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裏煙霧繚繞,桌子上的煙灰缸裏盛滿了煙蒂,圍桌而做的三人沉默良久。


    君士坦丁咳了一聲嗓子,打破了安靜:“現在的問題是,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組成的同盟,合兩國之力,能與奧斯曼帝國一爭長短麽?”


    作為希臘陸軍總參謀長的埃馬努伊爾,平日裏接觸到大量巴爾幹國家的軍事情報,同為巴爾幹國家,無論是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還是奧斯曼帝國,總參謀部下屬的軍事情報局,使用或明或暗的手段,長年累月地搜集大量詳細的情報,這是參謀人員製定計劃的重要依據。


    腦海中迴想著關於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軍事情報數據,艾瑪依努爾說道:“根據我們總參謀部的分析和推測,戰爭狀況下,塞爾維亞可以募集的軍隊人數是25萬左右,保加利亞約35萬,兩國聯手,軍事力量規模可以達到60萬人,麵對奧斯曼帝國的極限兵力70萬,還真有一戰之力”


    聽到這個情況,君士坦丁與維尼澤洛斯相視一眼,彼此心中明了。


    “依照總參謀長給出的數據來分析,兩國聯合攻擊奧斯曼,彼此實力相差仿若,對於保賽兩國來說,風險太大了”君士坦丁沉吟道。


    “勝則是慘勝,但從紙麵上來看,兩國的兵力還處於弱勢;敗了,之前處心積慮獲得的獨立地位都要受到威脅”


    維尼澤洛斯原本有些焦躁的眉頭也舒展開來:“兩國對希臘的聯盟邀請態度冷淡,並非真的不願意與希臘結成同盟,而是想要在盟約中獲得一個相對有利條件”


    說到這裏,維尼澤洛斯似乎打開了思路,對於這次訪問兩國碰壁的緣由豁然開朗,思路越發地清晰:“而且,別忘了,巴爾幹三國中,希臘是唯一有成規模的海軍的國家,隻要兩國還對奧斯曼帝國歐洲部分的領土有想法,他們就必須拉攏希臘進入同盟”


    奧斯曼的海軍哪怕戰鬥力存在疑問,畢竟也是有幾艘正規的戰艦,尤其是1910年購買的兩艘德國萬噸級前無畏艦,戰力不可小覷。


    而保加利亞的海軍麽,也就那麽幾艘魚雷艇和巡邏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塞爾維亞作為一個內陸國家,就更不可能有海軍了。


    奧斯曼帝國僅存的歐洲領土,基本就在愛琴海沿岸的巴爾幹半島。


    一旦兩國與奧斯曼帝國發生戰事,接敵的預定戰場,必然是在馬其頓以及色雷斯地區。


    由於保賽兩國沒有海軍,奧斯曼帝國位於小亞細亞半島的援軍,就可以通過海陸並進的方式,支援其在巴爾幹的駐軍。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巴爾幹地區內部的道路,幾乎還處於中世紀的水平,可以忽略不計。


    真要說有什麽成規模的人工道路,恐怕還要追溯至羅馬帝國時期,在那裏修建的道路。


    (羅馬帝國時期,由於帝國領土廣袤,交通不便,為了維護統治,便於帝國內部的文化交流,以及軍事用途和商業利益,在帝國內部修建了係統性的道路係統,類似於大秦的直道;例如索菲亞通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東羅馬帝國中後期,國力衰退嚴重,也不知有多少次,斯拉夫蠻子沿著這條道路,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t﹏t)┛)


    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帝國從海陸向巴爾幹內陸進行支援,反而更加便利,畢竟海運的效率可比陸路高多了。


    目前奧斯曼帝國仍然掌控著愛琴海重要港口城市薩洛尼卡。


    在聯盟中沒有希臘的情況下,一旦兩國與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開戰,奧斯曼帝國從其他地方調集的人員和物資,可以從容地通過這個港口城市進入巴爾幹內陸地區,源源不斷地支援在此作戰的奧斯曼軍隊。


    “這兩個國家需要希臘的海軍,切斷奧斯曼帝國通過海路支援巴爾幹戰場的航線,否則,他們定然會陷入苦戰”維尼澤洛斯欣喜地說道。


    “而且,保加利亞畢竟也是擁有沿海地區的國家,他們就不擔心,一旦沒有人牽製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奧斯曼帝國的兩艘前無畏艦會沿著黑煙沿岸一路北上,依次輪番炮擊他們的重要黑海沿岸,像是瓦爾納,現在好像是保加利亞僅有的港口城市吧?”


    維尼澤洛斯嘴角帶著一絲挪瑜:“軍艦上的大口徑艦炮,射程近的幾公裏,遠的射程十幾公裏,用來對付沿海城鎮,那可是威力巨大”


    “瓦爾納作為目前保加利亞唯一成規模的港口城市,不久之前保加利亞才剛剛連通了火車,通過這座港口城市,可以直達保加利亞的首都索菲亞,這條道路可是保加利亞的交通命脈”


    “所以,哪怕僅僅增加希臘的海軍作為籌碼,放置在保賽一方,他們的勝率都會大幅度提高”


    君士坦丁撫著下巴,不斷點頭,這番解釋確實合情合理:“這麽來理解的話,雙方目前確實很像是聯手打壓希臘,就是為了討價還價,而非完全將希臘排擠出聯盟”


    “隻是,這樣的話,兩國目前的聯盟,明顯是以保加利亞為主了,塞爾維亞的實力還要弱於保加利亞。1885年兩國的戰爭中,塞爾維亞可是一敗塗地,如果不是奧匈帝國出麵,恐怕貝爾格萊德都被保加利亞占領了,保賽兩國可是有舊怨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塞爾維亞來說,與希臘結盟或者是與保加利亞結盟,沒有什麽差別呀,為什麽塞爾維亞不聲不響地選擇了保加利亞呢?”


    君士坦丁實在不理解塞爾維亞的外交選擇。


    “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的關係,自從1908年奧匈帝國強行合並波黑,就已經鬧翻了,目前反而與俄國關係親密,不出所料的話,應該是俄國人在背後做了工作,畢竟都是斯拉夫兄弟國家”維尼澤洛斯冷笑道。


    1908年,奧匈帝國趁著奧斯曼帝國內部不穩,土耳其青年黨鬧革命的空檔,宣布合並了波黑。


    波黑地區生活著大量的斯拉夫人,顯然,塞爾維亞對波黑是有想法的。


    波黑與塞爾維亞毗鄰,塞爾維亞國內,上到國王,下到民眾,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塞爾維亞的領土應該包含波黑在內。


    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的關係因此緊張,當時俄國支持同為斯拉夫兄弟的塞爾維亞,強烈反對奧匈帝國吞並波黑;而德國則站在奧匈身後,支持奧匈帝國的吞並之舉,並不惜發出戰爭恫嚇。


    由於日俄戰爭中,俄國國內動蕩,實力受到削弱,1908年時實力尚未恢複,隻能眼睜睜看著奧匈帝國吞並了波黑,讓俄國上下深以為恥。


    聽到維尼澤洛斯解釋其中的原委,君士坦丁心裏感歎,歐洲的外交關係就是這樣,錯綜複雜,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希臘的羅馬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尾熊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尾熊a並收藏希臘的羅馬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