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地方大多是沙漠,要來也沒用,不如直接丟給阿拉伯其它國家人,當地也算是跟土耳其一脈相承,都是伊斯蘭的後代。
「土耳其方麵這半年來依舊是三百萬部隊,可是國內一直源源不斷在擴軍,可見其野心遠不隻是西非,或者法國,他們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陰謀,絕不能讓西非落入土耳其手中,到時候法國就在劫難逃了。」威爾遜咬牙切齒的說道。
國務卿蘭辛感覺嘴裏很苦澀,要是那麽簡單就好了,三百萬土耳其軍隊吊打叄佰多萬的聯合國軍,且不說美軍五十萬、英軍五十萬還是法軍一百萬,再加上法國佬在西非招募了一百多萬的黑人僕從軍。
論人數、論武器,聯合國軍哪點比不上土耳其?美國更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所有新式武器都裝備在西非派遣軍身上,可依舊沒能挽迴局勢。
首先,土耳其陸軍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驗證,人家本來就不弱,隻是中央政府太渣,換了個領導人之後,不斷吸收經驗,從德國、中華甚至白俄聘請教官,集百家之長。
由於土耳其大部分國土都處於沙塵漫天的中亞、中東甚至非洲地區,所以獨特的環境就意味著一般的武器無法適應這裏,於是凱末爾集合了全國的武器專家,前往中華取經。
要知道,當時中華西北研究所已經在新疆一帶取得了相關進展,但是畢竟中華不是幹旱型國家,所以沒怎麽重視,可土耳其不一樣,他們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在中華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不單單是輕武器自成一體,就連坦克、裝甲車這種重型裝備也是各有各的風格。
這就是人家的先見之明,盡管武器說不上先進,在世界來說,頂多就是中遊水平,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凱末爾拒絕了德國、中華的先進武器,反而選擇自己的粗糙武器,這種決定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事實上,他的選擇很正確,土耳其的武器裝備雖然就先進性來說,的確沒有聯合國軍的好,但是他們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耐糙,在防禦風沙這方麵,可謂是走到了世界前列。
所以,土耳其的裝甲部隊能夠在西非吊打英法美的裝甲部隊,究其原因,無非是英法美的故障率太高,受環境影響太大,但這也是戰鬥力的一方麵。
全世界把土耳其的陸軍排在了第二位,德國陸軍和中華陸軍並列第一,可以說,同盟國陸軍實力絕對超過協約國。
「總統閣下,土耳其的第二方麵軍現在就駐紮在馬裏、西撒啦哈、塞內加爾,而他們的第三方麵軍一直就在幾內亞、象牙海岸,一副不把我們趕下海就不罷休的樣子,局勢很惡劣。
單靠我國無法挽迴局勢,除非我國往西非投入上百萬大軍,但那是不可能的,您知道的,現在菲律賓的叛亂牽扯了我國很大一部分精力,而且國會也不會同意增兵這麽多在西非,畢竟。」
第六百八十二章 壞消息
威爾遜當然明白,他也不想這麽做,要知道這其中並沒有跟美國直接相關的利益,但是沒辦法,野心和行動是相聯繫的。
美國不可能永遠屈居人下,總有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需求,所以才會不斷搞事,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也好,這趟混水,必須踩。
他沉思了一會,大口吸了一下,臉上煙霧繚繞,隨即用堅定的語氣說道:「國會那邊不用擔心,我來解決,但是百萬大軍是不可能的,最多五十萬,我知道不夠,所以需要的詳細的計劃,一定要把西非的局勢挽迴來。」
國務卿蘭辛明白他的意思,那麽剩下的兵力隻能是法國和英國來補齊,不可能說大洋另一邊的美利堅合眾國履行了身為盟友的義務,然而他們卻悠閑悠閑。
想到這裏,整個美國都想罵人,奶奶的,什麽法蘭西帝國,都是辣雞,在德國人麵前,數百萬人居然連一道一百二十萬人的封鎖線都突破不了,那要他們又有何用?
法國總統雷蒙也是一個廢物,你說你要是按照克裏蒙梭的既定計劃運動的話,怎麽會被德國分割殲滅近百萬大軍,也不至於現在百萬大軍退守巴黎,死死的被人家圍困。
整整兩百萬大軍,對付德軍兩個集團軍群,撐死不過兩百五十萬人,居然會被人家反過來吃掉,簡直搞笑,這下子更是等到了人家四個集團軍群都進來了,足足五百萬部隊。
英國佬就算想登陸法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實力夠不夠,法國北部沿海被德軍北部集團軍去一百二十萬人封鎖著,西部集團軍群一百二十萬人死死的擋著法軍幾百萬援軍,南部和東部集團軍去足足兩百四十萬人不斷進攻巴黎,一步步蠶食,將百萬法軍磨掉了三分之一。
當然,它們不是沒考慮過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再從法國南部沿海登陸,可那又有什麽用呢?等到援軍運動到德軍封鎖線的時候,恐怕巴黎都被攻破了。
而且法軍集結三百萬大軍在封鎖線附近發動進攻,準備解救巴黎,可就是打不破德軍的封鎖,好傢夥,跟銅牆鐵壁一樣,所以再加上數十萬英軍或者美軍,結果還是一樣的。
「總統閣下,我國不需要出兵五十萬,隻需要牽製住一部分土耳其軍隊就行了,塞內加爾是土耳其兩個方麵軍的交界處,防禦力量也是最弱的,更何況,以土耳其三百萬大軍封鎖整個西非,沒有一點漏洞,那是不可能的。
</br>
「土耳其方麵這半年來依舊是三百萬部隊,可是國內一直源源不斷在擴軍,可見其野心遠不隻是西非,或者法國,他們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陰謀,絕不能讓西非落入土耳其手中,到時候法國就在劫難逃了。」威爾遜咬牙切齒的說道。
國務卿蘭辛感覺嘴裏很苦澀,要是那麽簡單就好了,三百萬土耳其軍隊吊打叄佰多萬的聯合國軍,且不說美軍五十萬、英軍五十萬還是法軍一百萬,再加上法國佬在西非招募了一百多萬的黑人僕從軍。
論人數、論武器,聯合國軍哪點比不上土耳其?美國更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所有新式武器都裝備在西非派遣軍身上,可依舊沒能挽迴局勢。
首先,土耳其陸軍的戰鬥力已經得到了驗證,人家本來就不弱,隻是中央政府太渣,換了個領導人之後,不斷吸收經驗,從德國、中華甚至白俄聘請教官,集百家之長。
由於土耳其大部分國土都處於沙塵漫天的中亞、中東甚至非洲地區,所以獨特的環境就意味著一般的武器無法適應這裏,於是凱末爾集合了全國的武器專家,前往中華取經。
要知道,當時中華西北研究所已經在新疆一帶取得了相關進展,但是畢竟中華不是幹旱型國家,所以沒怎麽重視,可土耳其不一樣,他們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在中華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不單單是輕武器自成一體,就連坦克、裝甲車這種重型裝備也是各有各的風格。
這就是人家的先見之明,盡管武器說不上先進,在世界來說,頂多就是中遊水平,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凱末爾拒絕了德國、中華的先進武器,反而選擇自己的粗糙武器,這種決定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事實上,他的選擇很正確,土耳其的武器裝備雖然就先進性來說,的確沒有聯合國軍的好,但是他們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耐糙,在防禦風沙這方麵,可謂是走到了世界前列。
所以,土耳其的裝甲部隊能夠在西非吊打英法美的裝甲部隊,究其原因,無非是英法美的故障率太高,受環境影響太大,但這也是戰鬥力的一方麵。
全世界把土耳其的陸軍排在了第二位,德國陸軍和中華陸軍並列第一,可以說,同盟國陸軍實力絕對超過協約國。
「總統閣下,土耳其的第二方麵軍現在就駐紮在馬裏、西撒啦哈、塞內加爾,而他們的第三方麵軍一直就在幾內亞、象牙海岸,一副不把我們趕下海就不罷休的樣子,局勢很惡劣。
單靠我國無法挽迴局勢,除非我國往西非投入上百萬大軍,但那是不可能的,您知道的,現在菲律賓的叛亂牽扯了我國很大一部分精力,而且國會也不會同意增兵這麽多在西非,畢竟。」
第六百八十二章 壞消息
威爾遜當然明白,他也不想這麽做,要知道這其中並沒有跟美國直接相關的利益,但是沒辦法,野心和行動是相聯繫的。
美國不可能永遠屈居人下,總有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需求,所以才會不斷搞事,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也好,這趟混水,必須踩。
他沉思了一會,大口吸了一下,臉上煙霧繚繞,隨即用堅定的語氣說道:「國會那邊不用擔心,我來解決,但是百萬大軍是不可能的,最多五十萬,我知道不夠,所以需要的詳細的計劃,一定要把西非的局勢挽迴來。」
國務卿蘭辛明白他的意思,那麽剩下的兵力隻能是法國和英國來補齊,不可能說大洋另一邊的美利堅合眾國履行了身為盟友的義務,然而他們卻悠閑悠閑。
想到這裏,整個美國都想罵人,奶奶的,什麽法蘭西帝國,都是辣雞,在德國人麵前,數百萬人居然連一道一百二十萬人的封鎖線都突破不了,那要他們又有何用?
法國總統雷蒙也是一個廢物,你說你要是按照克裏蒙梭的既定計劃運動的話,怎麽會被德國分割殲滅近百萬大軍,也不至於現在百萬大軍退守巴黎,死死的被人家圍困。
整整兩百萬大軍,對付德軍兩個集團軍群,撐死不過兩百五十萬人,居然會被人家反過來吃掉,簡直搞笑,這下子更是等到了人家四個集團軍群都進來了,足足五百萬部隊。
英國佬就算想登陸法國,也得掂量一下自己實力夠不夠,法國北部沿海被德軍北部集團軍去一百二十萬人封鎖著,西部集團軍群一百二十萬人死死的擋著法軍幾百萬援軍,南部和東部集團軍去足足兩百四十萬人不斷進攻巴黎,一步步蠶食,將百萬法軍磨掉了三分之一。
當然,它們不是沒考慮過從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再從法國南部沿海登陸,可那又有什麽用呢?等到援軍運動到德軍封鎖線的時候,恐怕巴黎都被攻破了。
而且法軍集結三百萬大軍在封鎖線附近發動進攻,準備解救巴黎,可就是打不破德軍的封鎖,好傢夥,跟銅牆鐵壁一樣,所以再加上數十萬英軍或者美軍,結果還是一樣的。
「總統閣下,我國不需要出兵五十萬,隻需要牽製住一部分土耳其軍隊就行了,塞內加爾是土耳其兩個方麵軍的交界處,防禦力量也是最弱的,更何況,以土耳其三百萬大軍封鎖整個西非,沒有一點漏洞,那是不可能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