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製作煉丹爐


    真元球完成之後沒多久,縉雲流風和風輕語就輪到迴門派了。


    迴門派一年就一次機會,都安排在這個時候。之所以如此安排,是為了讓外派的弟子在迴門派抄錄功法和其它煉丹術煉器術這些秘術的時候順便處理收獲的靈穀。


    看守靈石礦場的任務積分還不到發放的時候,不過有了賣靈穀的五百多積分,也能抄錄一些功法和秘術了。


    這一次縉雲流風抄錄了一本修煉心得和一部初級煉器術,又購買了一些需要的材料和熔化金屬的煉金爐,五百積分就差不多花完了。


    迴到礦場,縉雲流風就開始琢磨煉器。


    煉器需要熔化材料,像火山岩漿這樣持久而且相對廉價的地熱其實很少,因為火山並不多,反而是用煤和木炭多。


    木炭並不是隨便一種樹木燒成炭就可以,而是特殊的樹木才行,相比之下用煤最普遍。


    至今為止縉雲流風也不知道水陸星人類的曆史有多長,但肯定不是幾千年能打住的。這麽長的時間,足夠他們總結出一套將煤煉成焦炭的技術,所以縉雲流風接下來融化金屬要用的就是普遍而廉價焦炭,他們稱之為精石炭。


    製作武器,幾種金屬的配比,怎樣能做到既大幅度提高硬度,又不影響真氣真元的傳輸。這個縉雲流風雖然在研究,但是短時間內並不會動手。因為飛劍製作很難,存儲真元的裝置,釋放真元劍的裝置都是難關,而且他沒有也製作這兩種裝置的材料。至於先天用劍,縉雲流風又沒興趣製作。


    想來想去,縉雲流風打算做一個煉丹爐,或許成功後還可以學煉丹。


    煉丹爐跟煉金爐不一樣。煉金爐需要承受很高的溫度,裏麵的金屬熔化而爐子沒事。而煉丹呢,不需要很高的溫度,因此用很多種金屬都能製作。


    當然了,縉雲流風要製作的也是最簡單的煉丹爐,如果是更好的,跟飛劍一樣,縉雲流風暫時也製作不出來。


    將製作飛劍最便宜的材料墨瑩金放進去,然後蓋上爐蓋點火。


    守著煉金爐不時加點精石炭,一個小時後縉雲流風開始用靈識查看煉金爐內的情況,等著墨瑩金熔化之後,縉雲流風“噗”地一下打開爐蓋,然後真元裹著墨瑩金液取出來,然後開始塑造形狀。


    不過第一次手忙腳亂,而且金屬液又多,縉雲流風才起了個頭,墨瑩金液就冷卻凝固了。這下才弄了小半個三扁四不圓的底,然後就成了鐵疙瘩了。


    “這麽來不行。”縉雲流風想道,“後麵得一小團一小團的拿出來,才能慢慢地做出形狀。”


    將黑漆漆的鐵坨坨迴爐,再次熔化之後,縉雲流風取了一團出來。


    真元托著停在空中,然後上下一起往中間擠壓,墨瑩金液就被壓成一厘米厚的一塊不規則薄片。


    趁著金屬液還沒凝固,縉雲流風趕快修好邊沿,將切下來的金屬液團迴爐,然後重新取出一小團來開始修補。


    這樣重複了二十多次後,縉雲流風終於做出了一個直徑四十厘米底。


    “這爐底就像鋪地麵,爐壁就像砌牆,而且是煙囪。金屬液團取出之後,先留在爐子裏,做出合適的弧形''磚塊'',然後再拿出來小心安在爐底上。”


    經驗之談,先在爐子裏弄成需要的形狀,然後再拿出來像砌牆一樣,做起來就簡單得多了。


    砌牆大業開始後,爐壁一點點加高,一個早上,縉雲流風,做出了十多厘米高的爐壁。速度雖然不快,但形狀卻保持得很好,沒有變形。


    停下來的時候,縉雲流風說道:“隻是,要在爐壁外麵弄些花紋就有些不容易了。”


    不過他現在隻是剛開始,主要掌握的是金屬液的使用和爐子的形狀,能做出一個簡單的爐子就行了。至於花紋,等經驗豐富了再來不遲。


    下午,縉雲流風完成了爐身,隻差最後的爐蓋了。


    爐蓋要跟爐身嚴絲合縫,所以縉雲流風特意用枝條做了一把尺子,然後又做了一個圓規。


    在地上畫出一個相同大小的圓,然後才按照這個圓用靈識盯著製作。


    吃過晚飯繼續,把手、轉軸、鎖扣,直到到深夜縉雲流風才做完。


    做完之後縉雲流風合上一試,居然合不攏!


    “墨瑩金不算特別堅固,明天再打磨試試吧。”


    “不對,恐怕是蓋子圓爐身不圓,得重做!”


    想到這裏,縉雲流風立刻拿起尺子量爐身直徑,果然,看著很圓,但是還真不夠圓!


    忙了一天,就做出一個不圓的爐子,縉雲流風興致大減,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大早上縉雲流風才起來,運轉功法恢複真元之後,才收拾起心情繼續砌牆。


    這一次縉雲流風嚴格按照昨天畫出的圓來做,做出底之後,在底部也畫上一個圓,以調整爐壁厚薄。


    這一次速度更慢,直到深夜才將爐身做出來。縉雲流風用昨天做的蓋子蓋上去,這次,大小正合適。


    既然能蓋上,縉雲流風就要試密封性了。


    用三塊石頭將爐身支起來,加了小半爐水,蓋上蓋子,鎖扣扣上,點火加熱。


    隨著溫度升高,漸漸有一絲水蒸氣逸出來。


    “這……密封性好像不行。”縉雲流風頓時有些失望,“看樣子還得打磨一番才能成功。”


    “形狀做出來了,不過最後的這密封性,打磨需要的時間恐怕也不少。”縉雲流風感歎道,“要是有橡膠之類的材料就好了!”


    橡膠一類的材料是有,但是對於密封性,隻需要長期積累經驗就能做到,而用上橡膠這些材料密封,隻能讓人認為是生手做的,那還怎麽賣得上價?


    密封性不夠,縉雲流風先停了下來,一邊修煉一邊琢磨如何解決問題。


    然後隔上五六天才動手做一次,專門試驗密封這一項,經驗開始漸漸豐富起來。


    一個月之後,縉雲流風第一次做出了密封的簡易爐子,遺憾的是,他沒有掌握這一次成功的經驗。


    不過有了一次,後麵還會有成功的時候,次數多了,就能慢慢掌握經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恃道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明山新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明山新雨並收藏恃道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