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樵愣了一下,立馬道:「菲律賓一直就是我國下南洋的前哨戰,所以當地的華人不少,各朝各代都有遷移的人,隻是地方不同,最多的莫過於廣東、福建一帶,特別是明末清初。


    後來康熙收了台灣,台灣有不少人都拖家帶口來到了呂宋,這些人與早期的華人構成了現在菲律賓的華人大家族,16世紀中期,西班牙占領了這裏,對當地華人,特別是那些反清義士,管控很嚴格,抓到就是死,於是漢留的力量在這裏算是比較弱的。


    華人不多,不過一百來萬,相比於米沙鄢人、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華人算是稀罕品種。


    主要人口都是外來移民,原住民並不多,像第一個國家就是蘇門答臘島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的,所以,我國可以爭取其它民族人做為後援。


    這一點也是學習美國佬的,美國人招收的菲律賓籍士兵主要是米沙鄢人,畢竟他們人口最多,對我華人也比較敵視,像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人口與華人差不多,所以大家都有來往,他們族人很多帶有華人血統,比較容易被同化,可以發展。」


    第六百七十六章 謀呂宋


    馮庸仔細一聽,這不對呀!暹羅還有上千萬華人呢!怎麽到了菲律賓就這麽少了,按理說菲律賓的華人應該更多呀!


    他不禁問道:「菲律賓現在的華人大家族有哪幾家,都是什麽時候遷移過去的,哪裏人?」


    「當地華人家族主要是莊家、鄭家、施家和吳家,其中莊家是南宋時期遷移過來的,算是資格比較老,鄭家據說是國姓爺鄭成功的後代,而施家也傳說是施琅的後代,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至於吳家是清朝年間遷移過來的,原本就是福建地區的海商,據說得罪了當朝權貴,舉家遷徙呂宋。


    像之前遷徙過來的華人很多都被當地人同化了,在長達千年的遷移史中,當地很多人都具備華人血統,但是他們沒有文化傳承,接受了自己是當地人的現實。」王亞樵瞬間明白了少帥的疑惑,於是仔細的迴答道。


    「這樣的話,怎麽樣保證當地華人還有反抗精神,畢竟這麽多過去的人都被同化了,這在東南亞其它地方可是很少見的。」馮庸的上一個疑問被解決了,可是新出現的問題更加嚴重。


    的確,這上千年可能不止,畢竟中華在戰國時期就有人曾經嚐試著出海,徐福其中翹楚,那麽既然有人能夠到達日本,自然也能夠到達呂宋。


    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華裔,與其說他們是華裔不如說他們是當地人,因為這群傢夥連文化、民族都忘了,全身心的融入到菲律賓其它族群。


    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隻有一種,那就是歷年來,呂宋對華人都處於一種壓製的態度,以各族龐大的人口優勢同化華人並不難,特別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沒有誰會放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王亞樵不禁露出了一絲尷尬,當初為了發展力量,他們甚至在已經融入當地社會的華裔中動員,結果人家差點沒把自己的人給舉報了,好不容易才了收尾。


    於是這樣說道:「少帥說得沒錯,這點的確是我軍在呂宋發展的限製因素,所以我們現在發展的力量基本是華人,要麽是清末民初的移民,要麽是當地華人大家族,那些所謂的華裔一概不予理會。


    相比於他們,我更願意選擇相信一樣被欺壓的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我們也試圖發展這些人,事實上,他們很多人願意參加,畢竟壓榨太狠了。


    自從米沙鄢人在得到了美國人的支持後,十分猖獗,他們不敢輕易對人口眾多的他加祿人、伊洛戈人出手,於是把主意打到了人口稀少的其它幾個族,這其中包括華人。


    可以說,華人跟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就是難兄難弟,在許多年前,四族之間就有著比較和諧的交往,通婚也比較常見。」


    「嗯,是可以考慮下,我國對於東南亞並不是一味的消滅。」馮庸若有所思:「其實在民國早年,我國不管是桂係還是滇軍都有著不少的外國人,特別是安南人,陸裕光不就是安南人,現在隨著版圖越來越來大,例如緬甸、尼泊爾、錫金、孟加拉、高棉、西伯利亞的融入。


    單純是傳統意義上華人,這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那些金髮碧眼的老毛子現在也不是成了我國人,這就是同化的小國,我中華軍隊中有安南人、俄羅斯人、尼泊爾人、錫金人、孟加拉人,自然也就不會有那種狹隘的偏見。」


    他明白,以一百多萬的華人統治兩千多萬人,的確有些困難,這不是封建時期,也不是滿族統治中華,必須要有所改變,如果融合邦班牙人、維薩亞人和比科爾人,那麽我國在當地的力量就有七百來萬人,徵兵都能征差不多百萬,何愁無法完全控製當地。


    這也是最初實行的同化政策,在馬來亞,華人吸收當地馬來人已經成為常態,不少華裔都成了兩族交往的橋樑。


    「是,少帥,我軍現在在呂宋的力量正在抓緊吸收各族?」


    馮庸不禁笑了,這老王現在也越來越雞賊了。「你的特統已經寂寞難耐了,這樣吧!我給南洋艦隊批文,你們可以著手安排武器上島,對了上麵有多少美國佬。」


    「目前呂宋島有美軍兩萬五千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海軍基地的人,而棉蘭老島有八千美軍,這裏是美軍的訓練基地,他們把菲律賓人訓練成士兵,投放到西非戰場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鐵血少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帥並收藏民國之鐵血少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