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晉陽城外。很多民眾聚集在郊外看著施工隊正在把鐵軌鋪設在整理好的路基上。

    “這是幹什麽啊?這鋪設兩條鐵筷子是幹啥啊?”不明所以的人問道。

    “這不是鐵筷子,再說了。這樣重的鐵筷子你能用嗎?”一名工匠模樣的人說到。

    “還別說,我覺得,這東西,隻能是天上的神仙才能用的東西。”那人這樣說到。

    “這是鐵軌。報紙上都說了。這要要過火車的。這鐵軌就是給火車準備的。”工匠這樣說到。

    那人摸著自己的後腦勺不解,因為火車,著火的車為什麽要在這鐵筷子上做什麽?他怕問出來這樣的問題繼續被笑話,也就沒有繼續問下去。不過,這報紙上的事情,他也不太清楚,這晉陽城內,有太多太多不一樣的事情發生了。

    晉陽城每天都有很多從農村進來務工的人。農民的生活好多了。盡管土地不夠,但是,在共和軍整體免除農業稅的情況下,他們的日子好多了。

    但這些農民的技能,以及見識實在是堪憂,他們隻能出賣最低級的勞動力來生存。但就這樣,也比在農村強太多。農村更多的富裕勞動力開始集中到城市當中,這對他們來說,這也是一種巨大的壯舉吧。這樣的一個情況讓他們變得更加的有利一些。這或許才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晉陽城開始鋪設鐵軌,鐵軌來自第四鐵廠,也叫做晉陽鐵廠加工出來的。這條鐵路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通往北方,優先方向是那裏,畢竟,那裏關係到共和軍的北方防線。根據數據調查,共和軍提供給北方的軍事物資量超過二十九萬石。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對此,共和軍需要付出很大的運輸力才能完成這樣的一個數字。共和軍在後勤成本上的花費非常的大,但同時很多議員也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這是**采購的訂單,拿到手的話,對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保證。

    但實際上,共和軍實際提供的物資保證,隻有不到其中的一半,隻有十二萬石出頭的樣子。即便是這樣的一個數字,已經夠可怕的了。這個運輸量幾乎是動員了整個並州力量來進行了。對此共和軍不堪重負。為了減少**在這方麵的開支。共和軍下定決心修建鐵路,同時,吸引大量的地方銀行,商業力量參與其中。這樣的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鐵路的建設速度。當然,共和軍是需要出資牽頭的。

    這是一個新的投資計劃,如果這件事情做成功的話,共和軍可以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發展,而更多的商人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好處,這是雙方都希望看到的情況。

    共和軍在其他方麵也紛紛建設鐵路,比如,河東,以及潞州澤州方向上。同樣的事情會在那裏發生。

    李家莊,作戰部內。

    “並州兵想要繼續往前前進一步,有一些困難了。”尚武看過報告之後這樣說到。共和軍的諜報人員幾乎是拿著望遠鏡全程看望作戰態勢的。所以,尚武完全可以看清楚這場戰鬥的全過程。並州兵從偷襲發起,變成了強攻,他們損失了很多人,在密集的火力麵前,他們悍不畏死的衝鋒,他們試圖用盾牌遮擋,他們想的很簡單,最沉重的盾牌會提供僅有的安全感,但武器的代差是無法一下子彌補的,炮彈狠狠的教訓了這些人一頓,讓他們很清楚,他們目前的情況是一種什麽樣的狀態。這種情況對他們來說,這才是最為危險的。

    “並州兵的銳氣已經被打掉了。想要再次發起更大的進攻是不可能了。董卓軍把防線壓縮之後,他們的防禦兵力增加了不少。加上增加很多防禦障礙,加上密集的火炮布置。想要突破,需要花費很大很大的力量。而並州兵在這方麵都極為的缺乏,這根本無法讓他們在短時間內達到這樣的一個情況上來。”賈詡說到。

    “嗯,不過董卓軍想要打敗並州兵也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這些時間對他們來說,也是很糟糕的了。”尚武說到。

    “雙方隻是暫時的陷入到了僵持的局麵,但隨著董卓軍的力量不斷的增加,這種暫時的平衡局麵,最終還是會被打破的,這點,是無法避免的。”賈詡這樣說到。尚武點點頭承認這樣一點。畢竟,董卓軍的力量在不斷的增加,共和軍在後方擔任了他的後勤部長的職務。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如果董卓還沒有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的話,那麽,這對董卓來說,一切都不值得投資了。

    “這場戰爭也是有亮點的。”尚武說著就把一封報告拿出來。

    “這是董卓軍當中使用的一種形式的火器,他們稱之為抬槍,作用介乎於輕型火炮和火器之間,在射程,威力上,大於我們步兵當中的火器,但是對於單兵來說,太過於沉重,需要兩名士兵來使用,當然,作戰的時候,可能達到三到四個人,這樣的話,才能盡快的完成裝彈。相比之下,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一款這樣的武器。”尚武說到。

    不得不說,出現抬槍這樣的武器還是很意外,意外到了一個讓人難以承受的地步上來。

    “這種武器值得我們借鑒一下,但我不建議我們大規模的裝備,因為當前的武器係統,我們已經達到了很合理的狀態上來了。”賈詡聽完之後這樣說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尚武點點頭,表示同意,怎麽說到。這算是一個朝廷科技樹上的一個亮點吧。在材料,以及技術無法達到解決的地步上來,那些工匠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了一個很好的平衡,他們把火器做大,來提高他的威力,以及射程,但又小於一定口徑的火炮,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情況。

    盡管這款武器看起來是一個亮點,但是他的缺點同樣也很明顯,比如,他太過於沉重,笨重到需要三四個人才能進行行動。這樣一件兵器盡管在射程威力上有很大的威力,但太過於粗糙。笨重。

    但這依然是一個很不錯的亮點。這個亮點讓尚武想到了後世的反器材武器,這種口徑的威力,射程足夠秒殺很多步兵武器,如果發展出來的話,也是一種不錯的武器選擇,這也算是一種武器上的分支吧。

    “不過,我覺得,讓我們的研究者研究一下,實驗一下也是不錯的。這或許是一種不錯的思路。”尚武說到。

    “畢竟在戰場上,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防禦力比較大的東西,這種時候,我們不太可能會使用火炮,或者是不方便使用火炮,使用這樣一款武器還是不錯的。還有他的射程,是不是也是十分樂觀的?我覺得,可以嚐試一下是不錯的。”尚武這樣說到。賈詡點頭,記錄下來,不過賈詡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後坐力,因為他知道後坐力是很大的,火炮射擊不準確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射擊一次之後,火炮總是會有一些偏移。這都是後坐力導致的,如果他們能夠妥善的處理這樣的一些事情的話,這不得不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後坐力這樣一點,尚武沒有考慮。他更多的是思考科技樹上的發展問題。意外總是會發現的,也是會出現的,因為你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意外,因為他們都很聰明。

    “下一步,我們應該讓我們的情報部門加強情報方麵的收集,解決一下董卓情報不足的一些問題,這樣的話,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賈詡這樣說到。

    “嗯,這點我是讚同的。這樣的話,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刺激。密切的關注,但是,董卓會怎麽辦?打破當前的平衡才是關鍵。”尚武說到。這個問題還是交給董卓自己來處理吧。

    京師,洛陽,董卓拿著望遠鏡看著並州兵的營地。他們的營地設置的很遠,而且派遣了很多哨探,巡邏兵,對方的警戒性還是很高的。

    相比之下,董卓軍這邊也是如此,時不時的會有人開火射擊,他們擔心自己的神經放輕鬆下來。

    “防禦是打不死敵人的,也無法打敗敵人。”郭汜這樣說到。

    “所以,我們還是要主動的出擊,但是,如何出擊?防線內的士兵士氣才剛剛恢複一些。如果要出擊的話,會產生很大的波動,恐怕到時候失敗的就是我們了。”牛輔說到。

    郭汜無法說服對方。但卻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他們的火器兵的確被打的失去了勇氣,難以作戰,最重要的是,火器兵主動發起進攻進攻並州兵,難度很大。

    所以,一些將領認為應該繼續防守,但是防守是不能打敗敵人的,最後還是需要進攻,但火器兵的進攻優勢並不是很大。這點所有的將領都很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雙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鍋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鍋菜並收藏三國雙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