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洛陽,董卓興衝衝的參觀了他的紙幣製造工廠。

    工匠們正在不停的忙碌著。但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忙碌著什麽,他們隻會印刷,但上麵把他們關閉起來,卻遲遲不給他們活做。

    他們不認識董卓,也不知道董卓來這裏幹什麽。他們隻是知道有一個大官來這裏。上麵為了不讓他們閑下來,就給了他們很多很多的活來做。他們要把好幾種顏料,精致的印刷在一張紙上,這難度可是非常的大的。因為錯開一些,就會導致圖案的顏色陣地出現很大的偏差,這對他們來說,可是全所未有的一種災難。

    他們不知道印刷什麽,但他們知道的是,如果出現偏差,就會懲罰,如果一直有錯誤,就會被殺頭。已經有三個老人,因為年紀大了。對不準。結果就被斬首了。所有的人都必須小心的應對。

    “主公,這是模板。我們決定采用三色套印的方式來印刷。”李傕拿出一張成品說到。他們從共和軍進口了一批桑皮麻紙,這種紙張較厚,吸墨好。方便印刷。至於油墨,共和軍堅決的不提供新的油墨,就是報紙使用的油墨也不準備提供給他們。

    為了解決色彩的問題。李傕不得不讓工匠多次進行實驗。

    色彩不僅僅是防偽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讓紙幣看起來不是很單調。紙幣采用黃色為主調。使用黃色,和綠色為另外兩種顏色補充,他們還嚐試過五種顏色進行套印。但都失敗了。即便是距離成功很接近,也因為不容易製造而難以進行推進下去。所以,紙幣,使用的依然是三色套印。這樣的技術,難度大不大?相對的大。但如果精通一門印刷技術之後,這種難題並不是很大。加上顏料很容易獲取,使用的隻是簡單的油墨。一般人都能配備出來,特別是可以從共和軍那裏大規模的進口。仿造很容易。

    董卓拿著新出來的紙幣看了看。紙幣五尺長,兩尺寬,拿起來似乎很大。但董卓一點也不認為,這很大。他認為,這非常的適合他們的花費。因為這比共和軍的紙幣要大了許多。這或許會給人一種強有力的感覺吧。

    不過麵額方麵,董卓感覺有一些下了。隻有五十錢這一種固定的麵額。紙幣上隻有簡單的圖案。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但好在有了自己的紙幣了。

    “很好,就這樣 印刷,要印刷的多一些。每天我需要十萬,不,一百萬錢這樣的紙幣出來。”董卓這樣說到。他迫切的需要錢,需要流通紙幣。因此,他的需求是極為的迫切的。

    “但主公,這紙幣,如何流通啊?”李傕很擔心,因為印刷出來的紙幣,很容易導致別人拒收。

    “嗬嗬,這個簡單。發給軍隊,這是他們的軍餉。至於你們,印刷出來更多的紙幣就可以了。還有,這個麵額可以大一些,比如,一千錢。”董卓建議到。甚至是,他覺得一千都有一些小了。他應該給與更大的麵額才是。

    董卓早就安排好紙幣的流通機構了。軍隊,隻要給與他們更多的軍餉發放就可以了。那些士兵手中有武器,如果他們拒絕收的話,哈哈。董卓根本不管紙幣發行出去之後的一係列的問題。

    陳留。

    曹操的軍隊規模一直保持在三千人左右的規模。

    在曹洪,夏侯惇等人的操練下,士氣還是不錯的。但可惜的是,曹操很清楚自己的軍隊缺乏的是什麽。

    三千人的部隊,規模還是太小,他不知道共和軍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可以一下子動員更多的兵員進入其中。

    部隊的武器裝備還是很落後。和董卓相比,曹操的軍隊極為的缺乏火器。董卓已經建立標準的火器步兵團。並且配有大炮。但自己的情況。隻有少數的火器存在,而且,夏侯惇和曹洪,他們對於這種武器是極為的不看重的。這是很危險的一種想法。

    最糟糕的是,他的兵員都是農民,因為參軍能夠分到土地,並且減少賦稅徭役。他們才來當兵的,之前他們從來沒有打仗的經驗。而有經驗的老兵太少。

    這支部隊,太新,太稚嫩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打下去的可能。

    “我們的通信也十分的落後。到北方共和軍控製區,來迴極為的麻煩,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電報線路。但這花費太大了。還有,我們需要到共和軍的銀行四處的看看,是不是他們願意出錢幫助我們解決一部分的問題。”戲誌才這樣說的。

    曹操最擔心的是,錢。支撐他們進行作戰下去的是錢,沒有足夠的錢,他根本打不下去。一切都會變得極為的不現實的。

    “洛陽附近,應該有共和軍的軍火販子,不行的話,咱們去邯鄲找一找,應該是可以找見的。”曹操如此說到。

    戲誌才記錄下來。他感覺一個人還是無法應對這樣的一個情況的。如果能夠再有一個人,跑到共和軍那裏獲得更多的貸款的話,那是最有利的一個情況了。

    潞州。曹昂所在的整編第五步兵師,曹昂看到師直屬工兵團的士兵很辛苦的被調動出去。一些士兵還幸災樂禍的對工兵開玩笑。

    曹昂隻是看著那些工兵團的人員離開。他們有更多的車輛支持他們,比如,軍火庫內給他們調動了更多的**進行使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工兵很忙碌,他們要在很多路段使用爆破的方式清楚很多障礙,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鋪設鐵軌。

    潞州和澤州兩個州**轉讓了大批的股份給兩州建立起來的鐵路公司。盡管他們沒有上市。主要是資曆不夠。但鐵路的所有權歸於他們。一旦鐵路投入使用的話,加上軍方的訂單,以及支持,他們的成本投入相對的小了許多。很多人都知道,未來這條鐵路肯定會盈利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

    加上沿途不斷的分割,分段的承包出去。隻要進行精準的測量。把控住質量關,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到手的。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修建鐵路的工作當中去。工兵團的任務是,對於一些難度較大的地方,采取爆破的方式來進行。比如,第三整編步兵師,他們駐守在澤州。他們的工兵團就十分的忙碌,因為他們那裏有太多太多的山區。對於一些地方,他們需要炸出來一條路。據說,工程使用的**數量,已經消耗掉了三萬石**。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停的增加當中。這是極為驚人的數字。曹昂覺得,這足夠把一座山給炸掉。但工兵團麵對的是好幾座山。他們需要更多的**來解決實際上的問題。

    工兵的效率還是非常高的。鐵路意義非常的重大。

    但相比之下,曹昂還需要關注士兵的士氣問題。他對一些老兵進行了一些談話。這些談話對他很有幫助。特別是他的父親,正在舉起義旗。抵抗董卓的暴政。但父親的兵力太少了。而且武器裝備很差勁。缺乏很多骨幹人員。而共和軍的老兵們,卻表露出另外一種情況。

    比如,一名有經驗的中士就告訴他,如果未來有一場戰爭的話,他會參加,那是他的義務。畢竟,他的家人都得到了共和軍很多實惠政策的幫助。比如,他的父親,就有幾十畝土地,而不用繳納一分錢的農業稅。這非常的高,參軍,是他的義務。

    但男人也是需要有自己的事業的。中士需要參加很多戰鬥,以及經曆更多的戰鬥才能 積累戰鬥經驗,他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可以說,他們已經成為職業軍人,他們學到的技能就是如何作戰。

    相比同時期,他們的同伴,長期在軍隊當中,讓他感覺到了不正常的地方。

    隨著共和軍的工人階層的迅速的崛起,主要得益於工廠規模的擴大。工人階層盡管很辛苦,他們需要工作超過十四個小時。但他們的工廠主卻可以提供給他們豐厚的報酬。這是避免矛盾的一種最有利的辦法,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食物,衣服,取暖的煤炭等等。

    而這些費用都在超過現役軍人,而且,隨著退役軍人的工作安排問題也出現了問題,之前共和軍有大量的崗位存在空缺,這都可以安排,但現在,崗位都出現了飽和。而軍人技能很特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企業都提供免費的技能培訓。盡管是免費的,但是,因為後來進入工廠的時間太短。工資待遇方麵,遠遠低於軍隊的薪酬。

    而隨著工廠的發展,工人薪酬已經超過了軍事人員薪酬的百分之五十,而且,掌握的技能越高,幅度越大。

    對此很多軍人不滿,但他們需要新的出路。這就是軍人地位的尷尬。這個問題或許在之前不是問題,但現在,共和軍必須麵對這樣的一個難題來有應對這種事情。曹昂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雙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鍋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鍋菜並收藏三國雙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