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看到凱末爾全神貫注地盯著車窗外工作的拖拉機,顯然凱末爾對拖拉機很感興趣:“按照計劃流程,我在向雅典大學報道後,做好交接工作後,第二天就會到拖拉機工廠實地參觀,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一起來參觀的”


    一來,兩人都是外鄉人,在異國他鄉相遇;二來,兩人都是年輕人,二十來歲的年齡,漢斯對於凱末爾的印象很好。


    而且,無論是在德國國內,還是奧斯曼國內,雙方出於利益的考量,外交關係近些年來持續走進,國內的輿論也是一片熱切。


    “拖拉機工廠?希臘已經可以自產拖拉機了?”凱末爾失聲道。


    “是的,聽說就在希臘最大的工業區,比雷埃夫斯港附近,離這裏並不遠”漢斯解釋道。


    馬車距離市中心愈發接近,街道上的行人和來往的車輛也越來越多。


    隨著希臘財政的改善,作為目前希臘的首都,雅典必須有一個新的麵貌。


    在亞曆山德羅斯首相的積極督促下,雅典市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行舊城改造和擴建。


    新的城市建設規劃,在籌備過程中,充分地吸取了西歐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和教訓,進行了充分地論證,設計人員特地前往巴黎、漢堡、倫敦等一批歐洲大中城市,進行實地的考察。


    經過數年的努力,雅典作為希臘最大的城市,在也不是原本一個破舊的小城市,隨著近些年來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雅典城中修建了寬敞平坦的柏油馬路,以及完善的地下管道設施,自來水供應係統等,道路兩旁大量的公共照明係統。


    單單就公共照明係統,到底應該采用什麽樣的形勢,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保守人員認為應該學習倫敦,采用已經非常成熟的煤氣照明路燈,畢竟有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做了前期探索,雅典隻要循規蹈矩,在大規模的照明應用中,肯定不會出現離譜的差錯,勝在穩定。


    同樣也有傑出的人士,敏銳地察覺到了,電力照明才是未來最好的選擇,而且,雅典采用電力照明係統也有相當的優勢,那就是希臘作為交流電浪潮中的弄潮兒,電力係統的發展一直處於先進水平。


    而且,這樣做也可以推廣交流電的應用,在希臘的進一步推廣。


    截止到目前為止,希臘的電力主力用戶,還是工業用電,在居民個人用電方麵,大規模地普及依然需要時間,畢竟社會的慣性也是很大的,燈泡照明作為一個新潮的應用,一時之間民眾還不能廣泛接受。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希臘目前除了電力能源,其他方麵的能源比較匱乏造成的。


    在了解到市政府正在籌備的公共照明規劃後,卡爾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是一個在希臘進一步推廣電力進入千家萬戶的契機,矗立在雅典大街上的路燈,就是一個個廣告,向世人展現電力照明的無限光明。


    之前君士坦丁王儲為了說服和拉攏的國內資本,少量建造的路燈,引發雅典市民,甚至是雅典附近的民眾特意趕來雅典,在夜間圍觀路燈的轟動效應,啟發了發電廠的照明經理卡爾。


    卡爾親自下場,先後遊說市政廳和首相府邸,終於得到了承諾,出於保險考量,可以允許發達廠首先建設第一期的照明工程,小規模地進行應用。


    如果驗證燈泡照明用於大規模公共照明的可行性,特斯拉電力公司會得到更多的合同。


    與此同時,還在雅典城內修建了多個公園,圍繞在這些公園旁邊,許多醫院和市場,以及配套的學校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這些公共設施的大量出現,讓整個希臘煥然一新。


    於是,朦朧夜色中,載著凱末爾和漢斯的公共馬車,進入雅典市中心,恰逢華燈初上,讓初次來到雅典的兩人大為讚歎。


    漢斯看著眼前的情景,讚歎道;“和我想象中落後的希臘完全不同呀,不遜於西歐的城市麽!”


    雅典給漢斯的第一印象良好,並不像西歐民眾固有觀念中,中東歐地區蕭索破敗的樣子,以後的工作地點,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樣子。


    而生機勃勃的雅典城,帶給凱末爾的觀感,則要複雜得多。


    想想君士坦丁堡這樣久負盛名的城市,街道上行走時,到處可見臭不可聞的汙水,奧斯曼帝國的財政萎靡,也不可能花費太多錢,在並不緊要的汙水排放係統上。


    在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裏,君士坦丁堡都是歐洲最為恢弘壯麗的城市,中世紀時,那些途經君士坦丁堡的西歐商旅們,在經過這座城市時,幾乎沒有不自慚形穢的。


    在倫敦巴黎僅僅隻有幾萬人時,君士坦丁堡就是人口超百萬的城市了。


    單單從君士坦丁堡的別稱“伊斯坦布爾”,意為“進城去”,你都能體會道那些即將進入這座偉大城市的人,心中雀躍的喜悅之情。


    不知何時,君士坦丁堡的光芒,被巴黎倫敦,甚至是柏林,這些後來者超越。


    君士坦丁堡盡管有眾多曆史悠久的建築古跡,但是,帶給遊人的印象卻漸漸趨於負麵:街道上汙水肆虐,以至於到處都是臭烘烘的,常年累月沒有擴建而顯得狹窄逼仄的道路,破舊斑駁的房屋。


    讓人很難把曆史書上的君士坦丁堡,和現在這個暮氣沉沉的城市聯係起來。


    由於時間已晚,兩人下了馬車後,一同前往旅館中投宿。


    正趕上晚上的忙碌期,小旅館麵積不算寬敞的前廳中,熙熙攘攘地坐著幾十個用餐的客人。


    看到兩個衣著講究的客人,漢斯和凱末爾走進來,本來站在櫃台後麵的老板眼睛一亮,知道是貴客上門,慌忙走上前來,接過兩人手中的箱子,熱切道:“歡迎兩位客人前來,不過,本店隻有一間房間了”


    看著兩人為難的樣子,繼續道:“最近這段時間,正是客人的高峰期,其他旅館中也是一樣的擁擠,兩位就在本店將就一晚上吧,如果你們不滿意,明天你們可以再找心怡的旅館了”


    漢斯希臘語並不熟練,還做不到隨意交談,因此,和老板的交涉,全部由凱末爾負責。


    畢竟凱末爾來自薩洛尼卡,這個號稱“連擦鞋童都會六種語言的城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希臘的羅馬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尾熊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尾熊a並收藏希臘的羅馬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