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就是稱霸太平洋,合二為一,並不排除對美洲有想法,畢竟中華的領土擴張欲望太強。
所以此時此刻,美海軍就在澳洲邊上,試圖給中華一個教訓,或者是威懾。」張伯倫首相說道。
既然己方沒有辦法出手,那麽,最好的選擇就是借刀殺人,再不濟,噁心一下中華也好。
眼看著澳洲、印度在內的所有遠東地區,全部陷入敵手,英國沒有辦法,他們隻能選擇犧牲一些利益,獲得幫助,世界霸主也有苦惱的時候。
「我贊同首相閣下的觀點,先生們,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我們沒辦法拖住中華,那麽歐洲、非洲戰局將崩潰,緊接著,受到威脅的就是本土,到時候恐怕更殘酷。」海軍大臣愛德華支持道
陸軍大臣邱吉爾立刻表示贊同,隨後,其它大臣思索了一陣,也支持這項言論。
什麽都比不上本土安全重要,到了那個時候,可真是生死存亡關頭,遠東地區相比其,隻是滄海一粟。
到時候,幹掉了同盟國,世界任我取之。
「如此,那我就鬥膽提出一個建議,允諾美利堅,若出手遠東,澳洲與之平分,紐幾內亞、紐西蘭屬美所有。」張伯倫首相建議道。
正如他們想的那樣,以即將失去的東西換取接下來的先機。
不過,這麽輕易的許諾割讓大片遠東土地,倒真是讓在場所有人不爽呀!
張伯倫接著下達了幾項命令,調動各個殖民地軍隊,趕赴歐洲。
戰爭的突如其來,讓他們沒有了選擇,再接著作壁上觀,恐怕法蘭西被消滅了,到時候,直麵兵鋒的就是他們,失去了遠東,大英帝國不管是物資還是兵員,都不及以前。
相比於準備充分,而且連成一片的德土俄三國,力有不逮,隻能以時間換空間了。
相比於英國,偏安一隅的美利堅也不太好過了,崛起中的中華給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壓力。
特別是美利堅總統小約翰·卡爾文·柯立芝,自他上任以來,就沒過過一個舒心日子,先是美日大戰,足足五十萬美軍在日本北海道島苦苦掙紮。
這已經成了美利堅一項莫名其妙的負擔,也不知道為了什麽,畢竟日本民主政府都坐穩了地盤。
好不容易結束了這個荒唐的舉措,並以此得到了廣大軍屬的支持,甚至頒布各項新經濟政策、減稅政策,徹底獲得了美利堅百分之九十民眾的支持。
沒曾想,美利堅那些上層人士,也就是各大財團不願意了,奶奶的,敢情你是為美國窮人做主的呀!
他們千方百計想要拿下小約翰·卡爾文·柯立芝,卻因為種種原因,失敗了。
但,這給柯立芝帶來了很大的苦惱,沒有了財團的支持,那麽美利堅接下來的行政將會增加許多阻力。
無奈之下,他隻能在某個方麵改變自己,漸漸挽迴局勢,這點在昔日的華美呂宋衝突就可以看出來。
做為頭號工業大國,並且在一戰中吸收了很多先進技術,獲得了大量利益的美利堅,正處於產能過剩的階段。
必須要有一個能夠轉移問題的方案,此時此刻,如果和中華打一仗,那麽問題將不再出現。
那些所謂的產能過剩的工廠基本上和軍工業息息相關,隻要戰爭,絕對能煥發新一春。
為此,柯立芝準備出手,並且他打算像伍德羅·威爾遜一樣,踩著巨人的肩膀,再度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沒錯,正當他雄心勃勃的時候,美利堅的財團拖了後腿,一旦開啟戰爭,財團們很害怕,他們不希望重現昔日美日拉鋸的慘象。
而且,強大的中華,在他們眼中無疑是重新復甦的巨人,都能腳踩英法,怎麽可能輕易被美利堅幹倒,所以他們迫使柯立芝讓出了呂宋。
這讓柯立芝一肚子的火難以伸張,前任哈定總統留下的爛攤子,好不容易被擺平,結果現在財團又給他找了一個新麻煩。
呂宋是美利堅在世界上唯一一塊殖民地,一旦失去,那麽美國政府怎麽和民眾交待。
特別是這個時候,民眾已經從昔日的經濟低穀中爬出來了,一旦美好的生活開始,他們難免有些精力過剩,就不知道怎麽發泄。
這在世界各國都有例子,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就會莫名的關注政府,一旦有什麽敏感問題,他們就遊街示眾。
第七百七十三章 鬱悶總統
好不容易解決了呂宋事件的後續問題,可沒想到,今天,美國財團給他找了一個更大的麻煩。
美利堅首都華盛頓,白宮,總統辦公室。
「混蛋,這群該死的傢夥,難道他們不知道輕易答應英國的後果嗎?紐幾內亞、澳洲,看似可口,實際上卻難以下口。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把這個總統讓出去,給他們噹噹,看看是不是那麽好當的?」總統柯立芝甚至怒砸了幾下桌子。
背對著總統秘書愛德華以及國務卿弗蘭克,臉上一股子憤怒。
「總統閣下,這完全是一個爛攤子,南洋是我們想插手就能插手的地方嗎?」國務卿弗蘭克表示同情。
對於總統柯立芝的處境,他表示惋惜,的確,在才能方麵,縱觀美國歷任總統,能夠把經濟從蕭條變成大發展的,除了他,沒有別人。
上一任總統就更不用說了,那簡直是個糟糕的處理方式,導致柯立芝在接任的時候,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這點,做為國務卿的他,深有感觸。
</br>
所以此時此刻,美海軍就在澳洲邊上,試圖給中華一個教訓,或者是威懾。」張伯倫首相說道。
既然己方沒有辦法出手,那麽,最好的選擇就是借刀殺人,再不濟,噁心一下中華也好。
眼看著澳洲、印度在內的所有遠東地區,全部陷入敵手,英國沒有辦法,他們隻能選擇犧牲一些利益,獲得幫助,世界霸主也有苦惱的時候。
「我贊同首相閣下的觀點,先生們,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我們沒辦法拖住中華,那麽歐洲、非洲戰局將崩潰,緊接著,受到威脅的就是本土,到時候恐怕更殘酷。」海軍大臣愛德華支持道
陸軍大臣邱吉爾立刻表示贊同,隨後,其它大臣思索了一陣,也支持這項言論。
什麽都比不上本土安全重要,到了那個時候,可真是生死存亡關頭,遠東地區相比其,隻是滄海一粟。
到時候,幹掉了同盟國,世界任我取之。
「如此,那我就鬥膽提出一個建議,允諾美利堅,若出手遠東,澳洲與之平分,紐幾內亞、紐西蘭屬美所有。」張伯倫首相建議道。
正如他們想的那樣,以即將失去的東西換取接下來的先機。
不過,這麽輕易的許諾割讓大片遠東土地,倒真是讓在場所有人不爽呀!
張伯倫接著下達了幾項命令,調動各個殖民地軍隊,趕赴歐洲。
戰爭的突如其來,讓他們沒有了選擇,再接著作壁上觀,恐怕法蘭西被消滅了,到時候,直麵兵鋒的就是他們,失去了遠東,大英帝國不管是物資還是兵員,都不及以前。
相比於準備充分,而且連成一片的德土俄三國,力有不逮,隻能以時間換空間了。
相比於英國,偏安一隅的美利堅也不太好過了,崛起中的中華給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壓力。
特別是美利堅總統小約翰·卡爾文·柯立芝,自他上任以來,就沒過過一個舒心日子,先是美日大戰,足足五十萬美軍在日本北海道島苦苦掙紮。
這已經成了美利堅一項莫名其妙的負擔,也不知道為了什麽,畢竟日本民主政府都坐穩了地盤。
好不容易結束了這個荒唐的舉措,並以此得到了廣大軍屬的支持,甚至頒布各項新經濟政策、減稅政策,徹底獲得了美利堅百分之九十民眾的支持。
沒曾想,美利堅那些上層人士,也就是各大財團不願意了,奶奶的,敢情你是為美國窮人做主的呀!
他們千方百計想要拿下小約翰·卡爾文·柯立芝,卻因為種種原因,失敗了。
但,這給柯立芝帶來了很大的苦惱,沒有了財團的支持,那麽美利堅接下來的行政將會增加許多阻力。
無奈之下,他隻能在某個方麵改變自己,漸漸挽迴局勢,這點在昔日的華美呂宋衝突就可以看出來。
做為頭號工業大國,並且在一戰中吸收了很多先進技術,獲得了大量利益的美利堅,正處於產能過剩的階段。
必須要有一個能夠轉移問題的方案,此時此刻,如果和中華打一仗,那麽問題將不再出現。
那些所謂的產能過剩的工廠基本上和軍工業息息相關,隻要戰爭,絕對能煥發新一春。
為此,柯立芝準備出手,並且他打算像伍德羅·威爾遜一樣,踩著巨人的肩膀,再度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沒錯,正當他雄心勃勃的時候,美利堅的財團拖了後腿,一旦開啟戰爭,財團們很害怕,他們不希望重現昔日美日拉鋸的慘象。
而且,強大的中華,在他們眼中無疑是重新復甦的巨人,都能腳踩英法,怎麽可能輕易被美利堅幹倒,所以他們迫使柯立芝讓出了呂宋。
這讓柯立芝一肚子的火難以伸張,前任哈定總統留下的爛攤子,好不容易被擺平,結果現在財團又給他找了一個新麻煩。
呂宋是美利堅在世界上唯一一塊殖民地,一旦失去,那麽美國政府怎麽和民眾交待。
特別是這個時候,民眾已經從昔日的經濟低穀中爬出來了,一旦美好的生活開始,他們難免有些精力過剩,就不知道怎麽發泄。
這在世界各國都有例子,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就會莫名的關注政府,一旦有什麽敏感問題,他們就遊街示眾。
第七百七十三章 鬱悶總統
好不容易解決了呂宋事件的後續問題,可沒想到,今天,美國財團給他找了一個更大的麻煩。
美利堅首都華盛頓,白宮,總統辦公室。
「混蛋,這群該死的傢夥,難道他們不知道輕易答應英國的後果嗎?紐幾內亞、澳洲,看似可口,實際上卻難以下口。
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把這個總統讓出去,給他們噹噹,看看是不是那麽好當的?」總統柯立芝甚至怒砸了幾下桌子。
背對著總統秘書愛德華以及國務卿弗蘭克,臉上一股子憤怒。
「總統閣下,這完全是一個爛攤子,南洋是我們想插手就能插手的地方嗎?」國務卿弗蘭克表示同情。
對於總統柯立芝的處境,他表示惋惜,的確,在才能方麵,縱觀美國歷任總統,能夠把經濟從蕭條變成大發展的,除了他,沒有別人。
上一任總統就更不用說了,那簡直是個糟糕的處理方式,導致柯立芝在接任的時候,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這點,做為國務卿的他,深有感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