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忙問道:「不知道貴軍說的武器是什麽情況?」


    現在他是死馬當活馬醫了,什麽都好,隻要能滿足火力配置,那就沒問題。


    「我軍裝備了一種射程在八百米的小炮,想必列寧閣下也見識過了德軍迫擊炮吧!


    沒錯,我軍這種小炮類似於迫擊炮,口徑隻有50mm,但是隻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操作,重量跟步槍差不多,而且我軍研製了一種手榴彈,完全可以當炮彈使用,也就是說,沒必要額外準備炮彈。


    那對上重機槍,一打一個準,殺傷力也比重機槍槍,房圓十米沒有站著的。」


    程光有些誇大了擲彈筒的用途,如果真有那麽好,為啥南華軍要淘汰呢?


    擲彈筒威力不夠大,第二,不能用來攻堅,如果迫擊炮裝備過多的話,完全沒必要用這破玩意。


    就比如二戰時候的美軍,對付裝備擲彈筒的日軍,簡直是碾壓。


    南華軍也存在這種情況,隨著裝備五花八門,火力不斷提升,迫擊炮精確到排,火箭筒也裝備了不少,何須這玩意。


    所以,就淘汰下來了將近萬隻50mm擲彈筒,緬甸、越南支援了一部分,就連新疆、西藏邊界的地方守備區,他們也支援了一部分,可留下來的仍然有五千來隻,這還不包括武警部隊淘汰下來的。


    這不,正好冤大頭來了,不宰白不宰,幹脆就給蘇俄算了,最多增加一下中近程火力,壓製下機槍過剩的白俄。


    他沒想到,這跟南華駐白俄大使楊秋聲的想法兼職是如出一轍,奶奶的,他也給白俄提供了好幾千隻擲彈筒,到時候兩軍對戰,那可真就是半斤八兩了。


    「不知擲彈筒的價格怎麽樣?」列寧有些意動。


    程光拍著胸脯保證道:「比重機槍便宜一點,貴國與我國是友誼之邦,自然是最優惠的價格,這點毋須擔憂。」


    「如此!那我軍訂購三千隻擲彈筒。」


    「好嘞!」


    程光表麵雖然無動於衷,可其實心裏樂開了花,好傢夥!這一下子就幫後勤部解決了這麽大一個麻煩,擲彈筒堆在倉庫也是放,反倒是賣出去,賺了個好價錢,別人不知道,他還會不知道呀!


    南華的擲彈筒賣給各國的價錢都是五百華元一隻,就算是給蘇俄、白俄的七折,那也得三百五十華元一隻,其實生產價就十塊華元,簡直是賺翻了。


    於是,雙方就簽訂了這份配合攻擊的協議,瓜分了白俄在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的領土。


    嘿嘿!南華當然開心啦!表麵上說,暫時控製這些地區,等到俄統一後,再行商榷,可實際上呢?吃到肚子裏的東西還能吐出來嗎?


    不管是蘇俄還是白俄在這場交易中都是輸家,領土始終是它們的。


    說實話,反正這些地方原來都是沙俄帝國從別人那搶的,要那麽大有什麽用,濃縮才是精華,用馮庸的話來說,這叫幫他們減輕壓力。


    沒有人知道,這一場即將到來,看似龐大的俄土戰役,其實是一場赤條條的利益交換。


    白俄用這片地區換來了南華軍購七折優惠,包括三個閩係裝備師在內,或許還有南華的友誼。


    而蘇俄用這片地區換來了南華交易機會,當然也包括這一批龐大的武器訂單的優惠價格。


    正所謂皆大歡喜,蘇俄滿意,白俄知足,而南華最開心。


    第四百五十五章 此起彼伏


    1918年十月底,歐洲依舊暗潮洶湧,沙俄十月革命的春風擾亂了一片交戰國的心緒,尤其是德國。


    早在年初,德國就爆發過工人大罷工,甚至波及了整個德國,工人代表蘇維埃這詞也在德國出現。


    統治基礎已然被撬動,戰爭的紅利沒有分潤到每一個德國民眾身上,資本家、容克貴族越來越富,而百姓越來越窮。


    不管是德皇代表的舊有階級,還是所謂的社會民主黨代表都阻止不了民眾的暴亂,革命趨勢已經很出挑了,失敗是必然的。


    當然,最高興的莫過於英法美,準確的來說,是法國,戰爭讓法國喪失了許多,甚至大批財富被德國掠奪,它們已然是個窮bi,迫不及待地希望掠奪失敗後的德國,來進行迴血。


    可以說,法國內部的蘇維埃主義抬頭趨勢並不比德國弱,甚至更強,要知道法國早就爆發過社會主義起義,隻是恰好被鎮壓下去了,法國人民心裏的革命願望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之所以蘇俄的春風沒有把法國變成革命聖地,或者說革命之火沒能燃燒起來。


    完全是因為法國政府很好的指引了矛盾,將這一切都丟到了德國身上,其實本就是德國造成的,多一點髒水,少一點又有什麽區別呢?


    所以,整個法國都變成了一桿槍,槍口對準了德國人,他們現在隻想德國佬失敗,正所謂民族矛盾蓋過了階級矛盾。


    英美卻更加理智,其實他們失去的並不多,或許壓根沒有,至少英國還損失了一點國力,有那麽多殖民地輸血,英國還怕什麽?而美國?不隻沒失去,反而賺的腦滿腸肥。


    且不說軍火貿易,英法協約國從它手裏買了多少,單論物資,法國的生產基礎已然被德國幹掉了,所以連內褲都得從美國購買。


    遠遠不斷的訂單給美國工業輸血,使得美國工業散發出前所未有的火力,經過這一戰,美國已經超越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的工業大國,這難道不是利益所得,更別說德國戰敗之後,他們能夠獲得的那些尖端技術。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鐵血少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帥並收藏民國之鐵血少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