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軍,情報部。徐鬥的辦公室內。

    “散家財,合義兵。”徐鬥看成辦公桌上的電報這樣說的。這是共和軍洛陽情報站送來的情報,對於曹操,尚武是極為的關心的。對於曹操的刺殺事件,共和軍並不知情。他們認為,曹操的行刺,完全是偶然事件引發的。一直到通緝令發布的時候,共和軍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盡管尚武對此並沒有過分的責怪。但這讓徐鬥很不滿意。因為他們完全無法掌控局勢的發展,這自然而然的引起他的不滿。

    於是乎。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洛陽情報站派遣專門的人員,跟隨主要人物進行相關的情報搜集工作,他們希望這樣的工作能夠完成他們的一些重要的事情。這樣的話,他們的情況也能變得極為的有利的多。

    “是的,長官,根據我們的人,在陳留發現的情況進行的及時的報告。”情報官這樣說到。

    “你們怎麽認為?”徐鬥問道。

    共和軍做出相應的反應的時候,事實上,曹操發生了很多事情。但這些中間,共和軍並不是很清楚,畢竟,他們隨後才調整了相關的情報搜集的情況。否則的話,他們早就進行改變了。

    “長官。我們認為,可能會有其他的人響應,畢竟,董卓的力量很強大,如果不能應對這種情況的話,就會很快失去平衡。同時,根據我們在洛陽匯集的走私商人方麵的情報,各個地方的軍事將領,他們也有很大的不滿,畢竟,董卓的出身,以及掌控全局的做法,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而董卓並沒有分出一部分的利益拉攏他們。這勢必會引起他們之間的不必要的爭鬥。我認為這件事情,我們應該給與一定的關注。”情報官這樣說到,至於到底會有多少程度的關注,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但隻要進行相關的關注就可以了。這對他們來說,這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他們可以通過相關人物的活動,達到自己的目的。

    “嗯,聽起來似乎是這樣的一些事情。”徐鬥點點頭。

    作戰部需要更多的情報,但他們需要更多的是未來事態發展的狀況,而不是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更加的不利起來。

    “注意這方麵的情報,如果有其他的動靜,盡快的報告上來,這樣的話,我們也能額隨時進行其他方麵的動作。”徐鬥這樣說到。

    “是,長官。”情報官這樣說到。

    雁門關外,同盟部落的民眾漸漸的平息下來。人們對於恐慌情緒開始減輕。因為他們看到了軍隊。共和軍組建了一支人數超過五千人的部隊,暫時編製成為了兩個混合團的兵力。

    因為大部分都是遊牧民族,騎兵的數量超過一千七百多人。其餘的都是步兵。

    騎兵的構成都是一些散漫,脫離部落的遊牧小頭目組成的,他們成為同盟軍兩個混合團的主要軍事指揮官。他們分別擔任連長和排長。因為他們的規模通常隻有一百到三十多名騎兵組成。騎兵連都是單獨的存在,還無法完成騎兵營的合成。這點十分的麻煩。

    張遼在各個部落之間來迴的走動。他需要調動的東西非常的多。比如,他需要把部落盡可能的遷移到城牆,以及城牆防護網之前。在那裏,那些牧民會自己的修建工事,自己居住的地方,他們是最後的居住地。當然,共和軍會提供一部分的物資。至於具體如何解決這些人,張遼不得而知,他隻是一名軍官。負責這裏同盟軍初步建立的一些事物。

    “該死,我手中的人太少了。”張遼對自己身邊的一名軍士長這樣說到。

    他很忙,自從組建同盟軍之後。他每天隻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有的時候,他還需要連軸轉,他需要建立軍官培訓班,士官培訓班,以及更多的士兵武器方麵的操作。共和軍已經決定計劃,提供一批火器給這些同盟軍步兵。

    同盟軍的步兵來自脫產,破產的牧民,他們什麽也沒有了。一無所有,隻有當兵打仗,他們才能有出路,共和軍開出的價碼還是很客觀的。一個月,兩元。每個月給兩石的糧食,如果有戰爭的話,另外計算。在戰場上傷殘的話,共和軍會救治,安排工作,同時給與一定的補助。三百元的生活補償。戰死者給與八百元。

    八百元的價格來自最新的奴隸價格。這也是共和軍最終的戰死賠償價格。

    價格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卻可以幹很多事情,五十元就可以有一匹戰馬,三百元可以買吃不完的糧食,一大堆的食鹽。以及可以打造一輛鐵做的車。這些東西,絕對不是牧民可以得到的東西。

    當然。很多東西也是有失控的局麵可以發生的。

    對於錢財上的事情,張遼關心的並不是很多,他關心的是,手中可用人才太少了。

    他需要知道中原話的遊牧民族,不管他是匈奴,烏桓,還是鮮卑人,隻要他能夠聽懂他們的話就可以了。士兵一類的人基本上不懂,他們自然而然的不明白訓練,武裝他們的意義,但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得到什麽樣的好處,這些就足夠了。

    會說一些中原話的人,會抽出來。他們或者成為軍官培訓的對象,或者成為士官。對於原有的軍官。張遼使用的並不是太多,並且對他們有一定的戒心,比如,那些騎兵軍官,他們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有自己的部下,他們原本的意思就是保存自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是不會對新組建的同盟軍有太多的好感的。他們參與進來,隻是為了生存。

    “我需要他們在那裏挖掘更多的壕溝,隨後會鋪設更多的鐵絲網。這些防禦措施必須做好,我需要他們建立最少三道防禦,三道。必須有三道防禦才能做好這樣的事情。”張遼對一名中士說到,中士記錄下來,然後帶著他的翻譯離開。

    新的同盟軍建立麵對的情況非常的糟糕。首先,騎兵和步兵屬於完全兩個不同的體係當中,那些騎兵軍官桀驁不馴。隨時都有叛變的可能,周倉是這樣認為的。而步兵大部分都是平民組成。他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操作火器。學會射擊,保持較為旺盛的戰鬥意誌。他們麵對的困難非常的多,語言不通,還有他們是否會在短時間內接受這種武器,很多士兵表示,他們都不會接受這樣的一些武器,對於火器,他們完全缺乏。

    最後就是,火力。他們的火力極為的薄弱。對此,張遼的計劃是,加強縱深配置,盡可能的通過多建立防禦線來鞏固他們的防禦。

    他們要在剛剛建立同盟軍的情況下,就要麵對更大程度上的進攻作戰。張遼不能確定他們有太多的經驗可以應對這樣的一種情況。

    最新的情報顯示。北方遊牧騎兵正在橫掃更多的部落,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戰利品。暫時還沒有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這裏。畢竟,攻打這裏,太難了。對於難以攻克的關口。他們還是更多的希望不要過分的參與其中比較好。這就給共和軍提供了更多的時間準備。

    陳留。曹操正在大規模的招兵買馬。他知道,刺殺的事情,已經無法完成,失去一次機會,就無法再有這樣的機會,如何抗擊董卓,唯一的辦法隻有一個了。那就是武力對抗,盡管他還很弱小,但是,他還是希望能夠和董卓打下去。隻有這樣,才能明確的表示出自己堅決的意誌力來。這就是曹操想的事情。

    但曹操還是很擔心。因為他們短時間無法提高自己的戰鬥力。特別是董卓的武器裝備方麵,曹操很有體會,董卓有強大的炮兵,以及火器兵方陣,而自己在這方麵毫無優勢,再次擴大組建冷兵器的部隊,是毫無優勢可言的,盡管當前他裝備的最多的都是長矛手。但這樣做,純粹就是浪費錢財,曹操希望想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好的辦法是借錢,從共和軍那裏借錢,得到他們需要的東西,然後進行發展壯大。

    不過做到這樣的事情,似乎並不是很容易。他需要和共和軍獲得聯係,然後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才是。

    邯鄲。

    報紙上的消息很多,有北方同盟軍遭受到的混亂局麵,還有洛陽董卓的各種霸道的行為。一些報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把董卓塑造成了一個英雄。一個很勵誌的英雄。

    從一個底層,草莽崛起,然後掌控洛陽大局,讓那些隻有門閥才能出來的貴族成為一種附庸。董卓做到了很多平民從來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或許共和軍也是一種草莽出身,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同病相憐導致的共同性造成的吧,這也是一個極為有利的局麵。

    事實上,共和軍民眾對董卓還是有很大的好感,不僅僅是勵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雙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鍋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鍋菜並收藏三國雙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