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不足恐懼症。
這是後世每一個華夏人都無法治愈的疾病,就算是擁有能夠將世界毀滅了許多次的大炸彈也無法治愈。
為何?
還不是我們的人民軍隊在高麗戰場之上與美利堅軍隊交戰之時的武器裝備太過落後嗎?
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給老子炸。
如果可以的話,所有的華夏國人都願意用數萬噸乃至數十萬噸的炸藥換取那些最可愛人的生命。
後世那些華夏國人的心情,也就是嬴連現在的心情。
如果單憑戰鬥意誌,那麽在西戎包圍之中殺出來的秦國人不會比那些山東諸侯的軍隊差。
但是如今秦軍的武器裝備確實無法與那些掌握著先進技術的山東諸侯相提並論。
不用說與那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勁韓相比,就是和西方的鄰居相比也是多有不如。
嬴連無法忘記河西之戰的戰報之中那些因為長劍無法與魏軍相比而拉著魏軍一起跳城的秦軍。
“關於我秦軍武器裝備的事師兄就不用多管了。嬴連絕對不會讓在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因為兵甲老舊而陷入苦戰。”
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
嬴連對於未來的一些技術雖然隻是一知半解,但是嬴連有信心在秦國少府那些大匠的幫助之下讓秦軍的武器裝備有一個質的飛躍。
就在說出這話的時候,嬴連不由自主的將自己的目光看向南方。
巴蜀之地,那裏可是擁有儲量豐富的銅鐵原料。
“放心,總有一天我將征服那裏。”
嬴連的視線仿佛跨越的山川的阻隔去向了那個此時雖然還處在蠻荒之中,但是蘊含著豐富寶藏的秦國必奪之地。
“師兄,我秦軍還有何不足之處?”
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之事,這需要時間去研究去改進,所以嬴連再次向吳起問道。
“完成以上這兩點加上士卒強大的戰鬥意誌。如果能夠有一名能征善戰的名將率領的話,秦軍便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鋒。”聽到了嬴連的問話,吳起如此的迴答道。
可是吳起的迴答可不是嬴連想要的答案,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鋒的秦軍早就已經出現。
秦穆公之時的秦軍北可以與義渠會獵草原,南可以與楚國相談於江湖,東可以攻破晉國的國都,西可以逐戎狄於蠻荒,可謂一隻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鋒的強大軍隊。
但那時又如何?
“如果嬴連的誌向是想率領我百萬秦師逐鹿中原,最終一統華夏呢?”嬴連的視線直直地盯著眼前的吳起,將自己的心中的誌向和盤托出。
“秦公可知這條路有多難,並不是一代功成的。”聽到嬴連的誌向,吳起的心中既驚且喜。
“嬴連當然知道這條路有多艱難,也知道此生恐怕看不到華夏一統,但是嬴連願意為此而奮鬥。請師兄教我如何才能使得秦軍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給予生者能夠給予的一切,爵位、財富,甚至是土地;給予死者以哀榮與保障每逢佳節國君率領文武群臣親往祭祀,由國家給予犧牲將士的親人生活保障”
見到嬴連的誌向實在是堅定,吳起也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師兄這些說著容易,可是做起來卻是太難了啊。”聽完了吳起的敘述之後,嬴連沉吟了許久說出了這麽一番話。
嬴連的這一番話讓吳起心中一慌。
難道嬴連因為前途艱難而想到放棄了嗎?
嬴連最終沒有令吳起失望。
“不過嬴連願意努力為之而奮鬥,師兄你會幫我嗎?”在吳起有些失落的時候,一隻手伸了過來。
麵對這布滿荊棘之路的前路,嬴連最終選擇了堅持。
“吳起從見到秦公的那一天就已經立下誓言,無論秦公要做怎樣偉大的功業,吳起都願意為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看著那隻伸來的手,吳起一邊用力地握住它,一邊鄭重地說道。
感受到手中對方有力的雙手,嬴連和吳起相視一笑,似乎定下了什麽約定一般。
“師兄,帶嬴連看看這座我秦國最為重要的涇水大營如何?”相視了許久之後,嬴連主動將有些沉鬱的話題轉向了輕鬆。
“既然秦公已經發話了,吳起又如何敢說不呢?”看著臉上明顯少了幾分沉悶的嬴連,吳起也想讓他多多看看。
就這樣秦國左庶長吳起帶著秦國君主嬴連在這座秦國最為重要的大營之中四處觀看。
在行進到一處營帳之時,有兩個人的對話卻是將兩人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隊長,你說這次義渠來犯我們會有機會走上前線為保衛關中,保衛秦國而戰嗎?”又是一位年輕的秦國士卒向著自己的隊長出聲問道。
從秦國士卒的話語之中,嬴連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這位秦國士卒內心之中的憂慮與忐忑。
就在嬴連疑惑秦軍士卒為何會問出這種問題之時,那名隊長的話卻是將他心中的疑惑解開了。
“恐怕是不能了,畢竟我們是在河西戰場曾經棄械投降,做過魏國的俘虜。有時候,已經背叛過了的人是不會受到信任的。”那名隊長的話雖然語氣平靜,但是卻是透露出了他心中深深的悔恨。
似乎是還覺得沒有說服力,那名隊長繼續對著年輕人說道:“知道嗎?為了換我們這些人迴來。秦公頂著朝野的巨大壓力決定用半個河西之地和魏國割地求和。”
“恐怕啊除非到了秦國生死存亡之際,我們這些背叛者是不會再有走上戰場為秦國而戰的機會了。”
說完那名秦軍隊長長歎一聲,言語之中多了幾分寂寥。
從他的話語之中,嬴連聽出了一名老卒的無奈。
“可是,可是不是我們主動投降的啊。是我們的主將孟常見勢不妙,臨陣脫逃這才使得我二十萬大軍在河西少梁城下大敗而歸。我們也曾想過殺出一條血路逃迴秦國,可是魏軍實在是太過強大了。我們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放下武器投降的。”
秦軍士卒帶著有些憤慨的語氣向著此時已經沉默著的隊長訴說著當時的情況,現在的他隻想最後掙紮一下。
“是,是孟常先臨陣逃脫。但是我們放下武器投降也是事實。你說頂著一個河西戰俘的身份我們還敢迴到隴西去見我們的父老鄉親嗎?早知如此不如戰死沙場算了”那名隊長語氣慚愧,似乎是做了什麽天大的錯事一般。
“是啊,阿彩還等著我勝利迴家去娶她呢,這下子我有何麵目麵對她?”記掛著自己的愛人,年輕秦卒的語氣之中滿是落寞。
一時之間營帳之中滿是愁苦的歎息聲。
而在帳外聽完了他們全程的嬴連心中也是不好受,他隻想著要那十二萬秦國最寶貴的財富從魏國的手中要迴來。
但是嬴連沒有考慮到這個時代對於戰俘的那種歧視,就像是那位隊長所說的背叛者是難以重獲信任的。
嬴連很明白這些人是好樣的,如果不是勢不可為,身處絕地他們絕對會以自己的生命來宣示自己的信念。
說實話對於這些河西少梁之戰棄械投降的秦卒,嬴連不會也沒有資格看不起他們。
因為當時的情況不是他們的錯。
如果說真的有錯之人的話,主將孟常算一個,當時的國君秦簡公也算一個,甚至嬴連也不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沒有一絲的過錯。
“秦公。”
就在跟在秦公嬴連的身後的吳起小聲說話之時嬴連攔住了他,兩人迅速地離開了現場。
來到一個四下無人的角落之後,吳起立刻向著嬴連躬身認錯道:“這件事是吳起的失職。作為涇水大營的主將吳起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就是失職。”
“不,這不是你的錯。”
在阻止了吳起的認錯之後,嬴連也不禁長歎道:“有些時候比外傷更為兇險的是心病啊,外傷可以痊愈,但是心病治不好可是一輩子的事啊。”
“那不知秦公準備如何解決這些人的心病?”對著嬴連,吳起躬身問道。
“解鈴還須係鈴人,既然是我嬴連將他們換迴來的。那就由我來解他們的心病吧。擂鼓,聚兵。”說完嬴連對著吳起命令道。
“諾。”
在嬴連的一聲令下,隆隆的戰鼓聲便響徹在了涇水大營之中。
而身在此處的秦軍也不愧是秦國最為精銳的士卒,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五萬兵甲齊備的秦軍就已經在滾滾的涇水邊集結完畢。
站在高台之上嬴連看向了這些秦國士卒,不過令他痛心的事,這些士卒的頭都是低下的。
“我秦國的將士們,請將你們的低下的頭顱抬起來。”
“我嬴連知道,秦國也知道你們受委屈了。”
“這次的河西大戰並不是你們的錯。你們在幾乎是在絕境之中戰至了最後一刻。”
“你們都是好樣的。秦國為能夠擁有你們這樣的士卒而感到驕傲。”
伴著嬴連話語越來越多的秦國士卒抬起了自己頭,但是他們雙眼之中的眼神還是充斥著自責與迷茫。
“那麽這次河西大戰究竟是誰的錯?”
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在他們的心中鬱結了許久,其中一個秦卒歇斯底裏將它吼了出來。
這是後世每一個華夏人都無法治愈的疾病,就算是擁有能夠將世界毀滅了許多次的大炸彈也無法治愈。
為何?
還不是我們的人民軍隊在高麗戰場之上與美利堅軍隊交戰之時的武器裝備太過落後嗎?
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給老子炸。
如果可以的話,所有的華夏國人都願意用數萬噸乃至數十萬噸的炸藥換取那些最可愛人的生命。
後世那些華夏國人的心情,也就是嬴連現在的心情。
如果單憑戰鬥意誌,那麽在西戎包圍之中殺出來的秦國人不會比那些山東諸侯的軍隊差。
但是如今秦軍的武器裝備確實無法與那些掌握著先進技術的山東諸侯相提並論。
不用說與那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勁韓相比,就是和西方的鄰居相比也是多有不如。
嬴連無法忘記河西之戰的戰報之中那些因為長劍無法與魏軍相比而拉著魏軍一起跳城的秦軍。
“關於我秦軍武器裝備的事師兄就不用多管了。嬴連絕對不會讓在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因為兵甲老舊而陷入苦戰。”
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靈魂。
嬴連對於未來的一些技術雖然隻是一知半解,但是嬴連有信心在秦國少府那些大匠的幫助之下讓秦軍的武器裝備有一個質的飛躍。
就在說出這話的時候,嬴連不由自主的將自己的目光看向南方。
巴蜀之地,那裏可是擁有儲量豐富的銅鐵原料。
“放心,總有一天我將征服那裏。”
嬴連的視線仿佛跨越的山川的阻隔去向了那個此時雖然還處在蠻荒之中,但是蘊含著豐富寶藏的秦國必奪之地。
“師兄,我秦軍還有何不足之處?”
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之事,這需要時間去研究去改進,所以嬴連再次向吳起問道。
“完成以上這兩點加上士卒強大的戰鬥意誌。如果能夠有一名能征善戰的名將率領的話,秦軍便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鋒。”聽到了嬴連的問話,吳起如此的迴答道。
可是吳起的迴答可不是嬴連想要的答案,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鋒的秦軍早就已經出現。
秦穆公之時的秦軍北可以與義渠會獵草原,南可以與楚國相談於江湖,東可以攻破晉國的國都,西可以逐戎狄於蠻荒,可謂一隻可以與天下諸侯爭鋒的強大軍隊。
但那時又如何?
“如果嬴連的誌向是想率領我百萬秦師逐鹿中原,最終一統華夏呢?”嬴連的視線直直地盯著眼前的吳起,將自己的心中的誌向和盤托出。
“秦公可知這條路有多難,並不是一代功成的。”聽到嬴連的誌向,吳起的心中既驚且喜。
“嬴連當然知道這條路有多艱難,也知道此生恐怕看不到華夏一統,但是嬴連願意為此而奮鬥。請師兄教我如何才能使得秦軍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給予生者能夠給予的一切,爵位、財富,甚至是土地;給予死者以哀榮與保障每逢佳節國君率領文武群臣親往祭祀,由國家給予犧牲將士的親人生活保障”
見到嬴連的誌向實在是堅定,吳起也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師兄這些說著容易,可是做起來卻是太難了啊。”聽完了吳起的敘述之後,嬴連沉吟了許久說出了這麽一番話。
嬴連的這一番話讓吳起心中一慌。
難道嬴連因為前途艱難而想到放棄了嗎?
嬴連最終沒有令吳起失望。
“不過嬴連願意努力為之而奮鬥,師兄你會幫我嗎?”在吳起有些失落的時候,一隻手伸了過來。
麵對這布滿荊棘之路的前路,嬴連最終選擇了堅持。
“吳起從見到秦公的那一天就已經立下誓言,無論秦公要做怎樣偉大的功業,吳起都願意為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看著那隻伸來的手,吳起一邊用力地握住它,一邊鄭重地說道。
感受到手中對方有力的雙手,嬴連和吳起相視一笑,似乎定下了什麽約定一般。
“師兄,帶嬴連看看這座我秦國最為重要的涇水大營如何?”相視了許久之後,嬴連主動將有些沉鬱的話題轉向了輕鬆。
“既然秦公已經發話了,吳起又如何敢說不呢?”看著臉上明顯少了幾分沉悶的嬴連,吳起也想讓他多多看看。
就這樣秦國左庶長吳起帶著秦國君主嬴連在這座秦國最為重要的大營之中四處觀看。
在行進到一處營帳之時,有兩個人的對話卻是將兩人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隊長,你說這次義渠來犯我們會有機會走上前線為保衛關中,保衛秦國而戰嗎?”又是一位年輕的秦國士卒向著自己的隊長出聲問道。
從秦國士卒的話語之中,嬴連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這位秦國士卒內心之中的憂慮與忐忑。
就在嬴連疑惑秦軍士卒為何會問出這種問題之時,那名隊長的話卻是將他心中的疑惑解開了。
“恐怕是不能了,畢竟我們是在河西戰場曾經棄械投降,做過魏國的俘虜。有時候,已經背叛過了的人是不會受到信任的。”那名隊長的話雖然語氣平靜,但是卻是透露出了他心中深深的悔恨。
似乎是還覺得沒有說服力,那名隊長繼續對著年輕人說道:“知道嗎?為了換我們這些人迴來。秦公頂著朝野的巨大壓力決定用半個河西之地和魏國割地求和。”
“恐怕啊除非到了秦國生死存亡之際,我們這些背叛者是不會再有走上戰場為秦國而戰的機會了。”
說完那名秦軍隊長長歎一聲,言語之中多了幾分寂寥。
從他的話語之中,嬴連聽出了一名老卒的無奈。
“可是,可是不是我們主動投降的啊。是我們的主將孟常見勢不妙,臨陣脫逃這才使得我二十萬大軍在河西少梁城下大敗而歸。我們也曾想過殺出一條血路逃迴秦國,可是魏軍實在是太過強大了。我們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放下武器投降的。”
秦軍士卒帶著有些憤慨的語氣向著此時已經沉默著的隊長訴說著當時的情況,現在的他隻想最後掙紮一下。
“是,是孟常先臨陣逃脫。但是我們放下武器投降也是事實。你說頂著一個河西戰俘的身份我們還敢迴到隴西去見我們的父老鄉親嗎?早知如此不如戰死沙場算了”那名隊長語氣慚愧,似乎是做了什麽天大的錯事一般。
“是啊,阿彩還等著我勝利迴家去娶她呢,這下子我有何麵目麵對她?”記掛著自己的愛人,年輕秦卒的語氣之中滿是落寞。
一時之間營帳之中滿是愁苦的歎息聲。
而在帳外聽完了他們全程的嬴連心中也是不好受,他隻想著要那十二萬秦國最寶貴的財富從魏國的手中要迴來。
但是嬴連沒有考慮到這個時代對於戰俘的那種歧視,就像是那位隊長所說的背叛者是難以重獲信任的。
嬴連很明白這些人是好樣的,如果不是勢不可為,身處絕地他們絕對會以自己的生命來宣示自己的信念。
說實話對於這些河西少梁之戰棄械投降的秦卒,嬴連不會也沒有資格看不起他們。
因為當時的情況不是他們的錯。
如果說真的有錯之人的話,主將孟常算一個,當時的國君秦簡公也算一個,甚至嬴連也不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沒有一絲的過錯。
“秦公。”
就在跟在秦公嬴連的身後的吳起小聲說話之時嬴連攔住了他,兩人迅速地離開了現場。
來到一個四下無人的角落之後,吳起立刻向著嬴連躬身認錯道:“這件事是吳起的失職。作為涇水大營的主將吳起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就是失職。”
“不,這不是你的錯。”
在阻止了吳起的認錯之後,嬴連也不禁長歎道:“有些時候比外傷更為兇險的是心病啊,外傷可以痊愈,但是心病治不好可是一輩子的事啊。”
“那不知秦公準備如何解決這些人的心病?”對著嬴連,吳起躬身問道。
“解鈴還須係鈴人,既然是我嬴連將他們換迴來的。那就由我來解他們的心病吧。擂鼓,聚兵。”說完嬴連對著吳起命令道。
“諾。”
在嬴連的一聲令下,隆隆的戰鼓聲便響徹在了涇水大營之中。
而身在此處的秦軍也不愧是秦國最為精銳的士卒,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五萬兵甲齊備的秦軍就已經在滾滾的涇水邊集結完畢。
站在高台之上嬴連看向了這些秦國士卒,不過令他痛心的事,這些士卒的頭都是低下的。
“我秦國的將士們,請將你們的低下的頭顱抬起來。”
“我嬴連知道,秦國也知道你們受委屈了。”
“這次的河西大戰並不是你們的錯。你們在幾乎是在絕境之中戰至了最後一刻。”
“你們都是好樣的。秦國為能夠擁有你們這樣的士卒而感到驕傲。”
伴著嬴連話語越來越多的秦國士卒抬起了自己頭,但是他們雙眼之中的眼神還是充斥著自責與迷茫。
“那麽這次河西大戰究竟是誰的錯?”
這個問題似乎已經在他們的心中鬱結了許久,其中一個秦卒歇斯底裏將它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