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走開,我們不會發起進攻的。”曹軍軍營內大聲的喊道。

    “我們不會發起進攻。不會發起進攻。”更多的士兵大聲的喊道。而曹軍軍營外。大量的共和軍準備發起進攻。

    “停止吧。這是上麵的命令。他們不會發起進攻的。”一名上尉軍官對自己的士兵說到。很多人都不是理解,但上麵的命令就是這樣。

    實際上,進攻進行過了。有一個步兵連衝擊的速度太快,結果一下子進攻曹軍軍營,結果,損失十二名士兵。對方竟然敢反擊。這導致共和軍一下子被打下去。

    第二次進攻,共和軍有更多的部隊圍過來。他們計劃發動更大的攻擊。

    但這時候,上麵的命令直接下達下來。

    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們不知道為什麽,對方給自己造成了十二人的傷亡之後,上麵竟然下令不進攻。

    但命令就是命令。這種情況,他們隻能遵守。

    “命令部隊,守住現有的位置,就是勝利。守住現有的位置,就是勝利。”張遼在分析當前的情況之後這樣說到。

    共和軍經過整個一個夜晚,白天的攻擊之後。他們迅速的控製了目前的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隻要守住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就能勝利,因為,關東聯軍的側後翼一下子被打開了。如果對方不撤軍的話,根本無法扭轉這樣的一個情況。

    “密切注意關東聯軍的動向。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張遼隻對達到的戰略目的非常的感興趣。至於其他的,暫時還不是他能夠考慮問題。

    雙林鎮。共和軍前沿陣地指揮部所在地。

    “長官,我們目前已經占據到了關東聯軍的側後翼,如果關東聯軍不撤退的話,他們就會被我們徹底的吃掉。”一名參謀這樣說到。

    “嗯,關東聯軍的情況如何?”尚武問道目前他最關心的問題。

    “長官,他們一部分已經撤退。準確的是說,被我們擊潰的。”參謀這樣說到。

    “嗯。希望他們能夠主動撤退,否則的話,就是給我們製造麻煩。”尚武這樣說到。尚武最大的可能就是讓對方主動的撤退,而不是給對方製造更大的潰敗。對尚武來說,戰鬥發起的進攻,就可以說算是結束戰場戰鬥了。

    之所以,尚武讓部隊發起進攻之後不再發動更大程度上的進攻。原因是,沒有必要再次犧牲更多的人了。戰爭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談判。雖然局麵還是有些混亂,但這對我們來說,足夠了。”賈詡對尚武說到。賈詡也知道,戰爭結束了。這對他們來說,算是一個非常的有利結果了。

    “洛陽的事情算是結束了。希望關東聯軍做出正確的選擇。”尚武這樣說到。

    “談判的事情,暫時得益於我們的軍事勝利。但同時也要看到,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已經實際上無能為力再次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了。共和軍的進攻已經達到了頂點。”尚武說到。

    “嗯。”賈詡點點頭。

    曹軍軍營內。

    “共和軍並沒有發起進攻?”曹操問道戲誌才。

    “是的,不過他們也沒有撤走太多的兵力,他們依然對我們形成較大的威脅。”戲誌才擔心的說到,他擔心共和軍會發動更大的進攻,因為進攻對他們來說,太輕鬆了。

    “嗯。共和軍不會發起進攻的。”曹操這樣說到。

    “或許你的分析是對的,共和軍連續的發動進攻,雖然他們經營的很好,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有的時候,情況比我們想的還是那樣的無奈,共和軍畢竟是連續的發動進攻的。他們的物資調動的能力也達到了頂峰,他們需要休養。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事情。”曹操這樣說到。

    “是的,這才是共和軍最重要的東西,隻有這些,才能完成更加長遠的發展。”戲誌才這樣說到。

    曹操和戲誌才也在長久的商議共和軍的發展,他們普遍認為,共和軍缺乏長久發展的基礎,畢竟,他們崛起的時間太早了。太快了。快的讓他們沒有任何的基礎在進行作戰。

    這就是他們看到共和軍缺陷的一點。

    共和軍缺乏的就是時間上的積累,盡管,技術可以加快這種積累,但必須經過一個技術上的積累過程,在充分了解之後,戲誌才和曹操才得出了這樣一個頗為大膽的看法。

    因為他們接下來的決定是建立在這樣一個決定之上的,他們首先得到了共和軍的支持,然後是,仿造,一切都按照共和軍的模式進行改革。

    因為事情已經達到了不改革不行的程度上來了。

    了解的過程當中,也讓曹操等人意識到,他們不改革已經不行了。隻有改革,才能解決當前所有的問題,隻有如此,才能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更加的有利起來,否則的話,一切都很難完成這樣的一些舉動,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必須完成這樣的一個狀況。

    戰爭不僅僅帶來的是損失,還有交流,曹操也通過對共和軍的了解,意識到他們不改革已經不行了。如果不改革的話,他們什麽事情都做不了。在如此情況下,他們很難有太大的作為,以及發展,這就是他們必須要麵對的一個狀況。

    至於如何改革。曹操已經有了初步的一個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全麵的接受共和軍,或者是說,全盤的共和化。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發展,改革當前留下的種種弊端。

    尚武自己也不清楚,他們能夠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能夠穩住這樣的一個局勢。或者是說,他們帶來的影響會這樣的深遠。

    關東聯軍內。

    “主公,我軍如果不撤退的話,就會被共和軍全麵的包圍,當前局麵,對我等極為不利。”田豐勸說到。

    部分地方軍事主官已經選擇了撤退。他們認為自己還是撤退的遲了一些,如果能夠早點撤退的話,或許能夠避免更大的損失,比如,公孫瓚部。他們的部隊還是在後方,就這樣,他們還是遭到了對方有利的打擊,損失上千兵馬。不過好在他們及時的選擇了撤退,他們已經退到汜水關之外,一同撤退出來的還有鮑信部。他們的情況也是極為的有利的。

    “唉,共和軍亡我也。”袁紹極為悲憤的說到。然後,頗為無奈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沒有辦法,如果不撤退的話,一切都沒有了。

    袁紹認為很是憋屈。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覺得很是無奈。不過袁紹認為,他本來是可以成功的,而變數出現在共和軍,他們不應該出現在這裏,而且,是他們打敗了董卓軍,最後得到最後的好處的是共和軍,共和軍是強盜,他們完全是趁火打劫,他們是賊人。

    對此,袁紹更加的怨恨共和軍了。對他們來說,共和軍才是最大的威脅,也是最大的敵人。

    袁紹軍隊撤退的時候,其他部也紛紛撤退,對於洛陽,那可能永遠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吧。這個目標對他們來說,充滿了傷心。充滿了悲哀,什麽都沒有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這才是一個最大的悲哀。

    對於任何人來說,戰爭結束了。

    長安。董卓來到了破敗的長安城外。長安年久失修。防禦作用已經大為的減低了許多。

    “長安終於到了。”董卓下車之後無奈的說到。呂布看著破敗的長安,心情很複雜。

    “主公,剛剛得到的消息,共和軍已經擊潰了關東聯軍。”李傕拿著最新的電報對董卓報告到。

    電報的內容隻是說發起了進攻,但並沒有擊潰對方,但在李傕看來,不管多大規模的進攻,隻要共和軍發起進攻,對方必然會崩潰。原因很簡單,關東聯軍戰鬥力很分散,毫無可以讓人感到十分滿意的結果,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的進攻是十分有利的。

    隻要一次進攻,他們必然會潰敗的很徹底。因為他們連自己都打不過,怎麽可能打過共和軍。

    “哦。”董卓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我已經在潼關的位置設置關卡。同時,我們要防備河東的共和軍打過來。他們一旦發動攻擊,我等可是守不住的。”董卓擔心的說到。

    “主公放心,我等必然會守住,而且,共和軍並沒有發起進攻的打算,從他們的兵力調配來看,他們似乎並沒有發起更大規模進攻的意圖。”李傕勸說到。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董卓這樣說到。

    董卓並沒有完全放鬆,相反,他自己的女婿,牛輔增加了兩萬兵力,主要防備的就是共和軍從河東打過來,畢竟,那裏是最容易威脅到共和軍的地方了。

    潼關反而不擔心,畢竟,那裏的地利占據優勢。

    做出這些安排之後,董卓才稍微放心。如此,他覺得,安全無憂了。因為共和軍擋住了關東聯軍的進攻。他們再也威脅不到自己的所作所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雙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鍋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鍋菜並收藏三國雙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