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帝國政界往事 明王朝紀事 作者:李亞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無法證明陳友諒不屬於此類人士。
在這一點上,陳友諒與張士誠雖然大不相同,但一時間,似乎也是很成氣候。
公元1359年,即元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在幹掉倪文俊的兩年之後,再一次同室操戈,殺掉了天完紅巾軍最孚眾望的重要將領趙普勝。
又過了八個月,公元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閏五月,他以向皇帝匯報軍情的名義,安排一個衛士用鐵錘擊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由此,陳友諒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漢,改年號為大義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為都城。當年,陳友諒40歲。
認真說起來,徐壽輝不是一個富有才略的人。
我們知道,紅巾軍是以白蓮教、彌勒教、明教等等為基礎雜糅混合發展起來的,主要以明王出世彌勒降生為號召。按照他們的教義,明王出世、彌勒下凡後,世間就會人人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眾生平等,天下太平。當時,相信這一說辭的民眾相當多。他們起事時,如徐壽輝一係的紅巾軍,就在後背上大書一“佛”字,他們被告知這樣就可以刀槍不入,無往而不勝。假如不幸被殺死,則是因為自己心不誠的緣故。中國歷史上直到今天,此類夢囈性迷狂相當常見。在現象上看,此種情形的出現,常常與人民生活在某些方麵變得艱難、無助、超出了他們理解與承受範圍呈正相關的關係。就是說,二者之間是同比例消長的。我們對此應該並不陌生。
據說,徐壽輝之所以能夠成為他們的領袖,並不是因為他具有才幹和威信,而是因為長得魁偉不凡,威風凜凜,很有點天神也就是明王或彌勒下凡的味道,於是便被推舉為領袖,並受到眾人的愛戴。那個怪怪的國名——天完國,可能也是出自該混合宗教教義,大約有“天賜完美之國”的含義。
一個原本不入流的角色,就這樣成了叱吒風雲的天完國皇帝。
然而,這位天完國皇帝手下的幾位大將卻相當厲害,趙普勝就是其中之一。趙普勝,江湖人稱“雙刀趙”,假如用《三國演義》或者《水滸》上的說法形容,大概可以說成是“雙刀舞將起來,有萬夫不擋之勇”。他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富有韜略,在天完國創建的過程中,戰功赫赫。因此,成為陳友諒圖謀徐壽輝時所必須除掉的一個障礙,加上朱元璋不斷派人散布謠言,於是,這位威望很高,且對天完皇帝忠心耿耿的將軍,被陳友諒輕輕地安上一個圖謀不軌的罪名便殺掉了。
《明史》在評價陳友諒時,說他“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用今天的語言表述,此人很可能具有極強的組織與控製能力、好弄權術且狠辣。他不停地幹壞事,其所作所為,距離一個“義”字,相去可謂遠矣。然而,他卻敢於把自己的年號定為“大義”,並且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各個派別的各路人馬相當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梟雄的本事與特色。
公元1363年,即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爆發了歷史上相當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次大戰,可能是中國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上投入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會戰,也是陳友諒與朱元璋之間決定生死的大決戰。大戰中,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共為八十萬人。其中,陳友諒投入六十萬人,朱元璋投入二十萬人。大戰持續時間近四十天。是時,整個鄱陽湖上,漂浮著數不勝數的屍體,愁雲慘霧之間,湖水為之色變。以至於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湖邊的人們不敢捕食湖中的魚蝦鱉蟹。
陳友諒昔日作為所累積起來的惡果,在這次大會戰中顯露出來了。
先是除去倪文俊,並將趙普勝、徐壽輝殺死後,他們手下幾員相當厲害的大將如丁普郎、傅友德等許多人陸續叛投朱元璋。傅友德後來成為朱元璋麾下獨當一麵、戰功極為顯赫、幾乎百戰百勝的將軍。
而丁普郎則與鄒普勝、趙普勝等人同是白蓮教中“普”字輩的、義氣深重的兄弟。他對陳友諒極為憤恨,發誓要一命換一命,陳友諒必須用自己的腦袋作為背信棄義的代價。因此,在鄱陽湖大戰中,這位丁普郎完全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打法,意思很明白,就是隻要能幹掉陳友諒就行,自己死活無所謂。最後,此公身受十幾處傷,仍然大唿殺賊而不退。《明史》記載說:“普郎身被十餘創,首脫猶直立,執兵作鬥狀,敵驚為神。”意思是說,他血戰到腦袋已經掉了,身體還直立著,雙手操兵器,一副拚命打鬥的架勢,敵人大為驚駭,以為是戰神下凡。(《明史》,南昌康郎山兩廟忠臣附)
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時代,一方前敵大將的如此戰法,顯然對交戰雙方的士氣具有極大影響。
此時,陳友諒一方雖然人多勢眾,號稱六十萬,但在史書記載中,能夠見到名字的、拚死作戰的將領卻隻有陳友諒嫡係的一兩員大將。那些被強力整合進來的人們,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出色的表現。
一場戰役,雙方人數相差懸殊,一方占有壓倒優勢,卻一開打便成了一場膠著戰,上述因素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膠著狀態,本來恰恰是陳友諒應該極力避免的。因為,與朱元璋準備得很不錯的後勤補給比較起來,陳友諒人數上占壓倒優勢的六十萬大軍,立即在茫茫鄱陽湖上顯現出了組織與補給上的困難。
</br>
在這一點上,陳友諒與張士誠雖然大不相同,但一時間,似乎也是很成氣候。
公元1359年,即元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在幹掉倪文俊的兩年之後,再一次同室操戈,殺掉了天完紅巾軍最孚眾望的重要將領趙普勝。
又過了八個月,公元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閏五月,他以向皇帝匯報軍情的名義,安排一個衛士用鐵錘擊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由此,陳友諒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漢,改年號為大義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為都城。當年,陳友諒40歲。
認真說起來,徐壽輝不是一個富有才略的人。
我們知道,紅巾軍是以白蓮教、彌勒教、明教等等為基礎雜糅混合發展起來的,主要以明王出世彌勒降生為號召。按照他們的教義,明王出世、彌勒下凡後,世間就會人人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眾生平等,天下太平。當時,相信這一說辭的民眾相當多。他們起事時,如徐壽輝一係的紅巾軍,就在後背上大書一“佛”字,他們被告知這樣就可以刀槍不入,無往而不勝。假如不幸被殺死,則是因為自己心不誠的緣故。中國歷史上直到今天,此類夢囈性迷狂相當常見。在現象上看,此種情形的出現,常常與人民生活在某些方麵變得艱難、無助、超出了他們理解與承受範圍呈正相關的關係。就是說,二者之間是同比例消長的。我們對此應該並不陌生。
據說,徐壽輝之所以能夠成為他們的領袖,並不是因為他具有才幹和威信,而是因為長得魁偉不凡,威風凜凜,很有點天神也就是明王或彌勒下凡的味道,於是便被推舉為領袖,並受到眾人的愛戴。那個怪怪的國名——天完國,可能也是出自該混合宗教教義,大約有“天賜完美之國”的含義。
一個原本不入流的角色,就這樣成了叱吒風雲的天完國皇帝。
然而,這位天完國皇帝手下的幾位大將卻相當厲害,趙普勝就是其中之一。趙普勝,江湖人稱“雙刀趙”,假如用《三國演義》或者《水滸》上的說法形容,大概可以說成是“雙刀舞將起來,有萬夫不擋之勇”。他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富有韜略,在天完國創建的過程中,戰功赫赫。因此,成為陳友諒圖謀徐壽輝時所必須除掉的一個障礙,加上朱元璋不斷派人散布謠言,於是,這位威望很高,且對天完皇帝忠心耿耿的將軍,被陳友諒輕輕地安上一個圖謀不軌的罪名便殺掉了。
《明史》在評價陳友諒時,說他“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用今天的語言表述,此人很可能具有極強的組織與控製能力、好弄權術且狠辣。他不停地幹壞事,其所作所為,距離一個“義”字,相去可謂遠矣。然而,他卻敢於把自己的年號定為“大義”,並且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各個派別的各路人馬相當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梟雄的本事與特色。
公元1363年,即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爆發了歷史上相當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次大戰,可能是中國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上投入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會戰,也是陳友諒與朱元璋之間決定生死的大決戰。大戰中,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共為八十萬人。其中,陳友諒投入六十萬人,朱元璋投入二十萬人。大戰持續時間近四十天。是時,整個鄱陽湖上,漂浮著數不勝數的屍體,愁雲慘霧之間,湖水為之色變。以至於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湖邊的人們不敢捕食湖中的魚蝦鱉蟹。
陳友諒昔日作為所累積起來的惡果,在這次大會戰中顯露出來了。
先是除去倪文俊,並將趙普勝、徐壽輝殺死後,他們手下幾員相當厲害的大將如丁普郎、傅友德等許多人陸續叛投朱元璋。傅友德後來成為朱元璋麾下獨當一麵、戰功極為顯赫、幾乎百戰百勝的將軍。
而丁普郎則與鄒普勝、趙普勝等人同是白蓮教中“普”字輩的、義氣深重的兄弟。他對陳友諒極為憤恨,發誓要一命換一命,陳友諒必須用自己的腦袋作為背信棄義的代價。因此,在鄱陽湖大戰中,這位丁普郎完全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打法,意思很明白,就是隻要能幹掉陳友諒就行,自己死活無所謂。最後,此公身受十幾處傷,仍然大唿殺賊而不退。《明史》記載說:“普郎身被十餘創,首脫猶直立,執兵作鬥狀,敵驚為神。”意思是說,他血戰到腦袋已經掉了,身體還直立著,雙手操兵器,一副拚命打鬥的架勢,敵人大為驚駭,以為是戰神下凡。(《明史》,南昌康郎山兩廟忠臣附)
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時代,一方前敵大將的如此戰法,顯然對交戰雙方的士氣具有極大影響。
此時,陳友諒一方雖然人多勢眾,號稱六十萬,但在史書記載中,能夠見到名字的、拚死作戰的將領卻隻有陳友諒嫡係的一兩員大將。那些被強力整合進來的人們,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出色的表現。
一場戰役,雙方人數相差懸殊,一方占有壓倒優勢,卻一開打便成了一場膠著戰,上述因素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膠著狀態,本來恰恰是陳友諒應該極力避免的。因為,與朱元璋準備得很不錯的後勤補給比較起來,陳友諒人數上占壓倒優勢的六十萬大軍,立即在茫茫鄱陽湖上顯現出了組織與補給上的困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