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止人殉這道法令出世之後,隴西大地之上發生的這件事就在秦國各地不斷地發生。


    秦國各地的每一位鄉宰,或在自己族中的命令之下,或出於自己的良知,紛紛開始行動了起來。


    無論各地鄉宰的心中對於以活人殉葬的殘忍怎樣的不以為然,他們都不得不開始向境內的秦人宣傳秦公嬴連頒布的這道法令。


    同時他們開始關注起自己境內那些貴族豪強,生怕他們做出觸犯法律的人殉之舉。


    伴隨著各地鄉宰的行動,秦國境內以活人殉葬情況大大減少,畢竟那些貴族們可是不想因為小小的平民的性命而背上一個殺人重罪。


    就算是偶爾有些不開眼的真的想試試觸犯秦法的後果,那些生怕嬴連抓住他們把柄的老世族們也會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麽叫做秦法的無上威嚴。


    他們可不想因為一個敗類的愚蠢之舉而讓這個老世族集團都陷入危險之中。


    通過各地鄉宰的宣傳以及那些不知死活的貴族累累白骨,這道嬴連繼位以來頒布的第一條法令就在秦國徹底紮根了下來。


    與此同時,秦法的威嚴也在每個秦人的心中悄然地紮根了下來。


    從此之後秦人不會認為秦法是可聽可不聽的屁話,因為觸犯秦法是真的會死人的。


    就在這個秦國的官吏都在為廢止人殉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這件事關他們身家性命的廢止人殉的時候,時光也在悄悄地溜走。


    秦國都城涇陽再次送走了他炎熱的夏季,迎接來了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秋季。


    “老太師,甘龍這一去都已經兩月有餘了吧?他現在的情況怎麽樣了?”


    在涇陽宮的一座大殿之中,嬴連一邊閱覽由各地送上來的竹簡,一邊詢問坐在一旁的老太師甘涼關於甘龍的消息。


    兩月月之前,就在秦國都城涇陽城的東門,嬴連率領老太師甘涼、左庶長吳起等一班秦國大臣送別了前往魏國都城安邑議和的甘龍。


    “甘龍能得秦公如此關懷,老臣相信他一路的操勞也是值得的。放心吧,秦公,甘龍已於半月之前到達了安邑城中。不過據甘龍所說魏侯魏斯似乎是有挫他銳氣的打算,暫時不願意見他。”


    聽見嬴連提起自己的兒子,老太師甘涼的心中是一陣的感動地將甘龍的近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讓他不要急躁,耐心等待魏侯的召見。這次我們秦國是求和的一方,總歸按矮人家魏國一頭。”


    聽到老太師說起魏國都城安邑之時,嬴連的手中的毛筆微微一頓。等到反應過來之後,他才若無其事地說道。


    “諾。”聽到嬴連這樣說,老太師甘涼連忙躬身應諾。


    其實這些話他早在甘龍離開之時就已經交代了自己的兒子,但是嬴連能夠這樣說還是讓老太師對於嬴連多了幾分的好感。


    畢竟一個能為臣下考慮而不是一味追求結果的秦公,在整個天下也是沒有多少的。


    老太師甘涼現在很期待,這位年輕的秦公到底會將秦國帶到一個怎麽樣的高度。


    “咦。”


    就在老太師微笑著看著年輕的嬴連的時候,嬴連的一聲清咦卻是讓他緊張了起來。


    “秦公可是各地奉上的公文有什麽不妥?”老太師甘涼躬身對著嬴連躬身拜道。


    “老太師對於子車明這個人可有什麽印象?”


    就在老太師甘涼一陣疑惑的時候,嬴連將一卷竹簡交給了他。並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


    這個人正是兩月之前在隴西李氏墓地救下少女阿彩那位年輕的鄉宰。


    “這位子車明寫的公文和那些隻知道阿諛奉承的人可不一樣。這份公文不止言之有物,而且還提出對秦國的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了他的一些想法。”


    談起這卷公文,嬴連的臉上浮現了滿意的神情。同時他也好奇這位子車明到底何許人也。


    而老太師甘涼在看完這份公文之後,也不得不對這位頗有才幹的年輕人生出了幾分欣賞之意。


    然後他才注意到子車明的姓氏的特殊。


    老太師甘涼緊緊地盯著竹簡之上子車那兩個篆字,許久之後才反應過來。


    “對這個子車明,老臣印象不深,想來想去,是個青年才俊。但是子車這個世族老臣卻是永遠都不會忘記。”


    老太師一臉複雜表情的合上手中竹簡,帶著些感歎意味的語氣對著嬴連說道。


    “哦,願聞其詳?”


    一開始聽到子車這個姓氏,嬴連就覺得有種熟悉的感覺。而聽到這個世族能讓宦海沉浮的老太師說出這種話的世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啊。現在他更好奇這個子車氏到底是何許人也了。


    “公子可聽說《詩經》之中的《黃鳥》一篇?”聽到嬴連的問話,老太師甘涼卻是沒有直接說出答案,反而和嬴連談起了《詩經》。


    “當然,在安邑之時老師曾經說過這一篇。”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當老太師甘涼說到黃鳥之時嬴連想到了在安邑河西學院讀書的日子,情不自禁的將這首詩唱了出來。


    但是唱到“子車奄息”的時候嬴連才反應過,此刻嬴連才忽然反應過來。


    “老太師你是說這位子車明是當年的子車三傑之後?”


    “子車氏原本是嬴氏公族的一支,從來都是嬴氏最堅定的支持者。當年子車三傑被當作祭品給穆公做了陪葬。子車一族也對嬴氏公族心灰意冷了。”


    “這兩百多年來,子車氏流落隴西,漸漸沒落。但是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秦人。在數月之前簡公召集大軍準備進攻秦國河西的時候,子車一族還派出了八百子弟……”


    老太師像講述著平常之事一樣講述子車氏的點點滴滴。


    雖然嬴連從中沒有聽出老太師話語之中所包含的表情,但是就是子車氏做的這一切就足以讓動容。


    “壯哉子車。”


    一聲高吼聲從嬴連的口中發出。


    “子車氏沒有辜負秦國。我贏氏卻是負了子車氏啊。”高吼之後,嬴連的聲音頓時又陷入了低沉。


    當嬴連說完這句話之後,這座大殿之中忽然了安靜了下來。似乎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壓迫這大殿之中的每一個人,讓他們不敢輕易說話。


    “老太師,能否派人去隴西召子車一族前來涇陽。”說完之後,嬴連立即意識到不妥。


    然後搖搖頭繼續說道:“不妥,不妥。派人前去顯示不出我的誠意,不如這樣,我即刻出發前往隴西邀請子車一族迴朝。”


    說著嬴連就要讓人備上幾匹快馬,他要即刻輕車簡從趕往秦國的龍興之地隴西。


    “秦公,秦公請三思啊。”


    就在嬴連正要準備出行的時候,一旁的老太師看到他這個樣子是再也忍不住了。


    老太師一下子就站到了嬴連的身前,然後躬身拜道:“秦公請三思。秦公登位不過數月的時間,秦國國內正是人心浮動的時候。秦公這個時候立刻涇陽,無異於是將一個火星吹入了一片原野之中。稍有差池就是燎原大火啊。”


    “這好吧。”聽到老太師甘涼一陣語重心長的勸誡之後,嬴連激動的內心終於漸漸冷靜了下來。


    “老太師,你說的有理。現在涇陽城隻是表麵上平靜了下來,在它深處不知道醞釀著怎樣的風暴。這樣老太師,我馬上寫信。侍者先行持我的親筆信去隴西找到子車一族。等到日後秦國安定之後,我再親自前去邀請子車一族迴歸朝堂。老太師認為這樣行否?”


    思來想去嬴連明白現在自己這個秦公可是不能輕動,於是他退而求其次先行對子車一族進行安撫,等到來日秦國穩定了之後他再親自前去。


    “這樣才是沉穩謀國之舉。”聽著嬴連說的話,老太師臉上的焦急終於變成了笑意。他撫著自己的胡須笑著說道。


    既然老太師已經同意,嬴連也不遲疑,直接攤開一卷竹簡書寫下自己想要和子車一族說的話。


    嬴連速度很快,不到一刻鍾的時間他就已經完成了。


    看著自己所寫的這幾卷竹簡,嬴連忽然覺得此刻的竹簡是如此的笨重。作為後世用慣了白紙的嬴連,盡管已經來到了這個兩千六百多年之前的秦國好幾年了,但是他還是用不慣笨重的竹簡。


    “不知道交給少府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到底出了成果了沒有?”此刻的他已經越來越想念那輕便的白紙了。


    收起了自己的思緒,嬴連將自己書寫好的竹簡交到了老太師甘涼的手上鄭重地說道:“老太師拜托了。子車一族和嬴氏公族這數百年的恩怨能不能化解就看這一遭了。”


    “老臣定不辱使命。”看著嬴連眼神之中的請求,老太師用力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秦公,秦公,好消息,大好消息啊。”


    “秦公,秦公,好消息,大好消息啊。”


    就在嬴連和老太師甘涼互相矚目之際,殿外卻是傳來了相同內容的兩個不同的聲音。


    而仔細去聽的話,這兩個聲音的主人都是在秦國位高權重的人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大秦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夜星辰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夜星辰天並收藏戰國之大秦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