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下午,總參謀部收到了馬其頓軍團的電報,保加利亞伊萬諾夫軍團被困後,向馬其頓軍團投降。


    其中保加利亞指揮官伊萬諾夫飲彈自殺身亡。


    消息傳到索菲亞之後,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徹底斷了最後一點僥幸心理。


    開戰不過短短月餘,整個保加利亞王國就由原來的雄心萬丈,變成現在的人心惶惶。


    畢竟,在開戰之前,在輿論的鼓吹以及保加利亞政府有意地引導民意。


    現狀似乎也像保加利亞的報紙上所說的一樣,保加利亞軍隊依然會像1885年的保賽戰爭,幾個月前剛剛結束的巴爾幹戰爭一樣,保加利亞軍隊給與敵人迎頭痛擊,然後獲得輝煌的勝利。


    1885年的保塞戰爭,保加利亞方麵以絕對弱勢的兵力,在邊境戰役中打敗了塞爾維亞侵略者,並且反推到塞爾維亞境內,不但成功地完成與東魯米利亞省合並的目標,還同時確立了新生的保加利亞王國的尊嚴和驕傲。


    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中,保加利亞陸軍作為主力,在色雷斯地區擊潰了奧斯曼帝國的陸軍主力,差一點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


    新獨立的保加利亞王國,僅僅花費了三十年的時間,眼看著就可以恢複到曆史上保加利亞王國鼎盛時期的版圖,隱隱成為巴爾幹的新霸主-王國的最北方至多瑙河下遊,向南直達愛琴海,地跨黑海和地中海,成功突破出海口被博斯普魯斯海峽鉗製的枷鎖,假以時日,隨著經濟的發展,必然成為巴爾幹的大國。


    保加利亞陸軍連續的輝煌勝利,讓幾乎所有的保加利亞人,都認為希臘的陸軍實力不堪一擊,被保加利亞打敗隻是時間問題。


    想不到這次開戰之後,前線就噩耗連連,急於短時間內結束戰爭的保加利亞,全國上下,根本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在得知希臘軍隊修築完善的工事,依靠防線固守,這樣完全出乎意料的戰術後,也慌了神,因為這和保加利亞軍方的設想完全不同。


    現在的保加利亞軍隊已經完全沒有了勝利的可能,國王費迪南一世聯係了俄國政府,向俄國表示了停戰請求,並請求俄國作為中間人,進行戰爭調停。


    費迪南和蓋素福首相(保加利亞首相)大約是惱恨同盟國的欺騙(在戰爭中幾乎沒有對保加利亞任何的支援),轉而又向俄國伸出了雙手。


    俄國政府看到昔日巴爾幹的鐵杆小弟保加利亞,在背棄自己之後,竟被各國收拾的這麽淒慘。


    考慮到德奧同盟國成員對保加利亞的拉攏,在民族感情上,大家同為斯拉夫人,文化相近,都信仰東正教,就連語言都能夠直接交流,以及保加利亞地理位置對自己的作用,自然樂嗬嗬地表示了同意做這個調停人。


    如果今後的保加利亞能夠像以前一樣俯首帖耳,迷途知返,那麽俄國將會在巴爾幹半島有文化相近,種族相同的兩個小弟-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再次在巴爾幹地區樹立俄國的強大影響力。


    日俄戰爭之後,作為歐洲壓路機的俄國,盡然敗給了日本人,讓俄國人在歐洲大丟顏麵,威嚴掃地。


    在二十世紀初,整個歐洲成為了世界的中心,勢力達到了鼎盛,除了歐洲和美洲,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幾乎都是歐洲的殖民地!


    非洲就不用說了,歐洲人1885年開個柏林會議,外交官們在會議桌上拿著地圖,用筆在地圖上比劃幾下,你一塊南非,我一塊肯尼亞的,軍隊都不用到非洲當地去,就直接給瓜分了!


    先確定歸屬,然後再派遣一些軍隊,就算歐洲國家確定了非洲殖民地的主權了。


    中東,南亞,東南亞,大洋洲,東亞,這些地方都是歐洲的殖民地!


    可以想象一下,此時的歐洲人,將歐洲以外的地方,都視為蠻荒之地。


    在歐洲人眼中,除了白人以外的種族,都是一些未開化的土著,愚昧無知,封建落後。


    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國人敗給了東亞的日本,在當時的歐洲人看來,這就像意大利敗給埃塞俄比亞的黑叔叔一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爆冷!


    所以,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在國際上大丟顏麵,同時由於日俄戰爭的消耗,國內的矛盾加劇,引發了民眾動亂,讓俄國的實力急劇下降。


    保加利亞這個原本俄國的鐵杆小弟,也是在這個時候,才對俄國翻臉。


    要知道,原本的保加利亞軍隊中,幾乎所有的中高級軍官,清一色都是俄國軍官,保加利亞軍隊的指揮權,自然也在俄國沙皇的手中。


    日俄戰爭後,保加利亞一看,俄國竟然連日本人都打不過,有什麽資格做保加利亞的大哥呢?罩得住麽?自然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對俄國言聽計從。


    所以,日俄戰爭後,俄國在巴爾幹的影響力一落千丈。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1908年奧匈帝國直接吞並了委托管轄的波黑,奧斯曼帝國1908年鬧革命(土耳其青年黨),俄國是日俄戰爭中遭受重創,巴爾幹原本有影響力的兩大帝國,都無暇顧及,奧匈帝國直接將波黑吞並了。


    要知道,波黑地區可都是斯拉夫人。


    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俄國手握著兩張王牌,東正教和斯拉夫民族主義,在東歐,巴爾幹半島和奧斯曼帝國中一唿百應。


    俄國在黑海沿岸鼓吹泛斯拉夫主義,同時又揮舞著東正教的大旗,周邊的兩大帝國,奧匈帝國(統治著眾多斯拉夫人)和奧斯曼帝國(統治著大量的信仰東正教的基督徒)深受其苦。


    本身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是走下坡路的多民族帝國,國力逐漸下降,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那裏還禁得住俄國人在那裏煽風點火,虎視眈眈。


    奧匈帝國治下有大量的斯拉夫人,像波蘭人,烏克蘭人,捷克人,波斯尼亞,克羅地亞,都是斯拉夫人。


    俄國人竭力地鼓吹泛斯拉夫主義,真要讓他成功了,奧匈帝國就四分五裂了。


    同樣作為俄國的敵對國,奧斯曼帝國境況更加悲慘。


    由於特殊的曆史原因,奧斯曼帝國統治著眾多的東正教基督徒,幾乎占了奧斯曼帝國民眾的一大半。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窮困潦倒的東正教徒普遍相信(可能是宗教的原因),會有一個信仰東正教的皇帝,將他們解救出來。


    從種種跡象看,俄國沙皇很符合這些條件。


    結合奧斯曼帝國日薄西山的國力,自然有不少的教徒願意相信俄國人,比如亞美尼亞人。


    (從這方麵來看,俄國將自己視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還真是有道理的)


    在巴爾幹地區,生活著大量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例如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這在崇尚擴張,嗜土如命的俄國眼中,還有比這裏更適合擴張的地方麽?


    如果不是俄國在日俄表現的太爛,奧匈帝國這個被譏諷為“布娃娃帝國主義”的帝國,哪裏有膽子敢吞並生活著大量斯拉夫人的波黑地區。


    俄國也是在日俄戰爭之後,積極地開始進行改革,近些年來成果顯著,實力有所恢複,自然想在巴爾幹地區恢複自己以往的影響力。


    所以,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一世的請求,被尼古拉二世當做恢複俄國在保加利亞影響力的契機,自然樂嗬嗬地答應了。


    而俄國和希臘的關係,無論是政治方麵,還是經濟,一向不錯。


    兩國王室之間關係密切,君士坦丁的母親,希臘的奧爾嘉王後,來自俄國羅曼諾夫皇室。


    而且,兩國又同屬信仰東正教的國家。


    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希臘商人從事貿易,像是烏克蘭地區的敖德薩,就有大量的希臘人定居。


    原曆史時空中,君士坦丁王儲在1897年率領希臘軍隊與奧斯曼帝國作戰,結果戰敗,希臘王室麵臨著丟失王位的風險,被希臘人口誅筆伐。


    戰爭失敗的希臘人,要讓王室為戰敗負責,推翻王室,建立共和國,而沙皇俄國考慮到奧爾嘉王後的關係,給予希臘王室以外交支持。


    同樣是在七月十二日下午,維尼澤洛斯首相受到了俄國大使的拜訪,明確表達了俄國想要調停保加利亞與希臘兩國戰事的意圖。


    雅典國防部大樓


    “大家說說,我們應該如何迴複俄國人的調停要求呢?”君士坦丁向希臘的軍政高層諮詢道。


    “談判肯定是要談判的,隻是現在馬其頓軍團想要完全實現這次戰爭的預定目標,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行”埃馬努伊爾總參謀長迴應道。


    對於現在的希臘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完全占領保加利亞愛琴海沿岸的領土,遏製保加利亞的發展。


    隻是現在馬其頓軍團剛剛完成對伊萬諾夫軍團的圍殲,已經持續作戰了十幾天,軍團上上下下早已經疲憊不堪了。


    在伊萬諾夫軍團投降之後,整個軍團幾乎都放鬆了下來,現在正駐紮在卡瓦拉,盡管軍團長馬努吉安那斯基沒有下令修整,但是在激戰過後,所有人都鬆懈下來。


    而保加利亞愛琴海沿岸的領土,還有西色雷斯。


    西色雷斯的首府亞曆山德魯波利斯,距離卡瓦拉還有一百多公裏的距離。


    而且,亞曆山德魯波利斯同卡瓦拉一樣,也是一個海邊小港口城市。


    如果不能占領這裏,那麽希臘剝奪保加利亞海港,以遏製保加利亞的目的,就破產了。


    這也是保加利亞人狡猾的地方,原本想著在伊萬諾夫軍團撤迴卡瓦拉之後,采取守勢,牢牢地守衛駐卡瓦拉,然後再向列強請求調停,這樣,即便保加利亞戰敗,由於卡瓦拉仍然在保加利亞軍隊手中,那麽保加利亞方麵依然可以保有卡瓦拉這個重要的愛琴海出海口。


    隻是馬其頓軍團的戰術出乎了保加利亞高層的預料。


    保加利亞軍隊此時要求停戰,就是想要趁著希臘軍隊無暇顧忌,保留西色雷斯。


    而沒有軍隊實際占領,可想而知,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希臘想要索取西色雷斯,基本會被各國反對。


    在這次戰爭勝利之後,希臘綜合實力已經位居巴爾幹各國之首,聲威大盛,列強各國自然想要平衡巴爾幹地區的國家實力,而不想看到希臘在巴爾幹地區一家獨大的局麵。


    在談判中,肯定要偏袒弱勢一方的保加利亞,而打壓如日中天的希臘。


    而且,戰場上沒有得到的領土,想要在談判桌上得到,也不太可能。


    想到這裏,君士坦丁也有些頭疼。


    “王儲殿下,這樣的任務,沒有人比我們海軍更合適了”希臘海軍司令康托裏奧蒂斯說道。


    “我們海軍的軍艦現在正在愛琴海上巡邏,距離西色雷斯首府亞曆山德魯波利斯距離不遠,隻要我們海軍搭載部分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就·····”


    還不等康托裏奧蒂斯司令說完,軍備部長揚尼斯就打斷了他:“根據我們的情報人員傳迴的消息,雖然亞曆山德魯波利斯沒有保加利亞主力軍隊駐守,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士兵防守,那裏畢竟也是一個港口,保加利亞方麵還是很重視的”


    “你們海軍的戰艦哪怕再厲害,它畢竟上不了岸”


    “單靠海軍陸戰隊,恐怕不是保加利亞小股守軍的對手,你們海軍還是別摻和了”


    “海軍陸戰隊畢竟不是專業的陸戰部隊人數本來就不多,倉促之間勉強出動,恐怕會傷亡慘重”


    開玩笑,陸軍廢了那麽大的功夫,總算是打贏了戰爭,成功將敵人的卡瓦拉方麵的陸軍主力圍殲了。


    海軍從頭到尾就隻無所事事,除了在愛琴海沿岸炮擊了幾次外,幾乎沒有任何貢獻。


    仗都打完了,海軍就直接出手,想要摘取勝利果實了,直接派軍艦接受戰利品?


    想的還挺美。


    保加利亞海軍實力非常弱,隻有幾艘魚雷艇,因此在開戰之後,希臘海軍隻是在愛琴海負責巡邏,幾乎沒有參戰。


    身為海軍司令的康托裏奧蒂斯一開口,軍備部長揚尼斯就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希臘的羅馬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尾熊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尾熊a並收藏希臘的羅馬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