他幾兩銀子,後來又在小姐妹的幫助下自贖其身跟了陳玉山。那個陳大郎,便是莫娘子贖身八個月後出生的。
王氏打聽到這個時,欣喜若狂。她當即趕迴陳家村,找到張氏如此一說。
「她一個不幹不淨的女人,脫了賤籍八個月就生了陳大郎,誰知道那是誰的種?親家母,你可不能替別人養著野種!」
張氏深以為然。不過她的想法和王氏有一點區別。她覺得陳維風和陳玉山小時候長得有幾分相似,大概真的是陳玉山的種。不過那小子隻與殊塵親近,見了她這個奶奶連聲招唿都不打,實在可恨,她說什麽也要想辦法把他趕出陳家,然後把陳玉明的兒子過繼給陳玉山,然後讓殊塵養著。
兩人合計好了,便去了族長家。
族長現在見了張氏便頭痛得厲害。明明有那麽孝順能幹的兒媳,那麽刻苦有出息的孫子,她還鬧騰什麽?但聽了二人的來意,也有些半信半疑。若陳維風真的不是陳舉人的兒子……殊塵知道這事嗎?
「她肯定知道!」王氏一口咬定,「你想想,她連親娘婆婆都不孝順,怎麽可能幫著我女婿養外室生的兒子?說不定連舉人老爺都是她害死的!」她這邊信口開河,族長卻根本沒聽進去。殊塵不孝順親娘婆婆?陳家村誰不知道為什麽?這兩個老太婆還有臉說?害死陳舉人?陳舉人都多少年不迴家也不送信兒迴來了?費那麽多事跑去府城,就為了弄死陳舉人然後再迴來?她圖個什麽啊?
想到這裏,族長突然想起來:「李王氏,休要胡言!陳舉人是你兒子殺的,你竟然還敢來我們村!」
張氏連忙說:「族長伯伯,咱們先說陳維風是不是我兒親生兒子的事情吧……」
族長有些遲疑。他一方麵覺得陳家血脈不容混淆,若陳維風真不是陳舉人的兒子,就該將他和一直力保他的殊塵趕走,但另一方麵,他想起了村裏那個先生對陳維風的稱讚,那先生說了,陳維風過目不忘是個天才,再過幾個月他便教不了了,讓殊塵去縣裏給陳維風求個好先生……
是個好苗子啊,族長為難。「讓我再想想,」他皺著眉說,「此事事關重大,你們兩個不要亂說,等我查清楚。」
讓張氏和王氏不要亂說?如果殊塵知道了,她一定會笑老族長太天真了。出了族長家的門,她們二人便去了殊塵住的破屋。也不敲門,也不進去,站在外麵就開罵:
「你個不孝的東西,給我滾出來!你隨便撿了個野種便說是我孫子,你是什麽意思?」
「閨女,你快出來給你婆婆認個錯吧,娘知道你隻是一時想岔了,你可不要一錯再錯……」
……殊塵的院外很快便圍起了一群人。他們本來是來嘲笑張氏和王氏這兩個死不悔改的老東西的,現在一聽陳維風可能不是陳舉人的兒子,各個震驚非常。如果她們說的是真的,陳家不是在給別人養兒子嗎——在他們看來,殊塵守寡未改嫁,那麽她的一切都還屬於陳家,即便現在是她一個人在供著陳維風念書,那花的也是陳家的錢。
陳維風也從先生家跑迴來了。他是心虛的。莫娘子曾經確信無比地告訴過他,他不是陳舉人的兒子,他不知道他娘是怎麽知道的,不過他娘也是女人,女人怎麽可能往自己身上潑髒水,他娘說他不是陳舉人的兒子,他就肯定不是陳舉人的兒子。現在怎麽辦?
他跑迴家,殊塵正靠在籬笆上冷冷地看著張氏和王氏指著自己大罵。她見陳維風迴來,沖他招招手:「維風迴來啦?你外婆和你祖母說你不是你爹的親兒子,來,我們去找族長,和你爹滴骨驗親。」
陳維風聞言腿差點軟了——母親這是瘋了嗎?本來張氏和王氏也就是罵一罵,她們又沒讀過書,能知道滴血認親就不錯了,陳舉人死了這麽久,血早都不能用了,她們除了趕他們娘兩個走,還能做別的嗎?可是現在,他母親說要滴!骨!驗!親!這不是找死嗎?
殊塵看著他的樣子,笑道:「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一抬頭,看到張翠姑扶著族長來了,急忙跑過去扶著族長另一隻手親切地說:「族長爺爺,您可要為郎君做主呀,郎君已經去了,我可不許別人再往他身上潑髒水,事已至此,隻求族長爺爺許我開館,給維風和郎君滴骨驗親了!」
族長沒想到還有這事,找了村裏先生過來問,先生皺著眉想了許久說道:「我確實在書上見過此法,是要將血滴入親人骨骸,隻有血親之血才能滲入……隻是,此法對亡者實在不敬,我……」他看看張氏和王氏不依不饒的樣子,嘆氣道:「族長您做主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