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若是拒絕接收三十萬來自台灣的僑民,無異於將底層國民推向叛軍,到時候不單單國民心寒,恐怕就連前線的將士也會心中不寧,以至於騷亂不斷。
裕仁天皇長籲了一口氣,隨即吩咐道:「命令我國海軍全員出動,迎接國民,務必保證這三十萬國民的安全,同時,內務大臣做好準備,務必讓這批國民有所居、有所食、有所醫。」
盡管他知道這三十萬國民的存在,讓全國的窘迫提升了一個檔次,但是他不得不這樣安排,因為這三十萬也是他的子民。
首相原敬眼中不禁閃過一絲敬佩,設身處地,他未必能做到天皇這麽好,這三十萬國民用好了,或許是一個奇招。
關東乃至北海道的國民聽到這三十萬國民被妥善安排的消息,心中不安必定會得到撫慰,而關西百姓或許也會心有波瀾,這對於統一大業絕對是大大的有好處。
不過天皇的如意算盤怕是打空了,由於日本海軍的封鎖,所以關東、四國島、九州島早在八月底就已經沒有接納外來人士了。
所以,此次『西班牙大流感』爆發的浪潮似乎在他們那裏沒惹起多大波瀾。
反而因為當地推翻了天皇統治,下層百姓得到解放,不宰像以前那樣,被地主、官僚剝削。
並且,當地學習蘇俄經驗,實行集體配給製,一起勞作,一起吃喝,沒有人不均,自然不會有多大矛盾,早期的蘇維埃主義還是美好的。
次日,中華民國總統府也波瀾起伏,馮庸不斷盯著電報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台灣。
「少帥!」衛生部部長汪聲鈴氣喘籲籲的說道:「好消息!好消息呀!」
馮庸驚奇的看著他,隨即說道:「喝口水,慢慢說,天塌不下來!」
「是!」汪聲鈴頓時端起了邊上的一杯茶,大口大口的喝著,看樣子這陣運動很強烈呀!
隨即他立刻說道:「少帥,瓊州衛生局傳來消息,當地發現的數十例流感患者已然得到抑製,病情好轉,並且輕微的患者已經痊癒了。」
什麽?馮庸頓時驚了,這場流感已經爆發快一周了,他集中了全國醫生都沒找出辦法,可天憐見,這辦法居然自己出來了。「快說,他們是怎麽治好的?」
汪聲鈴立刻答道:「瓊州最早的病例是今年春天在海口長流鎮發現的,當時的患者流感病毒也不兇,當地有一名老中醫就開了服藥,把那個患者治好了,並且沒有復發跡象,所有人也就沒在意。
月初,瓊州爆發了大規模流感疫病,幾乎大部分港口都有相應的患者,但是這個長流鎮卻沒有一例。
這就讓瓊州衛生局很是驚奇,於是調查發現,當地不是沒有患者,而是患者在初期就已經被治好了,幾經調查之下,終於找到了那名老中醫,並且從他手裏得到了藥方,相繼治癒了瓊州境內輕度患者,有效的抑製了流感。」
「重病的呢?這個方子有沒有在其它省份試驗過?效果怎麽樣?」馮庸迫不及待的問道。
奶奶的,這個『西班牙大流感』要搞死人哪!來勢洶洶,死亡人數已然超過了千萬,極大多數都是印度人。
就連中華民國也死亡了上千人,可見多兇猛,以至於全國那是如臨大敵,連海港都封鎖了。
現在好不容易出現了救星,能不激動嗎?這可是一個『大殺器』!
第四百九十二章 心生一計
汪聲鈴肯定的說道:「少帥,老中醫提供的方子,瓊州衛生局已經提供給台灣了,據那邊傳來的消息,效果很好,重病患者病情沒有繼續惡化。」
「好哇!」馮庸高興不已,連忙說道:「關鍵時刻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靠譜,這樣,專門建設一個全國最高醫學院,醫學院院士之位頒布給我國德高望重的醫生,並且將漢醫、蒙醫、藏醫、苗醫通通列為其中之一。」
「是!」汪聲鈴很開心的答道,要知道身為中華民國衛生部部長,當然更希望自己國家的傳統醫學得到發展,而不是被人家的碾壓。
畢竟中醫產生自原始社會,在春秋時期已經形成完善的理論,出現了解剖、醫學分科,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豈是西方那寥寥數百年基礎能夠比擬的?
相比醫學範圍,西醫因為歐洲殖民運動,於是從歐洲傳播到美洲、非洲、大洋洲甚至亞洲。
但是我們中醫也不弱,自古影響著周邊國家,例如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並且在日本、朝鮮已然形成了從屬於中醫的醫學分係。
若不是近代由於清王朝的沒落,我國受西方入侵,國運衰弱,於是西醫大量湧入東方,衝擊著中醫正統地位。
再加上一些崇洋媚外之徒主張醫學現代化,不斷貶低中醫,導致傳統醫學不復往昔。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西醫見效快,中醫見效慢,但是西醫治療留下的後遺症太大,而中醫則不然,溫和的方式導致留下的後遺症特別小。
用句更直白的話來說,西藥能吃死人,但是中藥吃不死人,所以在農村更多人選擇中醫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來人。」「少帥!」
「立刻將歐洲派遣軍的情況呈報上來,我要最新的。」「是!」
幾分鍾後,副官帶了一份文件過來,「報告少帥,歐洲派遣軍最近的消息都在這裏了。」
</br>
裕仁天皇長籲了一口氣,隨即吩咐道:「命令我國海軍全員出動,迎接國民,務必保證這三十萬國民的安全,同時,內務大臣做好準備,務必讓這批國民有所居、有所食、有所醫。」
盡管他知道這三十萬國民的存在,讓全國的窘迫提升了一個檔次,但是他不得不這樣安排,因為這三十萬也是他的子民。
首相原敬眼中不禁閃過一絲敬佩,設身處地,他未必能做到天皇這麽好,這三十萬國民用好了,或許是一個奇招。
關東乃至北海道的國民聽到這三十萬國民被妥善安排的消息,心中不安必定會得到撫慰,而關西百姓或許也會心有波瀾,這對於統一大業絕對是大大的有好處。
不過天皇的如意算盤怕是打空了,由於日本海軍的封鎖,所以關東、四國島、九州島早在八月底就已經沒有接納外來人士了。
所以,此次『西班牙大流感』爆發的浪潮似乎在他們那裏沒惹起多大波瀾。
反而因為當地推翻了天皇統治,下層百姓得到解放,不宰像以前那樣,被地主、官僚剝削。
並且,當地學習蘇俄經驗,實行集體配給製,一起勞作,一起吃喝,沒有人不均,自然不會有多大矛盾,早期的蘇維埃主義還是美好的。
次日,中華民國總統府也波瀾起伏,馮庸不斷盯著電報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台灣。
「少帥!」衛生部部長汪聲鈴氣喘籲籲的說道:「好消息!好消息呀!」
馮庸驚奇的看著他,隨即說道:「喝口水,慢慢說,天塌不下來!」
「是!」汪聲鈴頓時端起了邊上的一杯茶,大口大口的喝著,看樣子這陣運動很強烈呀!
隨即他立刻說道:「少帥,瓊州衛生局傳來消息,當地發現的數十例流感患者已然得到抑製,病情好轉,並且輕微的患者已經痊癒了。」
什麽?馮庸頓時驚了,這場流感已經爆發快一周了,他集中了全國醫生都沒找出辦法,可天憐見,這辦法居然自己出來了。「快說,他們是怎麽治好的?」
汪聲鈴立刻答道:「瓊州最早的病例是今年春天在海口長流鎮發現的,當時的患者流感病毒也不兇,當地有一名老中醫就開了服藥,把那個患者治好了,並且沒有復發跡象,所有人也就沒在意。
月初,瓊州爆發了大規模流感疫病,幾乎大部分港口都有相應的患者,但是這個長流鎮卻沒有一例。
這就讓瓊州衛生局很是驚奇,於是調查發現,當地不是沒有患者,而是患者在初期就已經被治好了,幾經調查之下,終於找到了那名老中醫,並且從他手裏得到了藥方,相繼治癒了瓊州境內輕度患者,有效的抑製了流感。」
「重病的呢?這個方子有沒有在其它省份試驗過?效果怎麽樣?」馮庸迫不及待的問道。
奶奶的,這個『西班牙大流感』要搞死人哪!來勢洶洶,死亡人數已然超過了千萬,極大多數都是印度人。
就連中華民國也死亡了上千人,可見多兇猛,以至於全國那是如臨大敵,連海港都封鎖了。
現在好不容易出現了救星,能不激動嗎?這可是一個『大殺器』!
第四百九十二章 心生一計
汪聲鈴肯定的說道:「少帥,老中醫提供的方子,瓊州衛生局已經提供給台灣了,據那邊傳來的消息,效果很好,重病患者病情沒有繼續惡化。」
「好哇!」馮庸高興不已,連忙說道:「關鍵時刻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靠譜,這樣,專門建設一個全國最高醫學院,醫學院院士之位頒布給我國德高望重的醫生,並且將漢醫、蒙醫、藏醫、苗醫通通列為其中之一。」
「是!」汪聲鈴很開心的答道,要知道身為中華民國衛生部部長,當然更希望自己國家的傳統醫學得到發展,而不是被人家的碾壓。
畢竟中醫產生自原始社會,在春秋時期已經形成完善的理論,出現了解剖、醫學分科,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豈是西方那寥寥數百年基礎能夠比擬的?
相比醫學範圍,西醫因為歐洲殖民運動,於是從歐洲傳播到美洲、非洲、大洋洲甚至亞洲。
但是我們中醫也不弱,自古影響著周邊國家,例如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並且在日本、朝鮮已然形成了從屬於中醫的醫學分係。
若不是近代由於清王朝的沒落,我國受西方入侵,國運衰弱,於是西醫大量湧入東方,衝擊著中醫正統地位。
再加上一些崇洋媚外之徒主張醫學現代化,不斷貶低中醫,導致傳統醫學不復往昔。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西醫見效快,中醫見效慢,但是西醫治療留下的後遺症太大,而中醫則不然,溫和的方式導致留下的後遺症特別小。
用句更直白的話來說,西藥能吃死人,但是中藥吃不死人,所以在農村更多人選擇中醫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來人。」「少帥!」
「立刻將歐洲派遣軍的情況呈報上來,我要最新的。」「是!」
幾分鍾後,副官帶了一份文件過來,「報告少帥,歐洲派遣軍最近的消息都在這裏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