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列國諸侯,都不願錯失機遇。而且他們手中,又各自握著鎮國精銳,甚至一部天兵神軍。姒首您說,他們會如何做?”


    齊庸冷冷一笑:“吾嚐聞,‘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因老共主帝宣在位,帝畿十二部天兵坐鎮,才讓天下承平數十萬載。列國諸侯雖有局部的摩擦,但卻少見滅國之戰。”


    “可是老共主之後,曆代天子禪讓,都說一朝天子一朝君臣。天下諸侯沒了掣肘,必然會起兵爭位,神州大亂不遠矣!”


    “這……”


    這一番話,把姒伯陽與蹇渠冷汗直冒。


    真如齊庸所說,老天子時日無多,天下諸侯群起爭位,在這屍山血海中,不要說天神業位,就是正神業位都難說能自保。


    涉及人道至尊,先天帝君之業位,最後就是有不朽古神親自下場,也不足為奇。說不定還有更上一層的存在,布下暗子。


    這時越國重建,且不說揚州之外的強大諸侯,何種態度對待越國。隻是如今揚州霸主三苗共工氏,就能讓越國再度亡國。


    如此想著,姒伯陽憂心忡忡,道:“如你所言,這時還真不適合建國。諸侯大戰一起,新生的越國,幾乎是注定為王先驅。”


    “到時,強大諸侯爭奪至尊之位,弱小諸侯尋求強大諸侯庇護,整個天下都亂成一團。直到新任共主平定天下,入主帝畿。”


    “我會稽氏族,該何去何從!”


    “姒首的擔憂,不無道理。不謀大勢者,不足以謀一時。”


    齊庸道:“天子的禪讓交接,對外說是唯仁德者,不能居之。可實際上,天子共主之位,隻有兵強馬壯者,方有機會染指。”


    “所謂的仁德,在絕對強權之下,隻能忝陪末座。曆代天子也曾指定下一任攝政君,以攝政君為接任者,可往往都事與願違。”


    “除非那一位攝政君,本身就是一位大國諸侯,有著壓服一眾公侯的實力,不然免不了被架空,乃至於被強勢諸侯所放逐。”


    說到此處,齊庸感歎道:“大虞神朝曆五十四朝天子,得傳三千一百萬載。在這三千一百萬載漫長歲月中,除初代天子外。”


    “每代天子共主禪讓,都是一場殺劫的開始。執掌周天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得至高無上人道權柄,一步登天直入先天帝君。”


    “隻憑這一項,天下諸侯便是死命爭奪。一方公侯到頂,也就十萬八千元壽,躋身周天正神業位,如何能與天子共主相比?”


    “戰國……”


    姒伯陽悠悠道:“照你說來,這‘戰國’的稱謂,倒是極為貼切。未來八千年,天下多事矣!”


    這句話出口後,姒伯陽的心頭默然一歎。


    雖然八千載歲月,對於尋常百姓黔首而言,是一段難以想象的漫長時間,最少都是幾十代、上百代人之後的事。


    可是姒伯陽已證仙道,修成長生不壞之體,八千載歲月對他而言,不過是他這一世的一小段,遠遠不是他人生的終點。


    也就是說,不管他願不願意,除非他立刻舍下山陰氏偌大的家業,遠遁赤縣神州之外,躲避諸侯奪位,天下大亂的餘波。


    不然,隨著山陰氏日漸強大,姒伯陽道行突飛猛進。不管姒伯陽願不願意,都會卷入奪位之中,稍有不慎就會化為齏粉。


    在天下大勢的洪流中,一尊大地遊仙、不死地隻級數的存在,落在其中連點浪花都掀不起來,頃刻就會被洪流無聲淹沒。


    就是號稱不朽的古神,在人道殺伐洪流中,都不一定能保證自身神性不朽長存。


    齊庸察言觀色,對姒伯陽的複雜心緒了然於心,道:“天下本就多事,隻是沒了老天子的壓製,各路諸侯也就沒了顧及。”


    “雖然,天下大亂在即,對我等氏族,乃至中小諸侯,都是一次災難……”


    姒伯陽閉目沉思片刻後,緩緩睜開眼睛,端起青銅酒爵,一字一頓道:“可是,我還知道,亂世出英雄!”


    “天下大亂,諸侯逐鹿,未必不是姒某人的機遇。修行之人曆經天地劫數,參悟無上大道,小劫有小神通,大劫有大神通。”


    “若是天下承平,姒某人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守著這一畝三分地,被三苗、曲國等大諸侯壓的動彈不得。”


    “姒某人想要翻一下身,何其難也。固定的格局下,我姒某人就是證入不朽,也不是列國諸侯的對手。”


    “列國諸侯的底蘊,還不是一個姒伯陽,可以撼動的。姒某人最有自知之明。”


    姒伯陽仰頭飲盡爵中酒水,道:“可是天下一亂,那就各憑本事,各依氣數,我姒某人自信不弱於人!“


    他一副狼視鷹顧之相,道:“如今會稽三分,我姒某人有信心在五十年內,橫掃會稽氏族,再建越國國祚。”


    “天下將亂,諸侯自顧不暇,正是我姒某人進取的機會。正值天下英雄逐鹿,憑什麽我就不能成為天下英雄之一?”


    “彩!”


    “彩!”


    這番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引得齊庸與蹇渠為之側目,以至這二人禁不住喝彩。


    一個小小的山陰氏,丁口不過二十萬,精銳甲士不足兩萬。其首領竟有這等雄心壯誌。


    這要是放在一個坐擁千萬丁口,精銳之師百萬的諸侯身上,齊庸與蹇渠還能理解。


    可是姒伯陽的實力,與那些大諸侯相比,就是螢火之光與皓月爭輝,委實讓人難以想象。


    齊庸更是驚歎道:“天地翻覆在即,尋常人怕是已瑟瑟發抖,想著如何躲災避難了。”


    “可是姒首竟還有如此鬥誌,逆境求存,方為大丈夫,齊某人佩服,佩服啊!”


    姒伯陽擺了擺手,道:“齊先生,謬讚,謬讚,”


    “齊先生見識廣博,一葉知秋,可觀天下,倒是讓姒某人很是佩服。”


    姒伯陽眸光閃爍,道:“我記得先生是句章氏人,句章氏齊姓可是大姓,不知先生與這齊姓是何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鳴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鳴鴻並收藏黃庭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