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敵人胸悶,但他並不甘心就這樣投降,一身抱負絲毫未顯,怎甘心閑適家中。
「我家少帥承諾唐大帥,隻要您率軍歸降,雲南省省長兼東南自治政府副主席,或者東南武警總隊副司令,您可任選其一。」
這話當然不是空話,也不是馮庸為了安撫滇軍特地做出的補償,此項決定完全經過深思熟慮。
要知道唐繼堯不僅是一個軍人,更是一個政治家,政治才能出眾。
在他執政雲南的五年間,不斷實行裁軍政策,修養民生,以至於四川擁軍數十萬之時,他的滇軍坐擁兩省,也不過維持十萬大軍。
而且連續不斷實施新政,修築碧石鐵路聯通滇越,使得雲南的錫礦不斷出口,雲南財政也因此寬裕不少。
修建電力抽水站、首次在西南推行化肥,創建西南第一家自來水廠,有利的支援了民生。
或許後世的人都把他當做一個奴役百姓、實行專製的萬惡軍閥,可事實上,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代表著雲南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由他主政雲南,遠比東南自治政府任命其他人來得方便,且不說雲南百姓對空降官員有沒有認同感。
單論滇軍執政這麽多年,一瞬間失去他們,地方必然騷亂,短時間想要平定這些,顯然依靠東南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雲南位置也很險要,滇越鐵路聯通東南亞,是我國與法屬印度支那、英屬緬甸以及印度之間的交流窗口。
貿然換人,難免會引起法國、英國殖民地官員的惶恐不安,甚至影響我西南的經濟發展。
而任用唐繼堯,完全可以避免這點,單是他這五年坐鎮雲南,與東南之間建立了良好的貿易交流關係,就足夠了。
不知與否的說,西南有唐繼堯就等於有了一根定海神針,這對於短時間內平定西南諸省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四川、西康自是不用擔心,實業團完全可以抗起這副擔子,唯一擔心的就是滇黔,局勢需要爾!
第三百六十三章 圓滿
趙剛見唐繼堯一直沒有說話,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不禁開口道「至於城內五萬滇軍士兵,想當兵的留下,不想當兵的給予安家費,讓他們迴家。
原滇黔高官,如果他們想帶兵或者主政一方的話,東南自會遣人前來審核。如此唐帥還有何顧慮?」
也不知道是不是眼前這個東南軍官有讀心術,還是東南少帥未卜先知,不得不誇一句,東南人才很機靈。
唐繼堯本來就是一個體恤下屬的人,此時此刻的形勢,他也看得明白,之所以不願投降,一則,麵子過不去,二來,跟手下這班人不好交待。
現在什麽都被人家解決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呢?專製軍閥非他願,隻是形勢所逼,如今看見有一個比滇軍更適合百姓的勢力存在,自是甘願讓賢。
當即說道:「你們的條件我答應了,我要當雲南省長,至於剩下的事情,我想東南自有計量!」
「好!」趙剛笑了笑,這番算是成功解決了,他們也可以返迴東南了。
........
民國六年八月二十日,原雲南督軍唐繼堯在昆明發布通電,宣布歸順東南民主自治政府,麾下部隊整編為雲南武警總隊。
同日,川康人民自衛軍司令謝持宣布歸順東南民主自治政府,原二十萬士兵整編為六個陸軍師,以及西康、四川武警總隊。
自此華南十一省,川康滇黔桂鄂湘贛粵閩瓊都變成了馮家的地盤,東南民主自治政府也改名為南方民主自治政府,國際稱之為南華。
就在南方風雲變幻的時刻,北方也不甘落後,七月初,新文化運動領袖李大釗在《言治季刊》上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俄國十月革命的春風很舒爽,至少在中國來說,許許多多救國無門的愛國人士把它當成救命稻草。
馬克思主義不愧是世界上最能洗腦的思想,深深感染了一大批文人,李大釗、陳獨秀就是其中佼佼者。
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一個個歡唿俄國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這於我們何幹?
的確,俄國十月革命值得世界讚揚,這是全俄勞動人民努力抗爭換來的勝利,他們的勇氣和毅力都值得我們學習。
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中國的朋友,什麽全世界無產階級都是一家,都他娘是的狗屁。
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麽後世的蘇俄不斷侵占我國領土,支持外蒙分裂,甚至在抗戰援助的時候,斤斤計較。
嗬嗬!偌大一個蘇俄,隻需要拔兩根毛下來就能幫助我國抵禦日本,可他們呢?眼睜睜看著同是沉淪深淵的我國陷入戰火之中。
當時的民國共黨沒有成立嗎?沒有求救嗎?什麽都做了,可等待他們的是什麽?視若無睹。
血的教訓、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才是永恆,與其對著人家的勝利歡唿,不如自救?
或許他們是想從蘇俄學習先進經驗,從而拯救中華民國,可他們沒有想到引狼入室的後果。
蘇俄的勝利象徵著我國另一個敵人的強大,這給我們帶來的隻是危機和苦難。
文人有風骨,可是他們的骨氣沒用在正道上,隻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
</br>
「我家少帥承諾唐大帥,隻要您率軍歸降,雲南省省長兼東南自治政府副主席,或者東南武警總隊副司令,您可任選其一。」
這話當然不是空話,也不是馮庸為了安撫滇軍特地做出的補償,此項決定完全經過深思熟慮。
要知道唐繼堯不僅是一個軍人,更是一個政治家,政治才能出眾。
在他執政雲南的五年間,不斷實行裁軍政策,修養民生,以至於四川擁軍數十萬之時,他的滇軍坐擁兩省,也不過維持十萬大軍。
而且連續不斷實施新政,修築碧石鐵路聯通滇越,使得雲南的錫礦不斷出口,雲南財政也因此寬裕不少。
修建電力抽水站、首次在西南推行化肥,創建西南第一家自來水廠,有利的支援了民生。
或許後世的人都把他當做一個奴役百姓、實行專製的萬惡軍閥,可事實上,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代表著雲南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由他主政雲南,遠比東南自治政府任命其他人來得方便,且不說雲南百姓對空降官員有沒有認同感。
單論滇軍執政這麽多年,一瞬間失去他們,地方必然騷亂,短時間想要平定這些,顯然依靠東南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雲南位置也很險要,滇越鐵路聯通東南亞,是我國與法屬印度支那、英屬緬甸以及印度之間的交流窗口。
貿然換人,難免會引起法國、英國殖民地官員的惶恐不安,甚至影響我西南的經濟發展。
而任用唐繼堯,完全可以避免這點,單是他這五年坐鎮雲南,與東南之間建立了良好的貿易交流關係,就足夠了。
不知與否的說,西南有唐繼堯就等於有了一根定海神針,這對於短時間內平定西南諸省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四川、西康自是不用擔心,實業團完全可以抗起這副擔子,唯一擔心的就是滇黔,局勢需要爾!
第三百六十三章 圓滿
趙剛見唐繼堯一直沒有說話,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不禁開口道「至於城內五萬滇軍士兵,想當兵的留下,不想當兵的給予安家費,讓他們迴家。
原滇黔高官,如果他們想帶兵或者主政一方的話,東南自會遣人前來審核。如此唐帥還有何顧慮?」
也不知道是不是眼前這個東南軍官有讀心術,還是東南少帥未卜先知,不得不誇一句,東南人才很機靈。
唐繼堯本來就是一個體恤下屬的人,此時此刻的形勢,他也看得明白,之所以不願投降,一則,麵子過不去,二來,跟手下這班人不好交待。
現在什麽都被人家解決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呢?專製軍閥非他願,隻是形勢所逼,如今看見有一個比滇軍更適合百姓的勢力存在,自是甘願讓賢。
當即說道:「你們的條件我答應了,我要當雲南省長,至於剩下的事情,我想東南自有計量!」
「好!」趙剛笑了笑,這番算是成功解決了,他們也可以返迴東南了。
........
民國六年八月二十日,原雲南督軍唐繼堯在昆明發布通電,宣布歸順東南民主自治政府,麾下部隊整編為雲南武警總隊。
同日,川康人民自衛軍司令謝持宣布歸順東南民主自治政府,原二十萬士兵整編為六個陸軍師,以及西康、四川武警總隊。
自此華南十一省,川康滇黔桂鄂湘贛粵閩瓊都變成了馮家的地盤,東南民主自治政府也改名為南方民主自治政府,國際稱之為南華。
就在南方風雲變幻的時刻,北方也不甘落後,七月初,新文化運動領袖李大釗在《言治季刊》上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這篇文章。
不得不說,俄國十月革命的春風很舒爽,至少在中國來說,許許多多救國無門的愛國人士把它當成救命稻草。
馬克思主義不愧是世界上最能洗腦的思想,深深感染了一大批文人,李大釗、陳獨秀就是其中佼佼者。
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一個個歡唿俄國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這於我們何幹?
的確,俄國十月革命值得世界讚揚,這是全俄勞動人民努力抗爭換來的勝利,他們的勇氣和毅力都值得我們學習。
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中國的朋友,什麽全世界無產階級都是一家,都他娘是的狗屁。
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麽後世的蘇俄不斷侵占我國領土,支持外蒙分裂,甚至在抗戰援助的時候,斤斤計較。
嗬嗬!偌大一個蘇俄,隻需要拔兩根毛下來就能幫助我國抵禦日本,可他們呢?眼睜睜看著同是沉淪深淵的我國陷入戰火之中。
當時的民國共黨沒有成立嗎?沒有求救嗎?什麽都做了,可等待他們的是什麽?視若無睹。
血的教訓、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才是永恆,與其對著人家的勝利歡唿,不如自救?
或許他們是想從蘇俄學習先進經驗,從而拯救中華民國,可他們沒有想到引狼入室的後果。
蘇俄的勝利象徵著我國另一個敵人的強大,這給我們帶來的隻是危機和苦難。
文人有風骨,可是他們的骨氣沒用在正道上,隻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
</br>