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與楚國之間的戰爭終究還是爆發了。


    經過楚國大司馬昭奚恤為期數月的籌備之後,楚國對吳國的各項準備工作算是基本完成了。


    當然,在內部為了即將到來的大戰進行著緊鑼密鼓籌備的同時,楚國也沒有忘記派出言語犀利的使者前往吳國的盟國,進行一場大戰之前的對敵邦交行動。


    這場邦交的成果還算喜人。


    雖然一向與吳國交好的陳國依舊選擇了和吳國站在一起,但是能夠將齊國這個陳、吳兩國名義之上的盟友選擇不摻和到這場戰爭之中,這已經讓楚國上層感受到此行沒有白費了。


    如今糧草輜重以及準備就緒,敵國的聯盟也已經瓦解了大半,也是時候讓集結到位的楚國大軍出征了。


    “我大楚的將士們,全軍……”


    “出征!”


    伴隨著楚軍主將上官祖釗站在聚將台之上的一道軍令,五萬名楚軍從故越之地的主城會稽出發,向著北方那一個複國不久的吳國開拔而去。


    戰局的發展並沒有出乎吳軍主將淩奕的預料,麵對從南方襲來的那支無比精銳的楚國大軍,吳國的邊境守軍根本就沒有多少抵抗之力。


    雖然這其中難免有吳軍主將淩奕收縮兵力的原因在,但是楚國大軍在平原之上表現出來的戰力還是讓吳軍上下大為驚訝。


    幾乎沒有花費多少氣力,五萬楚國大軍便已經在主將上官祖釗的率領之下,抵達了吳國都城吳城城下。


    隻不過楚國大軍不知道的是,眼前這一座在他們印象之中應當是吳國大軍殊死防守的都城,在吳國大軍的提前布置之下已經變成了沒有多少人防守的“空城”。


    ……


    “啟稟將軍,我軍已經在這吳城之外集結完畢,隨時可以開展攻城行動。隻是……”


    站立在一麵楚字軍旗下方的一輛戰車之上,左手緊緊握住懸掛於腰間的長劍,楚軍主將上官祖釗的視線始終停留在前方那座吳國都城之上。


    聽到身旁稟報的副將話語之中帶上了一絲遲疑,楚軍主將上官祖釗這才將目光移向了自己的這名副將。


    “隻是什麽?”


    “隻是……”又是一番遲疑之後,轉頭看了看眼前的吳國都城,這名副將這才將自己心中的猜測說了出來,“隻是據末將推斷此刻城內守軍不過千餘人,吳軍主力不知去向,末將怕這其中或許有詐。”


    “有詐?不過是吳國已經放棄了眼前這座都城罷了。”


    輕聲迴應了自己副將的一番推測之後,身為楚軍主將的上官祖釗望著麵前城牆上方那有些稀疏的吳軍身影,眼中忽然閃現出了一絲精光。


    原本他以為在攻下這座吳國的都城之後,這一場楚國與吳國的戰爭便會進入尾聲,沒有想到這一切不過是個開始。


    恐怕這一場吳城之戰過後,前方還有一場接著一場的兩軍交鋒,等待著他和他麾下的楚軍士卒啊。


    明晰了接下來的戰局發展之後,此刻站在戰車之上遙望遠處吳城的楚軍主將心中不由對於自己此番的對手生出了幾分好奇。


    眼見戰事不利於自己,竟然能夠果斷放棄自己的都城,能夠如此果敢的對手又怎麽可能是什麽簡單的角色呢?


    “如此也好,那就讓本將先取下你吳國的都城,然後再與你麾下的吳國士卒好好對決一番。”


    心中念頭清晰浮現之後,楚軍主將上官祖釗的右手緩緩攀上了懸掛於腰間的長劍,死死攥住了手中長劍的劍柄。


    伴隨著一道無比清脆的劍鳴之音在楚軍的集結方陣之中響起,周圍的氣氛之中也被染上了一道寒光。


    長劍遙遙指向前方那座吳國的都城,楚軍主將上官祖釗麵露精光,大聲吼出了進攻的命令。


    “全軍將士,聽我號令。”


    “進攻。”


    伴隨著楚軍主將上官祖釗一道洪亮的進攻命令,楚軍方陣之中忽然響起了那隆隆的戰鼓之聲以及那悠長的號角之聲。


    在戰鼓與號角所組成的戰曲的鼓舞之下,吳城之外早已準備就緒地楚軍士卒向著眼前這座吳國都城便衝了過去。


    先登!奪城!


    就在城外楚軍士卒按照各自的攻城隊形向著自己所駐守的城邑衝來之際,同樣聽到城外那陣由戰鼓和號角編織而成的戰爭樂章的吳軍士卒臉上卻滿是凝重的神情。


    一名身穿甲胄的吳軍士卒飛快掠過一個接著一個同袍,最終來到了一名手握長戟的吳軍將領身旁。


    “啟稟太子,楚軍攻城了。”


    望著視野之中那一片鋪天蓋地向自己的吳城襲來的楚軍,聽著耳畔那名楚軍士卒話語之中的焦急,身為吳城留守主將的吳國太子項毅臉上卻沒有半分驚慌神情。


    “兄長預料的果然一點不錯。”


    此時,這位吳國太子的腦海之中卻是清晰浮現了數日之前,大戰未開之際吳國上將軍淩奕的謀劃。


    其實按照上將軍淩奕原本的計劃,是該由他自己擔負此次吳城的留守任務的,但是一切卻因為一個人的反對而發生了變化。


    身為吳國太子的項毅主動請纓,要求擔任此次留守吳城的主將,並且之後的一切敵後騷擾行動他也一力承擔了下來。


    吳國太子項毅的理由也十分充分,那就是上將軍淩奕身為整個吳軍的統帥,自然應該坐鎮主力以便隨時調集大軍防禦北上進攻的楚軍主力。


    至於他項毅自問軍事謀略之上比不過兄長淩奕,但執行一個敵後的騷擾任務還是綽綽有餘的。


    吳國太子項毅願意率領麾下士卒,在此次吳城大戰之後趁亂潛入吳城以西的具區大澤之中,成為刺入楚軍後方的一柄鋒利的短刃。


    在吳國太子項毅提出由自己來執行潛伏騷擾任務的時候,身為吳軍主將的上將軍淩奕是表示強烈反對的,不因為別的實在是因為項毅身為吳國太子的身份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如果吳國都沒有了,那麽項毅這個太子還有什麽意義嗎?”


    可是當太子項毅的這一番話語在吳軍主將淩奕耳畔響起之後,他實在是不知道該用什麽話去反駁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


    最終,在太子項毅的強烈要求之下,在吳侯項昊明確表態之下,主將淩奕答應了這個要求。


    腦海之中的思緒逐漸從數日之前的場景之中醒轉過來,太子項毅麵色凝重地對著身後的士卒下達了指令。


    “命令全軍,在與楚軍一輪接觸之後迅速撤出各自戰鬥位置,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說出了這一番話語之後,望著前方逐漸逼近的楚軍攻勢,太子項毅果斷說道:“這都城,我項毅暫時讓給他楚國了。”


    “諾。”


    聽到太子項毅下達的這道指令,這名吳軍士卒迅速離開,將這道命令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傳達到了城防各處。


    “全軍聽令,放箭。”


    等到親眼看到城下的楚軍進入自己的射程範圍之後,城牆之上的吳軍軍官向著身旁的一名名精銳弓手下達了發射的命令。


    一隻隻羽箭在陽光之下閃耀著寒光,而它們瞄準的對象正是眼前一名名楚軍士卒的要害之處。


    伴隨著一陣接著一陣弓弦震蕩而帶起的破空之聲,眾多的羽箭從城牆之上飛出,飛入了正在向著城牆快速奔馳而來的楚軍方陣之中。


    “羽箭,全體防禦。”


    “諾。”


    天空之中如同一片黑幕的羽箭遮擋住了部分陽光,望見這一幕的楚軍軍官迅速做出應對。


    頃刻之間,處於楚軍前列的劍盾步兵們本能地舉起了手中的圓盾,防禦著上方襲來的一隻隻羽箭。


    楚軍的圓盾防禦起到了他應有的效果,城牆之上吳軍射出的一隻隻羽箭大部分都落在了那圓盾之上。


    不過那眾多的羽箭並沒有可能被完全防禦住,依舊有著為數不少的羽箭通過圓盾之間的空隙射入了楚軍的方陣之中。


    當特製的箭簇射入楚軍們血肉之軀之上,身體傳來的巨大疼痛讓這些楚軍士卒立刻發出了痛苦的哀號之聲。


    就這樣吳城之下的這一片戰場之上,響起了一道接著一道此起彼伏的痛唿之聲,戰爭的殘酷也由此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這一場慘烈的城池攻防戰並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有著太子項毅之前所下達的命令,所以城中的吳國守軍幾乎就是和楚軍進行了一個迴合的交鋒,然後便成建製地退入了戰前準備好的各處隱蔽之處。


    沒有了城內這些吳軍的頑強抵抗,楚軍僅僅付出了很小的傷亡,便占據了這座可以說是吳國最為重要的城邑。


    數個時辰之後,當楚國的旗幟掛上吳城的城牆之時,這座吳國的都城便徹底落入了楚軍的手中。


    站在吳城的城牆之上望著剛剛自己所站立的方向,身為楚軍主將的上官祖釗默默傾聽著副將的稟報。


    “啟稟將軍,我軍已經完全占據了吳城。不過城內除了發現少量吳軍士卒屍體之外,並沒有多少吳軍行動的痕跡。接下來我軍該如何應對,還請將軍下令。”


    聽完副將的稟報,主將上官祖釗緊握腰間長劍沉聲說道:“城中吳軍不可能就這麽飛了,他們一定還在城中。命令將士們加緊搜尋城中各處,一道蛛絲馬跡也不能放過。另外命令將士們今夜打起精神,謹防今夜吳軍可能的突襲。”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大秦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夜星辰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夜星辰天並收藏戰國之大秦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