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是煽動緬甸內亂還是侵占安南也好,本質上來說,是順應民意。
最重要的是緬甸、安南與中華接壤,自古以來就受到華夏的文化大洗禮,融合起來難度更小。
而暹羅,自公元1238年以來,先後歷經數十個王朝,七百年的統治歷史,盡管也受到中華不少影響,但是它們的文化、經濟、政治都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
19世紀末,中華正在沉淪之際,暹羅也不可避免地被英法盯上了,當時它們國內出現了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就好比日本的明治天皇,那就是拉瑪四世。
他在承襲拉瑪三世與西方、中華通商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同西方的聯繫,並與歐洲各國相繼簽訂了合約,不斷吸收西方先進政治製度與文化,逐步建立了一個現代化暹羅,在當時來說,是亞洲了不起的成就。
在1869年繼位的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則進一步深化改革,廢除了奴隸製,並根據西方文化改進暹羅的公共福利和行政製度。
現在在位的拉瑪六世也不是個善茬,他比馮庸更早在國內推行義務教育,國內的教育水平並不比中華低。
可以說,暹羅自查庫裏王朝開始,每一代統治者就算不是雄才偉略,至少也是一個明君,在他們的統治下,暹羅慢慢從一個奴隸製封建國家演變成現代化君主製國家。
這樣做的好處是無疑的,民眾的生活水平上升了一個台階,大批奴隸的解放,也為暹羅國王帶來一批鐵粉,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進攻暹羅,雖然當地軍事菜的一比,但要想全麵征服,那不太可能。
正因為如此,陸徵祥才會提出這個問題,要說開疆擴土,他也支持,並且這份熱忱不比軍人少,但是他卻不願意帝國為此付出很大的帶價,得不償失。
第五百五十九章 烏龍
在場的人大多都看著馮庸,因為他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噗!」卻是張孝淮笑了出聲,大家不禁把頭看向他。
張孝淮看了看盯著自己的那些人,又看了看馮庸,隻見馮庸一副無奈的表情,而馮庸邊上的蔣百裏卻是一臉戲虐。
頓時明白了,隻能無奈的解釋道:「陸部長誤會了,我軍下一步的主要作戰目標並不是暹羅,我看大家都有些疑惑,那我就此次陸軍在中南半島的作戰計劃做個陳述吧!
現在,緬甸全境在我軍手裏,安南也全境也在我軍手裏,或者書整個法屬印度直那都在我國控製之中。
政務院已經就新加入的地區召開了會議,會議決定將緬甸、法屬印度支那、孟加拉地區分別列為我中華民國七個省份。
以原寮國地區與波來古以南越南地區融合,北部為交趾省,省會為河內;南部為安南省,省會為順化,另外將緬甸、泰國、寮國三國交界處列為經濟特區,也就是琅南區。
以孟加拉地區、西隆地區、不丹、尼泊爾地區融合,北部為吐蕃省,省會為廷布;南部為象雄省,省會為達卡。
以緬甸地區為主,將臘戍、曼德勒、馬圭一線為分界,西部為果敢省,省會實皆;東部為仰光省,省會渤固。
原柬埔寨地區與越南波來古以南地區融合,現設立高棉省,以金邊為省會。
接下來我陸軍在中南半島的戰略行動以安撫當地為主,剿滅原英法僕從軍組成的遊散勢力。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英法下麵有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美國底下有菲律賓。
我中華做為自古以來東亞的宗主國,若是麾下無小國附庸,又怎麽稱得上榮光呢?」
哦!原來是這樣,被他一解釋,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了,陸徵祥立刻說道:「少帥,是我誤會了!」
馮庸擺擺手,一臉不在意的迴道:「無礙!」
反倒是蔣百裏等人看起來倒像被震驚了,不過仔細一看,能發現他們一個個眼裏露出的精光,那是興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激動。
高棉、吐蕃、象雄、交趾、安南,再有遼東、遼西、蒙古、北庭,這些曾是周邊古國名、華夏古郡名,足可見少帥的雄心壯誌。
做為馳騁沙場的將軍,誰不曾想封狼居胥、擴土千裏呢?所以,有這麽一個少帥,讓他們的鬥誌更加高昂了。
「就在前幾天,暹羅向我國派出了外交人員,帶了好多東西過來,說是朝貢,這就讓我很詫異了,好歹也是一個現代化國家,居然還玩那一套,仔細調查之後,我發現了了一點端倪。
原來暹羅國內人民黨勢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蘇俄革命和日本革命之後,蠢蠢欲動。
拉瑪六世慌了,沒辦法了,隻能找到曾經的藩主國頭上,並且請求我們給予援助,諸位說說我是答應好還是不答應好?」馮庸也沒關注下屬,管他們遐想菲菲呢!隻是自顧自地提出了一個問題。
所有人這才迴過神來,仔細思考著這件事情能夠給中華民國帶來什麽好處。
蔣百裏卻是嘴角帶笑,「少帥,這是天賜良機呀!暹羅處在馬六甲邊上,有它們做掩護,必然讓使我國接下來的計劃如虎添翼。」
「答應!必須得答應他們!」幾乎所有人都激動的說道。
盡管中華民國沒有拿下暹羅的打算,可馬來亞絕不能放過,要知道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最關鍵的地方。
或許各國艦隊可以直接從印度洋駛入太平洋抵達日本海、台灣,但那距離真是爽爆了。
</br>
最重要的是緬甸、安南與中華接壤,自古以來就受到華夏的文化大洗禮,融合起來難度更小。
而暹羅,自公元1238年以來,先後歷經數十個王朝,七百年的統治歷史,盡管也受到中華不少影響,但是它們的文化、經濟、政治都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
19世紀末,中華正在沉淪之際,暹羅也不可避免地被英法盯上了,當時它們國內出現了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就好比日本的明治天皇,那就是拉瑪四世。
他在承襲拉瑪三世與西方、中華通商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同西方的聯繫,並與歐洲各國相繼簽訂了合約,不斷吸收西方先進政治製度與文化,逐步建立了一個現代化暹羅,在當時來說,是亞洲了不起的成就。
在1869年繼位的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則進一步深化改革,廢除了奴隸製,並根據西方文化改進暹羅的公共福利和行政製度。
現在在位的拉瑪六世也不是個善茬,他比馮庸更早在國內推行義務教育,國內的教育水平並不比中華低。
可以說,暹羅自查庫裏王朝開始,每一代統治者就算不是雄才偉略,至少也是一個明君,在他們的統治下,暹羅慢慢從一個奴隸製封建國家演變成現代化君主製國家。
這樣做的好處是無疑的,民眾的生活水平上升了一個台階,大批奴隸的解放,也為暹羅國王帶來一批鐵粉,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進攻暹羅,雖然當地軍事菜的一比,但要想全麵征服,那不太可能。
正因為如此,陸徵祥才會提出這個問題,要說開疆擴土,他也支持,並且這份熱忱不比軍人少,但是他卻不願意帝國為此付出很大的帶價,得不償失。
第五百五十九章 烏龍
在場的人大多都看著馮庸,因為他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噗!」卻是張孝淮笑了出聲,大家不禁把頭看向他。
張孝淮看了看盯著自己的那些人,又看了看馮庸,隻見馮庸一副無奈的表情,而馮庸邊上的蔣百裏卻是一臉戲虐。
頓時明白了,隻能無奈的解釋道:「陸部長誤會了,我軍下一步的主要作戰目標並不是暹羅,我看大家都有些疑惑,那我就此次陸軍在中南半島的作戰計劃做個陳述吧!
現在,緬甸全境在我軍手裏,安南也全境也在我軍手裏,或者書整個法屬印度直那都在我國控製之中。
政務院已經就新加入的地區召開了會議,會議決定將緬甸、法屬印度支那、孟加拉地區分別列為我中華民國七個省份。
以原寮國地區與波來古以南越南地區融合,北部為交趾省,省會為河內;南部為安南省,省會為順化,另外將緬甸、泰國、寮國三國交界處列為經濟特區,也就是琅南區。
以孟加拉地區、西隆地區、不丹、尼泊爾地區融合,北部為吐蕃省,省會為廷布;南部為象雄省,省會為達卡。
以緬甸地區為主,將臘戍、曼德勒、馬圭一線為分界,西部為果敢省,省會實皆;東部為仰光省,省會渤固。
原柬埔寨地區與越南波來古以南地區融合,現設立高棉省,以金邊為省會。
接下來我陸軍在中南半島的戰略行動以安撫當地為主,剿滅原英法僕從軍組成的遊散勢力。
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英法下麵有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美國底下有菲律賓。
我中華做為自古以來東亞的宗主國,若是麾下無小國附庸,又怎麽稱得上榮光呢?」
哦!原來是這樣,被他一解釋,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了,陸徵祥立刻說道:「少帥,是我誤會了!」
馮庸擺擺手,一臉不在意的迴道:「無礙!」
反倒是蔣百裏等人看起來倒像被震驚了,不過仔細一看,能發現他們一個個眼裏露出的精光,那是興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激動。
高棉、吐蕃、象雄、交趾、安南,再有遼東、遼西、蒙古、北庭,這些曾是周邊古國名、華夏古郡名,足可見少帥的雄心壯誌。
做為馳騁沙場的將軍,誰不曾想封狼居胥、擴土千裏呢?所以,有這麽一個少帥,讓他們的鬥誌更加高昂了。
「就在前幾天,暹羅向我國派出了外交人員,帶了好多東西過來,說是朝貢,這就讓我很詫異了,好歹也是一個現代化國家,居然還玩那一套,仔細調查之後,我發現了了一點端倪。
原來暹羅國內人民黨勢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蘇俄革命和日本革命之後,蠢蠢欲動。
拉瑪六世慌了,沒辦法了,隻能找到曾經的藩主國頭上,並且請求我們給予援助,諸位說說我是答應好還是不答應好?」馮庸也沒關注下屬,管他們遐想菲菲呢!隻是自顧自地提出了一個問題。
所有人這才迴過神來,仔細思考著這件事情能夠給中華民國帶來什麽好處。
蔣百裏卻是嘴角帶笑,「少帥,這是天賜良機呀!暹羅處在馬六甲邊上,有它們做掩護,必然讓使我國接下來的計劃如虎添翼。」
「答應!必須得答應他們!」幾乎所有人都激動的說道。
盡管中華民國沒有拿下暹羅的打算,可馬來亞絕不能放過,要知道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最關鍵的地方。
或許各國艦隊可以直接從印度洋駛入太平洋抵達日本海、台灣,但那距離真是爽爆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